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先生相关作文

【篇一:古隆中访学感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八年级有一件盛事,是自开学以来让我魂牵梦绕的。此刻躺在床上,望向窗外,天际已出现一抹鱼肚白,我想,那黎明之后的古隆中之游该是多么精彩。

和本班的同学一起坐在大巴车中,我和大家一同嬉笑着,但却“醉翁之意不在酒”,思绪早已飘向云海,时不时抬头看向天中云朵,那好似就要变幻成古隆中所代表的那位三国名贤。

恍恍惚惚中,道路两旁的树木多了起来,绿云如蚕吃桑叶般占据了我的眼帘,快到了。

下了车,深呼吸,嗅到了绿叶的清新混杂着泥土的芳香,绿树,绿叶,绿草,好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清幽境界,那一千多年前住在这里的那位也一定是一位志向高远的隐士吧,衣带飘飘,闲庭阔步于山林之间的形象浮上心头。

顺着林荫小道一路向前,不觉间已经深入了林间。耳畔时而回响着婉转悦人的鸟鸣声,心中只剩下如泉水般的愉悦。转过一处山角,眼前出现了一座石雕牌坊,上面刻了许多字。别的记不多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字铭刻在心间。细细品味,那位孔明先生的心一定宁如止水,志向一定处在九霄云外。

山腰的石梯看上去是经历了不少风雨,凹凸不平的表面似乎在诉说着那段跌宕起伏的时代,落叶散落其上,仿佛走在一条穿越到那段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的时光之路。慢慢的,一座武侯祀逐渐显现。踏入门槛,一座镀金雕像出现在眼前,果然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袍,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先生浑身流露着暗金色的光泽,唯独那双执着羽扇的手是亮晃晃的金色。导游说,那是游人想要从诸葛先生身上带走一些智慧,经常触碰导致的。我却丝毫升不起这样的念头,那种睥睨天下的眼神,那种源于自信的轻狂,那种看破红尘的淡然,竟让我有种膜拜的感觉。

庙宇一间接一间地穿过,一片竹林好像突然从地里钻起来似的,出现在眼界中。灿烂的阳光终于冲出来了密密的树冠照射在光滑的绿叶上,闪闪地浮动着金光,丝丝缕缕地洒在我的身上,暖暖地惬立舒坦。不觉间,来到了诸葛先生的居所。

早闻这位先生自来不注重物质上的追求,进了门,我还是被居室之简陋震惊了,一张床榻,一张饭桌,一张古琴,好像孔明先生有生之时这里这么空空荡荡一样。脑海中浮现了这样的一幕:诸葛亮卧在床榻上,摇着羽扇,轻吟古风,丝毫不在意所处之地的简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想即使再贫济的物质享受也掩盖不住他精神上的富足吧。

登上山顶,望向天际,心神一片空灵。一路来的三国文化、乱世风韵,早已浸透了我的心灵。诸葛孔明那颗永不熄灭的北极星,处在天际之巅,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冥冥中指引我前进!

【篇二:仰望星空】

“哎呀,今天什么日子,我怎么这么倒霉。连着三节课都发试卷,而且分数个个惨不忍睹、不忍直视。

回到家后,我躺在床上,是什么原因使我考得这么差?是不用心?是自身比别人笨?还是我上课没听懂?这一个个疑问困扰着我,不禁使我心烦意乱。

暮色降临,远处似乎有一位巨人把夜晚的幕布扯了下来,直到整个世界漆黑一片了,才肯罢休。

我来到阳台上,仰望星空。

“呀,今天的夜空可真美!群星环绕、众星拱月。”月亮在薄雾之中若影若现,像洁白的玉盘上有一团棉花糖。此时,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看天上“纱衣”披在了对面的山上,看起来像一位魔法师,那么神秘莫测。

看,天上熠熠生辉的两颗星星,它们相隔甚远,似乎它们之间有一条银河,但是,遥望着彼此。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依偎在外公怀里,外公向我讲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说它们会不会就是传闻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呀,它们会说什么呢?

一道道光辉从远处飞来,“呀,那不是流星雨吗?”我开心欢蹦乱跳。突然眼前一黑,“啊——”几秒后眼前又亮了起来。

突然有种心慌,环顾四周,“咦?这不是古代的情景吗?看这家具,这床,还有这水壶,以及这些桌椅。都是古代的装饰。”正当我好奇地看着这一切,疑惑着如何来到这里时,突然传来一阵声音,“你是何人?还不快快报上名来?”

