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族相关作文

【篇一:碎片化时代】

一块块小小的拼图拼凑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件件碎片化的生活则能营造出如今的2018、碎片化时代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又多元。碎片化的阅读。曾经的我们捧起一本书籍就能从白天看到黑夜;曾经的我们能在几天内看完整本《环游80天日记》;曾经的我们看的是纸质书……在碎片化时代,一种电子阅读器正涌入学生族、上班族手中。他们只有一有一点碎片化时间就会拿起电子阅读器阅读。在地铁上,公交车站,候机室时时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人们拾起了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来充实自己。然而,也有些人因看的过分入迷而误了时间。

碎片化的社交。你是否时常在大街上看到一些低头族,他们不畏惧路上的障碍物,将自己深深的扎进一个五寸大小的屏幕中。他们将自己内心深处的笑容交给了他。在碎片化时代我们就是利用手机来社交。QQ微信成了我们每天翻看不下20次的社交工具。在2017年某日一名女子因在河边玩手机而不慎落入水中,因是深夜无人听见她的呼救而命丧河中。是的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身为低头族一员的我不禁反省,在购物中心中我习惯性打开手机中的社交软件,几次三番撞到路人。马路上低头族与时俱增。是的碎片化时代的2018开始变得冷漠。

碎片化的购物。某宝已经在人们的手机软件中占据多年。逛网店成了人们日常常态。小区,学校的丰巢正在逐渐“扩巢”。快递员每日要送高达百件快递……形成这种状态原因之一是网店价廉;其二是大家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收到自己想要的物品……这要是在20年前,这是每户人家梦寐以求的梦想。20年前,买一本书要骑自行车到6公里外的书店买书;购物中心离家有好几条街等等。而现在我们只需要点开某个购物软件,用手指点几下就能随时随地购物。试想一下几年后,网店的使用率达到80%,那么商厦将关门大吉,这将影响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届时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充实与多元的碎片化时代有利有弊,期待着它的明天。

【篇二:共享时代】

共享资源的产生,已经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共享时代的来临就是人们生活观念的一次重大改变。共享资源很多,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共享,顾名思义就是一起享用的意思。

共享有着很多的好处:首先,共享可以节约地球资源的使用。一件物品被多个人反复使用,不仅提高了它的利用率,也节省了成本。其次,共享十分方便和便宜。比如共享单车的出现,有很多人短途出行不再去挤公交,而是骑着五花八门的共享单车就轻松解决了难题,顺带还锻练了身体保护了环境。很多共享单车使用一次只要五角或一元,即使是学生族也能无压力的使用。再看共享篮球的问世,有很多人并不经常有时间打篮球但是有这个兴趣,与其买一个篮球放在家里占地方蒙灰尘,还不如难得使用的时候去租一个共享篮球来使用,即方便了自己、节约了资源还带动了共享经济。

再之,这个世界的资源越来越少,而人口越来越多,我们无法再像以前一样毫不担心资源的枯竭,所以资源的共享是必然。而且共享资源很多都是注重环保、保护地球的。就如我们看到的共享汽车,它就是纯电动的,不会产生尾气,不会为全球气温升高做“贡献”。共享单车也是改变了很多人以前开车出行到现在的短途骑车出行,减少了碳排放。共享书店的出现则是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书,不仅学到知识,还隐性的减少了树木的砍伐。

作为一个学生,我深切体会到共享书店的好。从接触学习开始爸妈就帮我买过了很多的书,从小时候的格林童话到现在的作文大全,每学年都要买不同类型的书,可是很多书看完一遍就没有用了呀,只好丢在某个角落,也许过段时间就被当成废纸给卖了。而现在共享书店里的书却可以减少很多这样的浪费,它减少了我看书的成本,有些书我只要花上一元钱就能看了,而且一本书多个人看也减少了纸张的消耗,要知道纸张可都是树木提炼而来的。如果看一本买一本,看完就扔,估计地球上的树木很快就会被我们消耗掉。

由此可见共享时代的来临已成为了必然,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更加便宜的价格,更是一种更为环保的生活方式。我们要从当下做起,少一点浪费,多一点考虑,为了我们的将来,更为了我们的后代。共享其实真的是挺好的!

