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炮相关作文

【篇一:故乡的舞龙灯】

每个地方过年都有它自己的地方特色,我的故乡江西吉安也不例外,吉安除了过年吃兰花根、晒酱油肉、捣年糕、祭灶神、贴春联、拜年等等一系列标志性的过年活动外,还有舞龙灯活动,这是我最喜欢的过年活动。

今年爸爸妈妈带着我到爷爷家过年,正月初二,我看了精彩绝伦的“舞龙灯”活动,热情的老乡还让我举了龙头,令我心潮澎湃,兴奋不已。“舞龙灯”也叫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故乡的“龙灯”属于“布龙”,龙身是黄红相间的彩色灯被,前为龙头,后为龙尾,每距五尺置一个灯笼,并拴一个灯把,共有九个灯把。“舞龙灯”是一种完美的艺术表演,那活灵活现的蛟龙舞起来,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

故乡的舞龙都在白天进行,舞龙灯的"龙"平常供奉在祠堂里,舞龙灯当天村民会敲锣打鼓地把龙从祠堂请出来。令人期待的舞龙开始时,鞭炮噼里啪啦的放个不停。舞龙队由村头舞到村尾,家家燃放喜炮迎接。整个村子里在锣鼓声、鞭炮声中,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舞龙灯”能振奋民族精神,也能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家都喜爱的民俗活动。我衷心地祝愿故乡的龙灯队万古长青,愿故乡的龙灯文化,溪水长流,代代有传人!

【篇二:清明节扫墓】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回广西老家扫墓。

今天我和爸爸、大哥、叔叔去山上扫墓。清晨的天空一片乌黑乌黑阴沉,天上下起了毛毛细雨,山路崎岖阴深。这时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有些应景啊。大山以前的路被挖空了,我们艰难地扶枝挨树向上爬,前方野草丛杂生,淹没了路的方向,挡住我们的去路,又那么崎岖不平,可我们不畏惧,继续蹒跚前进,直到目的地。

扫墓有扫墓的仪式。这时大人为坟墓除草,填上新土,像修整房子一样认真整理好祖先的居所。接着,点烯蜡烛,再点檀香,插到土里,再鞠躬给祖先叩头,请祖先安心并且保佑世人安康,大人的仪式办完。到烧纸钱的时候,是小孩子的任务。只见那些面值50元、100元、还有的9180000000000元的纸钱瞬间在火焰中化为灰烬。这时风吹了起来,烟灰像一片片树叶飞了起来,零落纷散,随风飘走。我把纸钱一点点加入火堆,火更旺了,像黑夜里的一簇亮光,照耀大地。最后,叔叔拿起一卷卷鞭炮用膝盖劈开,像一条长蛇似的摆放在地上,用檀香点燃火引,这时传来了“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的响声,响彻云霄,直到烧完。阿哥就点燃了喜炮,扔进草丛堆,“轰——轰——轰”一阵阵响声,震耳欲聋,把我吓得以为地震了似的,实在太可怕了。仪式结束,我们看到没有火星就下山回家了。

清明节扫墓真热闹,是缅怀纪念祖先的节日。

【篇三:雪中景·叶中天】

雪,纷纷扬扬地从云端坠落,如那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在天地之间飘荡。一片银装素裹。远景在一片朦胧之中,若即若离。

雪中景,如此脱俗。城市之中的世俗一瞬间被皑皑的白雪包容。雪中景,如此美丽。春雪中那隐隐含着的绿,是早春的第一枝柳。雪中景,如此瑰丽,晶莹的雪片中透着万家的灯火,人在团圆,新的一年在到来……

高楼大厦在一片朦胧的雪白中矗立,平日熙熙攘攘的人群,如今已开始稀疏,那车水马龙的景象,如今是去哪儿了?我的身旁,万籁俱静。在这般美妙的时刻,我在大厦的楼顶,望着我美丽而熟悉的家乡——

