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抔土的清香】
记得一抔土的清香吗?
怕时光淡去了回味,那抹故乡的余息也随着残垣的老屋漫散,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黄沙固石,是染白夜空的灯红酒绿。我用一颗干涸的灵魂,描绘着一块残缺的乡村记忆蓝图。
一份久违的乡情,承载在那片红土地上,洗涤了我的曾经,将不老的守望深入灵魂,倔强地成熟。
那是朋友带来的一抔土,古朴雅致,独具清香。刚携来时,便放在近乎天然的土杯中——内釉晶莹,外壁墨绿,二者浑然天成,氤氲出一种历史风韵,一份洁世内涵。再静观那红土,松软温润,质地均匀,恰如一块红玉,又似一枚钻石,总能给人一份亲近醉心的感觉。
“一处不用付钱的风景区”,我暗自笑开。
又忍不住出声问道:“这土不是来自西域吧?”朋友笑答:“这是老屋后的红土地呀,不过多了些泥土的清香。”
泥土的清香?心中那道沟渠被打开,往事如流水般潺潺而出:那夕阳下斑鸠乐鸣,那老屋前枣香四溢,那余烟中夕阳睡去,还有那片故土殷切盼归……许久没有回家了,那生我育我的乡巷,那层童颜斑斓的记忆。不知村头的那棵柏树是否依然健在,也不知那片故土上是否演绎出新的文明,创造新的希望。总之,那抹褪去的乡村色彩在心中播种、发芽、成长。
乡村记忆,究竟在何方?
它将自己的过去、如今和未来摇曳在泥土铿锵的美丽音韵上,在这悠悠的千载风情中,荡涤出心河的波澜,演奏着灵魂的凯歌。它用泥土证明,往日的宁静,与那群淳朴人们的热爱,深入灵魂。可没有人能体会它的辛酸,守护那片泥土,一如守护那曾经的生命之根。我们只是与它渐行渐远。
久违的激动将灵魂拍打,乡村把它的记忆蕴藏在泥土中一并地寄付给我了,灵魂的感动,便淋漓尽致地渲染开了,不禁泪花点点——
“喜欢吗?就留下吧,反正老家屋后多的是。”朋友莞尔一笑。我哑笑无言,默默收下了。乡村的记忆,繁衍了千年,可竟在这处彼岸尽头,永久地睡去了。它无力反抗,甚至无法反抗,唯有将这份纯净寄托在这片泥土上。而我们,站在心灵的那抔土上,在一个即将迷失的瞬间,每一次的回望与凝视,都在坚定启程的步履,奔赴前方的不朽乡村。
很庆幸发现了它残存的气息。
可还不够。
总有一天,我会将记忆蓝图填满,让那一抔土的清香,让整个乡情的守望,深入灵魂……
【篇二:时代的奋斗永不停息】
七十年来,祖国披荆斩棘,风雨无阻;七十年来,祖国苦乐交织,砥砺前行;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初心,与祖国相伴前进,奋力进取……
爷爷十三岁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之际,这让这位贫苦的农村孩子第一次看到了出人头地的机会,爷爷不想轻易错失掉,于是,“拼命”成了他读书时的代名词,“三更灯火五更鸡”成了他的日常生活。终于,爷爷学有所成,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的这片红土地上,勤奋踏实,毫无怨言地工作着。后来,爷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加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正是有许许多多像爷爷一样,即使生活艰苦,却坚定前行,一心想报效祖国的人,祖国才会挺立腰板站起来吧!
妈妈出生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神州大地,妈妈的生活再也不像爷爷那时如此艰苦,但妈妈心里清楚,如今的好生活都是前人付出巨大的努力换取来的,自己更要加倍努力,奋斗实干。妈妈发愤图强,积极进取,终于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她一直把爷爷的教育铭记子心:“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不忘初心,为祖国的建设献出一份力量。”后来,母亲在工作上也勤勤垦垦,努力去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祖国使人民过了上幸福的生活,而人民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祖国建设地更加繁荣昌盛!
我生活在一个最好的年代,因为我亲爱的祖国母亲崛起了啊!她被世界的目光注视着啊!但我这位祖国的小主人也不能安逸享乐,我依然要努力学习,增长见识,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努力建设祖国。我愿一直跟随党的正确指挥,我愿把我的身心投入于建设祖国。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亲爱的祖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七十年,一代又一代人见证着祖国母亲从未经世事的小孩变得成熟稳重;七十年,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积极奋斗,砥砺前行,毫无怨言地投身于祖国建设之中;七十年,对于祖国来说只是一个开始,往后长远道路更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勇于探索,积极开拓!