【篇三:碎片化的时代】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信息、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社交……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认知。

碎片化可以说是现在的一种常态生活节奏,在我们的认知都被碎片化时,我们就失去了自我的思考空间,或者是自己内心倾诉的空间。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把一件件完整的事情拆解开来,这就形成了碎片化的生活。各种事物在被拆解后,变得多而杂,让我们无从下手,或者常常会做了这个忘了那个,令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围绕着一个字“快”,因为做事情已经没有了完整性。

举几个例子: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想到阅读后要完成的各种任务,比如写读后感,复述文章,背诵文章,我们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并没有认真或想读它;在购物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什么缺买什么,或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买了,没有了清楚的目标;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已没有过多的互相了解互相认识的过程,很匆匆忙忙的结识。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现在“快节奏”的碎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并不只是快捷与便利,也使得没有时间来想一想自己的过往,没有时间去好好地完整地读一本好书,或是安安静静的,真诚的与他人相处、交往……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至于我们做什么事都缺少最后那完美的一笔,在匆匆忙忙中虚度光阴,真的好吗?这也许会让我们的长辈,现在的上班族,学生族等都分外想念曾经的慢生活。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一首《从前慢》,令多少人有着说不尽的惆怅,令多少人,有着说不尽的苦衷?从前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紧不慢,自己可以很认真来完成每一件事情,会观察在自己身边的每个东西。而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生活也许带给了我们方便,但更多的是一种错综复杂,令人在一天的奔波后身心疲惫不堪。

【篇四:无作业日随想曲】

毋庸置疑——没有作业,摆脱束缚,尽情玩乐是现代社会中学生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孩子们,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无作业日之梦,他们还千方百计地努力,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经过学生族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今朝美梦成真了——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同学们无不欢天喜地,个个都像从笼中解脱的鸟儿,迫不及待地去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无疑,“无作业日”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索值得肯定,尽管每周一天的“无作业日”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毕竟是学生自主权利回归的一个开始。

其实在我心中,我认为“无作业日”像葱花,可以适时地撒一撒,让学生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摆脱作业的束缚,充分享受课外活动带来的乐趣,减轻学习负担,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缓冲,同时也让我们学会自我管理。

在享受那份美好的欢乐时,小燕子的尾巴也剪开了一段新的篇章。这个艳彩的季节万物复苏,各种生物都在不断地汲取营养,快速生长,展现出万紫千红的美景;也正因为有蓬勃的春天才有了万物生机活力。童年就像人生的春天,为玩而玩,肯定是了无生趣,毫无意义的,因为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做自己喜欢并且有意义的事情,这才算是健康快乐地成长。其实不仅仅上课、写作业是学习,听音乐、做运动、干家务也是学习,像出去郊游、看花看草不也是一种学习,一种人生的体悟吗?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衡量一名学生唯一的标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让同学们情趣盎然地学习知识、体味快乐!希望“无作业日”能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美好的一天,能成为我们童年美好回忆的精彩片段!只要用心去品味,热爱生活,快乐就在身边,不要辜负这璀璨迷人的春天!不要虚度这来之不易的“无作业日”!

“无作业日”,学生没有作业,却带回了老师满满的期许和关怀;“无作业日”,老师片刻休整,却为孩子预备了满满的快乐和悠闲;“无作业日”让我们在快乐中感受成长,品悟人生……

【篇五: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我们生活中其实是由许多小事组成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它的意义所在。而这些小事形成了我们当今这碎片化的生活。

就从当今最普遍化的一种现象说起吧!我们现在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在公交车内,最常见的就是人们一个个地玩着手机,做着低头族,几乎很少会看见几个年轻人能够在一起交流。

现在科技发达,无论是阅读还是购物,都能在一部手机上完成,可是,人们花费的时间在电子阅读与购物上真的能跟阅读纸类书籍相同吗?我的答案是不!

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过我们碎片化的生活,然而像这种在网络上社交媒体提供的信息资讯及文章并不能真正地代替读书。即使这种碎片化的阅读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但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只能成为一种无用功。

现今上班族的碎片化生活也是让我觉得惋惜的。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除外,再去掉吃饭睡觉的时间,也就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时间了。可是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却没有被人们所充分利用。我们学生族也是如此,除了学习时间,我们并没有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花在复习及预习上,而是一味地沉迷于电子竞技中,从而浪费这些碎片化的时间。

讲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但是真的“挤”出来了,我们会去珍惜吗?

