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烛相关作文

【篇一:关于度】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的是弧度;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大度;但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要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尺度。

尺度,尤其是道德的尺度,作为一种标准,它不仅可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还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因为有了尺度,有了做人的标准,那些千古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至今依然熠熠发光,为我们照亮了黑暗的前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文天祥有了忠的尺度,纵使威逼利诱也不能动摇他分毫,于是便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李密有了孝的尺度,纵使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也改变不了他对祖母的一片孝心,于是便有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缱绻深情;李商隐有了爱的尺度,纵使千山万水,远隔天涯却也阻隔不了他对妻子和家乡的一片思念,于是便有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殷切希冀……

可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度。因为有了尺度,他们的行为得以约束,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他们的事迹得以弘扬,这些人无疑都是成功的,闪耀的。

倘若没有尺度呢?

就像纣王荒淫无道,就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像刘禅乐不思蜀……等待他们的无疑是破国亡身的结局。没有尺度的人必然遭世人唾弃,没有尺度的国家必然被历史淘汰。

然而,当今却有许多人执迷不悟,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了做人的尺度。为了一己私利,抛家弃国,无恶不作。试想,假如世界充满了这种没有尺度的人,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因为尺度,我们懂得了忠、孝、爱等众多美好的品质;因为有了尺度,我们的心中装下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整个世界。

让我们把握尺度,创造和谐与美好的境界!

【篇二: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犹记曾经,长安的明月皎皎,虽不甚硕大,但却似玉珠,默然间,缀着漆似墨的月夜。我坐在窗前,握着你如玉纤手,虽有太多稠密的情思想要表达,但却是一夜无语。

似乎谁都想挽留这临行前的静谧,但天却不近人情,朦胧的白茫在黑夜中已若隐若现,远方的星火也将要零落。终究是要分别,我只能背负沉重的行李与疲惫的心,默然向不明的前路走去,寂然的夜里,荡漾着几声哀泣,只记得你哭着问我:“君归期何时?”我停下急促的脚步,回答你:“当桃花盛开之时,我会归来与你相濡以沫。”话语在黑夜的枝头摇曳,我终是没有回头,不知是怕自己难以离去,还是怕眼上绽放的眼花被你发现,我,走了。

山之高,月之小,月之小,何皎皎。已不知有多少个不眠的月夜,我伫立窗前,恍然瞥见在散风中已凋落的满地桃花,我的心像被撕裂了千丝万段,猛然抬头,皎洁的月儿似是你绝美精致的脸庞,悄然映入了我的心。泪已干,但情未断,浸没了我迷茫的内心,心思惆怅,思心未已,闭了眼,耳边却满是你的哀泣。

收回对曾经的绵绵长忆,窗外却不知何时下起了凄凄冷雨,秋池在似有似无间已被涨满,借着月光看着镜中的自己,才发现自己往昔的乌发已在时光的蹉跎中染上几许似雪白鬓,苦笑着,却忆起你的三千青丝。

什么时候才能与你一同剪着西窗烛花呢?缅怀着已逝的过去,虽已知了无归期,却仍然不住地幻想着在桃花于春风中盛开时,我能牵起你的手,沐浴着春风,赏着那与你一般美丽的桃花与明月。

当年的承诺,早已在秋风的吹拂中支离破碎,或许你还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支起希望的帐篷,但只有我与明月才知道,归期只会成为奢望,但我对你的爱恋与思念也会像这骤然的夜雨一般,连绵不断,情丝不绝。

【篇三:我爱秋景】

秋风萧瑟,金色秋景,秋天便是我最爱的季节。

秋天虽比不上春天的百花齐放,比不上夏天的热烈浓重,比不上冬天的白雪皑皑,但我就是喜欢秋天,我就是钟情于秋天。抬头仰望,天空瓦蓝瓦蓝的,洁净得好像洗涤过的蓝宝石,我喜欢;低头俯视,湖水澄清澄清的,透明得好像刚擦拭过的镜子,我喜欢。

我见到了秋姑娘,瞧,她给高粱抹红了“脸蛋”,给玉米穿上了橘红色的裙子,给稻谷穿上了金色的西装,一阵秋风吹来,稻谷连忙给秋公主弯下了身子,像在给秋姑娘行礼。秋姑娘来到森林里,一片又一片的黄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甚是好看;秋姑娘来到果园里,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色大葡萄,它们相互簇拥着身体,好不热闹。

