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优秀】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是烟草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所谓创新,概括地说,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认识、观念、做法,形成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我们的烟草事业。中国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创新的发端,勇于破疑——创新的能源。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无畏,首先是一个长于质疑的发现者。大量事实表明:从常见的、普遍的、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其中勇于质疑、善于发现,则是不断创新、有所创造的源泉。有位作家说:“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这个动力的形成,正是基于勤奋学习和知识累积。人们越是学习,未知的世界越大,人们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而越不断学习积累,越能不断有所创造。
创新,需要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有人说,谦逊是一种坦然面对成就和荣誉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求真务实、甘当学生的思想品格。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广胸怀与气度,开拓创新。
这样,我们才能争创一流的工作水平和业绩,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美国富豪亚默尔,原先是一个贫穷的农夫。加州发现金矿以后,他和许多人一样加入了淘金大军之中。荒山野谷、天气酷热、水源奇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每天都有淘金者渴死热死。
同样身处困境中的亚默尔目睹眼前惨景,毅然改变了初衷,放弃淘金,专门寻找水源。他勘察地质,挖掘水渠,引水入池,然后把水过滤澄清再分袋包装出售。几年下来,当初与亚
默尔一起淘金的人绝大多数都沦为了乞丐,甚至抛尸荒野。而亚默尔却赚足了卖水钱,一下子成为美国当时屈指可数的大富翁。
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此语道破了创新的真正要义。在市场竞争中,如果谁能够用心发现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然后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来满足这种需求,谁就会尝试到创新所带来的成功喜悦。
【篇二:优秀】
每个人都拥有一笔相当丰厚的财富,但许多人却全然没有发现这笔财富就在自己的身边,它其实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一种智慧——学会转弯。
在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经掀起了一股淘金热潮,世界上不知有多少想要发家致富的人去那里淘金。由于天气十分干燥、炎热,不少人渴死在了返回的途中。在这群人中,一名17岁的男孩亚默尔目睹了这一切后,回家借钱进购了一批矿泉水,在路边支起了一个小摊位。淘金结束后,大家惊奇地发现小亚默尔已经是当地一个小有身家的富翁了。
萧伯纳说过:“明智的人学着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总是想让世界为自己而改变。”有些时候,或许我们应该学着转过身去,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有一位老和尚,他的身边有一群虔诚的弟子。有一天,老和尚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个个却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河面波涛汹涌,根本无法渡河。弟子们只好空手折回,禀报师父。但一位小和尚却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父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我见河边有棵苹果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接过苹果的老和尚笑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老和尚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是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学会转弯,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学着这样做吧!既然此路不通,那就选择转弯绕行。学会转弯,就可饱览那一道道人生美丽的风景线!
【篇三: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我有许多话喜欢的话,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则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话出自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九》。这句话的意思是:淘金要经过千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是只有淘尽了泥沙,闪亮的黄金才有可能露出来。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比喻做学问要精心筛选,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
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许许多多的作业。一开始,我还斗志高昂,认真地做着。可没过多久,我就感到烦厌了。我想:今天怎么作业这么多呀,我还要做妈妈布置的课外作业呢!好不容易做完了如山的作业,我想:算了吧,今天课外作业就挑点简单的算了。突然,我脑海里闪过“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话。对呀!我怎么能挑简单的做呢?这样还不如去看会课外书呢。于是,我又把课外习题翻到较难的地方,认真地做了起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我最喜欢这句话。
【篇四:一盏灯】
人们总是这样,失去后才懂珍惜,再次拥有时仍不珍惜。
——题记
普通的一楼中有一盏普通的灯,发出橘黄色的光,这光并不强,也就25瓦吧,勉强照亮楼道。
厌灯乐
“蹬蹬蹬”胖大嫂的高跟鞋发出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这灯,这么暗,有什么用?喂,他爸,把灯开开!”胖大嫂呼唤着丈夫,一扇门打开了,里面射出强烈的白炽灯灯光。“每次都得这样,这破灯,还不如扔了呢!”胖大嫂嘟囔着进了自家家门。
没多久,楼上的瘦大哥回来了,“咣当”一声,瘦大哥钥匙掉了,瘦大哥推了一下近1000度的金丝眼镜,俯下身子在尘土中开始“淘金表演”。“唉,这破灯也不换换,这么点亮光,跟没有一样,真叫人心烦!”瘦大哥找到钥匙,抱怨着上楼了。
回家的人们陆续回来了,没一个不是抱怨着上楼的。
忆灯乐
不知怎的,这灯忽然坏了。
胖大嫂回来了,“这灯怎么坏了?黑灯瞎火的,真叫人害怕……”“砰”,是肉体与大地的亲密接触。“果然有总比没有好哇,唉!”胖大嫂拖着摔疼的身子向家门走去。
又是“咣当”一声,瘦大哥的钥匙又掉了,今天的“淘金表演”比以往更久一点。“这灯看来还是总归有用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唉!”瘦大哥叹息着上楼了。
回家的人们一个个回来了,每个人都在惋惜失去的灯。
蔑灯乐
灯,终于修好了。
胖大婶回来了,瞅了一眼灯,发表着意见:“这灯呐,什么时候换了吧,有没有都一样!”
