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特殊的礼物】
在我的脑海里有很多很多难忘的事,它们就像天空中无数的闪亮的繁星。而其中那颗最大最闪亮的就如同我最难忘第一次给妹妹缝肚兜的事,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写完家庭作业,突然想到妹妹一岁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可我还没有想好要送她什么礼物,正在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时,突然看到了桌子上的桌布,对了,有了。妹妹平时吃饭时老是洒在桌子和衣服上,我何不缝个肚兜给她呢!她一定会很开心地,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妹妹戴着肚兜吃饭时可爱的模样。想着想着我竟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说干就干,可是,我从来没有缝过东西啊,这可怎么办呢?如果刺伤了手怎么办?可是一想到妹妹拿到肚兜时开心的样子,我就硬着头皮干起来。什么事都有第一次嘛,不试一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能行呢?于是我拿起剪刀,找来一块妹妹最喜爱的粉红色带圈点的布剪起来。对了,先剪一个半圆形,又剪了一个半圆形,把两个半圆重叠放在一起缝起来。我小心翼翼的把针穿进布料里,学着妈妈的样子缝补起来,不一会儿,不知是累的还是紧张,满头大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缝补好了,看着歪歪扭扭的针脚,好似一条淘气的蜈蚣在爬行。虽然不是那么美观但是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觉得美滋滋的,可是还是觉得哪里有些美中不足,对,再剪一些可爱的卡通这样不就更漂亮了吗?于是我又把一些卡通人物缝补在了肚兜上,这次显然就比上次顺利多了。最后又在小肚兜上加条松紧带,大功告成。整个肚兜看起来漂亮极了!到了妹妹生日那天我拿出自己准备好得肚兜,轻轻地给妹妹带上,半开玩笑地说:这下你可不是小花猫喽!妹妹格格地笑了。我也开心地笑了。笑声充满了整个餐厅。
直到现在我依然忘不了那笑声,忘不了第一次给妹妹缝肚兜时的情景。那纯真的笑声,那努力之后的成功地喜悦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篇二:父亲节】
今天是父亲节,人家都在祝贺父亲节快乐,是我勾起阵阵的心潮。
每当上学、放学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是家长接送上学、放学,但我却是爷爷接送。开始,还是爸爸载我上学、放学,现在只能成为一段回忆。爸爸被病魔夺走了,想起了爸爸,他长着两条清秀的眉毛,一双秀眼,一条饱满的鼻梁,一张常带微笑的面孔,高大的身躯,点点滴滴都印在我的心里,他对我们非常关心。现在要见面时不可能的,只有回忆。每逢时节,点着香烛,随着微风的飘扬,好像在鼓励我们:“你们要听话,你们要努力。”我们偷偷看着爷爷奶奶,他们眼含热泪,并没有表露出来,强忍着。妈妈在外面工作非常忙,我们默默地祷告着:爸爸,爸爸,希望多帮助妈妈和姐姐,因为我们想小鸟一样张着嘴巴,叽叽喳喳等着吃。现在只有爷爷和奶奶,他们像一根松紧带把我们套住保护,每天唠叨着,叮嘱我们上学路上小心,放学问这问那,要求我们完成作业。
但是,有一件事还使我十分后悔。有一次,爷爷要求爸爸锻炼,要我和哥哥在左右给他扶手,走着走着,他很高兴,哥哥想了一个办法,拿一根棍子给爸爸,我也俏俏地走开。这件事使我非常的后悔,我怎么不为爸爸多做一件事呢?
现在,什么事情都过去了,我只有努力读书,鞭策自己,来报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一个有用的人。
【篇三:我的第一次研学活动】
朱熹有诗云:“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四月花开,是春游的好时机,4月23日,我校四年级同学在洪泽白马湖举行了一次研学活动,这是我进入小学以来第一次参加研学活动,我的心就如骏马一样,早就奔到了目的地。
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白马湖,只见那里烟波浩渺,绿树成荫,鲜花如海。几位教练把我们带到草地上,拿来几根松紧带,带领我们进行第一个拓展活动——开火车。活动规则是全组同学用松紧带把腿两两系在一起,走到指定地点,用时最短的组获胜。比赛开始了,我们互相抓住旁边同学的衣服,只要有一个人摔倒,全体就会跟着一起摔倒。“一二一,一二一……”我们喊着口号,摇摇摆摆,像一只小企鹅,突然有一个队员摔倒了,我们迅速调整,分秒必争,坚定地向前走去,我们超越了第三组、第五组,又超越了最厉害的一组,我们胜利了!
