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尘相关作文

【篇一:有时,我也想流浪】

纸上的笔尖唰唰划动着,紧皱的眉头更显凝重。“啪”,手中的笔终是落下了。我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那片湛蓝的天空,突然好想打破这作业的枷锁,挥动堂吉诃德的剑,自由地流浪着……

谁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君不见,考前几日,无论往日如何谈笑风生,看淡一切,此时都在埋头苦读。考试的排名紧紧系着每个人的命运,甚至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这份酸楚是无以言表的。我想去流浪,不必担心失败和成功,让不愉快的往事随风散去,做回真实的自己。

我想去撒哈拉。让漫漫的黄沙隔绝城市的喧嚣,看看那远离都市的古老文明。登上那神秘的金字塔,守护这片神圣的空旷,听听那清脆悠扬的驼铃,讲述那段辉煌的过去,让心潮再次澎湃。

我想去莱茵河畔。一望无际的葡萄园,森林深处的农舍和古堡,林立的咖啡馆,都拥护着这条静静流淌的莱茵河。我想顺着河流漫步,轻轻哼唱着民谣,即使偶尔下点小雨,也能洗尽身上的铅尘,湿润美好的梦想,甚至走进那份贝多芬的悲伤。

我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世界的最高点,俯瞰大地。呼吸8848米高空的空气,亲吻千年不化的积雪,拥抱那蓝得耀眼的天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孤独的豪迈便在心中油然而生。

在流浪人的字典里,没有束缚,没有羁绊,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可以躺在海滩上看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可以在漆黑的旷野里狂奔。不必压抑自己的感情,酣畅淋漓地向世间万物抒发着自己内心最炽热的爱意。自然——永远是你最忠实的朋友。

梦想是美好的,但也许,它的美就在于它永远只存于梦中。此刻,我必须重新拾起我手中的笔,去书写那份才刚起程的人生。我要带着那颗流浪的心,感受世间的每一份美好,直面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折!

【篇二:以打开为题目的作文】

打开双目,才能看见天地间的大美,打开心扉,才能用心去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我曾禁闭着双目,直到去到沙漠里,我打开双目,打开心扉,才听见内心深处的渴望,去吧,去拥抱自然吧。

即将步入初三,在学习忙碌的日子几乎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去看一眼阳光穿过树枝打下斑斑点点,去看一片落叶是如何悠扬的落下然后重生。于是我坐上了火车,决定打开双目,打开心扉,去发觉天地间的大美,感受沙漠的魅力,去触碰本真的生命。

我曾经也有幻想过沙漠,那时觉得他应该是一个黄沙漫天的地方。如今我切切实实看到沙漠,却是觉得它是美的不可方物。我不禁想起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看到那金黄犹如麦浪一般的黄沙铺天盖地,一望无际。走到沙漠深处,可以看到有许多湖泊,远远望去,湖边堆堆盐囱恰似冰雪,湖面泛着银光,犹如沙海冰川。在平坦如坻的草原上,我看到牛羊成群,骆驼游荡。那仿佛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景象。

打开双目,我看见了沙漠中的大美,走过浮躁人世,投身到大自然的拥抱中,回归自然,寻回本真。

白天我穿过沙漠,来到绿洲,夜晚,我在沙漠中安营扎寨。仰望看星空,我仿佛拥有了纯净的呼吸,好像打开了心扉,好像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不光是视觉,它好像调动了我所有的感官,触碰到了本真的自然。清晨起来,从远处望去,纵然是夏,沙丘上依旧漫天弥沙,恍若一条轻柔的纱巾,还卷着些许沙子。多想有一天可以去到沙漠里,去拥抱漫天飞沙,去亲吻美丽自然。却也只是眺望罢了。多一份遐思,多一份神秘。

如果说向往沙漠,倒不如说是追求自然,渴望解脱和自自。伫立于沙漠中,行走在飞沙间,我打开双目,打开心扉,看到了天地间的大美,触到了物质最本真的性质。由此,打开双目,打开心扉,洗净铅尘,回归自然。

【篇三:气华自诗书】

都道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道是纵学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冶其情操终为患。

书如画,画如书。画中梅孤傲,书中梅蕊寒香冷,书魂亦孤傲坚挺。品一本书,如眼前推开一幅画卷,忽而幽深静谧如临竹中石潭;忽而明朗开阔,飞鸟走兽;忽而笔峰一转,伏揽群山;忽而目聚一物,观其纹理精妙。情随书起伏,笔随意游动。书中意高雅,画中魂骜傲,手中笔顺畅,读书人顿觉眼前豁然开朗,心上一层,情上一阶。