春雪簌簌地落,我心悠悠地思,即使在这如此静谧的时刻,也能看到家家户户的红红火火,“蛇年大吉”“事事如意”倒是很常见的祝福语,偶尔会有象征着来年财富滚滚而来的喜炮,一飞冲天,打破雪的安逸和柔美,却也唤醒了这个沉睡在春雪怀抱中的城市。于是,新的一年在喜炮中来临。

叶,探出那迷茫的眼神,张皇地观望着世界的奥秘,在枝头梵唱。一抹醉人的春意。枝头上的嫩绿闪烁,春意盎然。

叶中天,如此美妙。在树下看天,薄阳轻抚脸庞,舒适万分。叶中天,如此湛蓝。天空干净地没撂下一丝云彩,蓝色瞬间溢入眼中。叶中天,如此细小。就如井底之蛙,不知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是否广阔……

苍劲的树干有力地指向东方的红日,平日叽叽喳喳的鸟雀,如今不再歌唱,那生机勃勃的景象,可是在冬眠?我的身旁,悄然无声。在这寂寞的时刻,我倚柳抬头望天,看着我美丽而熟悉的家乡——

春叶悠悠地长,我心飘飘地享。即使在这如此寂寞的时刻,也能看到万家灯火那些因团聚而无比欢乐的笑脸。拜年求红包,压岁钱到了孩子们的手,自然是变得如珍宝一般。欢笑声沸沸扬扬,传出千里,打破寂寞的时光,却也唤醒了这个洋溢在冬日万物沉睡的城市。于是,新的一年在笑声中来临。

雪中景,叶中天,无不刻画着我美丽的家乡,亦静,亦生机。

【篇四:家乡的风俗】

全国各地的新年习俗都不一样,我的家乡——海南,过春节可有一番韵味啦!

海南人过年最为讲究的就是节日的气氛,称之为“年味”。年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浸糯米、磨米浆、做年糕,除了美味的海鲜,还准备了必备的年货——槟榔。

年三十那天,从早上开始,家家都忙碌起来。大人们在厨房里穿梭,杀鸡,杀鸭,炖汤……到处酒肉飘香,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门上贴了一门神,屋里到处是红通通、大大的倒贴“福”字。这天,儿女都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鞭炮放过后,年夜饭就热热闹闹的开始了。海南人过年少不了吃鸡和鱼,代表“吉祥”与“年年有余”;茄子,其海南话与“强”谐音,有着一年胜过一年的含义;还有长粉丝,寓意过日子细水长流。人们围在桌旁,不时举杯欢呼。大人们品尝美酒,孩子们就喝椰奶,那一股浓浓的椰香,让人回味无穷。海南气候宜人,春节可以穿着短袖吃年夜饭。海南人过年不吃饺子,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年糕拿出来,全家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除夕夜,不少人“守岁”,直至凌晨12点,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为“迎春接福”。

初一,刚起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随之响起,这便是“开门红”,寓意着这一年的生活红红火火,满地堆满了红色的炮纸,大家也不扫去,免把幸福扫出门外。接下来,就是海南过年必要的拜公,把鸡、肉、鱼和米饭捏得圆圆的像一个雪球摆在桌子上。然后在公前拜三拜,心中还要许愿,希望天公保佑人寿年丰,四季平安。

初二,拜年的人可多了,亲戚朋友都来了,带着自备鞭炮,进门前放一串鞭炮以表告知。晚辈向长辈拜年时,就把一小瓣槟榔配上一个“小三角”放在掌心,然后双手捧着,边说着新年祝福边恭敬递上,长辈则给晚辈发“压岁钱”。

初三,海南叫“炒考”,在大年三十特地多煮的干饭、吃的鸡、鸭头脚用油爆锅炒一炒再吃,以表示去年有东西余到今年,也表示年已过去。

怎么样?海南过年有趣吧?欢迎大家去海南体验不一样的春节习俗。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