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灯之美】
灯,我们每个家庭都拥有,也许它很不起眼,但在我看来,它却十分美丽。
灯的种类有很多,如台灯、壁灯、路灯、探照灯等,数不胜数。它随处可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默默无闻,甚至有许多人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每当天黑的时候,胆小的你害怕地走在马路上,战战兢兢地穿过一道道街,微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就可以把你吓得不轻,是什么照亮你前行的方向?是路灯。是它像忠诚的卫兵一样站在道路旁,指引你坚定不移地奔往家的方向。
每当夜深的时候,窗外黑压压一片,而窗内的你正聚精会神认真读书,尽可能地吸取知识,备战如高考这样改变你人生轨迹的大考,是什么陪伴你度过每一个埋头苦读的夜?是桌旁的台灯。是它不断散发光明,驱散黑暗,不使窗里和窗外一样漆黑,不使你像古代学子一样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帮助像你一样的莘莘学子展开放飞梦想的翅膀,在宽广的学海中翱翔。
每当你登上游船,坐上飞机的时候,当你正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时,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千万分之一的不幸——不慎跌入海里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时谁来拯救你?那在救生衣上渺小又重要的救生灯便派上了用场。它一声不吭,时时刻刻警惕着可能发生危险的每一个瞬间,一遇到水就发出醒目的光,让救援队及时发现你,从而避免被那可怕的蓝色怪物所吞没。
这就是灯之美,它的美就在于默默奉献。
灯就像我们忠实的伙伴,每当你困惑无比时,每当你畏惧挫折时,每当你痛苦绝望时,每当你迷茫彷徨时,我们的良师益友就像心中的明灯一般,驱散黑暗,带来光明,指引道路,照亮方向。灯之美就在于象征意义,在人们心目中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爱灯,爱灯的默默奉献,爱灯的无私无悔,爱灯在人们心中的力量。我爱灯,更爱灯之美。
【篇二:扬州的灯】
扬州美,美在扬州的水,水又清、又静、又绿,仿佛一条闪光的绿绸带,在扬州的大地上飘动,带着美丽流向远方;扬州美,美在扬州的景,造形奇特的五亭桥、高大的白塔、古老的平山堂,一座座名胜古迹正是扬州古老的印记,记载着扬州古城的辉煌与灿烂,值得人们去赞美;扬州美,美在扬州的灯,各种色彩、各种造形、各种功能的灯把扬州古城的夜晚装扮得像人间仙境,真是一座不夜城,让人心旷神怡!
一个秋高气爽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扬州最繁华的汶河路观灯。这里灯多、灯奇、灯亮,灯与灯之间相联,灯与灯之间相接,把我都包围住了,仿佛我也成了一盏会走路的灯,太有趣了!
灯的颜色很多,红的热烈,像火一样在燃烧,给人们带来了兴奋与温暖,让人们感到了节日的喜庆与快乐;绿的清爽,仿佛绿草地看得很舒服,还有紫红的仿佛是一朵朵喇叭花在动情地吹奏着乐曲……这里的灯形态各异,有如小巧花瓣在空中绽放,显得十分秀美;有的古色古香,显得非常典雅,看到这些灯我好像回到了古代,激发了我们的自豪感,为生活在扬州古城而感到自豪。
你看大楼上的轮廓灯把大楼装点得更加雄伟、更加壮丽;橱窗里的壁灯则把琳琅满目的商品照得更加诱人。天上有探照灯,地上有汽车灯,所有的灯汇成一条河,流向远方。
啊!扬州,你因为有这些五彩缤纷的灯而变得更美丽,我爱扬州的灯!
【篇三:路灯作文借物喻人】
它默默无闻,为人们照明,它甘于奉献,却不求半点回报,它忠于职守,多少个春秋过去了,它还矗立在那里,它,就是路灯。
我家门口的拐弯处就有一盏路灯。它很老了,那双眨呀眨的眼睛总是忽亮忽暗的。那绿色的上衣坑坑洼洼还锈迹斑斑,可它还是不肯把头低下,我们可以想象出它是怎样勇敢地与风雨搏斗的。它的躯体是冰冷的,可它却有着一颗无私奉献的赤诚的心。
这些路灯,有的灯光昏暗,有的灯光明亮,有的破旧不堪,有的崭新依旧,有的在草丛中,有的在马路上,有的……但是,不管怎样,它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做好一个在夜晚给人们指引方向的引路人。
路灯,它们从来就很朴实,它们不会像彩灯那样五彩斑斓,更不会像壁灯那样引人注目。
我看着路灯,忽然想到了天天坚守在路上的交警,他们从来没有因为红、绿灯的存在而不去工作。他们仍然在拥挤的街道上疏导着交通,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寒冬腊月。我又想到了环卫工人,他们从凌晨就开始清洁城市,打扫城市中最脏最乱的地方,可他们从没有说过一声累,一声苦。在城市整洁的背后,又有多少人还记得环卫工人?
