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历史总被雨打风吹去】
历史的长河塑造了五千年的文明也涌现了无数的风流,只可惜,舞榭歌台,物是人非。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呜呼,呜呼。
悠久的历史,辉煌的王朝,曲艺风华绝代,歌声千古传咏,终不过是菱花镜里的光影转瞬即逝。隋二代而亡,千古运河,繁华江都,令人空怀嗟叹。而在转身之间历史便迎来了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浪漫的诗人和烂漫的诗篇,万国的敬仰和万世的朝拜。对于盛世而言,这仅仅是个注脚。繁华过后,天下离乱,五朝更迭,十国并起,历史在战火中喘息。
惊涛拍岸,宋祖豪杰,汴河上叫卖声已远去。小桥流水,康王南渡,西湖里柔美的面容已模糊。彪炳史册的三大发明,影响深远的程朱理学,婉约豪放的诗词文韵,构成了虹桥上平民的狂欢。
奈何?奈何?岁月流转,沧海桑田,一切早已不再往日。那强盛的帝国早已被剥落铅华。那浴血的神将,已被大江淘尽,开国的帝王,万世的王朝,终不过是个笑话。那种落寞和孤寂恐怕也无已无人再去体会了吧。
一江柔情深似海,生死离别堪为谁?
独舞弄月鱼雁醉,江山半壁灯低垂。
烽遂旁,战地的残阳,断刃旁岁月悄然的流淌,拭去锈迹,寒光四射,只是,岁月依旧,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篇二:苏州美】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晚唐诗人杜荀鹤的这首《送人游吴》让我对秀美古城苏州有着无尽的浪漫幻想!于是暑假一开始,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苏州一日游。
上午,我们领略了素有苏州“北海道”之称的“西京湾花海”,同学们在紫色的马鞭草花海里徜徉。如果说自然界里的花,芬芳怡人,那么我们苏州人手下的花就属于瑰丽华美了!
下午,我们来到梨园,只见每棵粗壮的梨树上都垂挂着大大小小的青梨。同学们有的在树下抬头点数,不过一会儿就数糊涂了;有的对着大树上的青梨垂涎欲滴,只恨爹妈把自己生矮了;还有的呼朋唤友过来出主意。采摘过程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上树的,有搭人字梯的,有拿棒子打的。别看我是女生,只要瞅准了,一个奔跑,跳跃,出手,三步摘梨法,翩若惊鸿,让同学们看的是目瞪口呆。 我们一边品尝着清脆多汁的青梨,一边奔赴我期待已久的万鸟园。
据说“万鸟园”有上万只鸟,也许我们过去时大多鸟儿都“午睡”去了,只有零星几只彩色鸟儿在我们不经意间从我们头顶掠过。当我想仔细看它们时,留给我的只是飞进丛林前的掠影,犹如“鸟王国”里训练有素的巡逻队!在我正遗憾时,一群孔雀映入我眼帘。只见它们昂首阔步,拖摆着它们那长长的华丽羽毛尾巴,犹如穿着拖地婚纱,迈入礼堂的美丽新娘(犹如穿着燕尾服的骄傲贵族)。当我们驻足欣赏时,有只孔雀忽然张开它尾部犹如折扇般的翎羽,霎时,艳光四射,绚丽夺目,惊叹一片!还“得瑟”的在我们面前转了两圈,仿佛在说:“瞧,我是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鸟?”大家不由得啧啧赞叹。
欢乐的时光总是显得特别短暂。苏州,你的美,我们才感受到千分之一,你的自然之美,你的古典、文韵之美静待我日后一一探寻!
【篇三:我拈书景醉文韵】
以墨为马,以纸为蹄,羁旅于字里行间,探开封塔影憧憧,窥南京淮水氲氲,领成都山意曳曳,嗅兰州面香袅袅,叹广州花梦纷纷。拈《文化苦旅》丰盈的书景,小酌余秋雨纯酿的历史,醉于千年华夏文化的风韵。
拈书景于六朝金粉。南京铭刻着地覆天翻的炮火激浪,相伴的却是秦淮八艳的簪楷桃盏。因此,南京的气魄,是中华民族的异质聚汇,是中国文化的集合体。它贮积着太多的朝代,宏大深厚最终归于虚幻,于是再不颠覆历史,再不震颤朝代。古城墙藤葛拂拂,鸡鸣寺春意袅袅,秦淮河上依旧可赏待月西厢,明孝陵仍巍然端立金戈铁马。至此,南京千载不移。从《文化苦旅》中,拈簪楷熏熏、殷殷血火的南京。
拈书景于锦心花城。广州逆反着千年的华夏,在最动荡的年月,它依旧仔细地熨帖着嗅花品茶的日子。流年的罅隙中,岭南八绝描摹着广州生动的脉搏——与广州一样,自由、开放、创新,又有着溶入血里的北伐精神。在精致微绝的笔墨中,广州风骨渗入的是孙中山、梁启超用铁蹄踏入的坦诚透彻的灵魂。它绝不偷泣余生,它会细细延伸着它生命的长度,拓宽灵魂的宽度,一如北伐精神。从《文化苦旅》中,拈活色生香、倔强奇崛的广州。
拈书景于寂渺金城。兰州平抚着西北,它粗糙、原始、沧桑,却与细腻、质朴、磅礴相拥。它了无千年动荡光辉的历史,却绝不缺失那一份妥帖的大气。它是西北生命之泉喷涌的深井,如千年之前驻扎在丝绸之路一般。兰州的风情,在寂寂黄沙的笨拙中,在琵琶美酒的简单中,在西出阳关的浑厚中,湮灭了荒凉,搁浅了寥落。从《文化苦旅》中,拈西风荡荡、浑厚恢弘的兰州。
在千年绝色美景中,闲寻檀香,乍催榆火,踉跄地追索着文化。拈千古书景,叹华夏文化,醉于晨钟暮风、瘦水浓蜀,也醉于字字含澜,句句锦绣。五千年递嬗着的文化,涅槃成华夏大地上拥着文化坐标的重峦叠嶂。我拈书景醉文韵,信步于《文化苦旅》,寻觅得千年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