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需要勇气的时刻】
一个男孩在放学后奔跑路上,摔了一跤只是擦破了点皮,裤子上连破洞都没有――可是到了夜里,膝盖开始疼了起来。
这个男孩13岁,是边界线上的人。边疆人是不会对这么小的事情抱怨的,他毫不理会这疼痛,爬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他的腿疼极了,他已无法去喂养牲口了。这天是星期天,全家人坐车去镇上了,只留他一人在家。当他父母回来时,他早已上了床,鞋子不得不痛肿胀的腿和脚上割下来。
他的母亲哭着用湿布把受伤的腿包起来,另外又硬会湿布放在他滚烫的额头上。
家里人请来老医生,老医生看了看这条腿,摇摇头,告诉男孩父母要把孩子的腿锯掉。男孩很伤心,他在老医生离开房间时,把他哥哥叫来。两天两夜,男孩的哥哥就守在那,睡在地板上,连吃饭也没有离开过。
热度越来越高,男孩儿开始胡言乱语了,他真的神志不清了。可是,男孩的哥哥依然没有让退,他坚定了守在那里,他向弟弟许过诺。一生一次次来,一次次回。最后一次,医生大喊一声,告诉他们都在等男孩死。在老医生离开的第三天,男孩的病已经好了,并且他的腿已经慢慢开始的恢复原样。
他站起来了,全靠他的意志。
【篇二:有趣的羽毛球比赛】
这一天,风和日丽,头顶上那火红红的太阳也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为大地放射温暖的光芒。我、二姑爷、晗晗和彤彤姐一起在前院的平地上,玩起了羽毛球比赛。
二姑爷是这个比赛的裁判,场地中心有一条分界线,两边都有边界线。而分数则是哪一方得到21分,哪一方就算赢。如果你发的球让对手没有接到,那么你才可以得一分;不过,如果对手发的球过了界,那么对手就要被扣一分,如果你打输了,那么你就要轮到下场。
第一局是我和彤彤姐比赛,我将羽毛球往空中一仍,用眼瞄准,再用拍子的“田心”(羽毛球拍的中心偏左,也是拍子打球时力量最大的地方)打了过去,只见羽毛球在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而彤彤姐也做出了一幅兵来将挡的姿势,球拍向后,等球一来便毫不客气地把我的“客人”“请”了回去。那球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向我扑来。我也还她一个速度非常快的球,让彤彤姐“毫无回打之力,只有认输之心”。谁知彤彤姐竟然歪打正着,可惜球过界了!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最后,我以21比19的分数赢了彤彤姐,我可高兴了!
【篇三:快乐的一天】
今天是周六,我很快完成了作业,就出去和爸爸一起打会羽毛球。
开始打球了!爸爸先发了第一球,羽毛球伴随着风声,快速向我飞来,我看着这球,突然一挥拍,球就立即返回到爸爸那儿。而爸爸因为觉得自己的发球完美无瑕,正在得意,看到我那有力度的回球,心里一紧张,被我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有接住球。一比零!我领先。
爸爸嘴里嘟囔着:“不会吧?!我竟然没有接住小家伙的球,太没面子了!”
