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郊游】
前年学校安排过爬山,今年一直惦记着去郊游。在元旦前一天,终于上路了。
遥不可及的台阶在眼前出现了,心中忽然没有了底,一下子虚了下来。这么长的台阶,要走多久啊!同学们硬着头皮走了上去,渐渐地,由于山景的变化莫测,让同学们改变了心态。
小路旁,一簇簇的小叶黄杨在微抖的山坡上顽强地生存着,看着它,心中默默地坚定信念。连植物都可以,我们怎能不行?
山坡上,树儿们微微地聚拢在一起,像是在谈论知识地少年们,微风徐徐,火红的枫叶随着风摇曳了一两下,像是接受了风的邀请,轻轻柔柔地走下枝头,与风经历了人生最美丽的时刻。山坡上,三三两两的红枫树在绿杨之下,显得那么像宇宙中的亮闪闪星星。爬到了山顶,山中的凉爽令人心高气爽,展开了双臂,接受大自然那与从不同的感受,仿佛天地之灵,拢聚与我心。
山中的美,震撼人心,下一次的效游,真令人期待。
【篇二:对一片落叶发呆】
蓦然回首,又是一年落叶时。
孤独地坐在长椅上想事情,手中翻开的书已停滞许久。忽地,一片金黄悠悠然地飘落,停在了折角的书页上。
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园里,对一片落叶发呆。
去年的秋天,前年的秋天,我也曾手执叶片,默默地看着。也许那时的我,还只是欣赏那精致的纹理与自然的色彩,也许只是发自内心地赞叹大自然的美丽,也许只是忽地想起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之类的句子。而现在,只是发呆……
悠悠然,在书卷中,我已度过我的十分之一世,殊不知身边的花开花落,叶青叶黄,已有十二次的重生。这些小小的花,薄薄的叶,从没引人注目,也从没芬芳醉人,命运给他们仅仅是从花开,到花败,从叶青,到叶黄。这一生,花开的时间是那么短,叶绿的时间在我们眼里也不过是短短一瞬,可那,却是花儿草儿一世的华美。十二载的生死,这就是花啊、叶啊的生命轮回,这就是岁月悠悠的变迁。
我自认为我是幸运的,至少,我还能坐在空无一人的长椅上,呆望着那一片又一片落叶的飘落,在它们“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途中,加入这别有深意的仪式。每一片的叶子落在地上时,带来的,是时间轻轻的叹息。
人不可活得太麻木,虚度我们所谓的“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时光。其实,把自己埋在工作与学业中,何尝不是一种虚度?人本是属于自然的,却在自己创造的“珈锁”中挣扎。这样不活得太累了吗?还不如做一树、一花、一叶,生命虽短,却无拘无束。生命总有轮回,人总有去时。做得太过努力,太过投入,不过是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负担。
走进一片落叶,看叶的悠悠飘落。
有人说,叶、花、人、世间万物,总有变成灰的那一天。叶有再生之时,花有再生之时,人也应该有吧。人与自然,有一种微妙的联系。人走进自然,就从世俗、名利、生死中走出来了。
对一片落叶发呆,对自己的内心发呆。
【篇三:冬天里的一棵树】
小区零星的有几颗柿树。
秋天过后这几棵树也依次叶黄叶落,顺从季节的选择。本来就不稠密的柿子也大都被虫叮咬,被风侵袭,纷纷坠落,仿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立冬之后,大地经历一场浩劫,被荒芜占领。周围一片枯萎,唯有中间这颗柿树,伶仃地顶着一些果实,散发着一丝生机和凄美的红色。
季节的深处,叶子早已落尽,柿树的几个果实还在枝头。迎着凛冽的风,静止或战栗,与严寒对峙,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又似乎那么坚定。每次路过,总会不由自主望几眼,因为上下班节奏快时间紧,来不及细视便匆匆而过。
大自然总有一些坚强的灵魂,在与季节的对抗中千磨万击,昭示着一种精神和力量。繁华时给人以勃然的生机和生命的喜悦,凋零时又透出一种淡然和冷峻。
周末了,远离人群,终于放慢了脚步。树下伫立,仰起头,拿出手机,对准镜头,一种敬意油然而生。柿树很高,仅剩的这几个柿子都高高地挂在树顶,一个个精神抖擞,硕大饱满。也许在某一个深夜或黎明,在一场疾风或大雪过后,逃脱不了纷纷坠落的宿命。但此刻它们从不畏惧,镇定地和蓝天白云对望,与星空为伴。深冬的阳光下,那几点红格外耀眼,给凛冽冬日平添几抹暖意。
一棵树,一朵花,一棵草都值得尊重和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