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相关作文

【篇一:我喜欢的格言】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中外文人墨客、仁人志士挥笔洒墨,写过一句句金玉良言,为后人所传颂,成为佳话?这些格言像一团火焰,在寒冷的时候给我温暖;又像一轮明月,让我在夜里看清方向;更像一位挚友,在我丧失勇气时给予我帮助。而我最喜欢的格言是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为了激励自己,他写了一幅对联刻在书桌的铜镇尺上。这幅对联写得催人奋进,独绝千古!他用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这两个历史故事,表达了对自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决心。他穷尽毕生精力,最终写出了《聊斋志异》这部旷世奇书,名垂青史。

他的这幅自勉联从我初读时,就深深地吸引着我,激励着我。但让我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还要从那一次说起……

记得去年暑假,我准备参加吉他考级。考级的曲目是《兰花草》,这首曲子对当时刚学吉他几个月的我来说,的确有些困难。每当我产生畏难情绪,想放弃的时候,蒲松龄的自勉联就会浮现在我眼前,给我信心,让我前进。那段时间,我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反复复认真练习,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去,指尖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血泡破了,继续练。手上虽然逐渐形成了薄薄的一层茧,但弹出的曲调却越来越流畅动听。天不负有志者,在最后的考级中,我以“优秀”的成绩,破茧成蝶,考上了我人生中第一个音乐等级。

蒲松龄的自勉联就是我最喜欢的格言,它时时刻刻鼓励我上进,鞭策我向前,让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引导我一步步走向成功。它将是让我受益一生的格言。

【篇二:坚持未必胜利】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将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装进同一只玻璃瓶中,然后将玻璃瓶平放在桌面上,让瓶底对着窗。结果发现“聪明”的蜜蜂,坚持不懈地往瓶底处冲撞,力竭倒毙。而苍蝇则转变了方向,不到两分钟就顺利逃出。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真理:坚持未必是胜利。

有些人可能会跳出来说,古往今来“坚持就是胜利”,卡尔•韦克教授的实验只是个例,于是又罗列一大堆名人案例。但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个寒窗苦读数十载,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真正金榜题名的有几个呢?难道说他们不坚持吗,难道说他们不努力吗?可是,通过读书走向仕途的封建教育思想毒害了多少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们不懂得,所以多少人苦读一生也是一事无成。他们不懂得坚持未必是胜利,也许成功就在拐角处,只需要我们的一个转身。

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学会变通,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换一条路走。这并不是在熄灭信念之火,而是为自己寻找胜利的道路。鲁迅去日本求学,开始时学医的,当他发现当时的国人需要的是“医治灵魂”,于是就决定转战文学。以巨笔做匕首,投向敌人;用文学为良药,医治国民的愚昧。蒲松龄十几次科举败北,多处寻求发展失败,退而著书,20年编著《聊斋志异》,名垂青史;孔子周游列国不被接纳,退而著书立说,发展教育,成就至圣先师。不管是鲁迅先生的主动放弃,还是蒲松龄、孔子的被迫“改变”,他们的人生最终都是走向辉煌。试想一下,如果蒲松龄科举入仕顺利,那么世上也许会多一个“官员”,应该不再会有《聊斋志异》这样的经典;如果孔夫子被某个诸侯国的“拜相”,也许就不会有《论语》,不会有“七十二贤”,甚是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儒家”学说也不复存在。

莫拉莱斯说过:“坚持到底,是众人皆知的成功法则,可坚持错误的方向,而不愿修整,将导致一事无成,终身失败,最终成为别人的反面教材。”试着跳出自己的小世界,以一种更豁达开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坚持,重新评估其价值,再做取舍改变。未尝不是一种胜利呢?