记得春节时期许多的软件都推出了抢红包活动。支付宝特别推出了一款扫“福”字活动。春节期间无时无刻会看到人们拿着手机。

要知道,春节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但人们都只会那这个手机去抢红包,这怎么能促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呢!看着当今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我很想回到过去那种全家一起吃饭的热闹场景。

说到抢红包,便是现在最热门的“交流”方式。有些人会因为抢到红包而感到喜悦;有些人则会因为抢不到红包而感到沮丧,严重的话,更会影响到他一整天的心情,他会对其他的任何事物都毫无兴趣。对此,这种碎片化的生活对人们是有害的。

不管是碎片化的阅读还是碎片化的时间,都不会使我们受益。我们应该放下手机,去珍惜这个碎片化的生活。

【篇六:碎片化的生活】

我是一位忙碌的学生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是起床,上学,吃中饭,放学,回家,写作业,弹琴,吃完饭,写作业,睡觉。这是我的一天,我有时候甚至会怀疑,时间实在倒流吗?是在重复吗?只是我们人类不知道而已吗?生活,说白了就是一个个碎片组成的。社会上,家庭上;公务,感情。这没有什么特殊的,今天,就让我来谈谈我的一天吧。由碎片组成的一天。

清晨的阳光照耀进来,透过窗帘,照在我脸上,迷糊的看了一眼钟。啊!已经这么晚了吗!糟了糟了,晚了十分钟!我一下子从床上弹起来,顾不上眼前的一黑,我已匆忙地穿好拖鞋走向卫生间洗漱。“妈!今早吃什么?”在厨房里的妈妈很快答应我了:“吃黄油面包!哦!别忘了桌子上的牛奶!”我听到后心中暗喜,还好吃的是简餐。

“妈!面包我吃掉一片了!还有片就路上吃了!谢谢款待!”我正打算穿鞋开门走了,妈妈追了上来:“伞!听说今天要下雨,还有,注意安全,拜拜。”

告别了妈妈,我就叼着面包边走路边翻书包里的语文书。没办法,谁让我昨天晚上偷懒了呢?对于我来说,早上坐地跌的时候是复习的最佳时机!如我所料,我在地铁里碰到了我的邻居,我点头微笑,便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嘴里还念念有词,显得我很认真的样子。

7:23分。我到了学校,同时也在庆幸还好没迟到,就差两分钟。整理了书包,我打开了教室里的电扇。同学的朗朗读书声,悉悉索索的悄悄讲话声都在耳边出现。我是那个既没有认真读书也没有讲闲话的那个人。我只是在随意的翻一翻昨日要复习的资料,偶尔碰到不懂的也会问问同桌。7:25分。各科的课代表也开始忙碌了起来,收作业的收作业,交作业的交作业,直到7:30、班级里安静了下来。我的一天学校生活便开始了。

这仅仅是我的一个早上的例子,算下来我大概“利用”了两个小时碎片化的时间。

再来简单的说说什么是“碎片化”吧。碎片,就是将一个整体变成支离破碎的一小块一小块。那么这一块又一块的时间,可以把它们放入生活中,比方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娱乐,碎片化的睡觉。

我的生活虽然是碎片化的,但我的理想,志向却是完整的。加油吧,踩在一个个碎片上,慢慢前进吧!

【篇七:车轮上的共享】

当今的科技仿佛成了头迅猛的猎豹嚣张地向前奔跑,也仿佛是颗灿烂的明珠夺人耳目。共享资源、共享技术便成了这21世纪特有的产物,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

最为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共享单车,如今已是耳熟能详、随处可见了。

去上学、去上班、去附近郊游、去购物……人们已不再开车,也不必挤拥堵的公交了。瞧,他们拿出手机,点开“摩拜单车”、“ofo”等app,对着自行车上的二维码轻松一扫,车锁便开了,愉悦地跨上车座,如此就开始了一段单车旅程。

共享单车的崛起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它应“潮流”而“生”,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它是短距离出行的最佳选择,避免了因交通堵塞而寸步难行,也避免了挤地铁时庞大的人流带来的压抑和焦虑。

不仅如此,骑车出行还能强健身心。上班族、学生族常常坐在座位上“苦命”工作、学习,缺少运动时间,而共享单车正能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出行的时间里也能“活动”下筋骨,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把视野投射到路旁的丛丛绿意上,放松心情,让人们在繁重的学习、工作之余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乐趣。

共享单车是绿色出行的代名词,是一个人环保与否的认证。骑车出行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是有爱心的环保人士最常选用的出行方式。

可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人们也逐渐发现了它的弊端——共享单车常在路边随意停放、遭到破坏,极不美观。也因此有人断言:“投放的越多,亏损的越多”。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共享单车长久地发展下去呢?