我打量一下,大吃一惊,这不是诸葛先生吗,我回答道:“我是未来人,我叫陈牧祥。”

“什么?你是未来人?”诸葛先生不禁大吃一惊,他自然不可能想到我会穿越啊,但最终还是相信了我。

于是,我们便像故人知己一样愉快的聊天,聊人生,聊心事,聊未来。与他的谈话中我明白了人生的大道理,也揭开了我心中的烦恼,让我豁然开朗,真是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就在我们聊得正开心的时候,我眼前又一黑,回到了现实。

仰望星空,夜空中那闪耀的星星是那么靓丽,橙黄的月亮是那么无暇美丽,薄薄的云层是那么轻飘飘……

夜空的一切似乎比刚才更加美好,与诸葛先生的谈话不仅使我揭开了我心里的困惑,还使我明白了更多的道理,眼前的这一点困难算什么呢?只要努力,一切都会过去的。谢谢你诸葛先生。

【篇三: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世间千万事,而让尘世变得温暖、和谐的莫过于亲情、友情、爱情,还有最重要的感恩之情。从古代开始,感恩之说就已盛传。不单是人知感恩,动物亦是如此。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哲学家尼采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这么比喻,足以见得感恩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不光是为了报答别人对自己的帮助,还是为了结个善缘。古时,人大都信佛,佛曾有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从这种角度看,感恩也是为了积德修心。在现代人看来,也是如此。现代人思想开放,他们认为感恩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释放内心的压抑,使自己快乐。久而久之,人便会产生一种说不明的气质,这种气质使人胸怀宽广,精神振奋,这就是所说的感恩即灵魂上的健康。

历史上也不乏感恩之人。三国鼎立时期,有一奇人,名为“诸葛孔明”,蜀国之所以能与魏、吴相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诸葛先生。早年刘备为寻得人才,煞费苦心,得知诸葛孔明后,连续三次前往其居住之处请求出山,而诸葛孔明也正是为报这三顾茅庐之恩毅然出山,辅佐刘备,鞠躬尽瘁,最后帮其打下江山,建立蜀国。刘备离世后,他也一心一意辅佐阿斗,不改初心,只为报刘备礼遇之恩。可见,诸葛先生将感恩放在多么崇高的位置。感恩让诸葛先生的才智有了用武之地,让他的生活变得精彩灿烂,更让他整个人精神焕发,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帮助之恩、知遇之恩、授道之恩、养育之恩当中,养育之恩是必须要报答的,母亲十月怀胎生下了我们,父亲与母亲倾尽一生呵护我们成长,如此无私付出,难道我们不应该知恩图报吗?让我感触最深的一首歌曲,是筷子兄弟的《父亲》。是的,时光令我们成长,可它同样也令父母衰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哪怕只是从千里之外打一通电话,或写一封家书给父母,父母都会感到无比幸福。知遇的重要,对其解释最详细的非《马说》莫属。“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结合现实,那些有才却无人赏识的人正如《马说》中的千里马缺少一位伯乐。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如果没有人发现,当光芒被覆盖时,那么也就如常人一般,可见知遇是多么重要。知遇之恩我认为应与授道之恩并列。老师教授我们知识,让我们有成功的基石,他们与识才之人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这同样也值得我们去感恩。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感恩增进了父母与子女、师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和幸福感,知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人之初,性本善,如今人们能保持这种本善,即是感恩的功劳,因为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篇四:和诸葛亮聊天】

星期六的晚上,我做了个有趣而且又能让我终身受益的梦。

就在那一晚,我回到了一千八百年前三国时代的一个早上,我刚刚光顾时正值午夜时分,当时的我还想继续睡觉,而他们的士兵早已做好了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准备。无奈之下,也许我被当时所在的蜀国将士准备奋力一搏所震撼,猛然间醒来,急忙跑出去想看个究竟。

忽然,远处一个手持羽毛扇的一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定睛一瞧,那可不就是聪明过人、料事如神、才华横溢的、令我仰慕已久的诸葛孔明吗?

我赶紧跑步前行,几步之后,我又停止了脚步。我突发奇想:起了一个问题——要是诸葛先生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小孩,那我可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不知怎么办好。

可是,这么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出现,我怎么可以错过向他讨教的机会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便疾奔山顶。

果然不出我所料,诸葛先生对我:“你是哪里来的小孩啊?”“我,我是从,从家……里来,来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诸葛先生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小孩子可不要说谎哦。”“您为什么能每次都打败曹军呢?”我急切地问。

【篇五:你,从远方走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写照。今夜,他从远方走来,与我畅谈他的一生功绩。——题记夜深人静,万物皆睡,夜空繁星依旧,我坐在竹椅上,望着那轮明月。一阵微风起,灯下只见一人手执羽扇,身着白袍,道骨仙风,仔细一看,原来是古今第一贤相,自号卧龙的诸葛亮。

只见他,从远方徐徐走来,道:“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何不来品茗畅谈。”我受宠若惊,和诸葛亮在园中品茗,我看他道:“先生,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学广才,却一心只为报先帝三顾恩。您可曾后悔?”他沉默许久,道:“公过奖了。如公所言,人称‘智绝’的我本该在卧龙冈安度一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先帝真心待我,三顾草庐,足见诚心。所以,我尽毕生才学,竭忠相辅,乃是我报先帝知遇之恩也。”

听完后,我心中暗许,诸葛先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被他对先帝的忠心所折服。

稍后,我向诸葛先生讨教道:“先生自山以来,火烧博望,使曹军落荒而逃;草船借箭,神机妙算;出使东吴舌战群儒,气势非凡……真乃神人!”

他微笑道:“公过奖了,这都是我报先帝之职分。想我一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安居平五路,在即将成功之际,也因大意与成功失之交臂……”他将一杯茶一饮而尽,若有所思。

我也沉思:“诸葛先生也难免有失败的时候,真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也要向他学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立下宏图大志。我回过神,发现他已离开。他,从远方走来,又走向远方,我默默回想,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