傍晚时分,滴滴答答的雨静静地落在即将枯萎的叶子上,错落有致,天是灰的,却不阴暗,即使觉得是秋天另类的颜色,却也令人神清气爽。这秋天的夜雨也便让人想起一首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天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蒸发起的水汽消散日光,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带着点凉意,将圆未圆的月亮渐渐升到高空,十分透明的灰云,轻轻跑去遮住月光,朦胧的像薄烟;田野上面,像是有一片青烟,松松蓬蓬,如同梦境。

秋天是如此的美丽。纵使我有画家的技巧,也无法描摹出它的意蕴;秋天是如此的美丽,即使我有诗人的绝妙构思,也无法描写出它的情思;秋天是如此的美丽,即使我是伟大的歌唱家,也无法唱出我对它的赞歌。

【篇四:感受碎片化的时代】

科学让人民的生活变得富裕,却使得人心变得贫乏。——题记

“终于下课了。”我叹了口气,揉揉了那紧皱了许久的眉头。但看到那已经被人挤得满满当当的车厢,眉头再一次地皱了起来。“再不快点,就没时间了。”硬着头皮挤上了车,但车上并没有熙熙攘攘地吵闹声,每个人的动作都完全一致—低下头,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屏幕上滑动着。然而我对这安静的车厢熟视无睹。快节奏的生活早就把完整的时间给压为碎片,每个人都在努力跟上这种碎片化的时代。

下了车,无意间发现家门口的邮筒已经老了,原本绿色的外漆已经脱落,只剩下那斑斑驳驳的铜锈,收邮频率从一天四次变为一周四次,整个邮政行业也像这个老邮筒一般走向灭亡。

碎片化的时代使人们连写信的时间都失去了。家书,家信也终有一天会变为历史。

书斋中的灯光已经许久不亮了,以前,爷爷总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给那些老去的旧友们,写下一封又一封长信。自己的祝福与期望通过干干净净的信纸,经过时空的洗礼与发酵,传到友人手中就变成一份丰厚的财宝。然而现在,即使是顽固的爷爷也用上了智能手机,玩起了微信。远到异国他乡的友人,近到只在隔壁的邻居,只要动动手指,消息就能轻轻松松的跨过千山万水,直达友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即使是浪迹天涯的浪子。只要愿意,一键便可传书还乡。

刚开始写作业,手机里的来电显示声就络绎不绝。从母亲的关怀到好友的调侃,当然也有不少了各式各样的广告。在碎片化的时代中,个人信息却被毫无缺失的给流传了出去,这也算是一种讽刺。边做作业边聊天,好好的时光又被我刻意地撕成了好几份。等做完作业时间已接近凌晨,最后借着灯光调侃了几下同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当下,即使能有一位好友,恐怕也无暇夜话吧。

科技的进步已无法倒退,时代的变迁也不是个人所能改变的,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差的时代,这只有后人有资格去评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时代,享受这个时代的优点,承受这个时代的缺点。

【篇五:雨之随想】

外面细雨霏霏,我独自一人倚在窗边,神思不禁飘远。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如愁,古代的雨被多愁善感的诗人赋予了太多的情感。飘飘洒洒、恍恍惚惚的雨也总能无端勾起诗人的哀思。

旅居巴蜀的李商隐,面对着滂滂沱沱的雨,心中感慨万千,郁闷不已,于是长笔一挥那首倾注了他的游子思乡之情的世作便问世了。归期未定的抑郁惆怅跃然纸上: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撑一把油伞,漫步在古老的青石板,飞絮蒙蒙,更似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我不禁想起了那个秋风萧瑟,鸣禅凄切的傍晚,消消雨歇之后,柳永无奈地告别心爱的人儿,正是留恋处,偏又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种悲愁落寞,即使千年之后仍然痛彻心扉。

同样也离别,在苍茫凄迷的江南的春天,草也是一望无际的烟雾的草,絮是空中飞动的絮,雨是如烟似雾的梅雨。贺铸凝望着这令人愁肠寸断的黄昏图景,伤心欲绝:试问闲愁都几许?正是这迷蒙灰暗的梅子黄时雨。

