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奇妙的数字世界】
迈进校园大门,要说我最爱的课程,非“数学”莫属。它藏在墙上挂的钟里,跳跃在动听的简谱上,还游历于我最爱逛的超市中……
在我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便会在我看电视或玩耍时问我类似的问题,想玩10分钟,还是100秒,而我总是选100秒,因为100比10大啊,瞧我多聪明!看电视总是想多看会儿的嘛!然而上了小学我才惊奇地知道10分钟是600秒,比100秒长多了呀!妈妈真是狡猾呢!
我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弹吉他。第一堂课,老师给了我一张上面写满了1到7的阿拉伯数字,我看了看,笑着调侃老师:“我是来学吉他不是来学数学的哦!”老师和蔼地微笑着告诉我:“在音乐的简谱上,数字1代表duo,数字2代表rui……”我羞红了脸,但也增长了见识,原来数字能代表这么多音符,各种音符配合能演奏出如此动听的音乐,真是神奇啊!
逛超市可是我的最爱之一!大班的时候妈妈要我买东西时学习对比物品间的价格,我便开始关注价格牌上的数字。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总是比错价格的高低,虽然妈妈解释了但还是无法理解。直到一年级学了10进制的加减法,我才想明白,原来价格上的点,右边满了一个10,就会移到点的左边记作一个1,满了两个10,就会移到点的左边记作一个2,这就是10角等于1元,20角等于2元,价格牌上1。9元意思就是1元9角。学会了元角分的知识,以后去逛超市就再也不愁比错价格了,数学真是好帮手!
无处不在的数学,让鲜艳的花朵、清丽的鸟声、刺激的游戏都黯然失色,我爱这奇妙无穷的数学世界!
【篇二:藏在旧物里的幸福】
一个意外的举动,让我发现了那个藏在旧物里的幸福。
旧时的幸福造就今日的幸福。为了让我身临其境,直观地面对那段旧时的艰苦,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妈妈打开了房间里最大的那个抽屉。抽屉里有四本精美的册子,分别收藏着:邮票、旧钱币、各类纪念章和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我好奇地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这些东西对我来说不仅从没使用过,就连见都不曾见过。
妈妈指着那些票证告诉我:“这些都是你外婆的收藏,最早的是民国时期的税票,最近的则是70年代她单位里发下来的粮票。”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外婆工作的单位要发粮票啊?”妈妈笑着回答:“因为那个时期的物资特别紧张,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东西的,买东西除了要付钱,还要凭借票。每个人的口粮都有限定,不用说鸡鸭鱼肉,就连豆腐都要凭票才能买。”“那外婆不是很可怜?”妈妈听了点点头,道:“是啊,你看与外婆相比你有多幸福,所以要懂得珍惜啊!”
我又接着问:“妈妈,那你小时候呢?”妈妈一边回忆一边讲述:“妈妈小时候很幸运,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的日子已经越过越好了。随着下海经商的人逐渐增多,物资也越来越丰富,与你外婆相比,妈妈的少年时代不止强一星半点。买东西不再需要票证,只要有现金就能交易,但是人均收入却还是不高,元角分的小面额毛票使用得比较多。物品的种类也没有如今这么齐全,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听了妈妈的一席话,我陷入了沉思,与外婆和妈妈相比,我简直就是蜜罐里泡大的孩子。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机动车,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想吃的食物、想要的玩具。网购平台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只要下个单,快递小哥就会把货送到家;如果在家不想做饭,只要点开手机,就会有人送饭上门;出门旅行也很方便,可以用手机买票、订房;出门在外不需要带足现金,可以用手机直接支付。就连外婆都连连感叹:“如今的时代真好,出门不再需要介绍信,坐车不需要大半夜排队。”这就是我们今时今日的幸福生活,旧时的不易造就出来的幸福生活!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努力才能达到一个巅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