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相关作文

【篇一:探访良渚文明】

良渚,作为江南新石器文化遗址第一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出土的玉器、陶器,均为江南最完整的文物,代表着一段历史。

进入了展厅,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正在满面笑容地对着我们,好像在说:“良渚文化中有许多未能解出疑团,正在等待着你们去发现……”

石犁、石斧、石锛、石镰……随着一件件器物的展出,漫漫历史像电影一样快速地播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看,那位妇人正手持石镰收割着水稻,她满脸汗水,却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瞧,那位壮汉正用石斧砍树,只见一斧劈下,树干“轰隆”一声断成两截……

玉器上的人神兽面纹更令我们惊讶!看,那些雕刻是如此地栩栩如生,仿佛神兽随时要向我们冲来。真是不可想象,在那个年代,良渚人居然能雕刻得如此逼真、如此神似,良渚人是用什么工具雕刻呢?又是什么人拥有如此高超的技能呢?随行的老师说,这些纹路象征着良渚文化从野人时期进化到文明时期。

当年的良渚人还崇敬“神”。当良渚人抓到兽物时,通常是先拿来祭祀,而不是直接食用。比如他们用弓箭射死鹿,会将它放在桌上,供着所谓的“神灵”。

而对“神”的崇拜,更加证明良渚人是“文明人”,他们有完善的社会体系,他们懂得如何生火、造房、狩猎、种菜、制作农具,他们甚至还知道如何建造一座城墙,如何防御远处的敌人,这与同时代的文化相比,已是非常先进。

天道酬勤,拼搏进取,是良渚文化能如此发达的重要原因。通过这次探访,我对良渚文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离开良渚,回眸施昕更老人的雕像,我默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地守护着这一方文明,让它永远不会消失……

【篇二:去“诗外”寻桃源】

假期里,阳光明媚,我和爸爸来到了美丽的良渚,参加张语嫣姐姐的诗集发布会。到了活动现场——诗外空间,张语嫣姐姐送给我了一本她亲手签名的诗集,我开心极了。它的封面上有一个月亮,到了晚上就会发光。

接下来张语嫣姐姐朗诵了很多她写的诗,我最喜欢她写的《月光》:

月亮一如往常升起,

那一束光照在大地上,

我们是背后发光的人。

那一束光照得耀眼,

它是带着天空的力量而来的吗?

希望是的,

我不要翅膀,

只要永远拥有月光照亮。

这首诗我觉得很好听,听完了诗朗诵,我们一起去良渚文化中心欣赏诗歌音乐会。音乐会上有许多节目,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张语嫣妈妈赵老师教的学生刘可夫把张语嫣写的《月光》编成了一首歌,非常好听;还有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赵老师和刘可夫的师生对话,很让人感动。

吃了晚饭后,我们一起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看电影《我的诗篇》,里面讲述了一些志向很大但是暂时没有能力去实现的打工者,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爱好:写诗。后来他们把所有的诗收集起来,编成了一本《我的诗篇》。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女打工者邬霞的《吊带裙》里面的这一句:

吊带裙,

它将被打包出车间,

走向某个时尚的店面,

等待唯一的你。

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天,我读到了几首很好的诗;也了解了一些写诗的方法;我还感受到了打工者生活的窘境、工作的辛苦,但是他们又很有梦想。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我也要不畏艰难、积极向上。这一天,我收获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找到了“诗外”的桃源。

【篇三:游良渚博物院】

今天,我们一家早早的乘公交车去参观良渚博物院。下车后,我们沿着一条可以遮阳的小路走,先来到一处名为“观复台”的平台,边上是一大片池塘。我走到台上,向下望去,铺天盖地的碧绿荷叶和粉的发紫的荷花映入眼帘。别样的美丽。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下来就进入了今天的正题——良渚文明。进入博物院一种远古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令我感觉身处文明的圣殿、文化的殿堂。安检时,我抬头看了看安检器上的人数统计,有七百多人!看来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但丝毫没有阻挡大家对参观的热情。