啊!路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灯,你平凡,但你永远坚守在岗位上,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你理应被赞扬!
【篇四:友情也如诗】
本以为如诗一样美的东西应是遥不可及的,时间久了却才发现,原来诗就在我身边,在我简单的生活中,友情,也如诗。
回家的路上又一次经过那个小卖部,便又一次回想起那些夏日。烈日当下,在我口渴时,你总会跑去为我买一根“梦龙”冰棍,给自己的却是便宜的小布丁。我们一起坐在门前台阶上,舔着冰棍,享受着舌尖的冰凉,头顶恰巧是一座葡萄架,翠绿的藤蔓绕过垂直的铁杆,在我们头顶的架上缠绕,一嘟噜的葡萄挂在茎上,阳光把它们照的透亮,像一颗颗紧密排列的珍珠。一阵微风吹在我们脸上,一丝凉爽使我们完全忘却了夏日的炎热,我们对视着,你的眼神中透着机灵,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如今,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依旧与原来一模一样,如同我们的友谊,也没有改变。
那些夏日,一直是由你陪我渡过的,门前葡萄架如诗,友情也如诗。
直到现在,我们也总会在每个月的月底约着去中央美院附近的一个画社看画展。记得前不久,大约是上个月月底,我们看到一幅令我记忆尤深的画,画的内容很简单,油画中央是一条由石子铺成的却格外宽阔的马路,正前方是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路的两边则是森林。我们竟同时被同一副画所吸引,我们“站在”路的“两边”,却几乎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直到我先发现你在我身边,也在“路那边”“你也在看它”你尴尬的笑了,画中美丽朝气的景象却挂在一堵漆黑的墙上,只有天花板上橙色的壁灯将它照亮,那灯光似路前的阳光,照亮了森林,照亮了宽敞的路。我们交流着,享受着,我看到了,看到你眼神中的喜悦,我听到了,你语气中的认同,我感受到了,你我之间心灵的契合。我们就这样看着那幅画,忘记了时间……
这些周末,我们分享着对画作的理解,油画如诗,友情也如诗。愿我们之间的友情踩在每日,每时,每刻不约而同的默契的路上,向着画中的朝阳大步走去。
时间久了,我们彼此接纳,彼此磨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在各个方面,我们都那样相似,我们将彼此同化,成为彼此不可分离的搭档。
友情也如诗,一粒粒葡萄,一幅幅画作,见证着我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篇五:受伤之后】
星期二中午放学,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一进门,妈妈从厨房里探出头,大声说:“伟伟,饭还没做好,你先去写作业吧。”我拿着作业进了房间,抬头望见床头的贴画没粘牢,迅速爬上床,一跳一跳地贴,突然,我的手臂不知怎么被壁灯罩子划了一下,有点痛。几秒钟后,感觉钻心的疼,还有什么东西往下流,我一摸,不得了,全是血,我急忙用手按住伤口,用急促的声音大叫:“妈妈妈妈你快来!”
妈妈赶紧跑过来,看到我满手鲜血的时候,吓了一大跳,一边找纱布帮我包扎,一边关切地问:怎么弄得啊?可能是伤口太大,血一直在往外流,妈妈焦急地说:“快、快,我们去医院。”然后急匆匆地拉着我的左手跑。
急诊科的医生说,伤成这样,必须缝针,防止感染。妈妈急急忙忙地跑去挂号后,又拉着我去八楼找外科医生。到了八楼,医生开好药后,妈妈迅急跑去一楼交钱拿药。我被医生带进手术房,躺着床上,清理伤口时很痛,我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但看到医生拿着手术针线,心里害怕极了:肯定好痛,简直要命啊!医生看我紧张,就说:“小朋友,不要害怕,会打麻醉药的,到时候就不痛了。”医生在伤口边打了针,之后,我就不痛了。妈妈气喘吁吁地上来了,坐在床边,握住我的手,一边要我不要怕,一边要医生轻一点缝。我感觉妈妈的手在发抖,我知道妈妈此时心里很难过,但她没有责怪我。
针缝完了,也缠好了绷带。医生要我下午记得去打破伤风针。还要注意这半个月伤口不能碰水,还要记得吃点消炎药,隔天就要来换药,十二天之后去拆线……妈妈不住地点头,记住了医生的叮嘱。我在旁边也认真地听着,还看见妈妈脸上满是汗水,上衣的后背湿透了。
这几天,我享受着高级待遇:妈妈一日三餐都喂我,帮我洗漱,每天接送我上下学,只有作业是自己做的。
我的不小心让妈妈这么辛苦,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让自己不受苦,让家人不受累,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