下一个拓展项目叫“三人两足”。三个人把绳子绑在腿上向前走,不能摔倒。这个项目有点难啊,可是难不倒我们。我们迅速把绳子系到腿上,双手搭肩向前走去,但是快要走到终点时,不知怎么回事,我们全都倒了。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不能只顾自己,要顾大局,才能胜利。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拓展项目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学校了,希望以后学校再组织几次这样有意义的研学活动。
【篇四:高空时刻】
在菲律宾的第四天,我们如约来到长滩港湾,可我和导游会面后的第一个游玩项目几乎让我吓破了胆,好像得了“偶然性恐高症”。
我们先上了船,换好泳衣,这是干嘛?难道是海底漫步?太好了!但问了老爸,他却说我们要坐四人船伞。天哪!怪不得老妈没上船,跑得没了踪影。
等我们身上绑好了松紧带,看着那正被船夫扔进海里的长长麻绳时,我就开始发抖了,可这会还有什么脱身的办法呢?正想着,麻绳慢慢变直了,四个人渐渐地飘向了200多米的高空中。一时间,海风吹在脸上,我却完全没有感觉,这时我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一下子把下降手势做成左右摇摆手势,于是降落伞便左右晃动起来,这更增加了我的恐惧。海面上波光粼粼的光亮异常夺目,但在我眼中却成了一团团令人眩晕的光圈……
迷迷糊糊中,我不知何时降到了离海面约10米的低空中,我大喜过望,狗跑式地要马上回船上,可船夫却一定要让我们在海面上蜻蜓点水似的点了几下才肯,我害怕极了,真怕一条鲨鱼跳出来咬住我的腿。
终于回到了船上,我由于一直紧紧抓着扶手边的绳子,手上的肌肉都是僵硬的。现在我回想起那高空时刻仍然很后怕,今后我再也不敢凭空漂浮了。
【篇五:老物件缝纫机的故事】
每一次回老家,都会看见那架又旧又破的老式缝纫机。从缝纫机上的灰尘,油漆脱落的机体和生锈的脚踏板就可以看出它的“悠久历史”了。
它是属于我的小姑婆的。小姑婆是一位个子不高,心灵手巧,又很慈祥的老婆婆。在我看来,这台缝纫机简直是“一文不值”,家里人也总是劝小姑婆将它“处理”了,可小姑婆却把它当个宝,说什么都不肯。
有一次回老家,我急着穿新衣服,就把商标先拆了。可等到试穿的时候,发现皮筋太松了,穿上就会往下滑。这下可好,即不能退货,也不能穿,我们都为这件事发愁。小姑婆见了,拿起裤子,扯了一根松紧带,就坐到缝纫机前忙活起来了。
我把脸凑过去,只见小姑婆非常娴熟的穿针引线,接着又挑开裤腰,将皮筋取出来。那软尺量了我的腰围,剪下一截松紧带,脚踩了几下脚踏板,又把松紧带很快的缝了回去。我都没反应过来,只觉得缝纫机“吱扭扭,吱扭扭”转了几下子,小姑婆就修好了裤子。
我是又惊又喜,拿着裤子,就不停的问小姑婆:“小姑婆!小姑婆!你是怎么学会的呀?”小姑婆笑呵呵地给我讲了缝纫机的故事:“我年轻的时候,是镇上小有名气的裁缝。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钱,很少买新衣服,就经常有人找我给缝缝补补。事情一多,我也忙不过来。为了能更好的为大家服务,我就走大街,串小巷,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换来了一台缝纫机……”
我再次望向缝纫机,忽然发觉它的价值是金钱所不能衡量的了……
【篇六:温暖的记忆】
亲情犹如一江剪不断的春水,流动的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思念;亲情犹如一丘数不尽的细沙,沉淀的是长年累积的牵挂;亲情犹如夜空中的那颗北斗,指引的是那迷路的羔羊回家的方向。
我珍存着一双比手掌大一点的小红鞋,是一双极普通而且是家做的布鞋,白色的鞋底,红色绒布做成的鞋面,两边还有三角形的松紧带,这真是一双漂亮、灵巧的布鞋,这里面凝聚了奶奶对我深沉的爱,每次看到它,我都谴责我这个不懂事的孩子,我心里十分内疚……
这双布鞋是奶奶为我做的,六七岁的时候她从乡下把它送过来的,
她把它套在我的小脚上,穿在我脚,十分合适,正正好不大也不小。奶奶露出了笑容,能给自己的孙子一个凝聚着自己心血的礼物,奶奶的心才平静下来,可我这个孙子不听话,不懂事,不愿意穿——在学校里,别人都穿买的鞋子,我却穿自己家做的,多土气呀,于是我把它压到了柜子底下。
不久,奶奶又到我们城里来住了,偶然机会,她发现了这双崭新的小鞋。
奶奶问我:“你还没有穿过?”
