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相关作文

【篇一:旧书】

家里有很多旧书,有的是它们的本来面目,有的是我见证了它们的衰老,还有的,它们的“旧”只是资历老而已,表面还是光鲜如新的。我想,无论如何,它们都将陪伴着我的生命吧。因为它们都曾让我为之驻足,为之欣喜。虽然我的“喜新厌旧”已经成了一种癖好,它们还是静默着,带着美好的回忆,不知它们会不会“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

上高中时,武胜路新华书店周边每逢周末,就有很多旧书摊摆了出来。只要有空,我就骑车前往,似乎也没有什么同好,一位好友只在开学前要买各科参考书时,才与我结伴,其时就养成了一人逛的习惯。一些古诗文、古小说的选本成了我最初的收藏,徜徉着古文学的世界里,我能很沉静,也希望着能够日子就能如此的简单而纯洁。囫囵了不少古书后,我能看出语文老师偶现的失误,他是个温文尔雅的老者,某个时间开始,几乎我所有的作文都能得到他的很吝惜的高分。

那时的寒暑假,是我看武侠的黄金时间,父亲会主动帮我找同事借金庸古龙的书,我常常是没日没夜的读,厚厚的几大本两三天就能啃完,父亲同事的收藏很快告罄了。意犹未尽之余,在夜市上居然看到卖盗版的武侠小说,金庸的全套作品就这样一套套走进了我的生活,它们现在已经躺在见不得光的黑暗的盒子里,因为实在被我蹂躏的不成样子了。上了大学中文系,还想研究一下金庸,然而终于有始无终,那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年轻的我感受过侠骨柔肠,感受过爱恨交织,感受过舍生取义,感受过执着追求……够了,足够了。

刚刚参加工作,热情百倍的去图书大世界买了不少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部头。虽说打了个八折,价格也不菲。然而装潢之精美,的确可以充充门面,现在它们也堂皇的站在书柜的最显眼处,即使备受冷落,也不失贵族的风度。后来,有学生到我家来借书,我的书籍收藏已经颇有可观的,然而自己好好读过的却是寥寥,我限定了他还书的日子,一方面是珍惜自己的收藏,另一方面,这样才能让他好好的读书吧。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读书人都是深知的。这样的爱书的孩子,实在也算难得了。

也许人生就没有新书吧,新的要变成旧的,旧的不会用更旧来形容了。新是暂时的,旧是永远的。在对每一个旧的回味中,我们都能够体味到得失,感受到人生的不可琢磨的轨迹。

【篇二:读《射雕英雄传》的乐趣】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多姿多彩,令人目眩神迷,又引人无限遐想的武侠世界。

我虽然是一个女孩,但是个性豪爽,颇有一股侠气,最爱读的书就是《射雕英雄传》了。书中的人物,我最喜欢的当属洪七公,他洒脱、随性、豁达,乐观的性子简直与我如初一辙,而我与他最默契的地方莫过于都是一枚吃货。

黄蓉用“叫花鸡”、“好逑汤”、“玉笛谁家听落梅”等一系列美食就哄得洪七公把秘诀“降龙十八掌”都教给了郭靖。其中的一款美食“玉笛谁家听落梅”是用羊羔臀肉、猪耳尖、牛腰肉、兔肉、山麂肉五种肉制成的美味拼盘。别说是洪七公在这道美味前抵制不住诱惑,就连我在看到此处时,都能感觉到肚子在咕咕叫了。

《射雕英雄传》中我最喜欢的的人是洪七公,最佩服的人就是郭靖了。他虽然天性愚钝,但是懂得将勤补拙。他憨厚、大度,并且极有正义感。他后来练就一身好武功,却不忘除恶济困、保家卫国、抗击外侮。他对爱情忠贞不二,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保卫国家殚精竭虑,不愧为金庸笔下最为偏爱的“侠之大者”。

书中还有一些角色也很精彩,聪明绝顶又明丽动人的黄蓉、武功高强且各有传奇的“南帝丐”、“东邪西毒”、误入歧途的杨康和梅超风,以及令人同情的穆念慈、包惜弱……不胜枚举。

