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相关作文

【篇一:看春晚】

吃完年夜饭,爸爸神秘的跟我说,今天我们还有一个保留节目,我问爸爸到底是什么?爸爸说:“看春晚!”

春晚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看,连弟弟都安静下来了,偶尔看得也在那里傻笑。春晚节目可真丰富,有唱歌,有跳舞。不过让我记忆最深的却是一个小品和一个相声。

先跟你说说小品吧,小品内容讲得是一个老公公的失忆了,一个敬老院院长为了让他恢复记忆,让一个老婆婆装成他的老伴,去哄他。这个哄的过程真是笑料百出,尤其是当院长又假装自己是老婆婆和老公公的儿子的时候,这个老婆婆说:“我有这么小的老伴和这么老的儿子,让我失忆好不好!”的时候,我们全都笑得停不下来了。但是小品的结局真是出人意料,原来老公公和老婆婆真的是一对,但其实失忆的是老婆婆,是老公公为了让老婆婆恢复记忆,一起跟院长演了这一出,是不是让人很意外!

再跟你说说相声吧,我不知道演员具体叫什么,只知道一个很胖,另一个瘦一点,姑且就叫他们胖子跟瘦子吧!

两人一上台就说起了一堆老话,最后胖子受不了了,就问瘦子:“你怎么这么多老话啊?”瘦子说:“我姥姥说得话就是老话!”然后他们两个又开始比起自己的姥姥来了。

瘦子说:“我姥姥当年可是大美女,这么形容呢,可以说是貌美如花。”胖子跟着说:“我姥姥当年也是大美人,怎么说呢,看到了我,你就看到了她!”我听得哈哈大笑,心里想难道大美人就长这样,哈哈!

瘦子说:“我小时候,有一次考试考得不好,考了60我姥姥就说呼噜呼噜毛,吓不着。”胖子说:“我小时候有一次也考了60分,我姥姥看了说,60分,你作弊了吧,打得我啪啪啪啪!”60分也要作弊?开玩笑的吧,把我给乐得!

瘦子又说:“小时候我跟姥姥说,我长大要做一个暖男,姥姥说少废话,快把秋裤穿上。”胖子说:“小时候你长大了要是没钱就来找我,我后来没钱就去找姥姥了,姥姥拉着我坐下来说我来告诉你没钱的日子怎么过吧。”哈哈,姥姥真实诚!

瘦子又说:“我长大一点了,要去上大学了,姥姥说你学习的时候别太累了。”胖子就说:“一样一样都一样,我姥姥说你去上学可别因为学习跟别人打架啊,我说姥姥你放心,我从来都不学习。”哈哈,姥姥当然又打得啪啪啪啪了!

最后胖子问瘦子:“到底什么才是姥话?”瘦子说:“姥话就是小时候不愿意听,现在想听却再也听不到了的话。”听到这里,我竟然差点哭了。胖子说:“有时候我真想姥姥再像小时候一样跟我唠叨唠叨,姥姥却已经说不动了。”瘦子说:“有时候我也想姥姥在像小时候一样打我几下,姥姥也打不动了。”姥姥还有爷爷、奶奶陪着我们成长,等我们长大了,他们却老了!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我会对这两个节目印象最深刻呢?是不是跟爸爸告诉我写作文要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样,这两个节目演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呢?是不是这两个节目欢笑过后,又引人深思了呢?如果你也看了春晚,你是不是也感动了呢?

【篇二:韵味十足宁波话】

虽说我生在宁波,长在宁波,可是宁波老话一度难住了我。以前,别人讲宁波话时,我一句都不懂,何况是讲宁波老话呢?

妈妈告诉我,在我刚刚出生时,有个有趣的事情。那天,妈妈请来了一个月子保姆奶奶来细心照顾我,因为那时妈妈爸爸都很忙。每天我要上厕所、喝奶,早上睡醒了,我就哇哇地哭,保姆奶奶就来哄我:“宝宝‘坏哟’,宝宝‘坏哟’。”我妈妈听了,以为是保姆奶奶在说我很坏,之后有一天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看我,因为我看见了陌生人,我就一个劲儿地哭,然后,那个阿姨就抱着我说:“宝宝‘坏哟’,宝宝‘坏哟’。”妈妈不好意思地去问那个阿姨:“这句话说得是什么意思啊?”那个阿姨说:”这是宁波话,普通话的意思就是宝宝乖哟,宝宝乖哟。“

还有一次,我在学校里,上拓展课的时候,我选得是硬笔书法,那天我们上课,吴梦苒是我同桌,我们俩在写字途中互相提醒各自的头都要抬高,养好这个良好的习惯。等我们写完了字,我俩就玩了起来,玩的时候,她还讲了几句宁波话。旁边几个女同学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捧腹大笑,大家谈笑风生,我却一脸茫然,最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久久地沉默。因为我不会说宁波话,也听不懂她讲的几句宁波话。

记得有天下午,我们在学校里,三二班的闻鑫跟我们开始约定吃的,到托班的时候,闻鑫的亲人来给她送吃的。她的亲人就用了好几句宁波话,最后还来了几句普通话:“小娘,好好写大大哈!”闻鑫也用了好几句宁波话回应,我怎么听也听不懂,傻乎乎地看着他们眉飞色舞地你一言我一语……

总感觉,讲宁波话,舌头一直是拉长的,听起来石骨铁硬。可多听多听,却发现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很有意思,还透着浓浓的家乡味。作为宁波人的一员,我希望我能把宁波老话学会,让我们的宁波韵味继续意蕴悠长……

【篇三:蜘蛛吊,客人到】

星期天早上,阳光明媚,我起床洗漱后,一边唱歌一边去厨房找吃的,走到门边,一只蜘蛛突然从门上挂了下来,黑乎乎的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拼命地挥舞着它的小细腿,身上还缠着好几根细丝。我一看,顿时吓得哇哇大叫。

妈妈听见我的叫声,立刻跑了过来,看见这一幕,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笑眯眯地说:“看样子我们家今天要有客人来哦!”我纳闷了:“这是为什么呀?”“老话说:蜘蛛吊屋里,客人在眼前。”妈妈神秘地说,“不信,你等着吧!”