【篇三:仰望悲伤的高度】
悲剧的人生,却不一定要悲伤来相待。
——题记
窗外细雨霏霏,滴滴答答地打在铁皮上,惊醒了我。抬头,滚滚乌云与蓝天相撞,那蓝,却瞬间被吞噬了。鸟群也落荒而逃,惊惶地鸣叫,散作一团。松了松手臂,一阵麻痛感。不知,已看了多久。
人间四月的天,并不像那“林下美人”所言,是暖,是爱,是希望。
那是一八六五年的阴沉四月,那一年,美国南北内战以南方的投降告终;那一年,北美南部的庄园里,却没有阳春四月的鲜妍降临;那一年,战火残余的硝烟弥漫了世界。仰望那片天,却看不见蓝,看不见那曾最明媚的色彩。
在众多的废墟里,那片塔拉农场却是最早苏醒的。疯长了一年的野草被除去,菜籽、棉花籽被播下,首次迎来了战后的春天。谁又能想象,这一切,全是一个女人在支撑着?
她,便是郝思嘉·奥哈拉。一个有着一半爱尔兰血统的美丽女孩,一个令人折服的奇女子。
豆大的雨滴砸进,打在脸上,冰凉凉的,就像此刻悲凉的心。那成吨的棉花燃烧了多久,那黑烟熏的多少人泪纵横?望去,南方那片土地上,却只有遍地的尸骨,破败的马车,忿怆的哭泣……
恍惚了,那片朦胧暮色里,褐色土地上。那些圣洁的、高耸的、白净的宫殿般的房屋,那青绿色的天,宁静的村庄,是梦吗。那场被定格为必然之路的战争,思嘉,以及千万的人,失去了太多。没有了爱她的父母、朋友,连那片红土地,也差一点失去!
可是,这始终是如她母亲般的土地,是养育她的地方,是父亲留给她的唯一的东西,这便注定了她要一辈子守候这片红土地。哪怕,要她为世人所厌恶,所唾弃,所不理解。甚至,以自己的幸福、婚姻为筹码。还是要不惜一切代价,义无反顾!
光这一点,我便选择原谅思嘉的过错。
因为,一个懂得热爱土地的人,不会是坏人。而一个守卫土地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人!
尽管,她叛逆、高傲、贪慕虚荣。但不正是她的叛逆造就了她的坚毅、与众不同吗!
窗外,密集的雨点劈里啪啦地一倾而下。雨滴汇集在房沿,顺着青灰色墙壁、玻璃急速而下。那么像泪痕。看到思嘉回家的艰辛之路,那黑夜里的无助、艰难,我心痛了。却不是可怜,反是由衷的心酸。
那漫漫长夜,没有星光,却有着战火的胆颤。魔鬼般的深沟里,她奋力拽老马;黑暗的丛林中,却又迷路了!那个如大田劳工的人,还是要亚麻布床单、羽绒床垫才能安然入睡的那个农庄大小姐吗?
窗外恢复了宁静,故事,终于落幕。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开始了呢。”合上书,却久久无法从那女孩的世界脱离。
不知觉向阳台望去。就那么一瞥,便看见了那在风雨中的一抹亮绿,那娇小,被折了腰的身影。那小小的叶片,被打散的满地都是,茎杆被截断,无力地垂在地上。像被折断了双翅的小鸟,再也飞不起来了。近看,原来是一丛不知名的杂草,竟扎根在冰冷的水泥上!
