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小传】
本人90后小魔女一枚,不不不,是小美女……哈哈,美女称不上,姿色倒是有一点的。若用一个字来概括我的一生,那么一定是——懒,若用一个词总结我都在坚持什么,那就是——唱歌,若说我这一生绝对不会割舍的东西——音乐!
先来说说我的懒,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毛病,很多人都很懒,但我保证我的懒,无与伦比。比入年少不懂事,不爱写作业的时候,大家都会借鉴大神的作业,混合拼凑成自己的作业,但我不是,我连写都不想写,抄也不想抄,哇,帮我也抄一下吧……再比如说我自己在家的时候,周六周日总会从早忙到晚,却没几分钟是在学习,如果没人给我做饭,我就懒得吃了,宁愿饿着。其实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床上躺一整天,不吃不动不学习……这种级别的懒,我说第二,大概没人敢说第一了吧……
再有就是我把它当做第二生命的音乐,我的音乐细胞大概算是不错,对歌词的记忆也很敏感,英语单词若是出现在歌词中,两三遍也就记住了,但若出现在英语书上,恐怕一年也记不住……音乐能给予我很多东西,听Adele,汪峰老师的歌,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沧桑,就像杜甫忧国忧民般的厚重感,听Hebe,陈绮贞,我能感受她们作为女子的那种小心思,渴望被爱,被温暖的情怀,就像李清照欲言又止的相思情,听G。E。M,五月天,就像她们内心对音乐的执着热爱和尽情释放,就像李白纵情山水那般豪放洒脱。音乐像人生,像故事,像安慰,开心时,她陪你开心,难过时,她抱你在怀里,音乐是我的知己,和唐诗之于李煜,子期之于伯牙并没有分别!
我是一个有着鲜明性格特点的人,虽然我的爱恨不表现在脸上,但我快乐会大声地笑,伤心会大声地哭,我有我钟爱的事业,也有坚定的信仰和做人的原则,这样的我,你喜欢吗?
【篇二:我喜欢】
我喜欢冬天里皑皑的白雪,她是那么的纯洁。我喜欢那份无暇,我喜欢她那孤独而高尚的心灵。
我喜欢春日里静静的湖水,她是那么的幽静。我喜欢那份悠闲,我喜欢她那有时平静、有时奔放的性格。
我喜欢夏天鸣叫的蝉儿,它是那么的悠闲。我喜欢那份执着,我喜欢它那有些固执,却令人钦佩的执着。
我喜欢秋日里金黄的稻田,她是那么的美好。我喜欢那份愉悦,我喜欢她那丰收的谷粒,喜欢那静静待人来收获的稳重。
我也喜欢那绚丽的云霞。她不时的变幻着自己的颜色,就如同变脸一般,漂亮极了。
我还喜欢柔和的晚星。在寂静的夜里,我总喜欢透过窗子仰望星空,星星们如同在比赛一般,一个比一个亮,一个比一个温暖。每当我睡不着时,我喜欢拉开窗帘看明亮的星星。孤寂的夜里,她们是我唯一的朋友。
我也喜欢花。我喜欢淡黄的迎春,火红的玫瑰,洁白的百合,以及孤傲的梅花。她们为人类带来芬芳,使人能够陶醉其中。
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轻轻地关上门,然后静静地拿起一本历史书,坐在床上,我眼前总是浮现出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马超……我喜欢身临其境的那种美妙的感觉。我喜欢让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充斥我的全身。
我也喜欢朋友,喜欢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去拜访她们,去找她们玩耍。有时,我们一起看书;有时,我们一起在黑板上乱涂乱抹,衣服上脏得像刚刚去海滩玩过一样;有时,我们会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像仙女下凡一般。我们总能制造出快乐,即使有害羞的朋友,我们也能把她拉过来,让她喜欢这种氛围。我喜欢跟朋友一起创造一个自由自在、快乐奔放的世界!
我喜欢……
【篇三:成长需要理解】
我坐在湖边,微风拂过,枯黄的落叶在湖面上漂浮,等待着风给予的漂流。那些落叶将飘向何处?最终命运又如何?我也许无从知晓,但我理解凋零是一种必然,亦是一种别样的美,因为我已长大。对落叶而言,被人理解和欣赏意义可能不大,但对我而言,意义就不同凡响。
成长的路上充满喜乐哀愁,不觉我从单纯天真的小女孩到活泼自信的少女,我的蜕变首先要感谢家人的理解。
那天早晨起来时就不大舒服,早饭只吃了一个小汤包,耐着性子听完爸爸关于早餐如何重要的鸿篇大论。走进房间时“砰”地关上了门,震得玻璃窗瑟瑟发抖。屋内的我心也剧烈地跳着,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任性?我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又有什么理由摔门呢?难道我要变成一个坏女孩?
