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知无穷尽,行无止境】
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关于行和知的关系一直在被很多哲学家所探讨,他们主要的观点都是,行要先与知,要靠行来推出知。简单来说,只有我们真正行动过,才能够真正明白事物的真理,这也就是行先于知的道理。但这毕竟是古代哲学家们得出的道理,由于受到了当时很多条件的限制,我们现在需要根据古代哲学家的观点,重新进行定义一下知与行。
知与行,应该是一种二者相互结合的关系,知与行其实应该是一个整体,知道不行,那我们就成了叶公好龙式的人物,知则无畏,无知不行。纸上谈兵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赵括知道的很多,谈论其军事来头头是道,但是真正领兵打仗却畏缩不前,他知道的很多,但是却不敢做、不会做,不禁成为后人的一个笑柄。
现在我们就要坚决的抵制那种“空谈误国”的小人,现在就是有那么一种人,批判社会慷慨激昂,捶胸顿足,可是细细看来,他们的为人处事也不过如此。所谓“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指的就是这种人。
所谓“知无穷尽,行无止境”就是说知行永远都没有终点,人生就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我们不能够成为叶公好龙式的人物,也不能当行动的矮子,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努力去探索、去追求。
【篇二:叶公好龙新编】
叶公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他可真是臭名远扬。叶公的儿子叶泽也特喜欢龙,房间里每件物品上都有龙,但是别人都说他是虚情假意,跟他父亲一样。叶泽特别奇怪:“唉我喜欢龙有错吗?”叶泽经常这样说。
一天,叶泽在院子里画龙,他画的龙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但就是没有人买他的画,曾经还有人羞辱他,说:“猪画的都比你好。”叶泽刚画到一半,就看见一大群人在议论什么,他很好奇,于是就走过去,仔细地听着。原来他们在讲他父亲的故事,现在叶泽知道了为什么别人说自己虚情假意了。他想:父亲是父亲,我就是我,怎么能与我父亲相提并论呢?我是真的喜欢龙。
叶泽每天还是在画龙,说龙,关于龙的事,他都感兴趣。这事被真龙知道了,就想去考验一下他。
这天,真龙飞到叶泽家,叶泽看到了,先是一惊,然后高兴地说:“您就是真龙吗?”“恩!”真龙见叶泽并不怕它,十分满意:“你比你父亲要棒多了,你父亲嘴上说喜欢龙,但真见到我时,却害怕极了,而你却跟他不一样,我会向人们说你是真心喜欢龙的!”龙微笑地说。
人们知道叶泽的事后,向叶泽道歉,还买了有叶泽画的龙画。叶泽的龙画,画得越来越好,买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叶泽成了家喻户晓的画龙大师。
【篇三:《叶公好龙》续写】
大家应该都记得叶公好龙的故事吧,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叶公虽然被天上的龙吓了一跳,但他仍就十分喜欢龙。
一天,他去海边游泳,捡到了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他想:世上还有这样的东西,我要带回去好好观察。接着,他就将那个宝物带了回去,放在一个木匣子里,天天都要好好的看一看。
可是,有一天当他再一次打开木匣子时,看见的却是一条全身天蓝,外貌可爱的小蓝龙。这时,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捡回来的是一个龙蛋,而现在这个龙蛋已经孵化出了一条小龙。他欣喜若狂,立刻让人上了十条鱼,小龙一下子就吃了一条鱼,眨眼间,十条鱼已经成为了小龙的腹中之物。
就这样,小龙就在叶公家“住”了下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小龙也一天天的长大了,直到那一天……
那一天,叶公和小龙在院子里玩耍,忽然,从远处飞来了一条龙。大怒道;“大胆叶公,竟然敢偷了我的儿子,看我今天不扒了你的皮,煮了你的肉!”小龙说:“谁是你儿子,他才是我爸爸。”说着,小龙指着叶公。原来,这条龙就是东海龙王。这时,叶公站了出来,他把自己捡到龙蛋的事情说了一遍。东海龙王这才意识到原来是自己误会叶公了,它刚想拉着小龙回去,结果小龙不愿意了。叶公安慰道:“这是你爸爸,你也应该回去了,再说如果你想我的话,随时都可以来找我。”小龙这才依依不舍地跟叶公告别了。
【篇四:叶公好虎】