第二球我先发球,“嗖”的一声,球划了一道弧线飞到了爸爸那边,他叫着:“这一球我一定要追回我的失误!”然后用足了力气,把球打向了我。我心想:这么用力,球一定会出界,我还是别接了。可没想到球居然正好落在了边界线上,我气极了,爸爸还故意朝我吐舌头。这下我们的比分变成了一比一平。
第三局是胜负局,我们俩都精神饱满。爸爸开球,球一会就落在我的拍子上,然后我轻轻一挑,球刚好过网,爸爸还没来得及跑过来球就已经落地。比赛结束了,二比一!我大喊着:“噢噢噢!我赢了!”开心得上蹿下跳。
这一天我开心极了!难得有空陪我的爸爸今天能空出时间来跟我一起玩,我觉得很满足。
【篇四:听从己心,无问西东】
人的青春有且仅有一次。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有人选择背井离乡,那么也会有人选择守住故乡;有人奔往利利名场,那么也会有人默默深耕;有人选择了在青春时安逸度日,那么也会有人选择在青春正当时用力绽放最美光华。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到达青春这个初见深林的山腰,我的选择是奋斗。
我的青春不该去往别人的设想与期待的狭隘天地。包括家人、朋友与陌生人。他们假定我的角色与属性,他们浅判我的能力与潜能。对,期待破灭时的否定,存在别人认为的你该活成什么样子后的设定崩塌。但是,我犹记沈志华说过的“环境不足畏犹如命运不足信”。但是,我的笔墨下仍笃信着“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我并非认为自已达不到别人的设想与期待,而是深明什么才是我想要的,什么才是我要做的,怎样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
我的青春该去往自己的潜能可及与心之所向的新天地。潜能是能力的一种,但并非全体现为外在。潜能是能力经检验后加上自我驱动力的综合体。鲁迅先生曾言:即使慢,只要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他也一定能够到达他梦想的地方。正如此言,我才深信乔木终会亭亭倚盖仓,能达栉风沐雨自担当之境界。
我的新天地在近处的故乡,也在远方的边疆。我想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一身戎装,我想让青春底色留蕴在五星红旗上。他们,给了我力量与激励,排雷英雄杜富国的铮铮六字“你退后,让我来”。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新军种火箭军,那儿有使命必达的“东风快递”,那儿有一直让国人自豪满满的洲际导弹。他,他们,都是一颗颗莹莹明星,在中华大地九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发出熠熠光辉。在广阔的南海,在中朝边界线,在茫茫大西北,在港澳特别行政区……在脚下丈量的每一寸土地。我想与他们一起守卫每一处江河,每一座山岭;同他们一起喊着最响彻云霄的口号、最嘹亮的军歌。
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为未来奠基,现在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在为青春注解。青春之青,意为青葱年华;青春之春,意为幼苗春发。这正所谓:青春之路各异,自知去往哪里。东西南北不问,听从己心无悔。
【篇五:同学之间三八线】
我读一年级时的同桌叫唐梓涵。同桌一年,我们俩经常因为座位闹别扭。
为了明确各自的“领土主权”,我对他规定,我们两张桌子挨在一起的缝隙就是我们“两国”的“边界线”,是“三八线”,谁也不准越过“三八线”进入“他国”的“领土”。可是,总有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不是我写字太投入越过“三八线”,就是他的胳膊进入我方“阵地”。“战争”马上打响,你推我拐,我掐你叫,桌上桌下,战火纷飞。有时不解恨,我干脆使用重武器--拳头攻击,打得“敌人”丢盔卸甲,连连告饶。为此,我也赢得了同学们在背地里赠与我的绰号—“小辣椒”。我也不知道同桌是真怕我还是让着我,反正在“对敌作战”中我从未有战败的经历。
转眼间,期末考试快到了,我们也进入了短暂的期末“停战”期。凭良心说,由于唐梓涵同学一直处于“屡战屡败”的状态,加之“国际裁判”李老师多次从中“调停”,后期我们的“战争”基本上属于“擦枪走火”式的零星战斗。虽然我依然是主宰“战争主动权”的那一方,可连我自己都感觉得到,我对“敌人”没有了那股狠劲儿。
我没想到是,期末的那场美术考试,让我们彻底结束了“战争”。美术考场静悄悄的,就在我完成了初稿,准备涂色时,却怎么也找不到水彩颜料了。我急得直冒汗,一边翻书包,一边责备自己:“怎么就把水彩忘在家了……”,眼泪也开始在我的眼眶里打转。
“你用我的吧……”唐梓涵递过他的水彩,诚恳地说。
“谁用你的水彩哟,我不要!”我没好气地说。
“用吧,不然你会考不及格,老师会罚你的!”说完,他径直越过“三八线”,把水彩颜料塞到了我的手里。
等我涂完,他已经没有时间精心涂画了,结果,期末美术考试的成绩,我比他好了很多。
战争彻底结束!
现在,我们早已“化敌为友”,成为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