我从洪七公身上找到了共鸣,从郭靖身上明白了为人正直的重要性。金庸先生描绘的江湖,不仅带给我无限乐趣,更让我看到了人生百态。

【篇三:遇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唐•无名氏

人一生有多久?就拿一百岁为标准,一个人拥有三万来天。在大千世界,三万日里,我们在人群中行走,多少张面孔也只是匆匆一瞥。蓦然回首,遇见了他,却叹息时不待人。

幼时,爱打开电视看武侠电影,爱翻开看武侠小说,幻想自己成了郭靖大侠。

正值隆冬,窗边时有冷风吹过,幼小的自己高站在床头,摆出姿势,倒也有大漠风沙中射大雕的威风。虽然当了大侠之后,感冒一场,却也是我们第一次“遇见”。

一茶一桌一阳光,一人一剑一江湖。

轻叩一口绿茶,在午后翻开他的书,便觉得身处一江湖……那刀光剑影,尔虞我诈,人心险恶的是非之地;笔锋一转,又是儿女情长,有恩必报,侠肝义胆的忠义之场。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的武侠世界编织起了多少青少年的梦,为身处困境时提供了力量与信念。可惜,厚重的江湖只被我翻开了几页,只读过寥寥几本,并不敢以“书迷”自诩。

有多少人是被杨过、小龙女或是郭靖黄蓉的故事打动,才开始了解金庸呢?

打开百度,你若搜索过杨过或郭靖,你可以得到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情节,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人际关系,甚至知道他们喜爱的食物,总会引发读者的争议,讨论自己喜欢的人物。但是,很少有人去了解这些人物背后,作者金庸的爱好或兴趣。

不幸的是,未见君面君已去。他独自离去,却将偌大的江湖,空荡荡地留给了我们。

有人称金庸仙逝后,世上再无江湖,也没有人配得上写武侠了。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金老先生也不愿背负这个重誉吧。他只希望人们能感受到江湖险恶背后的人性温暖吧。

“遇见”,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瞥,但金庸,武侠却被我们怀抱以心。

【篇四:回归纸质阅读】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发展,“低头族”的人数也愈加壮大。调查发现,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日平均不少于4小时。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同时,也正是各样的统计数字让我们意识到电子产品的两面性。

电子阅读的方式想必在人群中并不少见,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它方便、快捷,各式各样的读书软件都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畅心阅读。与此同时,纸质阅读的概率减小,纸质版图书的销量减少,而人们的视力也随之下降。

无疑,带给我们这些变化的根本,非手机莫属。然而,指掌之间应当有本真正的书籍。

纸质书籍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古今的贤者能人们都具备着较强的专注力。颜回于破旧的陋室中阅读,欧阳修于庞大的马群中阅读,毛泽东于喧闹的集市中阅读,可见他们的专注力着实超群。反观现在的年轻人,微信铃声一响,立即放下手头工作点开消息,此时,微博热搜连续更新,于是被好奇心充斥的他们玩起了手机……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坐在阅览室内工作的上班族,一旦哪里有任何动静,他们的目光便会随之飘去。如此的专注力,也着实值得反思。当你捧着一本书,沉醉于淡淡的书香,遨游于奇妙的世界,又怎会有暇关心他事呢?书海强大的引力早已将你所有的深思固定于书本之内。久而久之,专注力必定提高。

电子阅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阅读进度,而阅读速度限制了人们的阅读量。经调查,我国公民年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俞敏洪在一次讲座中提到:“每周一本书,你的人生将如同开挂一般,不断地前进。”而现今人们的阅读量却不及讲座中所说的六分之一。那么按照此势发展下去,人们是否会变得越来越无知,越来越没有文化呢?

“没有金庸,就没有阿里巴巴。”这是马云在金庸逝世之后的悼念。他将武侠小说中的许多战略计谋经过变形应用到公司的经营当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江湖,并打出一片天地。所以,读书是能够让我们更加智慧的。每个人的指掌之间都应当有本真正的书籍。对比电子阅读,它不仅保护了视力,提高了专注力,还能更加丰富我们的头脑。

回归纸质,全民阅读,感受读书带给我们的能量!

