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相关作文

【篇一:我个老师之间的故事】

“是谁在讲话!”王老师又生气了……

每天到学校,阿州都要喊,你们这群邪教中人,教皇(王老师)一来都完蛋!然后人们都被管纪律的阿州震惊了,讲话声音更大了,于是班长三个“晟”派上用场。“大**帝国!”班长发出了怒吼,“都给我死啦死啦滴!”于是“通缉令”黑板上多了几位“死刑犯”。那些死刑犯只好乖乖地享受着“生命”最后一刻。老师来啦,不教皇来了!那些邪教中人不知悔改,还在教皇面前放肆着。

“都给我死啦死啦滴!”班长带头起哄,教皇怒了:“是谁在讲话?”班上人毛发全竖起来了,脑袋也正了,“全班人把课文抄一遍。”

“大**帝国!”班长把大家又逗笑了,可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ohno!”班长被“秃”头教皇“洗礼”,班长的手被“洗礼”了,可是班长不知悔改——“啊啊!好痛,啊啊,我要痛死了,啊——”

在和您相处的两年,我们很开心,您时常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秃”头教皇,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我们要离开了,您自重。”

【篇二:唐古拉山口的流水】

人们向来不屑于流水的斗志,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错,流水确实平凡,可人们是否意识到流水内在的高度,它从唐古拉山口流下,饱经沧桑,其实,它虽是最低的,却也是最有智慧的。

儿时听闻夸父逐日,觉得很不解,他为什么要追逐太阳,追到了又怎么样?何况他没有追到。他不过是一介莾夫,没有头脑,没有思想,他高傲地奔向太阳时肯定没想到他脚下的流水的睥睨:太阳是不可抵达的,就算抵达也会被炙热烤干。对这种攀高枝的人有什么好说的呢?流水不作声。

夸父是那些看似至高无上却没有内涵的人,而那些精神上有高度的人,往往很不起眼,他们做着最简单的事,他们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他们就像唐古拉山口奔涌到山谷的水,平凡而伟大。

莫扎特是音乐神童,他的作品轻灵有神韵,可教皇偏要他作那些所谓的高贵的乐章,因为教皇总认为自己的地位高不可攀,他成了古板的宫廷乐师。可莫扎特流传至今的曲子是每个孩子刚出生便听的曲子,即《摇篮曲》,谁又知道那些森严的宫曲呢?每天都有无数人在哼唱《摇篮曲》,这便是平凡中的不朽。

梵高最欣赏的一幅画便是米勒的《晚钟》,是两个最普通的农妇在拾麦穗,梵高的《吃土豆的人》描述了一家农民收工回来后吃土豆的情形,其透露出来的艺术气息丝毫不比巴黎圣母院的宏伟建筑逊色。

梭罗是陶渊明式的归隐者,他的大学同学有很多都在事业上颇有成就,而梭罗就在海边孤独地砍树,梭罗追求的是最平易的生活,与夸父一味追求不同凡响正好相反。试拿梭罗与比尔·盖茨相比,比尔·盖茨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串毫无生机的数字,而梭罗用他那脱俗的思想征服了世界,他的生活是最低级的,可其中蕴含的精神高度是最伟大的!

华兹华斯有一首诗《孤独的收割人》,试想收割人为什么会孤独?因为他的大智慧,别人只知道桌上的佳肴,而鄙视最简单的劳作,这就是他们的愚笨之处。

见报道许多大学生好高骛远找不到工作,他们一味想着好的工作条件及似乎唾手可得的成功事业,他们不明白最简单的事物蕴有大内涵,唐古拉山口流来的水其实最高贵,可有些人的拙眼看不出,也许,昂首阔步的天之骄子,也应该注意脚下的路。

【篇三:《三种语言》读后感】

今天,又到了阅读时间,我打开我最心爱的书本,阅读故事,而我阅读后有所感想。

在瑞士有位聪明的老伯爵,可他辛苦养大的独生子却是个傻子。老伯爵便送他学习了三次,第一次他学会了狗语,第二次学会了鸟语,第三次学会了青蛙的语言。而父亲对他学的东西很生气,便让把儿子赶了出去。儿子走到了一座城堡,并想在这儿住一夜,国王却说这座城堡里有狗,到了时间就会来吃人,可他还是住了进去。第二天早上,他却安然无恙的走了出城堡。国王非常惊讶,便认他为干儿子。后来,他去罗马了,经过一片沼泽地时,听到一群青蛙在说着什么,到了罗马城时,儿子看到人们神色悲伤,红衣主教都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教皇刚刚去世,红衣教主在为新教皇而焦虑万分,因为教皇必须是一个有神奇力量的人。他走进了教堂,两只鸽子落在了他的肩头,无论如何都赶不走,红衣主教们觉得这是主派来领导他们的,便问他愿意当教皇吗?那两只鸽子他答应下来,并说:我们会帮助你的!他便同意了。而他对这些一无所知,鸽子就一直在肩头告诉他,把要说的话和要做的事一字不漏的告诉了他,帮他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之前,青蛙说的就是他会当上神圣的教皇。

我阅读后的感受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而父母不能勉强孩子只能学这个,不能学那个,只要顺应自己的喜好,学有所成,就是好样的!可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篇四:我的一份“检讨”书】

致广大的信徒们:

你们每一次虔诚的跪拜,你们每一声纯真的祈祷,你们在我诞辰之日留下的鲜花,你们在胸前划下的每一个十字……我都看在眼里。

但在这里,我要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的愿望我不能替你们实现。

你们的捐赠白费了吗?你们的虔诚万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你们后悔吗?不,你们在虔诚的同时,获得的是生命的高洁。

