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相关作文

【篇一:探寻中华精神,我的最爱】

千年万载,华夏一直吟啸着,那啸声回荡在千丘万壑,回荡在亿万中华子孙的心中。这个古老而苍劲的民族啊,历经多少个春露秋霜,那啸声已是那么沧桑。可我偏爱撷取你残留的袅袅余音,寻根问祖,来窥视出你的全部……

我登上了长城,观其首吞沧海,尾接大漠的气势,叹其跌宕关山,绵亘神州的气魄。我仿佛穿越了历史的茫茫云烟,看到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场面,听到孟姜女的哭泣声。在这里,多少壮士抛头颅,洒热血,醉卧疆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他们用双手铸造了长城,也是他们用干戈诠释了长城,更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了民族精神的长城,让中华大无畏精神流传……

我置身于滚滚黄河之中,叹其博大精神。“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与祖先共饮一碗水;它纵横千里,将华夏儿女相连。这里有刘禹锡浪涛风簸的感慨,亦有曹操赤壁之败的悔恨。曹操与刘禹锡完全是两类人,一个是纵横捭阖的君主,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文人。帝王将相自成其盖世功业,文人墨客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黄河以它的广博容纳了这一切。在清晨迎来刘禹锡豪迈的诗曲,在黄昏又遇到曹操疲惫的马蹄。在这里军事与文学相融,在这里我看到了华夏精神之博大。

我喜爱漫步于西藏古镇,探寻华夏精神。沿着青藏铁路,攀上雪域高原,空气稀薄,白雪皑皑,遍地牛羊像装饰一般点缀在山川之间。在那巅峰之山,屹立着雄伟的布达拉宫。走入宫中,辉煌的壁画向你讲述着千古汉藏情谊与民族团结的生活。从唐朝与吐蕃的和同为一家,到今天的西部大开发,56个民族紧紧团结,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付出了不可估量的力量,也谱写出中华团结精神。

华夏大地山川秀美,人文淳朴,我最爱徜徉在大江南北,探寻中华精神。在这小小的一山一川、一人情一风俗间倒映出华夏全貌,让我们透过山水人文去窥视华夏母亲的容颜吧。

【篇二:这里风光独好】

倚窗而立,御风远眺,谈笑间,总有一些人走入我心底,总有一些历史的沧桑,飘过似水流年,似悠扬的清笛声一般,渐行渐近。成为一抺笑靥,涌入我心间。

坚定的信念

凭一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我迷恋上了刘禹锡。

我喜欢刘禹锡的耿直豪迈,喜欢刘禹锡的乐观坚定。在一片阴郁包围中的我,只因必背古诗篇目太多而深有“黑云压城城欲催”之感。徘徊于公园的小径,环顾四周,看到了一排排挺得笔直的树,脑海中浮现了刘禹锡诗句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一抹笑容爬上脸颊,这点困难算什么?勇敢面对,战胜它!刘禹锡不是说过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辛苦付出之后,一定会有收获!想到这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是的,不过是三十二首古诗,拍拍胸脯,学学刘禹锡,沉下心来学习,这都不是事儿!我坚信,胜利,总会和努力者站在一起!

刘禹锡坚定的信念鼓舞了多少人?赏遍万千人心中的风景,还是这里风光独好。

不尽的落泪

凭一句“不是爱风尘”,我偏爱严蕊,她让我为之心动,为之流泪。

我偏爱严蕊,那般美丽,那般坚忍,也那般惹人心痛。每每捧起《才女集》,就会看严蕊的那一节,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珠钗散落,盘发凌乱的女子,正坐在刑椅上,用鲜血淋漓的双手整理衣衫,低吟一句“莫问奴归处”。“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严蕊对生活身不由己的无奈,让我百感交集。“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她用自已委婉含蓄的词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她又怎会喜爱风尘的生活?只不过是宿命所致,她需服从司其之神东君的命运安排。她的无奈,我不可能全懂,我只是为她默默流泪。风起,严蕊的心,严蕊的伤,连同她那绝美的诗词在历史的天空徘徊。

严蕊的忧伤,严蕊的泪,让人怜爱,让人心碎。看惯了豪放与洒脱,还是这里风光独好!

看历史,忆名人,反复地阅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所经历过的,或壮怀满胸,或柔肠千缕,或纵情一笑,或梨花带雨……不一样的人生的风景。踱步于历史的沧海,记忆的底片收录了各种各样的风光,唯这里独好!