乍寒乍暖的深秋,喝上三杯两盏的淡酒,仍然敌不过晚风来急,正是梧桐更兼细雨的时候,又怎能不愁杀身世飘零的易安居士呢?国破家亡,居无定所,雨打梧桐的凄凉之声,声声催情,凄惨的遭遇令她不禁悲呼“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活在风雨飘落摇摆的破茅屋,战乱频繁的国家;身处床头屋的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夜晚,杜甫心怀的是贫苦大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唉!何时才能实现这理想呢?杜甫想到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崇高的理想,多么博大的胸怀,杜甫因此而流芳百世。

雨啊,这多情的雨。千年不变的雨,千年不变的情思,一样的凄美迷离。

【篇六:救救传统文化】

古人折柳送别,赠诗互勉,道一声珍重;我们隔着屏幕发出冰冷的留言。古人舟车劳顿,山水迢迢,赴一面之约;我们乘坐高铁、飞机,来去潇洒自如。现代科技让传统人文多了一份冷漠,少了诗意与温情。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救救传统文化的孤立无援。

救救传统文化中的深情厚谊。古人的友情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慷慨豪情;古人的爱情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午夜梦园;古人的亲情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殷切等待。我们在交往中却是相顾无言,即使近在咫尺也用微信交流,图一时的方便,造就“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隔着屏幕,朋友既看不见你担忧的神情,也听不见你语气中的焦急,与朋友在网络上的交谈,是比不上面对面的眼神交汇的。有时间给老朋友写封书信,把多年的陪伴写进一笔一划里。

救救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田园。波音客机数小时带你跨过高山和大海,穿越春夏秋冬,但高空中的飞行既听不见鸟鸣也看不清山川。古人骑一毛驴不在乎何日到达,不计较风餐露宿,但他们知道哪里是草长莺飞,说得出何处柳暗花明。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看不清高远的天空;到处都是别墅林立,看不见错落的山水。现代文明将世外桃源真正地变成了古书中的记载,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变成了梦中才有的情景。

救救传统文化中的庄敬自敏。这是一个人人都想活出飞扬个性的时代,人人都将自己贴上“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标签,把冲动当作真性情,把刻薄当作善辩,把无知当作天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古人时刻提点自己,修弥不足,仁、义、礼、智、信是他们人生中的不懈追求,为求智而“吾日三省吾身”,为求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求信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贫穷的过去,他们恪守师道,敬畏三纲五常,他们谦逊而隐忍地活着,自大的现代人读不懂其中的坚持与不易。

科技的意义在于沟通与分享,并非人人都能物尽其用。面对传统文化的困境,接过文化传承这把火炬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篇七:窗的前世今生】

前世,窗,囱也。

在那充满神话和传说的过去,窗本是囱。那时的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格子,用来透气,换气,采光。如果过大,就容易破掉,无法很好的挡风遮雨。

明月装饰着窗户,窗户装饰着笔下的诗篇。窗,简单而安静。那是推开窗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是守着窗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是眼随心动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更是合上窗户的“何日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自然地生在我们的眼中,扎根在我们心底。窗,忠实的记录着一代又一代的得意和叹息,不惧风雨摇摆。多少人生因窗而起,而也最终在窗中熄灭。

今生,窗,饰也。

窗,忽然记不起自己的样子了。经过时间长河的洗涤,沉淀下很多美好,但是终究会多了复杂的味道。人们开始追求自我,一切都蒙上上自己审美,自然不会放过窗了。

瞧那窗上,生出了根,长出了叶,开出了花,……雕刻工艺精湛,制作水平超前,却挡住了扑面而来的诗情画意,网住了窗里人的心。人不像曾经的大无畏,现在变得有所畏惧——害怕窗被风吹折,担心大雨洗去了窗的粉饰,素颜是不能见人的。

窗呢?不再是一个外面的通风口,而是成了一种现代艺术展示,成了自我内涵的凸显。窗,以自己真心相待,他的快乐,因为自己的价值在不断被创造,成了一种文化的符号,成了一种思想的标志。它的世界在不断变大,虽无风雨,却有真情。只是,它还会想起曾经那眺窗的眼神,还会感受到那一声声窗下的叹息,也会想起那窗下的期盼和惊喜。

只是,再小的声音都会被爱听见。窗发现,每当有人看见它,总会说起他曾经说过的故事,并且为之流泪或者微笑。窗,装饰了时间的痕迹,装饰了昨日的一个个梦想,装饰着现在人的心灵,给人大无畏的力量。