我将信将疑,蜘蛛和客人怎么会有关系呢?难道我家的客人先通知蜘蛛它今天要来吗?这绝不可能啊,蜘蛛怎么听得懂人话呢?可是,老话为什么会这么说,而且又妈妈那么肯定,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呀?

“外婆来啦!外婆来啦!”妹妹的欢呼声让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来客人了?我跑出去一看,果然是外婆,正提着大包小包呢!难道“蜘蛛吊屋里,客人在眼前”的老话是真的?这也太神奇了吧?

“傻站着干什么呢?赶紧接一把呀!”妈妈的提醒声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我一边迎外婆进门,一边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妈妈对外婆说:“今天早上看见蜘蛛倒挂,上午您来了,我家的蜘蛛可灵啊!”

我忍不住问外婆:“我家的蜘蛛怎么知道你要来?你事先告诉它了吗?”外婆听了哈哈大笑。

下午,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还是妈妈提醒了我,想知道答案自己去查呀。于是我在百度里搜索了一下,这才明白:蜘蛛和客人是没有联系的,我家的蜘蛛吊下来与外婆来纯粹是巧合,但老话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有一种解释是有个地方通常把蜘蛛叫做喜蛛,喜蛛掉下来,表示有喜庆之事发生,贵客登门自然也是喜事呀!这只是人们代代相传的一个说法,大概是为了吉利吧!

【篇四:在宁波老话社团里】

我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从小阿娘就教我说宁波话。一年级,学“奶奶”这个词,我告诉老师,我不叫奶奶,叫“阿娘”。同学们都向我投来惊奇的目光。上学期,学校开社团课,其中有“宁波老话”,于是我参加了。

社团课上,老师教我们猜梅子,先让我们念“梅子梅子众人猜,千把铜钿买勿来”。然后解释:“梅子”就是谜语,“铜钿”就是钱,意思是说“梅子”是靠动脑筋猜的,不能用钱买到答案的。“阿爹麻皮,阿娘红皮,生出儿子白皮。”这个“阿娘”可不是指奶奶,而是指妈妈,你看宁波话奥妙多吧。当然老师得先用普通话读一遍,不然有人听不懂,接着用宁波话读了几遍,有人猜出是花生。

“后门口一株菜,落雪落雨会朵开。”外地小朋友又糊涂了,他们不知道“朵开”的意思,我告诉他们就是“盛开”,这样有人猜出了,是伞。可是“金漆果桶白米饭(next88),雷来雷起倒弗翻。”“穿穿绿衣裳,困困黑枕头,白白小手伸了外头”这两个把我们难倒了。经过老师启发才揭开谜底。

外地小朋友说起宁波话来总是很别扭,发出来的腔调怪怪的。老师反反复复教我们念,本地的小朋友会了,可他们还是不会单独念,老师就叫我做小辅导员,因为我宁波话说得比较正宗。

每次社团课,教室里就会传出石骨铁硬的宁波话:“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双皮鞋美国货,两块洋钿买来哦,三日穿过就穿破,四穿凉棚洞眼多……”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在门口的台阶上坐成一排,念着“踢踢跘跘,跘过南山,南山北斗,主中买牛,牛蹄马脚,削落蹄主勾一脚”,玩着宁波的传统游戏;或者围成一圈,玩“荷花荷花几月开”……

在宁波老话社团里,我们念童谣,猜梅子,做传统游戏,乐趣多多,我的宁波话也说得更地道了。

【篇五:宁波老话有意思】

这一次的作文主题居然是对宁波话的了解,这可难倒我了。我虽然不是宁波人,但是我出生在宁波,成长在宁波。虽然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但平时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基本以普通话为主,说起我对宁波话的了解,还真闹过不少笑话呢!

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连最简单的宁波话都不会,只知道一个玉米叫六角的,当时还以为爸爸说的是这家伙要六毛钱呢!后来二年级的时候,记得有一次,我让爸爸蒸几个土豆给我吃,爸爸煮好了叫我:“囡囡,洋芋艿好了,快来吃吧!”听了我赶忙跑过来,一看,这分明就是土豆嘛,赶紧跟爸爸说:“爸爸,你说错了,这是土豆,不是洋芋艿。”爸爸听了笑嘻嘻的跟我解释说:“土豆呀,是马铃薯的别称,到了宁波以后,它就叫洋芋艿了,估计古代的宁波人,以为这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一时又起不出一个好名字,于是在有同样味道的芋艿前加一个洋字,表示区别。”从那时起,我觉得宁波话真是挺有意思的,所以有空的时候总是缠着爸爸妈妈叫我,现在我已经懂了不少宁波话了,比如:烂好人,意思是老好人;财百万,意思是指富翁;桥头老三嘛,就是说那些农村中善于侃大山的人;手叫做手骨;脚叫做脚骨;脊柱叫做背脊……

现在想想这些话真是太有意思了,宁波话的奥秘还有很多,它正等着我们去探索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