首先,要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素养。要让“环保”、“公共道德”深入人心,让大家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把共享单车停放整齐,做到不恶意损坏。

其次,要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对人们随意破坏、损坏的行为进行一定惩罚。公共机关应配合起来,根据人们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惩罚,并规定人们把自行车停放到指定位置。

要是能做到这些,共享技术、共享资源一定能开启一段辉煌的时代。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享受车轮上的共享!

【篇八:碎片时间,让我欢喜让我忧】

一天24小时,一日三餐,每个人的生活大多相似又绝不雷同。有人把这24小时过出了48小时的效率,也有人晃晃悠悠视时间为粪土,碎了一地的鸡毛。

碎片时间这个概念一直有,而现在网络信息科技的时代,在为人们提供诸多便利帮助的前提下也将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更加碎片化。生活被碎片化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人是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动物,不可能像一部机器那样可以永不停歇的操作,不可能只工作不休息,不可能只做大事不干小事。在当下快节奏的人人焦虑的年代,假如没有这些碎片化生活,我们将更无处喘息,不得片刻的放空。不管是学生族还是上班族,都会在学习工作之余需要稍息片刻;需要在放学或者下班回家之后有一段娱乐时间;每个人都会有充满激情忘我的学习和工作的时刻,也会有倦怠需要缓冲一下、重新积蓄能量的时候。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被打扰,我们既要上课学习知识,也要与朋友一起玩耍,还要参加运动保持健康……,所以我的时间就被自己主动分割成了一个个的段落,这是我对健康生活的主动安排;当我在难得的休息日阅读着一本书,沉醉在那奇趣无比的情节而无法自拔时,邻居家的小弟弟过来敲门要跟我下一盘棋;当我用手机听一则英语新闻来“磨耳朵”的时候,一个推销电话打断了我的学习;亦或者我正绞尽脑汁思考一道数学难题时,一份送上门的快递打断了我的解题思路……,这些是被动的分割。

生活中有鲜花也有砖头,我们没有灵丹妙药解决所有问题,不能只选择其中好的部分,不面对其中不好的部分,我们不能拒绝亲人、朋友、邻居善意的交往,也无法拒绝网络、电话、微信、快递这些为我们带来的便利,那就只能承受便利之外的打扰甚至是骚扰。

在我看来生活中的这些碎片时间没有好坏之分,他们只是用途不同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智慧地把时间合理分割,且时刻保持对自己目标的清醒认识。每一个人都无法拒绝碎片时间,我们既然无法拒绝这些很重要的碎片化的生活,那就选择与它好好相处,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当作是生活中的一位好朋友,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不为所困,一寸光阴一寸金,知之非难,行之不易,且学且玩且珍惜。

【篇九:悄悄地、向幕后的耕耘者致敬】

每天清晨,忙碌的街道上总少不了那一抹亮眼的黄色和橙色——共享单车。不管是学生族、还是上班族,似乎都对这种新颖而便捷的出行方式情有独钟。“小黄车”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随着“共享单车”大火,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用现在社会上。“共享”作为2017年度的关键词之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讴歌这个共享的时代,赞美着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和行动,但似乎、很少有人想到他们——在幕后默默耕耘、奉献的人。

君不见,寒冬腊月,他们在工作。申城的冬天是极冷的。阴风冷雨中,他们冒着料峭寒风、扶起一辆辆翻倒在地的单车,再将它们排列整齐。一个停放点排完了,他们又前往下一个停放点,重复他们枯燥的动作——扶起、摆正,再扶起、再摆正……每天,他们还负责维修的工作。水桶、抹布和工具包是他们最好的伙伴。北风把刺骨的冷吹进水里,将那水染上侵人的凉意;北风也是从不留情的,刀一样刮得人脸颊生疼,又是针一样的无孔不入。脸冻僵了,手生冻疮了,可他们从不在乎,拿着工具和抹布的手不曾颤抖过,迈向下一个停放点的步伐不曾退却过,稳健如故。