【篇五:漫步在爱恋中】

人生长河中,值得去漫步和欣赏的或许太多,然而,我却喜欢在武侠世界里遨游。它对我的震撼,永远让我心动,我愿用一生的时间漫步在武侠世界。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武侠”似乎是一个很无聊、甚至难言于齿的词语。而我正好相反,我为读武侠小说而自豪。我喜欢用钦佩的眼光去读金庸先生的作品,它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我。

从接触金庸先生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开始,简单而好奇地,我展开了自己的旅程。随着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我走入《神雕侠侣》。看到两个人爱意萌动时,我不禁激动起来,心甘情愿地让它吊着我的胃口,遨游其间。因一场误会他们分离时,我又不由得扼腕叹息,心中莫名升起一种不舍之情。绝情谷中,他们彼此为了对方,却迟迟不肯相认。断肠崖下,小龙女心念过儿却什么也不说,纵身跃入山谷……我的心被震撼了!我看到了两个人至死不悔的情意,看到了生死相许的真正爱情。我开始为他们担心,为他们着急,为他们心动……像是融入了他们的世界。我甚至有时会喃喃自语“只有过儿怜惜我”的台词。就这样,我爱上了武侠,爱上了能让我情绪飞扬、感慨万千的武侠,这其中或有惆怅,或有无奈,可我的心早已死心塌地的在它身上,情愿随着它徜徉、漫步……

以情为友,以侠为侣。通过武侠,我看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番风情,不似东坡之豪放,不似太白之傲骨,却具有不同的文采,使人震撼与心动。

我喜欢读武侠。这一件事情让我心仪已久。提到它,我会再想一次那朵娇艳的龙女花,再想一次那水榭听香的小阁。提到它,我会激动,会开心,会让我的内心充满活力。漫步其间,我只想对它絮语一句:你是我的情结,我一生的财富,我爱你到永远……

【篇六:请配得上】

金庸大师的离去让很多人缅怀,这个承载了一代人武侠热血梦的大侠离开了他的江湖。一时间金庸大侠的江湖炸开了锅,老人家的所有作品都没翻出来细说了一番。

仔细看金庸大师的作品会发现一个规律,女主角全都是能够配得上拥有盖世神功、江湖大义、仪表堂堂的男主角的。

《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不仅貌若天仙,武学造诣更是丝毫不逊于杨过。《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机智过人,果断干脆,敢爱敢恨。《射雕英雄传》的黄蓉俏皮可爱,家世不凡,有勇有谋。《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虽不会武功却精通各种武学招式……没有一个是偶像剧中那种学习差、家世差甚至只会闯祸还胆小怕事的灰姑娘。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舒婷的《致橡树》,你有你的铜枝铁杆,我有我的红花硕果。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快餐时代,网络小说的崛起让很多不愿意努力的“灰姑娘”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幻想着有一天会有一位“高富帅”牵起我们的手,走进豪宅,换上华丽的服饰,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高富帅”也不是傻子,更不是活在小说里的痴情男主,做做梦可以,但千万别当作梦想。不然即便真有这样的好事,也终将是“以色侍人”,年老色衰“失宠”之后连离开的资本都没有,因为不曾努力,不曾靠自己,终究会连怎么养活自己都不会。也有很多不愿意努力的人做着明星梦,期待一夜成名之后,开着豪车,带着保镖和助理接受众人的围观、追捧。可是花无百日红,如果自身没有真正的本事,只是靠着花边新闻博眼球,终有一天会被真正有能力又努力的人取代的。

所以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请做一个“配得上”的人吧!作为学生,请配得上你的身份,努力学习,认真对待功课;作为爱人,请配得上你的另一半,不是攀附,不必仰望;作为职场人的人员,请配得上你的工作,踏实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不抱怨,不耍滑头。

作为我们自己,请配得上你心里的自己,那个骄傲,有梦想,敢于追求,不愿轻易放弃的自己!

