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年味】
生活中最常见的便是“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到了过年时便冒出来一个年味,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只有真正到了过年才知道年味是什么味。
年味第一味
一转眼到了大年三十,漫步在小区周围冷冷清清,店铺都把门关得紧紧的,只有红彤彤的灯笼才增加了点过年的气氛。走进楼道只听见急促的切菜声,闻见肉丸子的酥香,我放慢了脚步,想慢慢体会这独特的气息。走进家中一股更浓更香的气味窜进我的鼻子里,惹的我闭眼陶醉,睁眼一看爸爸妈妈在厨房内外忙的不亦乐乎,时不时传来的佳肴香味令我垂诞三尺。“叮叮”原来是爷爷。奶奶。弟弟。妹妹来了。他们坐下来教我和妹妹系中国结。弟弟则玩起了小灯笼。不一会开饭了—“火锅”“咕噜咕噜”地冒着油滴滴的大片腊肉,炸得外焦里嫩的鱼,弟弟妹妹最爱的土豆丝儿……”我连喝3碗鸡汤,大汗淋漓,便不再怕外面微凉的的春风,猛吃特有的年菜。弟弟妹妹一边吃着饭,恐怕也是被那香味馋了许久。大人们也一边吃着饭,笑着谈论家常。大家一起举杯相庆。庆祝新年的的到来。吃完饭后,收拾完毕,打开电视,一股浓浓的年味透过荧幕迎面袭来。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开开心心地看春晚。
年味第二味
大年初一天刚亮,我揉着朦胧的眼睛缓缓起身,猛然惊醒――今天要贴春联。稍做准备后,几张红纸,一小碟墨水,一支毛笔就摆在桌前。看着红纸红艳似火,竟不忍心下笔,生怕写错。在一笔一划中体味中国文化,当过年时热闹与书法的宁静碰撞后,就擦出了中国特有的年味。
年味第三味
孩子们过年时最高兴的莫过于放烟花了,看着弟弟妹妹买回来的烟花我不经眼花缭乱。等到晚上,胆子大的孩子,拿着香点燃院子里的烟花,胆小的孩子躲进房子里,隔着窗户瞄着窗外的动静,不一会儿绚丽多彩的烟花也点燃了黑夜,也带给孩子们来年的希望,空气中弥漫一股火药味,我想这便是年味吧。
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年味,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特有的味道。
【篇二:满分作文】
爷爷说:“地是老天爷赐的答卷。”
“锄呀,耙呀,就是我的笔。”
童年记忆中,爷爷是小学课本上标准的农人形象:一定草杆磨得光亮的草帽,款款松松的白背心和蓝短裤,脚蹬一双纳了厚底的黑布鞋,浸了井水的毛巾搭在肩上,时不时抓来抹把脸。彼时我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孩童,在地陇边翻跟斗,斗蝈蝈,捉蚂蚁,爷爷就站在他的大卷子上,手脚麻利地挥舞着巨大的笔,行云流水从这头写到那头,再从那头写到这头。到了午头,爷爷便点一支旱烟,深吸一口,转过来对我吐一串烟圈,我在烟圈中钻来钻去。爷爷蹲在陇上,呵呵地笑:“可不能熏了我的庄稼。”
那张大试卷有没有被批上鲜红的对勾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爷爷的答卷结出了金灿灿的麦子,于我便是结出了香喷喷的油泼面、白软的馒头和酥香的油饼。我在餐桌边狼吞虎咽,爷爷又呵呵地笑,今年的卷子答得也不赖!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我早已离开爷爷进城,成为了一名中学生。终日埋着脑袋,手下过着一张又一张试卷,只是在每年爷爷从农村寄来麦子的时候,我眼前又浮现出爷爷呵呵的笑脸,奋笔疾书的手仿佛握得是锄头,手下的答卷好像是一片肥沃的农田。
春去秋来,爷爷没再给我们寄麦子,农人常害的劳累过度,使爷爷无法再握起大笔挥毫他的答卷。暑假我们住回去照顾爷爷,七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还心心念念他的地“那是上天赐的答卷呦,不