【篇三:聊斋志异读后感】

为了情,可以不避生死,不论阴阳;为了情,可以起死回生,感天动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不惧怕一切的,而人与神、人与鬼之间也拥有超越一切的力量,这是我从蒲松龄的文字中学会的——情。

《聊斋志异》中的人神鬼狐的形象极为突出。《水莽草》中“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而被害的祝生却因痛恨此种轮回,不再祸害别人而尽心尽力去救别人,积成功德成仙;《香玉》里身为花神的牡丹花香玉被人移走,深爱着她的黄生日日哭吊,感动了花神,最后还魂复生,结为夫妻……原来,“爱总有奇迹”在古人心中早已种下了不解之结,在那个“灭人欲”的传统理念横行的时代,蒲松龄是个异类,坚守着自己的理念,尊重的是自然本性和自然感情,才历尽一生的心血成就了这本不朽之书。

情,说来说去总绕不过的一个字,承载了古今多少人、多少事、多少梦、多少苦痛、多少甜蜜才有可能领悟的感受。“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本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古人的浪漫以及不顾一切的勇气与执著,那是现代人身上所稀缺的情感。而今的我们依旧没有书中所说起死回生、举翅蓝天的能力,更不可能以花为妻、与鬼相谈、以狐为友,但是我所执著地看到的是“情”,无论是舍身成仁的友情、感动天地的爱情、苦苦为儿的亲情,都是值得现在的我们再一次体会的,也应是我们所珍惜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不可能“三年之后”“十月愈后”那样简单,我们是要好好生活的,好好寻找属于自己的故事。

“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之。”《聊斋》用它魔幻的笔法构成了一个个小而精的故事,构思奇幻委曲,记事诙谲蔓妙,行文典雅纯熟,风调寒峭高古。《聊斋》的魅力就是如此,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硬生生地吸引着我的眼球,欲罢不能。再谈到“情”,在这不同于其它书籍的背景下,又显得生动而不夸张,灵活而不做作。

狐虽是怪,鬼虽非人,神虽有不可控,但是,情,看上去那么深奥却容易体会,只在一念之间方能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聊斋中也有些我不能懂的“愚昧”,孤身一人而被迷惑的蠢,不念家人的孤注一掷,毫无主见的听从顺从,或许那是古人落后思想的阻碍罢了。

为了情,可以不顾自己。

为了情,可以拼尽全力。

为了情,终是为了情。

【篇四:门为你开】

掉进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

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星光……

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这是台湾著名的漫画家几米在《希望井》中写下的话,它不仅是一段唯美到令人赞叹不已的句子,它也昭示了一个道理:不要将精力只集中在一件让你苦恼的事情上,转过身,你会看到另一扇为你而开的门。

一碗绿豆汤,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柳树荫下为行人解暑。而作为交换的,是一个故事,一个不需要深加工,或发生在身边,或离奇古怪的故事。蒲松龄,那个少年时期便能吟诗作赋,才学极高的才子,却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中。身入官籍,耀祖光宗是所有古代读书人的梦。但又有什么,能比多次参加考试却屡试不中更令人绝望呢?面对残酷的现实,蒲松龄合上了翻阅无数遍的《四书》、《五经》。于是,另一扇门便悄然打开。

在经过数载的收集和编撰之后,一部流传千载的《聊斋志异》终于写成。而当初,若蒲松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话,如今后人又怎能了解到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又怎能欣赏到人仙之间凄美爱情呢?

有时候,放下我们原本拥有的,或许会得到更多,蒲松龄如此,杨振宁亦如此。

“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天资聪颖的杨振宁被戏称为没有动手能力的物理学家。为此,杨振宁也十分苦恼,不知如何是好。幸得名师指导,杨振宁转攻理论物理,才在物理学上有深的造诣。

若成功是道门,那我们自身的缺点便是那门上的锁,不能勇敢地打破那道枷锁,又怎能走向门那边的成功呢?

身在哈佛,拥有着光辉背景的比尔·盖茨不满足现实。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他人的议论,毅然离开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学府,开创自己的未来。而后的某一年某一月,报纸大肆宣传,各大媒体也竞相报道,比尔·盖茨,那个曾经被嘲笑为傻瓜的人,如今却成为软件大王,世界首富。那一次,比尔·盖茨让世界记住了这个名字。

从古到今,由中及外,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当前路不通时,你的身旁,还会有另一条通往成功的路。所以,当你身陷困境,倍感绝望时,不要消沉,鼓起勇气站起来,环视四周,总有一朵花为你而绽放;总有一条路,是为你而铺的;总有一扇门,会为你而打开。

