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说说我们班的那些事】
我们班的数学老师经常说我们班阴盛阳衰,主要是女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男生却呆若木鸡。“叮铃铃”下课铃一响,男生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神气十足。
这不,大家吃过午饭,来到“作战一线”(教室),都希望快点消灭“敌人”(作业),教室真安静啊!突然,一阵尖叫声打破了沉静的局面,“杨思琦是暴力女!”原来是秦义朗在惹事生非,居然惹了我们班的女汉子杨思琦,这下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武打片了,只见杨思琦怒气冲冲地朝秦义朗走过去,然后狠狠地掐了他一下,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秦义朗居然用矫情的语气说:“哎哟,讨厌,干吗掐人家呀!”说完,用他那“妩媚”的眼神挑逗,微翘他那兰花指,真叫绝!在场的同学没有一个不笑的东倒西歪,有的笑的直敲桌子;有的笑的腰都直不起来;更有的笑出了眼泪。一阵喧闹过后,大家继续埋头苦干。
还有一次不用出操,同学们在班上自娱自乐。秦义朗的一句“女生真是没用,就是一个个地道的傻子”,引起了大家“公愤”。随后,一场男女大PK正式开始了。这不是一场武力比赛,而是一出唇枪舌战。比赛正式开始,男女生互不相让,唾沫星子满天飞,互揪对方弱点和不足,有的揪住身高不放,有的向身材发起攻击,还有的向智商进行挑战等等,大家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后,这场大战渐渐消停。
大家肯定会问,谁赢了?结果是战成平局。因为只是游戏,虽然在赛场上唇枪舌剑,攻击、诋毁别人,可结束后大家和好如初、团结一心。
你听——我们班男女“PK”赛又开始了。
【篇二:五味课程】
五味,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酸,在五味中排第一,它最能代表的,就是科学课。有时候的科学课,比较轻松,例如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但有时候的科学课,却又极其枯燥,杨老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些理论知识。于是乎,我不禁头涔涔而有些力不从心了。
甜,仅次之酸,这种味道非语文莫属。相比其他课,语文还是比较充满乐趣的。上学期的时候,瞿老师把她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了我们,小时候插秧、挑粪,上师范时翻墙、看电影、打架(经典台词:“你服不服!”)。基本上每节课都会给我们讲一些课外知识。从此,我便认定,语文,是甜的。
苦,是一种不好的味道,我们班的人都对英语有极不好的印象,我初步罗列了一下,发现引起同学公愤的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给人取外号。在我们三年级学习字母时,俞扬由于总是读不好“L”这个字母,而被张老师称为“L先生”。其二、拖堂。这是最严重的一点,几乎每次都会拖5——15分钟,很多人刚站起来,上课铃就响了。有些愤愤不平的同学就开始骂张老师,“脑子有问题”之类的话脱口而出。久而久之,英语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辣,是我极为惧怕的一种味道,数学也是,期末考试最头疼的就是数学。其他学科,我都不放在眼里,唯独数学,竭尽全力也考不到高分,并且一不小心就会跌破90分,这是最痛苦的一个事情。
咸,就是盐的味道,盐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这门课就是音乐。音乐如果太少,会使人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但如果太多,就会使人烦躁不安,这刚好和盐的性质一模一样。