清晨,一觉醒来,窗台上是零碎的雨滴,天也恢复了白净。却也明白,终究失去了什么。
鸟群又开始了聒噪,忘却了那场毁灭性的暴风雨,身影又在空中一掠而过。慵懒地推开窗,却瞬间惊滞。
那银灰色世界里,那丛鲜艳是那么靓丽。一股无由的力量支撑着我走近,细看,那高傲的身姿,竟挺起来了!如刚破土的嫩芽,这绿愈加夺目。
仓促间,仿佛看见那淡绿色眼眸的女孩,冲我笑。
原来,让悲伤被仰望,将是幸福。
【篇四:红色血液流淌在我心中】
鲜艳的红旗在头顶飘扬,红色的热血在心胸激荡。踏上一条乡间小路,向银坑村前行。看着这片历经百年的红土地,粟裕将军的伟大面孔在眼前浮现……
朱自清说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可是岁月悠悠,时光飞逝,那久远的历史不再停留。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让今天的中国有了他们的榜样,更为强盛富饶。
远远望去,在一片红色的泥土地上,矗立着一座房屋。白墙黑瓦,尽显端庄简约。铁门的上方是一个红色的五角星,旁边两只金色的和平鸽衔着两枝橄榄叶,表示了对和平美好的希望。走进礼堂,几根大红柱子竖立在其中,梁柱上挂着几面彩旗,迎着徐徐的微风飘舞着。几个大红灯笼给礼堂增添了几分喜庆,多么宽敞的礼堂啊!几百位同学簇拥在这里也绰绰有余。在其中的一堵墙上,我看见了以往几年的银坑村春晚图片,绝不亚于城里的春晚,同学们啧啧称赞。
这,就是我们研学的第一站——银坑村大礼堂。
毅行了2。5公里的同学们早就饿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莫非有大鱼大肉?”几位同学一想到吃就两眼放光。每位同学排好队,看见了垒得高高的蒸笼,直流口水。当我们看见了一盘盘大白馒头配干菜肉,有些奇怪:“什么?只有这些吗?”有些同学开始抱怨起来:“我们的美食呢?我们走了这么久,不是应该犒劳犒劳我们吗?”
我不抱怨饭菜如何朴素单调,咱们研学,就要像真正的红军一样!我如同老虎扑食般咬了一口馒头,油光光的干菜肉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儿。我像品尝上好佳肴般仔细咀嚼、回味,情不自禁地想起几十年前红军的艰苦生活。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旅途,一路吃不饱、睡不好。这么三个馒头,一盘肉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饕餮大餐!在以前,连馒头都是最贵的珍品,哪还会有肉呢?野菜、牛皮、棉絮就是他们的伙食……想到这儿,我觉得面前的午餐无比诱人。我转过头看了看,一旁的同学们已吃得狼吞虎咽了,嘴里鼓得像只青蛙,还不住地说:“太好吃了!”小吴同学甚至吃了五六个馒头,哪里还有前面满脸嫌弃的样子?
吃完午饭,我们的表演也开始了。当我们站上舞台,台下的几百名观众齐刷刷地看向我们。“这舞台真大哇!”我不住地想。几块红丝绒幕布显得格外庄重,舞台宽敞而明亮,灯光多么闪耀。我们站在灯光下,唱起红军歌,“红军闪闪放光芒……”歌声在礼堂中缭绕。
胸前的红领巾飘扬着红缨枪的威风,身躯中流淌着红军的血脉。我是中国人,我们是红军的传人!历经百年的红土地,永不改的红军精神!
【篇五:亲情呼唤】
孩提时期,我们盼望着时光的流逝,恨不得让时间再生出一双翅膀,用它来载着我们自己的理想,快乐的飞翔。而就在那时,我们就像含苞欲放的荷花,有着莲茎的支撑和雨水的滋润。所以,我们是幸福的。
少年时,父母长辈们柔柔的温情使你盼望时光就在一刹那间凝固,以期品尝那一刻间的甜蜜。所以,我们将一生不能忘记。
成年时,我们要经历爱情的卿卿我我,成家立业。不知不觉,时光如丝绸一样在手掌中轻盈滑下,又会让我们留下一丝怅然的感觉。但是,我始终不能将他们忘记。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拨下一串串秋天的希翼;他们用自己长满茧子的手,为我们撑起一片无云的天空,我们就这样,一直走到现在。几回梦回故乡,见到的总是他们和他们的那片红土地。多少次,我都想为他们写篇很长的传记,然而,我不敢,因为他们在我心中太重太重,我怕我笨拙的笔写不出那种力量。所以,我只能将满腹深情讲给夜中那弯新月和星星。
终于有一天,我们将会迈进中年的行列,而就在那时,我们回突然感觉到童年、少年、青年好像昨天的事,而他们就要离我们而去。
朋友们,让我们闭上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吧!这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风从肩头吹过,十分惬意,就让我们在这个时候默默的许下一个心愿吧!祝愿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