好好写,要辜负了那么好的地呦……”他是真的爱地惜地——老伴早逝,子女进城,孤独的村庄里,地是他的孩子。
稍有好转的爷爷执意叫我们带他看田,一年的荒芜,地竞只是光秃秃的,并未长什么杂草,可爷爷看着光秃秃的地,还是止不住地叹息,声音颤悠悠地说:“今年这答卷上可是挂了个红灯笼……”我低下头,田边灿烂的几束野花点亮了我的眼角,它们在风中轻轻地摇曳着,仿佛在对爷爷摆手:不要紧,不要紧。
是,今年没有了风吹麦浪的辉煌,但爷爷的情感浇灌在这地里,那已是的答卷。
【篇三:回顾2022展望2023】
恍然间,2022年也即将变为过去式了,这一年已走向终点。还有不到13天就要和这一年说再见了,蓦然回首,感慨颇多。
甜似糖浆
在疫情还没有发展起来时,我和妈妈总会一起在暑假时出去玩,我们品过烤肉,啃过骨头,喝过奶茶,涮锅火锅
我们更去了,我心中比北京,上海还想远的一个地方那就是——“赵老师与王老师的线下课堂”那亲切的同学,有趣的赵老师令我对品格课堂“爱不释走”,再加上有趣的课堂内容,简直是令我恨不得住在这儿了!下了课,出了小区,我们便开始大吃大喝了起来,来到了一个烤肉店一进门那喷鼻的香味,只往鼻子里钻!我和妈妈点了菜就开吃了,刚烤熟一个妈妈就用筷子给我夹到了碗里,咬一口,那劲道的烤肉,散发着原汁原味的香再与蘸料的酥香一结合,简直是一个字——绝!
苦赛中药
刚步入妈妈给我报的英语班,开起了英语学习之路。要知道一次性背下20几个单词是很难的,有时即使用一个星期也还可能不熟练。妈妈对我说“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要去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成功”,可我还是中等的学生,我自己告诉自己:要努力,变成你想要那样!加油杨峻熙,你可以的。把辛苦的汗水变成蔚蓝色的大海吧!
酸如柠檬
后半年,哈尔滨的全国各地疫情开始发展起来,不仅是哈尔滨人,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辛酸。快乐,闲暇的七月,我们还可以摘下口罩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可没成想进入八月哈尔滨的疫情来了,全年学生停课150多天,还好,我在这之前回的家乡——哈尔滨,但家在哈尔滨大姨可就没这么幸运了,正好他们的高层里,有一位密接和大姨一个单元,所以大姨被迫隔离14天。
我多希望哈尔滨与全国的疫情有所好转,可我们是普通人,不可能扭转乾坤,只能约束好自己,只能把它当作新年愿望,攻克难关的任务交给科研工作者,但愿早一天有特效药来制服病毒,让我们早日拥有自由。
2022即将变为过去式了,谁能不留恋呢,但是希望2023会比现在更好,让我们把这份祝福送给10多天后才会出现的2023年吧!
【篇四:新疆美食】
如果说,南方人是“鱼米之乡”中的水上民族,有着似水的万种风情,那么新疆人就是茫茫戈壁中的火上民族,有着不尽的万丈豪情。
这里的食物就与火有关。馕,是戈壁上一种最常见的拥有太阳般的形状,滚滚黄沙般颜色的食品。馕是在厚厚的大土坑中烤出来的,有着火的热情和柴烟的香味,每次中午放学,恰逢路边的“兄弟馕店”的热馕出炉,那个香啊,远隔几十米就能闻见,总忍不住要买一个享受一下小麦的酥香。抓饭,油亮亮金灿灿的米粒配上或橘红或金黄的胡萝卜和酥烂香软的大块羊肉,送至口中有着浓郁的肉香,却又油而不腻,是一般人家中常有的饭。拉条子,有着又长又分量十足的面条,常以菜汁、炒菜浇盖,是清淡的面食与暴烈的炒菜的完美结合。烤包子,皮薄松脆,馅多肉厚,轻轻咬一口,金色的油点便迸溅出来,冒着腾腾的热气。烤肉,是新疆的特色之最。来到生态公园的美食街,烤肉会以各种形式出现,烤全羊,烤羊排、馕坑烤肉、红柳烤肉、烤羊肉串……金黄焦香的外表在火红的炭火的烘烤下滋滋冒着油烟,红红的辣椒粉与青黄的孜然粉挑逗着你的味蕾。几瓶啤酒,几个朋友,一盘子精心烤制的烤肉,就能让你舌留余味,大呼痛快。
亲爱的朋友,在这流火的七月,欢迎你到新疆来做客!