这些课的特点,如果能合成在一起,那就变得天衣无缝了。
【篇三:同桌的你】
瞧,他脸肥肥的,顶着一头乌黑的短发,深蓝的眼镜框后面是他小小的眼睛,淡淡的眉毛,鼻子下面是他两片厚厚的嘴唇。他身上有不少肥肉,就算穿着宽松的校服也看得出来。这个身宽体胖的人,就是我的同桌,“黄总统”。
总统?你一定会问,他是有多高的职位啊,班长?大队长?不,远着呢。他的袖子上可没有那三条杠。总统在这里可是一个贬义词。他凭借着自己爱管闲事的性格,“荣获”了“总统”这一称号。不管大小,不论冬夏,只要班上有事,他准是第一个叫出声的。
那天下午英语课,老师要求我们在课上背诵英语课文,老师让全班同学先自己背诵,一会抽测。一瞬间,同学们的嘴里吐出了课文里一个又一个英语单词,但这还是挡不住“黄总统”叽里呱啦的声音。他在故意打扰别人背诵,而且一旦成功,他就哈哈大笑,只要他的周围有人背诵,就少不了他的声音,那嘴巴就像机关枪似的,不间断地发出各种声音。
老师的声音响起,要开始抽测了。会背诵的同学都站起来,给小组加分。“黄总统”一直在做那些无聊的事打扰别人,站起来的同学里面自然没有他。会背诵的同学们开始背诵了,有的快,有的慢,声音乱成一团。但还是躲不过这位“黄总统”的“法眼”,他总能找出不会背在滥竽充数的同学。他大叫着,手指指着不会背的同学,装出一副厉害的样子,高昂着头要那些同学坐下。看着组内可以加分的同学都被他纷纷拉下,这引起了“公愤”,英语老师说了几句“黄总统”,这下,他才安静下来。
我身边的这个“黄总统”你印象如何,我想你们心中也应该有个数了吧。愿她好好学习,多管管自己学习上的事儿。
【篇四:餐桌前的谈话】
写完作业,我打了个哈欠,然后去对面的餐厅吃一天中的第二顿饭。
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点过餐,我开始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等候。钟表上的分针走了一格后,又来了一家人,坐在了我的对面。
他们一坐下来就开始旁若无人的高声谈笑,让我实在无法忍受,只好拿了一本书看起来。可他们似乎存心捣乱,又将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周五的人也纷纷向他们投去不满的目光。他们似乎根本没有看见,或者说,是装作没有看见。
饭上来了,他们的谈话似乎到了高潮,时不时还拍一下桌子,丝毫不在意我杀人般的目光。甚至他们的唾沫星子都喷到了我的脸上。我真的是忍无可忍了,只好强压着怒火,尽量以心平气和的语气对他们说道:“麻烦小点儿声,可以吗?”谁知道回答我的是一句完全意想不到的话:“你谁啊?来管我?你家开的饭店吗?”
这话一出口,简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起了大家的公愤,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呢,大家都开始纷纷替我说话了。
“你们怎么能这么说话呢?自己做了错事还不认错!”
“这不是人家的饭店,难道是你家的?”
“饭店是公共场所,是大家的,你影响了大家,还强词夺理啊!”
“你要再蛮不讲理,我们就打110,让警察来评评理!”
……
大家七嘴八舌的把他们一顿数落,他们立马安分了很多,再也不敢大声喧哗了。
其实,公共场所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自由,但是前提必须是不能影响到别人,任何事情都应如此。
【篇五:敬畏规则】
规则是为了让社会变得井然有序,如果没有规则,一切就会变得一团糟。规则既立,必须严守,严守之源,皆出敬畏。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
在生活中,总会有些人无视规则。学校中午吃饭时,总会有些人趁别人不注意自己偷偷“加塞”到别人前面去。这种行为不但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而且也对规则的蔑视。没过几天,他就因为屡次不遵守规则引起公愤,被同学们举报,继而被老师罚午餐不能喝汤,饭吃完一碗也不能再加了。这下他后悔了,真该遵守规则!