【篇三:描写刘禹锡】

我喜欢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刘禹锡的诗又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写下《重游玄都观绝句》以及《百舌吟》、《华佗论》等诗文,屡屡讽刺、抨击政敌,由此导致一次次的政治压抑和打击,但这压抑打击却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并从不同方面强化着他的诗人气质。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刘禹锡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答,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的领悟也深深影响了白居易晚年的生活。

就是他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被贬至安徽省和州时,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策知县是个见利而为的小人,目光势利,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自无好处,便多方刁难。先是安排刘禹锡住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很高兴,特撰写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这个举动气坏了策知县,又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一间半房子位于德胜河边,附近还有一排排杨柳树,自是别有一番风趣。刘禹锡见了这个环境,也没有计较,依然安心住下,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新居: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自是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他仍然读书作文并写下了《陋室铭》请人刻于石头上,立在门前,。

《陋室铭》流芳千古,让人在世俗的喧嚣中感受到心灵的那份宁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他的诗句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感受到他的世界。

【篇四:文化的气息】

文化,光看两个字,不怎么样,但稍一品味,内涵很深。有的人总怨不知文化在何处,我却不这么认为。只要你细心观察身边的一些事物,如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地变化的自然,就可以随处嗅到文化的气息。

春天,当你漫步在一条林荫小道,倾听近处小溪潺潺水声,耳畔难道不会响起白居易的吟诵:“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当你看到原来枯黄的草坪又重新披上绿装,你知道是春天给了草儿生命,这时你不会顿悟白居易的感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你看到山火肆虐过的山头又长满青葱的树木,难道没听到刘禹锡的长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天让你领略明媚春光,盎然生机,让你思绪翩翩,所以春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

随着夏天的到来,热气弥满人间。出于避暑目的,你不知不觉来到村外的池塘边,望着池塘里含苞待放的荷花上早已有了蜻蜓,是不是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而感觉有一种清新之气沁入心脾?虽暑气依然,但心里凉爽,这难道不是文化的魅力?

炎热的夏天结束,凉爽的秋天到来。结束了生命的树叶纷纷飘落,让人有一丝“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惆怅。这时,一阵凉风拂来,不自觉地抬起头,看天空一排排大雁结队飞过,消失在远处夕阳下的湖光山色中。正是唐代才子王勃描绘的景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顿时获得如刘禹锡所感:“我言秋日胜春朝”。

冬天,走在大路上,一阵阵寒风吹来,地上白茫茫一片雪,掉光了叶的树上凝结着的冰雪,或许让你感到了刺骨,但我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欣喜。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里数以万计的生灵都会传情,都是文化的载体。活在这个世界里,只要你有寻觅文化的那颗心,你一定无时无刻不嗅到文化的气息,陶醉于文化。有了文化的气息,当你走在小溪旁时,潺潺的声音是小溪在为你唱欢快的歌;当你走在森林里时,沙沙的声音是风邀树叶来给你作伴;当你漫步于草坪上时,嗖嗖的声音是风和小草在为你跳舞。

……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明历史悠久,华夏民族聪明优秀。炎黄子孙该自豪,应担当,将古国的文化气息传承、发扬!

【篇五:不同的目光】

世界万物,复杂而又多变,每件事物都是一个多面体。你目光所处的角度不同将会带给你截然不同的感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秋便是诗人心目中悲伤寂寥的时候。可是,刘孟得却一改前人的姿态,抱着壮志豪情放眼秋日。原本万物凋零的悲伤气氛顿时在他眼中变得不同了:寂寥的情景变得宏伟壮丽,有的更是胜似春朝。读诗的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刘禹锡的壮志和他那道充满生机与豪情的目光。

目光的关键,更是体现在了颜回的身上。他作为儒家弟子,深得孔子的赞佩。颜回,身处陋室,吃着吃粗茶淡饭,喝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水,可他却依然过得快乐、豁达,与世人极力追求名利有所不同。因为在他的目光中只有平淡,豁达与乐观。纯粹的他,不会抱怨环境的艰苦,只因为在他的目光里这样的生活反而更值得享受,更具乐趣。

刘禹锡壮志豪情的目光,颜回豁达乐观的目光,令他们有着自如地看待万物的方式。而世人唾弃的秦桧、何绅和陈世美。他们的目光中只有权力和富贵的诱惑,所以他们一点点的陷入了唯利是图的深潭。

放眼现代,人们的目光逐渐趋于大众化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主见。目光中的功利过于明显,壮志豪情的、乐观豁达的目光却日益减少。所以我们应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去欣赏那些截然不同的光彩。

目光,照射在事物上会反射出耀眼的光。我们应从不同角度更好的去领略那些不同的光。

【篇六: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我敬佩刘禹锡的旷达、开朗,他总能把悲观寥落的事看开,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事情。我很为之自豪和羡慕,正如我等在秋日里的这番心情。