首先是1号展厅。介绍的是良渚文化中的玉文化。玉器在当时是礼器,有些是祭天祭地用的,有些是装饰品,是代表身份地位的象征,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陪葬品。通过参观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眼睛——竟能分辨玉的优劣跟现代机器几乎一样准确;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灵巧双手——竟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玉器;还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毅力——用绳子石子在坚硬的玉石上一点一点的打磨成那些精美的玉器,那要花多长的时间啊!玉,就是良渚文化的瑰宝。

走着走着,我就来到了考古体验展厅。展厅内讲述了考古的全部过程以及考古与寻宝、盗墓的区别。还有一个考古知识小游戏。

吃过中饭,我们便开始参观2、3号展厅。

2、3号展厅主要讲的是良渚时代古人的生活及工具的介绍。还介绍了当时人们的水利工程跟现代已经很相像了。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它是夏朝古城的三倍大,足足有800平方公里。当时的人们为了防止洪水入侵城内便修筑水坝,成功控制了洪水。他们修筑水坝的地方很科学。他们还修筑城墙,挖护城河。当时良渚古人已经有了犁了,不过当时的犁是人拉的,而不是牛拉的。良渚的人们不但水利工程做的好,城内也是很繁荣富足和安全。良渚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良渚文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见证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创造和智慧结晶。

【篇四:樱花树下的约定】

不经意间,校园里的樱花又绽放了呢。可能在这之间,两年或三年,四年或五年前的某个春天,树洒下了希望的种子,土地便承载着它们,茁壮成长又生生不息。

今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杭高。在热烈的气氛下,伴随着樱花树和那架孕育着美妙声音的钢琴,洒下希望的种子。当游人询问我们学校时,我可以骄傲地举起我们的校徽,大声地念出良渚二中的校名,就像杭高的学生们一样,在排排樱花树下,写下他们的骄傲,写下杭高的弦彩。身着二中校服,蓝与白映衬在樱花之白与砖墙之红下,我心激荡不已。我热爱我的学校,同时我也向往这般的高中。

我走在树下,观望杭高同学们的心声,对杭高发自内心的感叹与热爱。一片樱花瓣落下,洁白无瑕,我把它捧在手心,风把它吹向了树边,吹向了杭高的同学们,它静静地躺在树旁,望着树上挂着的卡片,它仿佛笑了,开心地笑了,害羞地笑了,欣慰地笑了。它在笑什么呢?它笑孩子们的热情啊,笑孩子们的成长啊。

一排排小卡片在樱花树下,仿佛在约定着什么。

铃声响了,杭高的同学们该上课了,我想他们也约定完了吧!而我们,也该走了,带着心中埋下的杭高种子。

【篇五:游宋城】

千古帝王千古事迹,千古宋城千古情。在这酷热的暑假,我和爸妈一起走进了宋城。

在售票大厅中,虽未进宋城,却也洋溢着满满的古风气息。抬头望,数百张油纸伞在头顶绽放,让人如痴如醉。连工作人员也身着古装,真让人有种一不小心穿越到古代的错觉呢。

刚踏入宋城,映入眼帘的是青湿的墙院,悠长的巷陌,古旧的木楼,如梦如幻,仿佛就在这短短一瞬已置临于宋朝之中。那些沉睡着的古屋,好似浓郁的水墨,不施粉黛,十分朴素,平和,静静地搁置在清雅如画的宋城之中。梦回宋朝,这句话果然是名副其实。

再往前走走,便是那古桥,像是一架横在河流之上的古琴,撩拨着人的心弦,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行走在桥上,更引人注目的便是那桥两边悬挂着的各式各样的心愿带,无数人满怀着希望在上面写下美好的心愿与祝福,沉淀在美丽的宋城中。

再向前移步到大厅中,影映的《清明上河图》呈现在我的眼前。吆喝声、叫卖声、寒暄声、流水声……一一传入我的耳中。图中的人走动着、水流动着、笑声飘扬着,给人一种穿越历史的畅爽感。这一幕幕都充分再现了大宋王朝时,处处繁荣昌盛,百姓安乐的盛景。