【篇五:我的民族好朋友】
在我上学后,班里有个哈萨克族同学,他的名字叫艾贝然,他有一双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嵌在他那圆圆的脸上,长长的眼睫毛非常漂亮,他的确是一个活泼,可爱,帅帅的民族小伙。
自从我们认识之后,天天都能看到我们在一起的身影。他让我知道了很多他们的民族习俗,如开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他们民族的结婚仪式等等。
让我学到了特别多的东西,他家里十分喜欢挂挂毯,听说是因为挂毯上的花纹独特,对家里有装饰的作用,这同样也是他们的民俗之一。
在肉孜节来临时,艾贝然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做客。
当我提着妈妈给我准备的水果和牛奶按响门铃时,他早已笑吟吟地等在门边。
我们两个好朋友来到客厅一边聊天一边吃酥香松脆的馓子,喝着清香四溢的奶茶,就像一对亲兄弟。
没过多久,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到了,我也热情地邀请了艾贝然来我家做客。
他到我家做客时,我为他准备了新拖鞋,新茶杯。还专门买来清真月饼和他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给他讲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虽然这些节日过去了,可是我们这一对好朋友的感情却依旧如初,反而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篇六:油渍渍的爱】
推开宿舍门,桌上的一团白色跃入我的眼帘。
凑过去看,一团白纸上有斑斑点点的油渍。奇怪!里面包的会是什么?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它。
碧根果仁!那碎碎零零的小家伙们,个个安静地躺着,有的只有米粒一般大,有的却有大拇指一般大,有的都肥得流油了。肯定是奶奶,肯定是她一粒一粒仔仔细细剥给我的!
馋虫勾引着我,我拿起一粒放入嘴里,酥香在嘴巴的一张一合中流淌出来,在唇齿间流淌的酥香中,我仿佛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我仿佛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下;我仿佛翩飞在五彩的花丛里……温暖、自由、快乐把我紧紧包围……我陶醉了。
香气萦绕,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这样的画面:微暗的灯光下,奶奶戴着老花眼镜,眯着双眼,用那双粗糙的手,伴着“毕剥毕剥”的声音,细心地对付着那些“小鬼头”们,嘴里还习惯地叨叨着“你们乖,我这是剥给我孙女吃的,嗯?”然后,她伴着一脸的满足,将一粒粒剥好的果仁放在那已沾有油渍的纸上,回过神来,再奏响那“毕剥”之乐。
手捧着那油渍渍的碧根果仁,我的鼻子酸酸的。从这纸上渗出的油渍中传达出来的爱意,化为一颗颗音符,在我心头奏出一曲温馨的歌曲;它又化为一缕清风,拂去我心中的不悦;它又如一丝阳光,照亮心房,带来温暖。但它又是它本身,是奶奶对我不变的关心与爱护,是奶奶通过这油渍渍的碧根果仁所要带给我的喜悦与幸福。
我爱奶奶,爱这种油渍渍的爱!