【篇七:走过从前】

岁月是容量最大的内存,她能记录下属于你我的独一无二的成长历程。

一路走来的得失最后形成了成长,遥想从前的点滴,总能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成长过程中的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事。小时候的我如恶魔一般的存在,虽然调皮捣蛋是与生俱来,但我却把它发挥的淋漓尽致。那时候,我们家乡总是隔三差五的就有人来乞讨,有时候别人会给他们一碗玉米,或者是一碗白米。那个时候我觉得讨饭十分有趣,于是某天心血来潮,就拉着同伴和自己穿上各自爸妈不要的破衣服,然后在脸上零星地抹上从灶里面弄下来的黑灰,那时的我头发不长,而且平时也不怎么梳洗,整天乱糟糟的,犹如顶个鸟窝。看着镜中比乞丐还像乞丐的自己,我满意至极,拿着破袋子便兴冲冲地出门。那时候我家附近住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她眼睛不好,孩子也常年在外,因此她自然就成了我们的完美目标。我们走到她的院子里,她家厚重的大门依然紧闭,仿佛没人住一样。我和同伴很有礼貌地敲门,边敲边小声的商量着等下见到她我们要怎么做。在她开门的那一刹那,我和同伴可怜兮兮的对她说:“分我们点米吧!”她先是一愣,然后叫我们进去,接着便给我们一人一碗米,还问我们从哪来。因为之前有人到我家讨米时,我妈也问过,所以我很轻易地就回答了她的问题。从她家离开后,我和同伴们哈哈大笑,有觉得胜利的,有觉得好玩的,更多的是有不被发现而得意的。现在那老人已不在,现在想起那时,心里有愉快也有复杂,总觉得心里多了点什么又少了点什么,想要说出却又无从说起。

金庸的武侠小说和语数伴我走完了童年,如今语数依旧,金庸的武侠小说却离我远去,也许是懂得小说不是现实吧!还记得迷恋金庸小说的那会儿,有一次我和弟弟还有几个小伙伴在院子里玩,我们有扮乔峰的,有扮孙悟空的,也有扮郭靖的,反正都是厉害角色,根本不管那些人是否生活在同一时代。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扮演的是孙悟空,然后追着我弟打,可能是玩的太投入,跑的太心急,在快到废菜窑时我根本就没发现它的存在,于是我很华丽也很霸气地施展了我最希望自己拥有的武功:“瞬间消失”。“嘭”的一声,我掉了下去,我想试着爬上去,可结果不如人意,最后还是我弟喊来我妈拿着梯子让我爬上来。直到现在,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要是说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我弟就会用很崇拜的语气对我说:“姐,你当年可是‘嘭’的一下就不见了。”说完哈哈大笑。那次掉下菜窑虽然没摔倒哪,但我却从这件事中懂得,不管玩的再怎么疯,也要留有注意安全的意识。

人们都说百善孝为先,可如今,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小时候,我总以为父母是最强大的人。他们能解决很多我不能解决的困难,他们知道好多我不知道的事,他们有钱买糖而我却没有,他们能为我遮风挡雨,能把我保护的好好的……我以为父母是坚不可摧的,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也会老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懂得父母的不易。今年暑假看到的一个电视剧让我对父母的爱有了重新认识。剧中女主角有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她说:“总以为父母像家里的老房子,你不去关心它,它就风里雨里的在那儿,只要你想回去,它就在那儿随时迎接你。但你可曾想过,老房子是不是结实,需不需要保护,你可曾想过,有一天老房子也会塌的,人不可能永远走运。”是啊!我从不曾想过这些,我以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我以为孝敬父母仅仅是听他们的话,多帮他们做点事,等自己有能力时让他们吃好住好。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也许对父母来说,只要儿女都陪在身边才是最大的幸福。想起爸爸日益增多的白发,想起妈妈重复来重复去的叮嘱,以及我曾说的只要不过生日爸妈就不会老的自欺欺人的话语。岁月在爸妈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也让我更深刻地懂得了要如何去对待他们。

走过从前,它带走了我们的幼稚与无知,却给我们留下了成长与感动。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