瘦大哥回来了,瞄了一眼灯,哼了一声:“这灯这会儿才有用,还是换了吧,有什么用?我早买了钥匙圈,再也不会弄掉钥匙了!”瘦大哥吹着口哨上楼了,仿佛在宣布“淘金表演”结束了。
回家的人们渐渐回来了,没一个将灯当一回事。
这盏灯越来越亮,仿佛要照亮世间所有黑暗;这盏灯越来越暗,仿佛被世间混沌所污染。灯,仍在不明不暗地照亮着,照亮回家的人们。有这盏灯时无人珍惜,失去后却都在惋惜。别在等失去后才发现原来他们都很珍贵!
【篇五:给他点个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大声朗读着这篇家喻户晓的作品,包括我。
突然教室的灯一暗。我的脑子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嗡嗡响着。睁开眼,映入眼前的是一座简陋的房子。我捡起掉在地上的语文书,拍了拍上面的泥灰,望了望附近,看到了被苔痕碧绿蔓延上的台阶,草色青葱映入眼帘……莫非?
好奇心带着我走进了那屋子,看到了一个背影,手背着,他好像在望着窗外。
他似乎察觉到了我,转过身。……这不是?
“请问是刘禹锡先生吗?”“是。请问有何贵干?”
“我能否与你聊上两句?”“当然。”
刘禹锡先生看到了我手里的语文书,拿过去,翻了翻,无意翻到《陋室铭》那一面,抬起头,说:“当时我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我被贬而来,便更加刁难。先把我安排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当然,我没有埋怨,我就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但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将我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缩小。新宅临河,杨柳依依,我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可能见我仍悠然自得,又把我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我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我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您难道真的没有嫌弃过这陋室吗?”我问。
他对我说;“为何要嫌弃?你看这屋子,虽然是陋室,但我品德高尚,便觉得不陋。这里有有学问的人能一起聊天,又不会跟没学问的人有来往。还可以弹古琴,阅读佛经。而且这里没有那些噪耳的奏乐之声,也没有让自己劳累的公事文书,多好!我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哪怕屋子再简陋,也会保持着一种乐观的精神。想想诸葛庐和子云亭,虽然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这没有值得嫌弃的地方啊!”
“字字真切!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啊,这种思想和精神在社会上并非人人都拥有,我给您点个赞。”
和他聊了会天,便在家里转了转,翻翻他的诗篇。偶然间,我翻到《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这首诗您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我笑道。
“嗯,这只是个人观点罢了,有些人尽管被诽谤,被诬陷,那些清白正直的人被冤枉,被降职,被逐出朝廷,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更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会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突然我的脑子里似乎又有什么东西在嗡嗡响着。眼前一片漆黑。
再次睁开眼,我回到了课上,周围的同学依旧在朗读刘禹锡先生的《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篇六:顺境中的法则】
有些地方因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兴盛,也因矿产资源的枯竭而衰败。但谁又真正想过,往日的兴盛与繁华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呢?祸福相依,利弊相通。在顺境时,如果没有贪图安逸,而是选择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往日的繁华又怎么会褪去!
我就生活在这种因资源而兴也因资源而衰的地方。短短几年间,往日繁华又喧闹的街道早已不复存在。因没有经济来源,人们背井离乡出外打工;因过度淘金,重金属含量超标,水污染严重,曾经那条孕育了十几代人的小河也已不复存在。
那些年,是这里挖矿淘金最厉害的时候,听长辈们说随便去河里淘沙,都会捡到金子,足见当时的资源很丰富。后来,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在矿工让矿老板停止采矿,并提醒说迟早会倒霉的。矿老板没听,果然现在真应了那个矿工的话。
在这十几年间,这里经历了从天上人间过山车似的变化,有一部分人穷则思变创造机会积,成功地打破了这种窘迫,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另一部分人仍然消极面对,坐吃老本,颓废不振。而那部分人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打破了这种生来就有的顺境,在逆境中用敏锐的目光创新,求变。而另一部分人仍然不愿打破这种舒适的顺境,一味地依靠它,结果在风云变幻中,手足无措,被命运打的措手不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顺境或者逆境中的法则,应该是在逆境中运用敏锐的目光创造机会积极创新,而在顺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才可以防患于未然,确保万无一失,更要敢于打破这种舒坦的顺境,用崭新的姿态去迎接下一个逆境!
【篇七:秋天】
美好不仅会在宁静中生长,同时也在热闹中萌发。秋也是一个狂野的汉子!
秋,火红的枫叶燃烧在枝头,火红的秋叶送来的是凉爽,火红的气氛注入了欢乐。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火热。但事实又是那么的凉爽。朗朗的读书声唤醒了这“火热”的一天,这是一次新的开始,不管是悲伤还是愤怒,在这个两面的季节中都被燃烧殆尽。请你们走出屋子看一看这不一样的世界!
秋,金色的小麦成熟在田中,这里秋天是另一种颜色的代表。对于农民们来说,这些都是金子,而这个过程就是淘金的过程。每到收获的季节,爸爸总会带着我回到老家,看着爷爷、奶奶辛苦的劳作,我的手也按捺不住了,促使我加入到“淘金”的劳动中,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干活,收麦的收麦,打麦的打麦。“嘿……”一首歌曲从我耳边响起来,这是一首快乐的歌曲,也是一首神奇的歌曲,它的魔力让我不惧劳累,坚持了下来。
“金灿灿的麦粒”高过土山,像一座巨大的勋章。它是许多人用汗水换来的,所有的人看着它微笑着不说话。
秋,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季节,这是一个火热的季节,这是一个凉爽的季节。人们在这个季节里一起欢笑,一起歌唱,一起体验这丰收的喜悦。
人们得到了上苍的恩赐,人间天堂并不都在城市中,也在美丽的乡村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