之后,我又去欣赏了号称“世界三大名秀之一”的《千古情》,在剧场,上千的座位可谓是座无虚席。良渚之光、金戈铁马、西子传说……这一幕幕都让人心灵震撼。用先进的声、光、电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以出其不意的呈现方式演绎了良渚古人的艰辛、宋皇宫的辉煌、岳家军的惨烈、梁祝和白蛇许仙的千古绝唱,把丝绸、茶叶和烟雨江南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说宋城是一幅画,那《千古情》的演出绝对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最让人难忘的!

从剧场出来,宋朝已是华灯初上,有着另一番别样的美丽。柔和的灯光照耀着,让宋城泛着无限的多情与暖意。宋城的夜,在幽幽灯火下,美轮美奂,又一种遮掩不住的美丽,让人的心在不知不觉中沉沦。

离开了宋城,再回忆起,宋城一游美好得像个梦,却又不是梦,那一剪宋朝的时光怎不令人难以忘怀?

【篇六:探访良渚文明】

良渚,作为江南新石器文化遗址第一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出土的玉器、陶器,均为江南最完整的文物,代表着一段历史。

进入了展厅,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正在满面笑容地对着我们,好像在说:“良渚文化中有许多未能解出疑团,正在等待着你们去发现……”

石犁、石斧、石锛、石镰……随着一件件器物的展出,漫漫历史像电影一样快速地播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看,那位妇人正手持石镰收割着水稻,她满脸汗水,却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瞧,那位壮汉正用石斧砍树,只见一斧劈下,树干“轰隆”一声断成两截……

玉器上的人神兽面纹更令我们惊讶!看,那些雕刻是如此地栩栩如生,仿佛神兽随时要向我们冲来。真是不可想象,在那个年代,良渚人居然能雕刻得如此逼真、如此神似,良渚人是用什么工具雕刻呢?又是什么人拥有如此高超的技能呢?随行的老师说,这些纹路象征着良渚文化从野人时期进化到文明时期。

当年的良渚人还崇敬“神”。当良渚人抓到兽物时,通常是先拿来祭祀,而不是直接食用。比如他们用弓箭射死鹿,会将它放在桌上,供着所谓的“神灵”。

而对“神”的崇拜,更加证明良渚人是“文明人”,他们有完善的社会体系,他们懂得如何生火、造房、狩猎、种菜、制作农具,他们甚至还知道如何建造一座城墙,如何防御远处的敌人,这与同时代的文化相比,已是非常先进。

天道酬勤,拼搏进取,是良渚文化能如此发达的重要原因。通过这次探访,我对良渚文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离开良渚,回眸施昕更老人的雕像,我默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地守护着这一方文明,让它永远不会消失……

【篇七:研学旅行】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舟车劳顿,我们到达了西湖。我们像向西湖苏堤漫步,望着在远处丛林间隐隐约约中闪现的雷峰塔。这让我不禁想起白蛇与许仙那段漫漫浪漫情缘。沿着西湖畔边,往里走去,湖面波光粼粼的,湖边有几处花丛点缀着湖边点缀着花丛。

我们来到了花港观鱼,湖里的金色的紧邻锦鲤若隐若现,活泼极了。风儿吹过,拂乱了我的刘海贴着脸颊,温柔的亲吻着我的脸颊。抬头望去,树叶沙沙作响。阳光洒下,叶子像镀了层金边。头投块石头下去,扑通一声,湖面溅起阵阵涟漪,金惊散了鱼儿。再往里走,右侧亭子,对比北方建筑的大气磅礴,处处彰显娟秀的气质,雕梁画柱上透露着精致的生活情调,印影亭与山水融为一体。形成最美的画卷。我驻足在“花港观鱼”的碑前,发现“鱼”字少了一点儿。听导游姐姐说,也许是康熙皇帝为了使鱼字更加有灵气,三点更追求形态美,便写得生动活泼吧!真美,最忆西湖苏堤,像一位窈窕淑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如画,亦浓墨重彩,亦清新淡雅。我慢慢地走着,清悠雅致,画便悠悠入眼来。莫说我痴,只怪这西湖景色使我醉。

