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爱,是一种体贴】
“爱他,就给他最好的。”但什么才是最好的呢?面对生活简朴,一心只为我们考虑的长辈们,我们总是不知如何传达自己的心意。殊不知,爱就是体贴。
爱,是一种体贴,这份体贴叫“等待”。清晨,快要迟到的我飞出家门,用最快的速度冲下楼梯。“吱呀”一声,三楼的李爷爷慢慢地从门中走出,我不由得一个急刹,小心翼翼地跟在爷爷身后。“嗒嗒嗒……”清脆的撞击声传入耳中,原来是六楼的张阿姨。瞧见我们,那高跟鞋立刻就威风不起来了,服服帖帖地待在张阿姨脚下。看着李爷爷一步一个阶梯的背影,我们放轻了脚步,慢慢跟在身后,生怕惊扰到他。张阿姨也赶着早班,但我们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心照不宣地一步一步走。清晨的阳光从楼道间的窗户洒进来,洒在了这幅静谧和温暖的画面上。
爱,是一种体贴,这份体贴叫“需要”。最爱零嘴的奶奶,因为糖尿病已经好久没吃过糖了,每每说起糖果,奶奶就会露出渴望的神情。奶奶的生日快到了,我们几个孙辈便合计着给奶奶做一个代糖蛋糕。经过一个月的兵荒马乱,从完全不知如何下手到看食谱和视频,最终制作成功。当我们把自己亲手做的蛋糕端到奶奶面前时,奶奶的眼眶马上就红了。她笑着责怪我们,挨个弹着我们的脑袋,然而那下手的力道轻飘飘的,更像是温柔的抚摸。我们笑嘻嘻地催奶奶尝尝鲜,奶奶端着盘子,抖着手送了一口进嘴里。蛋糕入口,奶奶半眯着眼,不住地点头:“甜,真甜,真是甜啊!”看见奶奶这般陶醉的幸福样子,我们心里也充满了快乐和感动。
爱,是一种体贴,这份体贴叫“接受”。生活繁琐,我们一家很久才能回乡一次,见到爷爷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而每次我们离开时,爷爷总要大包小包地给我们塞东西,霎时间,我们的车后厢就成了农产品市场。爷爷总是摸着我的头,郑重其事地将一支铅笔或半块橡皮按在我手中,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娃儿啊,要好好读书哇!”他一面塞我们东西,一面用那浑浊的眼睛深深地注视着我们。有时爷爷给我们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实用,但我们都笑着接过他老人家的,因为这是一片心意啊。看着爷爷堆满皱纹的笑容,我们心中离乡的忧愁就被这明媚的光驱散掉了。
爱,不需要赴汤蹈火,不需要海誓山盟,更多时候,只要我们多留一点心,多给予一份体贴,爱的花朵便会盛开在彼此的心扉。
【篇二:让压岁钱更有意义】
睡莲枕着水波跃着光年悄然绽开,贺岁迎春的祝福像初醒的露珠缀満荷塘。新年的盛宴开始了,蓬勃的心跳和着涟漪,闪耀璀璨年彩!
除夕之夜,我和哥哥姐姐心照不宣地等待妈妈发压岁钱。妈妈却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压岁钱本来是给孩子守岁的,并非是零花钱。在过完年后,压岁钱都要上交给父母。”一听这话,我们三个人都愣了,这不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吗?一个个犹如蔫了的茄子,个个都愁眉苦脸的。妈妈看到我们的样子,不由得笑出声:“不过,你们要是能让压岁钱更有意义,她所需要的压岁钱就会在她那‘安家’。”
还没等妈妈点将,姐姐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发言:“如果给我压岁钱,我就要去电影院看电影,一饱眼福嘛!”说完,姐姐一伸舌头,扮了个鬼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妈妈没做声。
这一下哥哥可得意了,他美滋滋地想着自己肯定是最后的赢家。于是,不等我开口,他便抢先回答:“如果我拿到压岁钱,我就去买一份‘全家桶’,大年三十,怎么能不好好庆祝一番呢?”说完,他得意地看了我们一眼才坐下。他见妈妈许久都不说话,像发现自己说错了什么似的,脸“刷”地一下红了,直红到耳根。
最后轮到我了,我像怀里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心怦怦地跳,我低着头轻声答道:“如果我能拿到压岁钱,我想拿去买《假小子戴安》和《dly袖珍木工屋》。戴安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孩子,她的穿着和性格都很像个男孩子,但那不过是想保护这个爸爸失踪了的家庭,她真的让我很感动。《dly袖珍木工屋》能一步一步地教读者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创造性地建造属于自己的‘袖珍木工屋’。我想按照书里的步骤,亲手给爸爸妈妈造一座这样的独一无二的精美小木屋。”我刚说完,妈妈就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抬头一看,一个翘起的大拇指出现在我眼前。
窗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窗内,幸福的笑容漾在妈妈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