还有一些人,他们没有遵守规则,但并没有很快被被罚,渐渐的,他们认为这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可以违反的。比如学校周围总有一些卖小吃的流动小摊,明明学校周围是不准摆摊的,可他摆了一次、两次、三次……他们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现在既没有人说制止我们,而且也没有人罚我们。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被发现,而是惩罚还未到来。果然,几天后我再也没有在学校门口见过那些小摊了,他们的小摊被城管的工作人员没收了。
前几天我和爸爸去外面过早,由于早上起晚,所以当时过早的地方人特别多,门口的车位都停满了,没有一个空位。当爸爸要把车停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时,我对爸爸说:“爸爸,要不我们停近点的地方吧,那不是有很多位置,也有很多车停在那里,我们停一会儿没关系的。”爸爸却对我说:“那是车道,还有电子眼,一停就要罚钱,我们不能停在那里,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别人的车还能走吗?”是啊,我们不能为了一己之便而随意地违反规则。最后,我们还是找了一个划线停车的地方停了下来。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有电子眼,而是因为有规则。
孟子曰:“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规则既能束缚它,也能让它翱翔。因此,只有人人敬畏规则,社会才能井然有序。
【篇六:另一种尊重】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和记者团的同学们,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准备上培训课,教室里是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声音,突然,有一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发生了争吵,女同学因为是单亲家庭,所以,男同学骂了一句:“没爸爸的孩子!”又唱了一句:“没吧,没吧?”同学们都愤愤不平的为那位女同学,打抱不平,指责那个男生:“你不懂尊重人!”我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经过这件事情后,我深深的感到了,尊重是一种群体的需要。尊重别人,大家都会对你有好印象,乐于和你学习交往!但是不尊重人是要引起公愤的!甚至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尊重别人能体现我们自己,到底,有没有良好修养?所以说尊重是人之美德,还有一种尊重,我们是否注意到呢?我愿意和你们一起分享:另一种尊重!
那是2017年11月14日的午夜,当舍友们都沉浸在美好的梦乡,我的胃突然翻江倒海,痛的我醒了过来,我一直从0点半被折磨到凌晨五点,天亮后还跟昨夜一样,高烧39——40度,我晕乎乎被送到医院,还抽血,我看到尖锐的针头,闪闪发光,心里更加恐惧,因为,我缺少锻炼,所以,身体很虚弱,感冒发烧受罪。这就是不尊重自己的身体的后果!不尊重身体,就会被病魔侵蚀,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自己的身体,爱惜身体,锻炼身体。
尊重他人,等于美化自己;尊重身体,就是保护自己!这两种尊重,都很重要。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应当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篇七:长大的标志】
长大以后,我发现自己身上有了许多成长的标志,这些标志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在以前,我认为画画要够幻,够炫才能叫作好画,面对厚厚的油画,我是不想多看一眼的,所以我以前的画里面不是有各种奇怪的动物,就是画上闪电翅膀之类的东西,可现在的我,却更喜欢纯洁、古朴的画,就算黑白,我也喜欢这份的朴素,我也是爱不释手的。现在的我认为画可以画得东西少一点,但却一定要画纯洁,比如天空和太阳,颜色要渐变,要纯天蓝之类的。
以前在上课时,同学们都很乖,不吵不闹不插话,都一致听老师的话,上课都奋笔疾书抄笔记,做个“乖小孩”。可现在同学们都差不多是“揭竿而起”了,老师讲不讲,抄不抄笔记,考好考不好都无所谓,基本都是老师上面讲,我在下面说,都是一个个“坏小孩”,吵得老师都发怒了还在吵,个别好同学出来劝,但是不一会儿也进入了“吵闹队”,每次都把班主任请过来,大家才停下来。我也差不多是在下面吵得有点“跟风”,但我也有自己的分寸,看老师脸色行事。
在低年级段,我们这个年级段的老师出现了“纷争”,班级和班级老是群殴,一个“帮派”一个“帮派”的,今天我来打你,明天你来打我,都是打打闹闹。可现在大家也变得很安静,没事都不会来打,就算你打,也没多少人跟你一起,除非一些公愤的事情,比如说打出血了,无缘无故被打了之类的。大家更喜欢看看书,一起讨论今天的作业,总之很沉默,文静。我原本是一个“头领”,可现在我更喜欢跟同学谈话。
长大的这些标志以后可能会更多,可我希望它慢慢来,好让我慢慢适应成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