下午我们来到了市中心,我们怀着澎湃的心情走进自然博物馆。管馆中宽敞,一进门,就看到了正厅中的巨大恐龙和鲨鱼的模型,耸立在展台。二楼先向左侧走,给我们展示了人的结构图。往里走,竟还有人谷骨和人尸,吓得大家一股脑儿冲出来,拍了拍胸脯,不知是哭是笑,便离开了这儿。往里走去,我们体验了行走在太空中的晕眩状态,旁边是宇宙星河,带给我了从未有过的体验。

三楼威猛的恐龙化石映入眼帘,仿佛回到了远古时期,恐龙是当时的王者,可想古今,这么个庞然大物,就从地球上灭绝,这使我陷入了沉思,或许有一天人类会和恐龙一样,从此消失?人类的无竭尽开发,是使环境遭到了破坏,。破坏了食物链。,加快了生物灭绝。作为当代的青少年祖国作为祖国当代的青少年,未来的花朵,我应该怎么做?恐龙的灭绝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我带着沉思走进省博物馆,见证了浙江省的历史,久远的良渚文化,孕育了江南人民……

西湖的佳景,恐龙的灭绝,悠久的良渚文化,这次杭州游让我受益匪浅……

【篇八:秋游记】

目的地到了,大家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这一次的秋游,我想,一定是最独特的……

度过了闹哄哄而又略感漫长的车程,我们顺利抵达良渚博物院。导游老师介绍了几项需要我们了解的内容,并强调了注意事项,这才让大家参观。迈进大木门,略昏暗的灯光衬着各种展览品,一种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全班沸腾了,纷纷分散,四处参观。

我被脚下的玻璃地板吸引了。玻璃铺设的地板下面是良渚村庄的模型,栩栩如生。第一展馆里,施昕更先生的雕像被端正地摆在入口处。顺着雕像往里走,是各式陶器及良渚的发展史介绍。第二、三展馆,陈列的也几乎全是瓷器,那是以前良渚人民日常的用品,而现在,成了那一段历史的见证者……良渚文化,竟如此奇妙!

参观结束后,大家已又馋又饿,于是,立刻找了一片草坪,开展了秋游最令人期待的一个环节——野餐!

我们组似乎与鸡“有仇”,带来的熟食有鸡腿、鸡翅、鸡排……可谓是鸡的“全家”。组员们毫不客气,伸筷便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各家的美食,吃相虽不雅观,氛围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鸡肉的气味香飘十里,其余组的同学纷纷向我们组“进攻”,无情地夹走一块又一块喷香的鸡肉……

一眨眼,五六个满满当当的饭盒几乎全见了底,我们惊呆了。为防止“敌人”再度入侵,我们夹完了所剩无几的几块鸡肉。屋漏偏逢连夜雨,干粮也被掠夺了,这在我们组,可是从未发生过的啊!看来,是我们带来的食物太诱人!

勉强吃饱后,我们开始了玩耍。我和王同学参加了“两人三足”的游戏,我同她商量妥:喊一,迈出绑在一起的脚;喊二,迈另一只。“正式比赛时,我们极有默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片成斜坡的草坪,也成了我们的玩耍胜地。大家摘柳条,编柳冠,献给美丽的王老师与应老师。

调皮的张同学总能想到有趣的法子。斜坡给了他莫大的灵感——他平躺于坡顶,身子一翻,以“铅笔滚”之势滚下了坡。大家见了,兴奋不已,也一一模仿了起来。不远处,是威严、沉默的良渚博物院,那是历史的缩影;而我们这边,笑语、欢声一片,早已停不下来……

照相机,定格住了那一刻的美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