【篇七:暖流】
冬去春来,暖流阵阵。那天,我和爸爸去下原镇上修车。修车师傅那儿已排了好多人。爸爸热心肠,他去帮修车师傅打下手。
我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房子,招牌上有两个醒目的大字“脆饼”。我心中一喜:脆饼我是吃了不少,可我还没见过脆饼是怎么做的呢!于是,我走了过去。
做脆饼的师傅正好在和面,旁边还有一位老奶奶,看起来都十分友善。那位师傅很亲切地问了一句:“小朋友,要不要来块脆饼,叔叔送给你一个,好不好?”我很有礼貌地回答:“不用了,谢谢叔叔!”叔叔夸我很有礼貌,边做脆饼,边和我聊天。他的动作十分麻利:和好面,把面团切成几个粗条,然后捏下一小块来,放点儿馅儿,像捏圆子那样捏,不一会儿,案板上就出现了队列整齐的小“汤圆”。接下来的任务是做脆饼的模样。他先拿出一个“汤圆”,再正着擀一下,然后翻过去擀一下,又把两边往中间一翻,最后用擀面杖在中间按一下就好了。
我不禁看得入了神,他笑着问我:“是不是想吃啊?来,叔叔拿一个给你尝尝!”这次我没有拒绝他,我伸手把脆饼接了过来,细细地品尝着这“免费的餐点”,“嗯,不错,香香脆脆,甜甜蜜蜜,直钻我心……”我把感触说了出来,那师傅一听,欢喜不已,又送了我几个脆饼。
我回到爸爸身边,把脆饼递给爸爸。爸爸一脸疑惑,我说明原委。他连忙带我来到脆饼摊前,掏出十元钱要付账。师傅坚决地说:“人哪,说话要算话。这几个脆饼是我送给小姑娘吃的,怎么能反悔再要钱呢?”
回家的路上,我品尝着这酥香的如皋特产,回味无穷,是回味脆饼的味道,但更多的,是那位师傅的热情和诚信……
【篇八:我们是一家人】
风中夹着暖流,水中带着酥香,人们豪气大方,热心朴实。一下飞机这里带着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这里四周环海,与大陆隔海相望,这里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拎起沉重的行李,拂去头上的几滴汗珠,环顾四周陌生的环境,张皇失措。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甚是令人有那么一丝丝的担忧。“哎,这里,这里!”仿佛有人在呼唤我,于是我猛一回头,果然是她!这个人我管她叫芳儿姐,她是我在台湾的导游,我们在微信上谈过话,自然听得出她那台湾腔的口音。“来,我帮你拿”说罢,芳儿姐便抬走了箱子,我上下大量着她,她长得与她的声音给人感觉一样,美丽端庄。“这几天呢,由我带着你游山玩水,你可千万别拘谨,现在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从她的笑容中我可以看到她的大方与豪气。芳儿姐长着一双大眼睛,再加上一个小钩鼻和一张樱桃小嘴,不论从哪里看都是小巧玲珑。她走起路来更是轻如云烟,时而蹦蹦跳跳波像个孩子,时而沉着稳重活似个大人,不过这性格和我倒有几分相像,仿佛我的亲姐姐般,我想凭她这披肩长发应该也不过是25岁左右的姑娘吧。
从小晕车的我一路欣赏着风景,一边听着芳儿姐讲历史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但是我依旧会感到阵阵的恶心涌上心头。这时的她从活泼瞬间变得柔和细心,她用手抚摸过我的发丝,有时还特意在我的太阳穴上涂上风油精,轻轻揉按,有时她让我靠在她的肩上为我唱歌,讲故事哄我入睡。这时我终于看清她的眼睛中竟有母亲般的关怀,父亲般的守护,姐姐般的柔和。她带我去了可以镇住全台湾的101塔,生产上好茶叶的阿里山,无限风光的太平洋海岸。我们在海岸边发下誓言,我们是好姐妹,无论到天涯海角都永远是一家人,那海风吹抚过我的脸颊,将我们的誓言又带回那深不见底的海洋,永远不会消失。
我临走时,她轻声地对我说:“回到北京一定不要忘记我这个姐姐,就像中国永远都不会舍弃台湾这个好兄弟一样,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我转过身走进了机场,泪水终于还是落了下来,再回过头,被泪水笼罩的双眼依旧可以从人群中辨出我那最耀眼的姐姐,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