自从叶公被天上下来的真龙吓了以后,就变成了植物人。好不容易等他恢复了,法官原本想好好和他谈谈,但他一溜烟就用七里靴赶了回去,我万万没有想,他居然又爱上了一种威风鼎鼎的生物——老虎。
叶公的老毛病又犯了,在衣服上绣上虎,在屋子里,又刻上了虎,还每天轮流给邻居们讲虎的故事,“大家好,虎呢,在近代非常……”
每天说了又说,讲了又讲,渐渐的,没有人再来听他的故事了,就连一向犯了爱听故事病的“吹牛大王”“匹诺曹”“炸弹巨人”“还有钢铁飞龙”都回到他们各自的星球上去了,可见,这一位叶公是有多么的唠叨。
他白天唠叨,晚上唠叨,大半夜烦得人们一直睡不着,就连从千里之外开车的人听见了唠叨,据说一个月都睡不着,有人一听见她的唠叨,就想马上开车,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只要车子开的最大码,就会重新穿越到那个人之前出发的地方,这样使一些人穿了又穿,走了又走。仿佛这条路一直没有尽头。
天上的九阴白骨光圣虎王,听了她的唠叨后,以后人们一样变得每天要发几次火,可是有一天,他决心要,、护卫放了他,见一见那个每天都要见自己的人。
九阴白骨光圣虎王,来到他家之后,叶公立马发现了她,叶公这一次在虎王那面前并没有太害怕,因为叶公在之前见到龙的过程中,胆子变大了不少。
叶公对虎王说:“我能骑骑你吗?”当然,于是,叶公大方自然地像骑马一样上去了虎背,越骑越有劲。叶公一不小心居然拍了一下老虎的屁股。虎王一怒之下差一丁点就把叶公给吃了,这下好了,叶公一时害怕又变成了植物人。
而虎王,觉得死的人肉不好吃,所以继续回他的天空,潇洒自在了。
【篇五:龙文化的作文800字】
龙,再耳熟不过。一提到我们的祖国——中国,哪怕是外国友人,要么想到的是饺子瓷器,要么就是这龙了。
那么,龙文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据科学考证,龙在中国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也就是七八千年前的中国。那时正值新石器时代,再加上有龙的这一虚像想象,人们雕刻的有关于龙的玉器、石器与基本的泥塑层出不穷。例如内蒙古赤峰市出土的“C"形青玉龙,大约在七千年前左右。它的刻工精美,巧夺天工,是中国出土的,最先发现上古时期的人们已经想象出龙的一个证明。
《史记·封禅书》记载着这样一句:“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在秦汉时期,人们对龙的信仰与崇拜仍不改往前,但是对象似乎有一些改变——一些皇帝的权利日益膨胀,便逐渐将龙据为己有。甚至,皇帝都被世人尊称为“真龙天子”,被当作真的龙去侍奉。
而到了明清时代,龙的定义就不再发生巨大变化,反倒是形状换来换去。在明朝洪武时期,龙的头小、颈细、身体细长等特点。又到了永乐、宣德时期,龙又一改前朝的细小,变得高大而粗壮。但,不管什么时期的龙,都显得华贵精巧。
龙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着保平安,带来祥瑞的作用。虽说与外国的恶龙同称为龙,都带有着宗教的色彩但是两者差异甚大。那么为什么外国畏惧的恶龙,到了中国就变成了祈福对象呢?
这实际上和基督教、佛教的理由大相径庭。基督教徒信奉神明,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佛教则信奉佛祖,认为佛祖可以保佑他们。龙,也是一种宗教迷信活动的“材料”之一。人们当时的生活困苦,渴望一种信仰来支撑他们,便会有了各自宗教。而龙在中国被当作圣物与神灵,理由就再显而易见不过了。
有关于龙的故事也是多到数不过来。最著名的非“叶公好龙”莫属了。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叶公的人,他非常喜爱龙,以至于他家的墙、酒器、杯等各种东西上都刻满了龙。他是那样的喜爱龙,一直到天上的龙都知道叶公喜好龙了。他决定下凡去见一见这个崇拜自己的凡人。可惜,叶公刚一见到龙,边吓得逃跑了。
不管是反面的,还是正面的,龙都是中国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文化,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它。
【篇六: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作文五年级】
【篇一:那一刻,我长大了】
梁淼淼
那一次,我上台讲故事没有害怕,胆子也大多了。
冯老师让我们每人讲一个故事,可我以为要好多天才能轮到我,没想到,听冯老师说,明天就是我第一个讲。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震,唉,我是被逼上梁山啊!