君不见,骄阳酷暑,他们在工作。申城的夏与冬完全判若两“城”,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仿佛无穷尽时,金属制的单车被烈日晒得滚烫,令人触而生畏。更糟的是时大时小、时下时歇的阵雨,将本就闷热的申城变成个大蒸笼,又热又闷,不一会儿便会出满身的汗。在这样令人喘不过气的糟糕天气下,他们依旧无畏、专注于手头的工作。实在热得受不了,就拿起准备好的矿泉水往头上一浇、充当洗头;汗水浸透了衣裳,他们就在背后搭一条毛巾吸汗,用祖先教给我们最原始的方法与高温对抗。

当我们窝在有空调、取暖器的家中里享受假期时,他们却在为这个共享的时代默默付出;当媒体的镜头对准他们时,他们也只是笑笑,说出朴素的心愿:希望人们能更加爱惜单车,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是一群多么可爱而又值得尊敬、感激的人啊!

他们不需要荣誉、名利,也不求金钱、地位。他们就像是蚁群中的工蚁,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劳动着。他们享受他们的工作,也享受着这样付出的快乐。

所以,嘘。当我们走过他们的身旁时,简单地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吧。无须多么华丽的赞美,只要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眼神、温暖的笑容,发自肺腑。

【篇十:早春闻花】

随着凌冽寒风的逝去,春天的光辉早已轻落世间,把万物从冻结的冬季中唤醒。在这样一个复苏的早春,身为学生的我们,告别寒假轻松的生活,再次进入紧张的学习中。

早春,是一年中最不易被发现的时节,她不像立夏那样火热,不像秋分那样凉爽。只会在初出的阳光下,露出笑脸,然后转瞬即逝。在诗人眼中,春是“姹紫嫣红”“关不住”但是在这所城市里的,春天就像迟到了一般。

即使在太阳刚出头的早上,“上班一族”和“学生族”拖着的是晃悠悠的脚步,仿佛未退去冬日的慵懒,还在颓废的梦乡之中。我也不例外,无以复加的困意浓浓地笼罩全身,在一天快要落幕的黄昏里,背着书包,慢慢地往回挪着步子上了公交车。不知道是在和我作对似的,一起同乘的朋友精神却是格外的好,八卦,吐槽,周边源源不断地从她的口中袭来,子弹似的想打破我昏昏欲睡的屏障。可这对我丝毫不起作用。反而让头更疼了,后脑勺处无形的力量正狠狠地想把我的头往下压,晃晃荡荡的车厢成了催化剂。

浑浑噩噩地下了车,抬头望去:差不多乌黑的街道边有着不少急切等车回家的打工人,新春栽种的小树下零零落落地有几个推车——莫名让人有一种凄冷的感觉,倒是靠马路的一侧街道还有些昏黄的路灯,照耀着刚抽出一点新绿的枝条。步行的路程莫约只有三百来米,走着走着忽然被什么东西绊到了,原来是平日一向牢固的鞋带散开了,眉间陡然一皱,附近没有什么可以垫的地方,倒是种植树苗的石台可以借助。于是缓慢地踩在石台上弯腰系上鞋带。抬头一束刺眼的灯光穿过枝条射进眼睛里,恍惚间身体有些摇晃。不过恰恰是这样的一瞬间,我看到了在隔我半米高的枝梢上,三朵不知名的花在强光下变得更小巧飘渺了。这一景象不禁让近日里只在花店里看到花朵的我好奇起来,近看那小花怎生好看:蟹壳青的幼叶簇拥,藕荷色的花蕊仿佛要融化一般,乳白的花瓣精神地站立着…在这种昏沉的环境中就成了灵动的精灵,在不被人关注的高处,绽放着。没有清香和艳丽,不像花店和观赏花坛中的花经过人工修建,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恩惠。她们像春天的信使,提醒着人们春天的来到,带着蓬勃的朝气,在枝头绽放。

从那以后,好像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敏感。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