等待,是听风雨打落叶的过程。

人在遭受生活施加的痛苦时,大多数都阴郁。在痛苦之中,时间以它独特的方式加重惩罚,又以另一种方式治愈心灵的伤痕。像史铁生,不知有多少次面对死亡的诱惑,而他却以另一股精神振作起来,成为文坛界的风流人物;像海伦凯勒,面对痛苦不知又有多少自卑,而后渐渐成长为阳光乐观的女孩;像司马迁,在无辜受刑后面对屈辱不知有多少心酸,却也不退缩,反而更加昂扬奋战,著写《史记》……这些风雨交加的过程,要有多少信念才支撑得住。

等待是期盼心愿成真。

雁儿归,落日灰,心愿星,存心明。愿望,在未来的蓝图中闪烁着星光,给予我们信心、希望。它像黑暗中远处的火把,可望而不可即,淡那亮光使我在困难中稳定情绪,继续探索。

愿望消除了眼前的困苦,就像蚕蛹在奋力抽丝剥茧,经受长时间的静默和孤寂,在黑暗中日日夜夜想象着化蝶后的翩翩起舞,只为有朝一日能破茧而出。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梦,让它在煎熬困苦中每分每秒都不会放弃。它坚信,自己终将破茧而出,与大自然同呼吸……这愿望的蓝图,是增强信心的药剂。

等待是花开幽香的结果。

努力着、坚持着、等待着,一朵娇艳的花终于怒放,它的芬芳是那样让人着迷。

生命,只有在等待之后,才有幽香的气味和迷人的色彩,那一树一树的花开,让笑颜、喜悦、快乐装进宽广的心。

等待一定是有结果的。等得了失败才会有成功,等得了付出才会有收获,等得了失去才会有得到。虽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但在等待中积蓄力量,你才闻得到花开幽香,沁人心脾……

人生的下一站无论是风雨还是天晴,都应该积极向上。要坚信,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等到后天一定很美好。只要希望还在,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静静地等待下一站吧,我该学习刘禹锡的旷达、乐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胜!春!朝!

【篇七:知足可常乐否】

中国有一句俗话:“知足常乐”,这可能是一种心态,可以在自己没有得到时安慰自己,那知足到底该不该常乐呢?我认为可以知足,但不可以常乐。

可知足但不可常乐!

著名唐朝诗人刘禹锡曾著有《陋室铭》一篇,他经过三次贬谪,最后仅得一斗室,心胸开阔的他写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并命人刻于石碑上,有房总比没房好,是挺知足的吧!但他可没有常乐,他仍然奋发向上,忧国忧民,尽职尽责,终在唐敬宗二年,刘禹锡被朝廷重新召回,于是又写了流芳千古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尽管刘禹锡被贬了,但他知足了,他虽知足但并没有常乐,最终在仕途路上出现了大转折,由此可见,可知足但不可常乐终将成就自己。

下雨之前你得先愁!

曾经有个叫迁公的人,生性吝啬,自家房屋破了也不修,他笑这说:“房顶有个大窟窿,夏天还凉快呢!我比那些流落街头的人好多了。”然而这天夜里却下起了大雨,被暴风雨所击打的地板发出的声音似乎在嘲笑他,他的粮食、衣物却都被大雨冲走了。

太“知足常乐”未必是件好事,到最后不也是得不偿失吗,我们凡事要学会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知足是忧,常乐是弊!

知足才是一种心态,一种乐观的心态,而常乐则是一种安于现状的表现。正所谓《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样,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拿破仑也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所以我们更应该积极向上,想着自己的目标奔跑,即使实现,也不要常乐。

知足可以使我们快乐,但常乐会使我们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同学们,让我们奔跑起来,即便你现在很成功

【篇八:诗与远方】

在如今这个繁华喧闹的世界,诗可以抚去人心灵的浮躁与杂念,指引着我们走向远方。

今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众多观众喜爱的节目,其收视率节节攀升。

诗能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你心无杂念地去领略另一种情怀,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闲适。那时的社会也有官场、有人情世故,但他却能拥有常人所没有的远见和胸怀,宁愿这样归隐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穷困潦倒、比起心为行役,他宁愿放弃官职与厚禄,而选择诗与远方,从而成就了他世外桃源的诗意人生。

诗不仅能让你领略别样情怀,亦能让人崇尚美德。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即使贫穷,但不以为忧,反而是心境恬淡。在物质上竟无要求,只要精神富足就心满意足,这便是诗歌赋予人的崇高美德。

远离诗歌的人,一味的追逐物质,丝毫不注重内在的美德。有一名日本运动员就是这样一个低俗的人:在记者访谈会上竟将记者价值近几万元的摄像机顺手牵羊。几万元对于身价过亿的运动员来说,并不算什么,但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取决于他毫不注重美德的培养,冠军与盗贼仅一步之差。

若我们能像刘禹锡一样注重于精神美德的修养,诸如此类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学诗能我们让养成勤奋刻苦的优秀品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仅读书是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勤奋、不怕吃苦。