我之所以创建基督教,为的并不是帮人们实现梦想,倘若真是如此,世界便不是如此了。每个人的灵魂都是高贵的,我能做的只是帮你们揭开俗世的面纱,让你们窥见内心的纯净与美好。

啊!我知道你们内心的挣扎与苦痛,我知道你们想得到救赎。我看见你们有的人流落街头,却仍不忘每周去教堂祷告;看着你们陷入名利的漩涡,竭力地挣扎,面对着圣经掩面叹息……太多的烟尘弥漫在这个世界,但我们必须接受,接受生命里注定残缺和难以如愿的东西,接受那些禁忌的和不能见到光明的东西。在这个世间,你们不能逃避,但也不可在浊水之中,失掉了自身所保有的纯净。朋友啊,请永远记住,能救赎你们的,只有你们自己。

你们祈祷的声音都是世间的天籁,你们祝愿亲人的声音都是悦耳的歌喉。面对《圣经》,你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圣母,你们额头上的圣油绝不能让你们健康长寿,但能让你们看清心中的黑暗,你们衣襟上的圣水断不能替你们消病减灾,但能让你们追寻心中的安宁。

一手握着钱袋,一边却高颂我的功绩,勾结权势,贪慕富贵。啊!那绝不是教皇,真正的教皇,理应是面对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也能有一份宽恕之心,蒙太里尼的模样,绝不是那个帮助丕平登上皇位的教皇,我从来没有替任何一个皇帝加冕过。

他教导你们,在家中摆上我的雕像,他教导你们,伤痛时向我祈祷。不,请敲碎了它吧!真正相信上帝的人,会向甚至漠不相识的人,祈祷。

我在这里,真诚地向你们检讨,请莫责备我的无能,只要你们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我的去留就无所谓了。

如今我的魂魄将要消散,不必痛哭,不必悼念,你们的善良与纯净,便是对我最好的祝福。

【篇五:话说诚信】

诚信二字,有一个“言”字开头,又以一个“言”字结尾。而言从口出,口由人生,所以人欲成,必先诚。

不同的身份诠释着不同的诚信:政府的诚信是得到民心拥护;官员的诚信是得到廉洁的赞美;医生的诚信是治愈一个个生命;老师的诚信是教书育人授业传道;学生的诚信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在博尔赫斯的《过河拆桥》中也是恰有反例的。小说通过梦的方式揭示了背信弃义的丑恶的灵魂。在小说中,一位教长想学巫术便向堂伊南求教,堂伊南怕他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但教长称自己有诚信不会如此。堂伊南便通过一个梦,使教长连升三级,由教主升为主教,接着升为红衣大主教,然后升为教皇,但梦里教皇三次拒绝了巫师堂伊南为儿子求职的请求。梦醒后的教主发现自己并不是教皇,为梦中自己的食言而羞愧,终被堂伊南客客气气地送走了。

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以“诚信”为面具伪装自己丑恶的灵魂,过河拆桥终不能使他达成自己原本的目标,不诚信的下场便是如此。

一位美国公民为给自己的女友准备一份礼物,便买了一束玫瑰,可在最终结账时,发现还缺了一美元,就约定日后必定来还,店主大抵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而在十年后,他又一次路过这家花店,走进店门的他递了一美元给店主,他向一脸疑惑的店主解释十年前的事,店主为他的诚信所感动。这便是一美元的诚信。

宋濂幼时嗜学,但因家贫,便借于藏书之家,每一次借来便用手抄写,并记录着归还日期,天寒也不放松抄写,抄写完毕便跑着送还不敢稍有逾约。就是因为他的诚信,宋濂才得以遍观群书。

由此看来,诚信不仅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品行,更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古今中外亦是如此。

诚,乃立人之本。你曾信守过的承诺,遵守过得约定,终会以诚信的名义为你的人生鲜艳上色。

【篇六:科学精神,领航未来】

1910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考察中牺牲,后来有人发现了他和两个同伴的遗体,在他的身边还有16公斤岩石样本。当时他们的帐篷离最近的补给站仅20公里,如果斯科特不携带着16公斤样本,那他和同伴就不一定会死——可他在生命与科研成果的选择中宁愿死去,也要保留这一批珍贵的样本。

斯科特身上体现出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类精神的集合。首先,科学精神中最主要的应是实干精神。为我们所熟知的大科学家大多都是实干家。黄大年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战略科学家,心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什么职务也不要,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带领团队研究了70多个核潜艇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逐个验证,最后亲自随潜艇下潜,不以为苦,却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华章;……。以上这些案例就是科学家实干精神的完美诠释。

其次,科学精神中也有质疑精神。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就对先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当时他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做这种无意义的研究,因为当时亚里士多德是大家公认的学术权威。但伽利略却通过完整的实验和推理,向众人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正是这种质疑精神,指引我们在追寻真理的航道上不断修正方向。

最后,科学精神还应包含献身精神。著名天文学家布鲁诺,对当时在教会中所流行的地心说产生了质疑,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但他的“太阳中心说”却触犯了教皇的利益。面对教皇的迫害和威胁,布鲁诺没有屈服,最终被火烧死。哥白尼燃烧了自己,却点亮了现代天文学发展的路。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无数科学先烈用身体和鲜血铺成的路。

斯科特牺牲了,但他血液里流淌的科学精神,经过百年的沉淀,反而愈久弥新。勇于实践,付诸行动;大胆思考,大胆质疑;甘心投身到科学事业,不惜奉献……在这些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无数像斯科特一样的科学家,不仅推动了科学事业的进步,更推动了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前行。愿你我一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