就在这时,妈妈敲门道:“亚鸾,出来喝牛奶。”我随口道:“别理我,我很烦!”一刹那,我怀疑这脱口而出的话竟是我说的,我真的成了坏女孩?我趴倒在床上哭了起来——我是个任性的坏女孩,爸妈不会再喜欢我了!所有的人都不会喜欢我了!
不知躺了多久,仿佛有一个世纪,我心绪复杂地起身准备洗把脸做作业。突然发现门缝里躺着一张纸片,我懒洋洋地捡起来,发现上面有我熟悉的字体,那是妈妈写的——
乖女儿:妈妈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妈妈像你这么大时也有过这样的情况,那你就听听妈的小妙招吧。1、睡眠一定要充足;2、早晨洗漱时对着镜子说:“我爱你!”;3、给自己找点想做的事情做;4、多想想一些高兴的事……
读完后,我一下子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理解我的妈妈。
做完功课后,我开始整理房间、拖地,边干边哼起了歌。老爸不停地把狐疑的目光投向妈妈——刚才还乌云笼罩的女儿怎么这么快就阳光灿烂了呢?妈摇摇头,笑而不答。
晚上,我又收到老妈的一封信。
宝贝女儿:今天下午的你太可爱了!妈看到你调整得这么快,真是开心死了!丫啊,你正在蜕变,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你别扭甚至痛苦,但蜕变一旦完成,你会像五彩的蝴蝶那样展示你的精彩人生,你也将更加幸福快乐。会一直关注你的老妈,嗷,还有老爸。
在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秋的脚步正透过水面款款而来。湖水的深奥给人以油画般的厚重感。手中捏着一张便条:
因为成长过,所以懂得;因为理解,所以宽容。
【篇四:不一样的暑假】
每一年的暑假都是在辅导班和暑期作业中煎熬着度过的,有时候想要偷懒玩一会儿,可是想到作业还没有写完,就顿时没了心情,于是继续投入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事业中去。
反反复复,也很是乏累,我想要做出些改变。
于是今年暑假,我和朋友约好,要一起去旅行放松。
终于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犹豫,在假期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早已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出发。
第一站先是到了青岛,这个向往已久的海滨城市,第一眼就爱上的大海。
我们换好了泳装,擦了好多防晒,一溜烟儿就跑进了大海的怀抱。游泳、踏浪,玩的不亦乐乎。岸边上有来来往往的人群,各地的友人,操着不同的口音,享受着各自的快乐时光。
第二站,我们去了西安,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古都,满满的历史厚重感。
在回民街上吃烤串,在兵马俑和秦始皇陵感受历史的古韵,在野生动物世界看来来往往的动物成群,心里是说不出的感觉。
因为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成都》,我们果真来到了成都,想体验一下远离城市的喧嚣,那份安逸的生活。
果然,成都并没有让我们失望,这座现代化与隐居的节奏毫不违和的城市,留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
这个暑假有点儿不一样。
【篇五:讲究实际,不求浮华】
只因做错事后勇于承担责任,18岁的打工姑娘便被当地政府树为榜样,县长还专程从广西飞往河北看望,实在过于小题大做。社会需要正能量,但在弘扬正能量的同时,应讲究实际,不求浮华。
不求实际,只注重表面的宣传,只会让那些不朽的精神成为人们餐前饭后闲聊的噱头,像丝绸般,虽惹人注目,但终究因为太轻太滑而在不经意间滑离人们的生活。要想让正能量永不褪去,就要讲究实际,不求浮华,让其像毛毯般厚重并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在人们说着“中国梦”却不知如何实践时,习主席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正确的做法,他并没有注重发表各种激励人们的演讲、报告,而是通过恪行节俭、打击腐败的实际行动让人们明白了要时刻节俭、清廉。于是,一股正能量在神州大地传开,清官越来越多,奢侈之风逐渐淡化,若习主席只是空谈节俭清廉,树立几个典型,人们定无法从根本做起,贪官依然在贪,撒钱依然像挥土,只有讲究实际,从实际出发,不求表面的光鲜亮丽才能弘扬真正的正能量。
慈善活动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爱心,帮助处于苦难中的人们,但若慈善活动被各种媒体包裹,便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富商陈光标高调行善,每次捐款捐物一定要大肆宣传。虽然其本人说是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但由于太过浮华,在人们眼中便成了不切实际、纯粹为了炒作的行为。于是,那股献爱心、积极做公益的正能量未能在人群中流传开来,那些过于浮华的报道让人们不肯认同,不肯接受。被浮华包裹的正能量,就如被遮上了黑布的明眸,又有什么作用呢?只有讲究实际,才能让百姓看到功效,从内心信服并投身于正能量的海洋。
如今的社会,浮华之风太盛,一点小事便会被放大许多倍来宣扬,整个社会轻飘飘的,没有内涵,没有厚重感,似乎一阵微风便可将它吹得东倒西歪。在那车水马龙中,在那灯红酒绿中,千外不要被浮华之风遮住了原本明亮的双眼,迷乱了原本纯真的内心,讲究实际,从实际出发,让正能量真正的贯穿于我们身边。
讲究实际,不求浮华,踏着实际的阶梯走向绚烂的明天。
小题岂能大做?