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的武亦姝能迅速成为“网红”被大家关注,便体现了这一点,她用了一年的时间将所有的诗词学了一遍,却未夺得第一次的冠军。但她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不懈,第二年她成功了。她被人关注是应该的,因为她值得我们关注。

若我们拥有诗带给我们的不追逐名利、注重品德修养,能够艰苦耐劳,我们定能走向遥远的远方,并且越走越远。

【篇九:独活之精神】

独活是一种药草,独活者,性微凉,味辛甘,形细而多节,软润而气息芳香。它不惧严寒,生长于海拔甚高的高寒山地,如参破天机的仙人般静静地隐居于此,不被红尘的热闹所惊扰、动摇,高高在上地享受着山中的清冷、寂寞。独活着,独自活着,不曾寂寞亦不知寂寞。一株只可长一茎,再无双生。陶弦景说它“一茎之上,不为风摇”。一茎之上,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露出渗透到骨子里的超凡脱俗。

独活是一种气质,一种坚定,清明的气质。爱它持久不变的香气。不同于桃李牡丹“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它的香气有比大山更有容纳天地的力量。日色清明时,青山被照耀得明媚;暮色浓酽时,青山消隐于黑暗之中;阴雨滂沱时,青山妖娆出浴;大雪纷飞时,青山松柏亦会冻凝。而这一切的变化却无损于它的本来面目。风雨的洗礼只会使得它的香气越发温厚,大气。因为坚定,它变得安然,因为放开了自己的执念,它回归本质。归隐山中,山中的生活肯定不如红尘热闹,可却是它心中所求,自此,它所拥有的一切,仍是世间之物,却已到达另一重境界了。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刘禹锡,他的前半段生命都用在了寻求某种类似光明的答案。大唐的盛世,给了他大展拳脚的机会。然而功业像流星般短暂而璀璨,他的功业被无情地埋葬,但却在墓碑上发出了芽。十年的颠沛流离更改不了他的执著,仰头大唱“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唯待见青天”。从连州回来的他作了《再游玄都观》一诗,诗一出袁,刘禹锡被贬和州。仕途的失意没有使他沉沦于自身的喜悲。“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他用历史般恢弘的胸怀,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篇《陋室铭》。

这个如独活般的男子,在经历时间的洗礼后变得越发坦荡从容。他用另一种成熟的姿态指点着江山。用他的文字记录着时代兴衰,在他的文字中浸满了风雨打磨后的内敛和厚重,如独活的香气,穿越了时间长河,于往事浮沉中,奏响了一支大唐盛歌。

独活尽管生如逆旅,明媚的光阴不多,任何伟岸的努力最终都会坍塌、黯淡,如星滑落天迹。我们应尽力而为,把握分寸,在经历千回百转的磨难之后,风流云散物是人非之际,仍能如独活般从容淡定,仍能如刘禹锡般笑谈一句“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是真正的独活精神。

【篇十:共享的利与弊】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设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与我们息息相关。出现频率最多的无疑是共享单车,Ofo、摩拜……这些共享单车的出现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出行首选汽车的观点,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绿色出行,低碳环保。

共享单车只需你在手机上简单的下载一个app,扫描车上的二维码,这辆共享单车就暂时成为你的了。可每个人都会按步就班、规规矩矩的吗?我看那可未必!

就拿我们学校里的一个简单事例来说:我们学校的体育馆前,长期停着一辆共享单车。从开学至九月底,每天都让它在外面风吹日晒,它的那位临时主人对它不管不顾。每天上体育课时,总能见到它那落寞的身影,像是一位背井离乡,被放逐在外的游子,让我想起了刘禹锡在《酬乐天》中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更值得可恶的是它身体的二维码遭人破坏,或许是它的那位临时主人不愿它回到它的“家乡”,所以才把二维码涂的乱七八糟的吧。现在,这辆共享单车已经回到了它的集体,或许它第一天来到我们学校时时一辆光鲜亮丽的单车,可当现在它回去时,身上伤痕累累,真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共享单车的这个主意固然是好,是它是人们不再那么的依赖汽车,是它是空气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也是它促进了人们人们破坏二维码,将其占为己有的邪念。所以,亲爱的共享单车的使用者们,请你们切记,创造出共享单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变得更便捷,是为了让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少些污染。而不是为了让你们趁虚而入的将其身上的一些零件、一些设备破坏了并占为己有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创造出共享单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的时代在不断进步,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共享设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那些以前做过破坏零件的使用者们请从现在开始改正这个不良行为。不要让这些共享单车再做第二、第三个刘禹锡了。它们的创造者们如此辛苦,不辞辛劳的创造了它们,是为了我们的生活,而你们却去伤害他们的劳动成果,难道你们不感到愧疚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