东门大街相关作文

【篇一:金东门怀古】

踏进东门老街,就如同步入了时光隧道,不由自主地走进一段旧日时光。那些被历史长河淹没的人们,依旧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老街上古代建筑的辉煌如今已经遍体鳞伤,抚摸着斑驳的墙面,我一下迷失在时间里,不知身在今夕还是往日。

上池斋药店中散发出阵阵药香,弥散在金东门大街上,我想,这香味是否已经延续了百年?上百年前在此经过的人们是否与我一样也是嗅着药香而踏进了店堂?

上池斋是清代的老字号药店,走进药店,古老的中药柜,陈旧的顶梁柱,破碎的地砖保持了原来的样子,然而厚厚的灰尘却怎么也掩盖不住它们所透露出的高贵与昔日的辉煌。

金东门大街上有无数家如上池斋药店一样的老字号,这里聚集了若干商铺。这与东门特殊的地貌有关,东门大尖有一座码头,外地的人来兴化,这里自然就成了必经的入口,明清时期,金东门的繁华从街道云集的商铺便可见一斑。

恍惚间,我的耳边不时传来阵阵遥远的吆喝声,那带着水乡特有的音律,让人心中莫名升起一种无以名状的沧桑感。

南北货云集

金东门大街深处还有一座状元坊。

明朝时,21岁的李春芳中举后,又苦读15年方才考取状元,皇帝嘉靖为奖赏他,特地为他建了这么一座“状元坊”。李春芳是兴化读书人的骄傲。可又有谁知道,在东门大街两边的深巷中,若干的读书人也如他一样闭门苦读,只是他们没有考取功名而被淹没在岁月长河中了。

拐入家舒巷,这里的时光仿佛停止了,也唯有这静静的小巷,才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见证了兴化的昌盛,默默守候着如水的时光。

赵海仙洋楼坐落在家舒巷中,这是一栋以西洋建筑风格闻名的三层楼房。

赵海仙是中医,医术高超,善治疑难杂症,被人们誉为“赵半仙”,引来无数人前来治病。他把患有疑难杂症的扬州盐商给治好了,盐商为了感谢赵海仙,请日本建筑师以罗马风格建成了洋楼并送给了他。赵海仙虽在兴化出生,然而他的祖籍却是高邮,我们从院落的门楣上题写的“盂园”二字上便可得知。高邮在古代被称为“盂城”。

走出东门老街,便可看见一座老屋掩映在一片竹林中,这就是被称为“郑家大堂屋”的郑板桥故居。故居面积虽不大,坐南朝北的房屋只有三间,但清秀美丽,保留了“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风格。郑板桥是一位清官,从山东罢官回家后,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站在郑板桥故居的天井里环顾四周,我仿佛看到郑板桥先生正骑着毛驴手拿道情,独自一人从远古走来……

太阳从云中探出头来,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与喧闹现代城市相比东门大街内却依旧那么恬淡、平和、寂静……

【篇二: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回家,拜了母亲,谢了邻居,就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说是张乡绅来拜见新中举的范进。范进又惊又喜,急急忙忙地整理自己的衣服,冲出去迎接张乡绅。

只见张乡绅缓缓地下了轿,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大腹便便,脸上堆满了虚假的笑意。跟随范进进了屋后,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审视了一遍房子,说道:“如此破败的房屋,世先生怎么住得下,我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可送给世先生。三进三间,虽然不太宽敞,但也是豪华气派,里面还陈列着我的一些珍藏……”

只听得范进心花怒放,张大了嘴,呆愣愣地站在那里,无法自拔了。又说了一会,张乡绅便告辞离开了。

胡屠夫走了出来,见范进在发呆,却也不敢打扰,小心翼翼地叫了几声:“贤婿老爷?贤婿老爷?”范进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仍然身处摇摇欲坠的破房中,忽然觉得不太真实,又想起来之前不堪回首的经历:

又是一个开榜之日,范进再次名落孙山,回家的路上,范进为躲避邻居们的奚落绕路到东门大街。这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一座座金碧辉煌的房子,直看得范进一个劲儿地咽口水,他像一根木桩一样定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幻想着未来的某一天他也能住进其中一座。可正在范进忘乎所以的时候,一声响彻云霄的怒吼:“范进!”令范进硬生生的打了个冷颤。定睛一看,竟不知胡屠夫何时现在面前。也许他是给那些老爷们送猪肉也不一定。范进赶快把头一低看都不敢看一眼怒目圆睁的胡屠夫。胡屠夫指着范进的鼻子又开始骂,直骂的范进狗血淋头,摸门不找,却连一声也不敢吭。

想到这里,范进冷眼看了看身旁毕恭毕敬的胡屠夫,你也有在我面前卑躬屈膝的一天!又觉得自己的屋子是如此的破旧,四面的墙都破烂不全,风一吹便呼啦呼啦地传出咆哮的声音。他忽然拂袖一挥,桌子上的杯子,碗,呼啦一声全碎了。范进哈哈大笑:“我现在有钱了!这破房子我不要了!我苦读这么多年,为的就是今天的大富大贵,总算是盼到了!我也能住进东门大街了!”

说着,他大摇大摆的走出了这间破败的茅屋。去东门大街寻找那梦寐以求的豪宅去了,身后尾随着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惊扰了贤婿老爷的胡屠夫。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