【篇六:开在记忆里的花朵】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此刻拥一怀秋日的暖阳,执一阙美好的记忆,触摸那些被书香浸润的花瓣,任思绪纷飞在那旖旎的花香中。
那是文学之花在绽放。
品文学之静,说为乐事不为过。走进那些经典名著,品味灵动的语言,观摩那一幅幅浮现于眼前的“画面”,自然是一种“享受”。老人桑迪亚哥与自然的斗争,汤姆·索亚的历险,简·爱在逆境之中不断地成长……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如同盛开的花儿一般,给人以视觉盛宴,吸引人的眼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那是历史之花在绽放
历史,总是带有几分厚重感。在这样一条浩瀚长河中,各色的人物事件无奇不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思,无数的人物值得我们去景仰,还有不少的事件值得我们去感悟。
在历史中,我看到了坚毅:朱元璋在父母双亡之后,并未混迹街头,而是揭竿而起,将腐朽的元朝推翻。耶律大石在辽完后,并未投降或是走向人生终点,而是不断西进,开创属于自己的霸业。
在历史中,我看到了隐忍:徐阶在看到严嵩及其同党的行径之后,并未盲目应对,而是不断抓住他们的弱点,削弱严嵩的势力,最终用了十余年推倒了他。当然,还少不了忠贞,因为这条长河里从不乏那些爱国志士。所以,感历史之思,何尝不为一件乐事呢?历史中的那些人物轶事,正如花一般绽放着。
此刻,指尖轻拂,站在鲜花婀娜的枝头,拥一份暖意,静静地欣赏那盛开在记忆中文学与历史的花朵,静静地享受那书卷的气息。
【篇七:花季雨季】
又是一年花季,她从蔷薇繁盛的色彩中走来,蹿进了栀子的心窝,使得栀子憋不住笑出了声,那香味浸透了我们的心,浸透了开中,浸透了整个五月。整个花季,热闹着的还有矮小灌木丛中努力开放的小花儿。我想,花儿们是在绽放自己的青春,点亮自己的生命吧!
记得那天我拖着大大的旅行箱,带着山野自由的气息和些许孩童的稚气,我走进了开中。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呢,就是够我这头小野驴驰骋了吧——它那么大,足够我迷路一个星期。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突然发现自己是个多么想家的孩子。白天不怎么见得吧,可是到了晚上,那可就了不得了,总是让一种叫思念的东西将自己团团围住。我开始觉得原来白天真的不懂夜的黑,白天有的是紧张的学习气氛,有的是同学交流的愉快场面。然而夜晚,在我来说,可真是一种煎熬,它只留下我夜夜失眠。
但是这一年更多的还是美好的回忆,老师自然都很好啦,日子过得也充实的很,因为天天都会有很有厚重感的作业。可当我偶尔回头看看,想想,又觉着,这样的日子过得很是无趣,无趣到能够遇见下一天,甚至下一个星期将会怎么过。这样想的结果就是内心无限的厌烦和恐惧,以至于想要尽快结束一天的功课。
到了一年雨季,小雨淅淅沥沥,用千丝万缕编织出偌大的纱衣,若有若无,时隐时现,充满了写意的朦胧。累了困了,一转头瞧见那永不停歇的雨,就又充满了战斗力,从泥泞中重新崛起。但有时却会有“黑云翻墨”的景象出现,随之而来的是一道闪电、一声巨响、一阵暴雨。急促。短暂。如此滂沱的大雨,足以洗去一年的浮躁,诞生出一个崭新的校园。也许,在别处,这雨会下到人家的心痛之处,像余光中先生的冷雨,就早已将他的心声解读地淋漓尽致。但这里全不是这样。
我想,我已十七岁了,已经踏上了美好的花季雨季。可是我的十七岁并没有小说中女主人公邂逅男主人公继而发生一系列浪漫动人的故事情节,却而代之是亲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我的十七岁,沉浸在书本中,行走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中,奔跑在闪耀着光芒的红色跑道上,穿梭在一次次的考试以及一张张的作业纸中。