前世今生,窗,不变的是爱,不变的是总有一缕清风送来阳光的味道,驱散一屋子的阴霾,春暖花开。

【篇八:等待春雨的到来】

现在,虽还是深秋,我却早早地期望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我是喜欢雨的,尤其是那霏霏的、细细的、柔柔的春雨。春雨汇集了各个季节的雨的特点,我喜欢用“神奇”一词来描绘春雨。

读过汪国真的一篇散文,他说有时外面下着雨,心里却是晴天;而有时外面是晴天,心里却在下雨。而我不同于他的是每当看到春雨的到来,听到春雨的声音,我都会愉悦起来。春雨那丝丝缕缕的如珍珠般的雨点儿净化了我的心灵,随着一阵微风的飘来,我闻到了泥土那潮湿的气息。

我喜欢徒步走在静谧的树丛中,独自感受着绵绵的春雨,不需要雨伞的陪伴,把心放在大自然中任凭春雨的亲吻,感受春雨的盛情,聆听春雨的韵味。

有时,听到春雨也会不禁让我想起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水边的阿娣丽娜”,春雨正如他指尖下如行云流水般的音符一般轻盈。若在家中,我也会情不自禁地翻开琴盖,坐在琴前,一边接受着春雨对灵魂的洗礼,一边和着春雨的节奏弹奏起来。或许我的功底是赶不上春雨吧!但我还是想与它一起合奏出一曲快乐的交响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春雨的神奇不仅是它美妙的声音带给人的共鸣,它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李商隐的情便融汇在巴山的雨中。

我记得在《读者》上欣赏过这样一幅名画,一对恋人走在丛林中,一把红色炽热的伞由两人一起撑起,而那淅淅沥沥的雨打在伞上,因为有雨的降临,使得整个意境都有了升华,那份情与意在大自然中蔓延开来。

春雨带给人的就是这种神奇的惬意,它无可替代。我曾偷偷地在夜晚观察过春雨,雨在路灯的“照耀”下,似乎透明化了,都说“春雨贵如油”,而我却不觉得它是吝啬的,它的盛情总是令我难却,一泻月光洒满湿润的大地,泛着微微发亮的光芒,把我的心都照亮了。而春雨神奇地打落在这完整的如一幅图画般的大地上,打破了它的沉寂,用雨点滴出了一幅更加完美的画卷。

春雨,请你赶快来到吧!来滋润大地的干涸,来温暖人们的心灵,来化解我心灵的寂寞。

【篇九:我爱古诗】

比起放假在家有点点无聊,我还是喜欢在学校里的日子。校园里老师亲切的脸庞,同学们可爱的模样,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如万花筒般多彩。

自从上周班主任孙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中国诗词大会》,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变成了古诗迷。一下课,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叫上要好的同学一起背古诗。这不,王明一句“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孟天浩紧接着来了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戴着小眼镜的张冲在一边接着说:“我知道这是曹植的《七步诗》,我还知道曹植在政治上不敌他的大哥曹丕,这首诗其实写的是两个才子之间的斗争。”王明听后眨眨他的大眼睛对孟天浩说:“看来诗不是死记硬背就行的,还需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及背后的故事”。孟天浩深有同感,俩人不禁对张冲心生敬佩之情,给张冲伸大拇指点赞。张冲也不谦虚,用手推了下他的小眼镜,笑答一句:“此句有理儿”。

前面的汤美和于诗扯高嗓子,摇头摆尾地念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念完一起击掌嬉笑着,简直就是两个假小子。

这会儿我也正抱着《中国诗词大会》上册,在品味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就是如此让人着迷,愿我们继续传承古诗词,发扬光大。

【篇十:传统文化我继承——剪纸】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图案,最常见的是窗花,一般在喜庆的日子用红纸剪出,贴在窗上。

我也很喜欢剪纸,经常用红纸剪“福”字贴在门口。剪“福”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先写一个“福”的艺术字,进行修改;接着用深色笔描线,剪下,最后如果有破损,用胶带纸贴一下就好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接下来,让我们来剪窗花吧!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对角线对折,接着将两个底角对折,会出现一条对折线,将两边的底角翻折,尽量使折叠部分与露在外面的部分角度在60度左右。再一次沿中线对折,现在开始画任何图案,必须要在重叠地方画。画好后,剪下来,再展开,一个窗花就剪好了。

剪纸有趣吗?让我们一起剪纸,从中感受剪纸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