读书如品茶,洗尽铅尘浮华,若涩清香萦绕。用心品茶,先嗅其香,沁人心脾,浅尝茶水,茶香入口。苦后回香,只觉自己如杯中之人,身虽有其苦涩,但却万分喜爱那余香缭绕,若即若离。书如茶,苦后回香,读书品其香,而却常望其苦者,如满腹经纶不知用之正道,所谓高雅情操,源自苦涩与香甜。回了苦涩,更惜回香,尝了回香,勿忘清苦。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苦与香,气更华。

读书如行千里路,路有山川海湖,气势磅礴;群岳深山,绵延悠长;潺潺流水,九曲回环……坐一只小舟,侧畔有千帆过尽,看病树前头万木春;疑山穷水复何为路,忽见柳暗花明处有一稻香村;时叹行路难,行路难矣,难于上青天;时感路中景美人美,心情悠然……心随书动,铸一颗感性心,心向乐事,谱一曲动人音。

千里路途,漫长遥远,如读长书,须有耐心。半途而废者,终不能达圣人之境,其性躁,缺沉稳之气。书练人性,读书须稳,其华方升另一番境地。

故不仅须读好书,还须品读书之意,练其情操心境。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再道读书冶人性。

【篇四:与平凡相伴】

一直很喜欢朴树的那首歌,也就是电影《后会无期》的主题曲——平凡之路,先不说他的词填得有多么巧妙,也正如歌中所想要表达的,历尽繁华,濯尽铅尘,“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有人向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这是人之常情,可开始轰轰烈烈,结局却依旧免不了凄凄惨惨。缘起缘灭后,就会发现,也许只有平凡,方是人生的真谛。与平凡相伴,我更愿与其终老。

我一直有个梦想,虽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仍羞于启齿,便在考场上写出来了。在当今这个人人想着搏击清华北大的年代,不可否认这是最现实的,但我依就做着不切实际的梦,幻想在某个沿海城市的某个角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家书店,清晨阳光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从山野到书屋,从起点到夜晚,入夜时播放自己最爱的CD,午后泡一杯最爱的咖啡,静静地看着那些堆积起来的,令我欢喜的书籍,不求盈利,更不论是否亏本,与书为伍,与数不清爱书的人,在一起。父母总是笑我没有追求,他们说人活在世上就应该是锐意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可我们所以为的极限,弄不好只是别人的起点,何必这样苦苦追寻,无止无休呢?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平平淡淡这些词语不比什么大富大贵好听得多。也许无法做到无欲无求,但也至少可以与平凡相伴。

也许有人说我就这么碌碌无为的活着,说我的平凡只不过是逃避平庸的一种表现,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莫言在获奖之前虽不说不为人知,但至少是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即使是获奖后,也只愿做一个讲故事的人,走的是平凡之路。近来有这么个消息,中国终于有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没错,她就是屠呦呦,为了研制出青蒿素,她不惜扎根于实验室,更在自己身上进行临床试验,终于研制出抗疟疾的药物,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也就是有了她当初在实验室中所度过的平凡岁月,才有了今日的伟大成就,平凡,是绝不等同于平庸的。

冬天花败,春暖花开,有人离去,有人归来。

韶光太好,怎么走过都是辜负。青春太短,怎么燃烧都是耽误。幸福太远,怎么奔跑都是驻足。不如潦草穿了衣服,一路种花,一路纵酒,在碧水青山里,做自己喜欢的事,与平凡相伴。白云深处一回头,年少时在山顶读书。

【篇五:夏】

转眼间,春,带着一丝清凉悄然而去;夏,带着一份热情奔放而来。

夏,无私地向人们泼洒着她回归的热情。她为树儿涂上了浓绿,召唤蝉儿放声歌唱;她唤醒了尚在沉睡的石榴花,火红的花儿挂满了枝头,让人们纷纷驻足痴望;她轻牵荷花的小手,与她们一起跳着曼妙的舞蹈……

夏夜,到处在上演盛大的晚会。虫儿们亮开嗓子,奏起各具特色的音乐。青蛙敲起小鼓,为他们伴奏。满天星星,一闪一闪的,如同舞台上的灯光。银河两畔的牛郎织女,一定看得如痴如醉,更加怀念人间的生活吧!你看,连月亮也听得入迷,眉眼都乐弯了呢!

夏雨,她有着“女汉子”的直爽脾气,奏响着强有力的交响曲。闪电、雷声为她造势,巨大的雨点噼里啪啦,激起水花,汇成溪流,洗去铅尘。雨后,空气清新,天空澄澈。更让人惊喜的是,她会在高兴的时候在天空架起一座彩桥,给人无限的惊叹和遐想……

谁说收获的季节只在秋季呢?你瞧,酷暑下农民伯伯挥汗如雨,黝黑的脸庞上,却没有一丝对炎热的厌恶,有的尽是收获的喜悦。金色的小麦在微风中掀起麦浪,如同黄色的海洋;颗粒饱满的黄豆就像一粒粒珍珠,在农民的手中流淌;菜籽榨油的香味哟,十里飘香。

让我们迎接夏,珍惜夏,享受夏……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