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席慕蓉曾言:“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望着那竹篮里片片金黄的锅巴,感觉到奶奶也是神秘的,因为她有一双舞星弄月的手。
炊烟袅袅,焦香微酿。往事的记忆已成了这一刻的香醇烈口。
奶奶是乡间普通的老媪。没上过学,也没什么文化,但嘴里总爱哼几句乡间小调,她也没什朋友,唯一最熟悉的“伙伴”,莫过于那厨房一隅的老灶。
我伫立于门口仔细大量着,家中是传统的老灶,矮矮的一方,由几堆红砖堆砌而成,没有浮华的雕饰,只是粗略了花了几条鱼,应了“年年有余”的字样,颇有“青青匍葡,绿叶纷飞”的美感……
老灶是奶奶生活的胡琴,她咿咿呀呀的拉着,拉到一个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拉到孩子们的影子在日光下慢慢成长。
爸爸曾回忆儿孩时说:“那时候家里穷得很,有时吃了一顿米饭就是了不起的事了,你奶奶在每次煮完米饭时都会顺带做出不少锅巴,这样锅巴就是我们兄妹几个童年的回忆了。”说完微微闭了眼,似是回味那锅巴的余香……
我思索着要不要让奶奶也做写让我尝尝,奶奶转头看向我,嘴角漾开了笑容,慈爱的问道:“行啊?”“好”。我应道又脆脆的补了句:“在做些锅巴。”奶奶迁就的身影微微一怔。之后便又麻利的淘米了。
将洗净的米放在一旁沥水,奶奶将双手放在蓝映花的围裙上擦了擦,便坐在灶前生火。微弱的火苗在秸秆的燃烧下越发红火。通红的灶膛,映得奶奶的面容格外红润,斑白的头发也格外耀眼。等水微开,将沥干的米倒入锅中,成就一番味蕾的悸动。
奶奶时不时拉动着木质风箱,霎时间,秸秆燃烧的“嘎吱”声,拉动风箱的“呼呼”声,锅里翻涌的“咕咚”声,奏出一曲只属于奶奶与老灶的交响曲。
此时空气中弥漫着米饭的清香。夹杂着锅巴的焦香,一丝丝沁入心脾,回味无穷……
吃过饭后,奶奶将剩余米饭盛入碗中,再将铁铲沿着锅边,用力,一退一拉,将这与锅边相连的锅巴分离开来。一退一拉,动作循环,我似乎与这一动作中看到一颗经久而成的匠心。
乡间老媪,粗茶淡饭,老灶与锅巴,都是奶奶的独家。那一双手,那一门锅巴手艺便是奶奶的隐秘。
【篇二:老屋四季】
多少次梦里回到乡下的老屋,一次次勾起我童年的情愫。那小桥流水的村庄,那色彩斑斓的往事以及爷爷奶奶温暖的怀抱,常常潜回脑际,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像一杯陈年美酒,越发香醇可口。
乡下的老屋不大,三间小小的两层楼房,黑的瓦,灰的墙,墙壁虽然早已没有了最初的光滑,变得斑驳,但这丝毫不减我对老屋的留恋,因为我的幼时美好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
春天,我最喜欢坐在屋外听爷爷讲故事,听爷爷讲杨家将,讲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讲杨家将抗金,讲薛礼征东,讲岳飞传。爷爷洪亮的海门口音讲的故事,慷慨激昂,绘声绘色,小小的我听得不觉痴了。
夏天,我总是在树荫下,和爷爷奶奶一起乘凉,吃着香玉米,啃着西瓜,周围蝉鸣阵阵,蛙叫声声,微风拂面,清香袭人,让人心旷神怡。借着皎洁的月光,我和爷爷杀一局象棋,“铁卫胄甲,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马嘶士倒”,棋盘上一番较量后,无论输赢,我和爷爷都心满意足。
秋天,冒着瑟瑟秋风,屋外柿子树下,一个个如同红灯笼的柿子压弯了树枝,爷爷此时就会找来一张高架梯子,为我摘下一个个柿子,让我大饱口福。
冬天是吃羊肉的季节,是我大快朵颐的美好时光。老屋老灶上奶奶小火焖出的红烧羊肉,酥软温润,放几颗红辣椒,浓香里夹着一丝丝辣味,勾得我鼻子里直痒痒,嘴里更痒痒。
怀念故乡的老屋,那里装着我的亲情,装着我的童年。那些散落在树荫下细碎的阳光,那些躲藏在花生地里蝈蝈的鸣叫,那蓝天下飘飞着的与白云捉迷藏的风筝,还有爷爷奶奶慈祥亲切的面容,一切,一切,都已深深地印在心底。