【篇六:位卑未敢忘忧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十分浅白的诗句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忘了时间,忘了地点,我只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诗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震撼了我,仿佛穿过茫茫的时空,仍然听到陆游借着清风明月坚定地说出这七个字“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们从生下来,就有一种血脉相连的信仰——爱国。不了,这是一种自娘胎里出来就应有的感情,这是一份至死不灭的信仰。在历史上不知有多少风流人物,他们的信念,也是爱国。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这句话,曾是多少人的座右铭;董存瑞,众人随着炮火灰飞烟灭,一起消失,可他的名字却永存在多少中国人的心中;狼牙山五壮士奋不顾身的一跳留下了芳名,更留下了一股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之气。
陆游,南宋伟大的诗人,是什么让他纵然地位卑微,不忘忧国呢,是什么让他即将生赴黄泉,仍声声叮咛儿孙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是因为他深深地把那颗爱国种子埋进心底,深深笃信一种他出生在这片红土地上的信仰——爱国。
爱国不需要有多高的地位多大的财产,它是一种信仰,不分富贵,不分老少,不分贵贱,只有你心存爱国之心爱国之情,就足够了。记得有个小故事,一个小女孩代表中国到外国参加比赛,当她到达会场的时候会场上飘扬着各个国家的参赛旗,但唯独没有五星红旗,小女孩马上去问工作人员,原来是他们找不到中国国旗,小女孩灵机一动,自己动手画了一副粗糙的五星红旗,请工作人员暂时用它代表国旗悬挂在旗杆上。这个小女孩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爱国。可见爱国很简单,不需顶礼膜拜,不需烧香磕头,更不需天天挂在嘴边,它是一种最便宜的信仰又是最昂贵的信仰。
【篇七:不一样的春节】
春节即将到来:有的正在赶往回家的路上,与家人团聚;有的正在剪窗花、写福字、贴春联,迎接新年的到来;有的正赶往超市购买年货,为年夜饭做充足的准备……家家户户都忙碌着,迎接新春,好不热闹。
然而我们家却例外。前几天,爸爸突然神秘的跟我说:“过年我们去非洲旅行吧!”我惊讶不已,半信半疑,“真的吗?”爸爸微笑着点点头:“我要去那里工作,而你和妈妈去当志愿者!”我欣喜若狂,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无比激动。同时,心中也充满了疑惑,立刻连珠似炮地问爸爸。“到底去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去几天?”,“什么时候去?”“他们是不是很贫穷?”……爸爸面对我连环炮似的疑问招架不住,让我平静心情后,才回答我。
爸爸离开房间后,我依靠在椅子上,幻想着那个离我十分遥远、又贫穷的地方——非洲。在我的印象中非洲是一个贫穷、生活困苦,充满着战争暴乱、可怕的地方,可是它真的是我印象中的样子吗?它应该是一个风景壮观、热情似火的大洲,有着蓝得宛如一块翡翠的碧空,有着绿得浓郁的草原,有着红得绚烂的晚霞。那里有成群的斑马、大嘴巴河马、高个子长颈鹿、威武的狮子、巨型食草动物大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生生不息、生机勃勃。踏上那片遥远、辽阔的红土地,去感受非洲人的热情与豪爽、朴实与善良,去观看草原上的弱肉强食、动物的狂野以及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去欣赏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魅力吧!
我揣着无比兴奋与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大年初一的到来。那一天,我将踏上另一片不一样的国土,去感受那里的历史人文、壮丽景色。这是一种不一样的经历与体验,我将在非洲过一个非同以往、不一样的春节。
【篇八:父亲的作文】
又是一年秋月圆,微微清风吹皱了潭水一样的月。透过泛着粼粼波光的涟漪,父亲的脸浮现在我眼前。
依稀记得骑在父亲肩上时的情形,两条腿搁在父亲宽实的肩膀上,父亲则用宽带的手掌托着我的背。父亲不是轻轻踮起脚尖,我则使劲盘弄着父亲的头发。这时伸长脖子,便能看到父亲的脸。那是觉得父亲的脸广袤无垠,浅浅的布着沟壑。看着父亲的脸就像踏上了一片庄严肃穆的红土地。
如今我与父亲因生计已分别四年。逢年过节。便总盼着接到父亲的来电。免不了要喋喋不休,但总能感到满足。特别是到了中秋节,总会多看几眼明月,冷寂的月光,使人兀地自觉添了几分凄凉。可又总免不了多看上几眼。
意外的是,我在最平常时见到了他。
正是消夏避暑的时候,父亲却回来了。没有任何先兆,像一阵突来的旋风使我惊了个踉跄。当我抬头望父亲是时候,只觉得父亲头发稀疏,面容憔悴。若不是历经风吹日晒,父亲的活力不会消减。自发悲慨,父亲老了,又只是迅速地瞥了一眼,生硬的喊了声“爸”,便惊愕的走了。
午饭后,父亲躺在凉席上。我循着敞开的'门看到了父亲。尽管是躺着,父亲并没有闭目休息。和爽的风轻轻拂过撩动了父亲的头发。他的头发掉了许多,前额全露出来了,显得脸越发宽广,父亲的眉毛也淡了,像褪了色的画,看上去少了几分活力,但也多了几分古朴。看着父亲的脸,仿佛看到了青黛,深邃的一潭,那样平静、温和,那样的深不可测。
父亲几天后便飞一样的走了。摆脱了惊愕的我又要陷入无限的思念中去了。这可怕的牵丝!