这一年小悲小喜,但不管怎样,我都走过了,并且生命中有了它的痕迹。因为生活不尽美好,所以我会更加努力的磨炼自己。这一年,开中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走过花季,淌过雨季。倍加努力,迎丰收季。
【篇八:以乡情为题的优秀】
夜深了,月亮也躲进云层里去了,周围静寂无声,陪伴我的也仅有那蝉鸣了。此时,我还在与作业“纠缠不清”,眼皮也快要撑不住。门是半掩着的,妈妈一推便也进来了,手中还握着一杯茶,她把茶放下“喝了吧,普陀山佛茶,提提神”。我端起茶,并没有一饮而尽,而是细细地品味起来,清新、淡雅,并没有苦涩之感。我感受茶水到刚进口的微苦,再到舌根的甘甜。它并不有厚重感,它的味道就如它的产地普陀山一样脱俗。由这,我也想起了回普陀山的念头。
几经波折,我总算是坐着轮渡回到了家,还未推开家门,奶奶就早已坐在门口等我了。她看到了我,难掩喜悦之情,对我又亲又抱。她拉着我的手,比划着我的身型,眼里闪烁着光芒。“几个月没见,又长高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几个月又多了一些陌生感,恍然间,我看见奶奶的身型又变矮了许多。那一笑间,脸上的皱纹如刀刻一般,深深浅浅,银丝般的头发又增添了许多。奶奶也给我泡了一杯茶,我再次品味了一番。没错,还是原来的味道,但似乎在无形中又增添了一种令人说不出的浓厚的情感。时间过得飞快,又要离开普陀山了,临走前,奶奶说:“唉,又要走了,下一次见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奶奶满眼的不舍,这一刻,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不争气地爬上了我的脸。在朦胧的泪水中,我紧紧地抱住奶奶,不想再分开了。此刻,我明白了:回家看看吧!无论怎样,家中仍有那盏为你而留的灯。
我终于明白了乡情的含义。
【篇九:有那么一棵树】
暑假里,我去泰安旅游,岱庙是落脚后的第一站。
看得出,岱庙存在的年份已经很久了。磨损潮湿的青砖,模糊的碑文,都在向游人倾诉它的历史。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巍峨的老树。
这些树,说“老树”都有点“年轻”,应该说是“古树”了。有的树龄已经千年,它们或郁郁葱葱或已变成光秃秃的树干,经历过雷电袭击的还有狰狞的裂口。但不论怎样,这些饱经风霜、带着一份沧桑的老树,满满的历史厚重感,让人们肃然起敬。
我们为什么会心怀敬意?看,那古树树干上的根根条纹、伤痕、疙瘩,那苍劲有力的粗枝,似乎都是它经历了千百年积淀最终凝聚的精华,这是真正有重量的精华。我曾这样想:如果是一棵树龄几十年却也高大的树,即使外观也是高大巍峨,但它们的内涵也是绝对不一样的。
这就像我们人。一个人的内涵、知识的积累,就像培养一棵树。它固然需要时间去积淀,但也需要自己对文学修养和处世经验的吸收。
我小时候经常“口出狂言”,一点也不谦虚,还常常自以为是,即使是在前几年,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直到我见到那些古树。我开始思考很多事情,决定像那些古树一样,不断汲取养分,使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更有厚度。
我还在孔庙见过不一样的古树——两种树木连体。它们的种子因巧合,或因缘分落在了一起,它们就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一起成长,竟连到了一起。这就意味着它们都必须承受那融合的痛苦,并要把汲取的养分共享。但它们都默默接受着对方,并一起经历了这千百年的时光。它们又给了我另外的启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就是这样?我们需要接纳彼此,有一颗宽容的心。那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影响,甚至会让我们更加强大。
那些苍劲巍峨的古树,像白发苍苍的老人,可以教会我们许多。
总有那么一棵树,它值得我们去学习、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