情系老屋,记忆中的老屋,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定格,仿佛是一部老电影,历经岁月的沧桑,愈发显得珍贵。
【篇三:变迁】
周日,我同妈妈一起去看望奶奶。见我们到来,奶奶很高兴。
奶奶住在老屋,生活很悠闲,后门口种了一些青菜、葱、丝瓜等蔬菜,成熟了就摘下来炒菜吃,很是满意。家里煮饭依然喜欢用老灶,用柴火烧出来的饭菜特别香。中午,我吃了两碗饭,特别是锅焦饭,我还跟妈妈抢着吃。
下午,我和妈妈一起打扫奶奶的房间。
窗是老式的,打开的窗户要用木头支撑着。推开老式的门,我看见一张大棉床,很好奇,就开始打量起这个庞然大物了。“不知道了吧?”奶奶笑眯眯地说,“这些老家具你肯定都不认识了吧?大棉床叫七弯亮床,旁边是五斗大红橱、百仓头皮橱、茶桌、凳橱、皮箱、马桶箱,在以前,这可是最好的家具了。……”这是最好的家具?听着奶奶的话,我似懂非懂。
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过去的生活幸福还是现在幸福?”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当然是现在的了,现在吃的用的穿的都比过去不知好多少呢?”是呀,现在我们住的是高楼大厦,宽阔的墙门、漂亮的屋顶、露天的小阳台,既宽敞又明亮。房间里是席梦思大棉床、组合家具、电脑桌、真皮沙发等,舒适又美观。用的方面如煤气灶、微波炉、电饭锅、电冰箱等,应有尽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这些一样样的老家具却向我们道出了三十多年的历史。
【篇四:我给外婆压岁钱】
压岁钱,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压住人们的年龄,不让他们那么快老去。
过年这个词,在孩子们的眼中意味着长大,但在大人们眼中,却意味着老去。我们想的是收压岁钱,是收获,而大人们却是在付出。腊月二十八,我和姐姐去看望外婆,外婆依旧乐呵呵的,一边翻箱倒柜找东西给我们吃,一边跟我们唠着家常。临走的时候,外婆已经打包好了一大袋水果、面包、牛奶之类的东西让我们带走,还从小箱子里拿出了准备已久的新年红包。我和姐姐对视了一下,立刻达成统一战线,坚决不能要!一边摆着手一边往回走,外婆锐利的眼光搜寻着我身上的口袋,趁我摆手之时,光速般把两个红包塞进去,还顺带拉上了拉链,这让我措手不及。
坐上车,我和姐姐准备使用那套老得不能再老的欲擒故纵之法。我们先假意离开,过了第一个拐角时停车,等到外婆回屋后,就再次出动,一声不响地跑到门口,准备把红包放在老灶上,然后转头就跑。谁知道外婆早已在那候着了,一把抓住我,把红包重新塞了回来。姐姐赶忙过来支援,说她已经长大了,自己能赚钱了,不要她那份。可这哪有用呢?外婆犟得很,我们被逼往回走。
所谓兵不厌诈,一次不行来第二次,这次外婆放松了戒备,我得逞了。我和姐姐商量后,我只放了姐姐的那份,避免外婆太生气。回到家外婆打来电话,谁能想到瘦小的她可以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把我俩都吼蒙了。在我们俩耐心的解释下,这场风波终于平息了。
初八我们又去外婆家,发现外婆大变样了,本来满头的银丝竟返老还童,变得乌黑。后来才知道,外婆竟是去染发了。看到我们惊掉下巴的模样,她笑得很开心。是啊,谁不想年轻漂亮。姐姐拿出红包,要给外婆“压岁”。这不禁牵动了我的神经:我们才十五六岁要“压岁”,为什么年纪大了反而没有人给外婆压岁呢?想到这里,我也从“小金库”掏出买零食都舍不得用的压岁钱,放到姐姐的红包里。当然,外婆依旧立场坚定,一文不收,最后用一句“你们以后别再来了”做威胁,才让我们退步。
外婆啊,外婆,你怎么就这么犟呀,压岁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