【篇九:遨游菠萝的海】
微笑荡漾,那些淘气的小脑袋探出头来,又缩回去打半截,仿佛在打量着这个陌生而又有趣的世界。它们的警惕性很高,身上长满了眼睛般的刺,看起来怪吓人的,别担心,这只是它们的外表,实际上,它们的果肉可好吃了,酸酸甜甜、肉薄多汁、美味无比,但不宜都吃,如果吃得多就刮舌头。听力我这么多的介绍,你猜到是什么水果吗?——菠萝。它是我最喜欢吃的水果之一,朋友们爱吃菠萝吧!
今天,我们一伙人怀着高高兴兴的心情,骑自行车去拜访相隔20多公里的中国菠萝第一镇——曲界。嘻嘻,其实更重要是来参观我们县颇有名气的菠萝自然景观区——菠萝的海。一来到菠萝的海,我这个爱好自然景观的“小迷虫”更加兴奋。这里的布置清新脱颖,我从大门口缓缓地走进去,东瞧瞧西逛逛,极其认真地“逛”着菠萝的海,生怕落掉了任何东西。
我走进了菠萝的海里,不更准确的说,是我融进了这片菠萝红土地。这片红土地上那么香,香得让人的鼻都要掉下来,这是,菠萝的果香;这片红土地上那么美,美得让人怀疑这是否还是在人间,这是菠萝的队列,如同岗位般挺直的身躯,排成整列的队列,你站在高处俯瞅,你不相信也得相信,这就是我们平日里熟悉的菠萝树。
菠萝,谈到这个名词,大家都并不陌生,一种黄澄澄的、美味多汁的水果。菠萝的海,大家更不陌生,这个建设,不是自然的生长在这一片红土地上的一块菠萝地,为了这块普通而又神奇的菠萝地,许许多多游客慕名而来……
我爱菠萝,这一种美味的水果!
我更爱菠萝的海,这一块神奇的土地!
【篇十:父亲的脸】
又是一年秋月圆,微微清风吹皱了潭水一样的月。透过泛着粼粼波光的涟漪,父亲的脸浮现在我眼前。
依稀记得骑在父亲肩上时的情形,两条腿搁在父亲宽实的肩膀上,父亲则用宽带的手掌托着我的背。父亲不是轻轻踮起脚尖,我则使劲盘弄着父亲的头发。这时伸长脖子,便能看到父亲的脸。那是觉得父亲的脸广袤无垠,浅浅的布着沟壑。看着父亲的脸就像踏上了一片庄严肃穆的红土地。
如今我与父亲因生计已分别四年。逢年过节。便总盼着接到父亲的来电。免不了要喋喋不休,但总能感到满足。特别是到了中秋节,总会多看几眼明月,冷寂的月光,使人兀地自觉添了几分凄凉。可又总免不了多看上几眼。
意外的是,我在最平常时见到了他。
正是消夏避暑的时候,父亲却回来了。没有任何先兆,像一阵突来的旋风使我惊了个踉跄。当我抬头望父亲是时候,只觉得父亲头发稀疏,面容憔悴。若不是历经风吹日晒,父亲的活力不会消减。自发悲慨,父亲老了,又只是迅速地瞥了一眼,生硬的喊了声“爸”,便惊愕的走了。
午饭后,父亲躺在凉席上。我循着敞开的门看到了父亲。尽管是躺着,父亲并没有闭目休息。和爽的风轻轻拂过撩动了父亲的头发。他的头发掉了许多,前额全露出来了,显得脸越发宽广,父亲的眉毛也淡了,像褪了色的画,看上去少了几分活力,但也多了几分古朴。看着父亲的脸,仿佛看到了青黛,深邃的一潭,那样平静、温和,那样的深不可测。
父亲几天后便飞一样的走了。摆脱了惊愕的我又要陷入无限的思念中去了。这可怕的牵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