我命由天不由我,认命吧!我只好回家准备着。我准备讲《叶公好龙》这个故事。为了让自己不在明天的讲故事会上出糗,我先在镜子旁练习,把镜子里的自己当成同学们,发现可以,就再对着爸爸妈妈练习。惨了!我又紧张了。我努力地讲,讲得有一点结巴,不太好。我再练习第二遍,第二遍不行,就练第三遍,我就这样反反复复地练习着,直到练习到第十遍才觉得自己不结巴,也不紧张了。我一直练习到了晚上十点,虽然有点累,但我一想,到了明天不会再紧张了,我就很开心。
时间过得可真快,第二天如期到来了。我一早就来到了学校,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来了,8:30的语文课铃打响了,冯老师说:“昨天说上来讲故事的同学们可以上来了。”我双手紧紧地抓住衣服,脸涨的通红,我就如同一只乌龟一般,慢慢地“爬”上台。上台的一瞬间,我脑子里忘记了所有的台词,昨天的倒背如流变成了今天的结结巴巴。可台下的同学们对我说:“加油,你可以的!”“加油,别怕!”同学们不仅没有笑话我,还给我打气鼓励,使我心里涌出了阵阵暖流。
“叶公特别爱好龙……”我终于讲完了《叶公好龙》的故事,同学们对我报以阵阵掌声,我高兴地笑了。
那一刻,我胆子变大了。
【篇二:那一刻,我长大了】
叶思彤
我的手指在许多的钢琴上跳跃过,永远不会忘记的是第一次参加钢琴比赛的那架琴。因为,那一刻,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因为是人生的第一次比赛,所以特别努力,几乎每天都要练四个小时。别人在看电视时,我在练琴;别人在游戏时,我在练琴;别人还在睡梦中时,我还在练琴。每次练完琴,看着红红肿肿的手指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苦。
就这样,我练了三个月,直到曲子闭着眼也能弹出来。比赛当天,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简直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就连抽签时手都紧张得发抖,我抽到的是八号。
“六号上台!”快到我了!快到我了!我头上渗出了不少汗水,妈妈一个劲地叮嘱:“弹的时候一定要稳,不要急,仔细听,别弹错……”而我根本没有心思听妈妈的碎碎念。
“七号上台”又是一声,“天哪!我不想比啦!"我的脸涨得通红,汗出了一次又一次,被我擦了一次又一次,手上也出汗了。妈妈见了嘀咕着:“弹琴可不能出汗,不然会打滑的!来来来,快擦擦。”可哪里擦得干啊,于是便在漂亮的礼服裙上蹭蹭。
“八号上台”,完完完!到我了!我的手使劲捏着裙摆,观众们都看向我,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硬着头皮慢慢走上台,向观众行礼,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我轻轻松了一口气,把琴凳挪到了合适的位置坐下,当手指触碰到琴键的那一刻,我陶醉在自己的琴声中。我发现,比赛也没我想的那么难啊!我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着,迎来的是一阵阵掌声。
是的,我的成长就是这么简单,这一刻是我成长的最好印记。
【篇三:那一刻,我长大了】
陈高航
长大是什么?个子长高了,自年龄增长了,会骑自行车了……我们在一次次经历中成长,而那一次撒谎的经历,让我真正长大了。
上学总有很多烦恼,每天都要写许多作业,学校的、小课的……我真想变成哪吒,拥有三头六臂了。可在最近,妈妈怕我数学成绩跟不上又给我布置了一套《常规作业》,里面又是口算,又是提高应用题的,我简直如八爪章鱼,不断地去做,真是忙不过来了。可又怕妈妈的责骂,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敷衍了。
一连做了几天,我实在不想做了。那天发现妈妈不在家吃饭,偷懒了一次。当她问我有没有做完的时候,我信口答道:“我做完了,并且自己对着答案检查过了,全是对的。”妈妈听了以后,开心地抱住了我说:“我们家航宝真厉害,这么难的题,都做对,加油!"可她没注意到我那闪烁的眼睛。我听了她的话,我一阵心虚,还有一了点后悔。她对我那么信任,我竟然这么快就失去信任。可我转念又想:如果我告诉妈妈真相,她会不会打我呢?到底告诉不告诉她?这个念头如同被关在笼中的鸟儿急切想出笼一般,在笼中转来转去,让我坐立难安。
第二天,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妈妈会发现。我就这样心神不宁,连上课时都会走神。下午放学回家后,我觉得这样过一天太累了,便向妈妈说了真相。我已经做好被打的准备,一只大手轻轻地抚了抚我的头,我抬起头,看见妈妈正温柔地望着我,对我说:“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就等你来说出真相,希望你自己真正知道错了。”看着她信任的目光,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撒过谎,那次撒谎让我真的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