“……嗯……”我低下了头。
奶奶明白了,转身走了,我十分愧疚。
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看见奶奶在给弟弟做鞋。一根又粗又大的针,穿着一条长长的大粗线。奶奶熟练的动作,大针出来了,然后一下两下,把大针拔出来,把线拉过来。这是多么费力,这样重复了好几次,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千次才纳好一个鞋底,纳好一个鞋底就这么费力,那么做好一个布鞋得多么费力啊。我哭了,我的心在被鞭子抽打着,颤动着。
后来,姨妈来到我家,看见我的这双布鞋,姨妈问:“这是谁做的呀。”“我奶奶帮我做的。”“你奶奶真是关心你,你有这样的奶奶,真幸福啊。”
我要好好保存着这双布鞋,因为它很珍贵,它包含了奶奶对我的爱,它深藏在我的心底,让它提醒我珍惜、理解长辈的爱。
【篇七:三八妇女节有感】
妇女节又来了,我像往常一样帮妈妈做家务。今天我最想念的就是姥姥。自从奶奶过世后,姥姥就是我妈妈的妈妈。
是她,得知有了小弟弟给他织棉衣棉裤,像当初给我做一样;是她,在爸爸出差后,担心家里忙不过来,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是她,得知我心爱的裤子松紧带坏了,第二天一大早赶到集市挨家挨户的询问,虽然知道城里很少有卖的。作为女儿的她,既要照顾自己的女儿也要赶回农村照顾自己90多岁的母亲。
太姥姥在两年前,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把腿给摔断了,十个他的子女轮流照顾。这些子女,又是哪些会真的愿意照顾一个连自己的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老人?而姥姥,75岁的她,总是告诫自己身居外地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老人家为警告,任劳任怨。本该安享晚年的她,再次忙碌起来:从一手把妈妈和两个子女带大,起早贪黑种菜、卖菜,汗水一滴接一滴;一身衣服,缝了一个又一个的补丁,女儿的衣服总是朴实而整洁。挨家借钱,只为供儿女上学,离开这苦日子。大女儿的书包背了又背,小了,给儿子,小了,给小女儿(妈妈)。
操劳了半辈子的她,白头发比同龄人多,还因劳累坏了一只眼睛。她就是这样坚强,用一只眼一双手跨过了多少坎坷,尽心尽力的照顾自己的妈妈,操心操力的照顾自己的儿女。
她,就是这样,背着坚强忙碌了近一生的人,现在,我的姥姥在广州,照顾她那当博士、教授的儿子的家庭了,也就是我舅舅家了。前几天我和她约定好在广州呆几周就回来,现在想想姥姥这一辈子都在操劳。
她,我的妈妈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孝顺操碎了心,干完了活的人。现在还在担心儿女的温饱,母亲的健康的人。一个为家庭奔波一辈子的人。我的姥姥,我的妈!
她所做的事情对这个家的贡献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尽管现在我们相距千里,但我依然能感到她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