当一扇门为你而开时,不要犹豫,跟着希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然后,在某个拐角处与成功不期而遇。

【篇五:我的一本课外书】

从前以为《聊斋志异》是一本专门讲鬼故事的小说,一直都不敢看,怕看完了胡思乱想,晚上做噩梦。其实真实的《聊斋志异》暗藏着作者对社会的看法。

《聊斋志异》有419个小故事,大概能分成狐狸精与人的故事、妖怪(神仙/鬼)与人的故事、作者听到的奇闻异事三个类别。

听说,作者蒲松龄专门开了个茶馆,请来喝茶的人来给他讲故事。他听完之后,便把这些事情加以改进,编成了全新的故事。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科举制度不合理、官场腐败、人民痛苦。他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幻想,连同这些现象、故事,一起编进了他的《聊斋志异》里。

书中的妖与鬼在蒲松龄的描述下,变得敢爱敢恨、极具个性。蒲松龄写到的妖魔鬼怪和人类友好相处甚至相爱的行为与社会上官员的贪污腐败、人类的相互算计、阴险狡诈比起来,显出了蒲松龄的想法:人,有时还不如妖怪、不如动物、也不如鬼魂。

所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字里行间,处处暗藏着他对时事的嘲讽与无奈。但同时,在美好的结局里,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破除不合理现象的希望与期待。

蒲松龄的看法,其实也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想法。大家都希望未来的有一天,能消除所有的社会不合理现象呢!

这就是我认为《聊斋志异》想表达的一种想法。它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课外书之一。

【篇六:茶韵】

夜静半,茶叶在杯中起伏。捧一卷唐诗宋词,走过千年的衰愁,徜徉于墨香的淡雅,这一刻我们沟通与墨香之中。——题记

橘黄色的灯光下,茶愈发淡雅。阵阵幽香袭来,我仿佛融进这茶香,逃脱了城市的羁绊……

旧时常听人说,茶是有灵性的。一个闲暇午后,独坐窗前。倚窗,眯眼,把一盏清茶,缓缓饮下,有如淡泊宁静的濮水岸边,一种情愫涌上心头,我懂得了,甘于淡泊、乐于淡泊、自得于淡泊。只愿像梦中化蝶而逍遥,不愿牵绊于尘世,只愿像那盘旋而上的鹰遨游天地,却依稀碰到了这清而澈、凉而柔的泉水,原是这般滋味!品茶之际,倘或没有一颗悠闲绝不慵懒的心,则实在是霸王风月了。

“喝茶当于瓦窗纸屋之下,陶作的素词,与二三人共饮,得半日闲,抵十年尘梦……”钱钟书先生这样写道。茶,这天地间难得的尤物,可谓极聚造物之灵气了。如何品得动这般尤物?《红楼梦》中刘姥姥的“牛饮”自有一番风格,而妙玉的“三倍即是蠢物”却亦别致。品茶之道必在品茶之心境,或飘逸,或隐忍,或坚毅,或豁达。必当如风一般清逸爽朗。

尝记一次到茶庄做客,主人很热情,招呼我在一张老八仙桌前坐下。一辆片茶叶静静的躺在杯底,新烹的泉水冒着这热腾腾的蒸气,缓缓注入杯中,茶叶瞬间翻滚了起来,随即一阵清香……

茶,却有净人心脾,怡情养性之效。善品之人,一如陶潜、蒲松龄,钱钟书等。依山傍水而居,以清泉引源,泡上一壶清茶,无丝竹之乱耳,消遣世虑,因此上酿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又“湿露沾我衣。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千古家句。却说蒲松龄不也是在中年之际卖大碗茶时,才回好点墨写出的《聊斋志异》吗?

塞北秋风烈马,江南春雨杏花。茶之韵,便正如那北方“昨夜寒蛩不住鸣”情愫,正如南方“芜西杨柳醉熏烟”的水性柔情的向南。它被文人墨客赞颂了多少回,吟唱了多少次,千百年来,风韵不减……

拙笔不堪,却也“舞文弄墨”了一番。偶然拾来,变做了此悠悠一梦。水中的茶杯不仅颤动了一下,几滴茶水溢出,又一阵清香袭来,我醉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