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铅笔盒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穿着粉红色外套的美丽铅笔盒。小主人六岁生日的时候,把我带回了家,从那以后,我就一直陪伴在小主人身边,从未离开。
我是塑料做成的标准的长方体铅笔盒。在我的粉色外套上有一个芭比娃娃,她有着金黄色的头发,一双水汪汪的蓝色大眼睛,在她的身旁有一行英文字母“ILoveYou”,这是我跟小主人之间感情的最好见证。我还有其他一些功能:趣味指南针,一个小小的铅笔刀,还有一个隐蔽的小房子,橡皮弟弟可以舒舒服服的住在里面。
我有三层小公寓,苗条的铅笔四姐妹和严厉的圆珠笔老师住在第一层;神奇的可擦笔爸爸和长长的直尺哥哥住在第二层;幽默的碳素笔爷爷和慈祥的涂卡笔奶奶住在第三层。
有一天,“叮铃铃”上课了,这节课是数学课,铅笔妹妹欢快地从我的肚子里跑了出来。当小主人写错题的时候,橡皮弟弟也调皮地蹦出来,它在小主人的作业上翻几个跟头,错题就不见了。到了语文课,碳素笔爷爷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出来;当小主人要写作文时,可擦笔爸爸就夹着他的公文包——可擦笔橡皮,风度翩翩地去上班。当小主人需要做连线题时,尺子哥哥大摇大摆、胸有成竹地出去帮忙了。
当小主人完成了作业,把铅笔妹妹们放回来时,总是马马虎虎,扎得我这儿疼,那儿疼的。小主人生气时,还拿我出气,把我摔得腰酸背痛。可是,我从来都不生气,也从不记仇,还是兢兢业业地为小主人服务。
我爱我的小主人,我希望我能永远跟小主人在一起,为他服务。
【篇二:半截铅笔】
九年级了,学习、考试任务更加繁重,每个人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中,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期末联考。“叮铃铃!”急促的铃声催促着忙乱的我快步走进考场。
坐在座位上,我闭上眼,长舒了一口气,晃了晃沉闷的脑袋,平息了下躁动的心,等待着接下来的考试。翻动文具时,我心中一紧,糟糕,铅笔没带。这考试的题几乎都要涂卡的,没带铅笔只有死路一条,可现在老师已经发试卷了,没时间回教室拿铅笔了,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一叠叠簇新的试卷深深地印在我的眼里,铬的我眼睛生疼。
“嗨,你怎么了,是不是太紧张了?”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我铅笔忘带了”,我低着头沮丧的说,头也没回。只听后面“啪”的一声响,很清脆。我回过头来,是一个别校的考生,脸圆圆的,他把他的长杆铅笔掰成了两半,正麻利的用铅笔刀削着一截铅笔,见我扭过来,他把那好的一半塞给了我,笑着说:“给你用吧”,他自己留下了光秃秃的另半截继续削着。我激动的接过来,小声说到:“太感谢了同学”。他笑咪咪的低声说:“不用客气,快点做好,考试了”。回过头,抚平试卷,刚才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丝暖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温暖了我的心,让我感到整个考场格外的温暖。
考试顺利地结束了,“这次考试我发挥的不错,多亏了这支笔,下来我要怎么感谢他呢?”我还这样想着,一回头,找他还笔时,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考场,我怔怔的望着空空的座位,怅然若失,满是后悔:怎么连人家的名字都没问呢?多好的同学啊,你是谁?考场上只剩下我和我手里被我握的紧紧得半截铅笔。
很遗憾,我至今也不知道那位同学的姓名,那半截铅笔一直珍藏在我抽屉里,每当心情不好时拿出来看着它,一股暖意就会涌上心头,心里产生一种说不出的舒坦与自然。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半截铅笔表面颜色还是那么青绿,那笔芯还是那么的黑亮。
【篇三:你的帮助,我记得】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尽管我们的关系并不亲密,但你的帮助我会永远记得。
“监考教师进入试场,分发试题……”考试开始的提示音响起,同学们放好了复习资料,已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好准备,我却着急起来。
“小圆,你有没有拿多余的2B铅笔?我忘放进文具盒了。”我睁大了双眼看向旁边的小圆,期待听到肯定的回答。“什么?你没拿?我也只拿了一支,这节考的可是英语,你可怎么办呀?”我十分焦急,又向另一边的小芳求助,“小芳你拿了几支2B铅笔呀?”我小心地问,生怕听到不如意的回答。“一支呀,怎么了!”“我忘拿了。”我低声回答,鼻头有些泛酸。
我再一次把目光放到了前方的小凯身上。“小凯,你拿了几支2B铅笔?借我一只
支,好不好?”有了两次失望,这次如果再失望,我怕是会陷入绝望的吧。
然而老天就是不喜欢让人如愿,我再次得到了让我失望的答案。“我只拿了一支,不好意思。”
考场前门隐隐传来脚步声,我仿佛下一秒就会看到监考老师进入,我的身体开始发烫,我的心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正遭受着高温的炙烤,额头似乎有液体流下,我的耳边响起了英语老师嘱咐的声音:“这次考试是我亲自阅卷,前面的选择题必须涂卡,谁要是犯没涂卡这样低级的错误,就给我把一卷抄十遍……”正当我陷入巨大的恐慌中时,后面的小英戳了我一下,将我拉回了现实。
“你没拿2B铅笔吗?反正咱俩在前后桌,一会考试咱们一起用吧!”温柔的嗓音,如同炎炎夏日里的一阵凉风,吹散了我的燥热;热心的行为又好似冬日里的一抹煦阳,温暖了我的心房。我想说些感谢的话语,却发现,什么文字也表达不出我此时的感激。
那次英语考试,我们共用一支2B铅笔,满心的感激化作一股力量,激励我顺畅的完成试题。那次英语考试,我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我想,这应该归功于你的帮助。
尽管我和你的关系并不亲密,尽管自那次考试后我们从未说过话,甚至只见过一面,但小英,你的帮助,我会永远记得。
【篇四:考试的收获】
考试不仅给了我们查找自己不足的机会,还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这次的考试在我们紧张而又忙碌的复习中开始了。在我的沮丧与迷茫中又拉下了序幕。现在处于忐忑的等待与反省中。
首先调整心态,然后再开始静静反思。从我的复习开始,简直是在做无用功,“忙碌”也有碌碌无为的一种,我就是这种人吧。遇到障碍就逃避,以至于跟没有复习的无差别,甚至有时越复习越混乱,会的都复习错了。这是十分可怕的。
然后就是大家普遍会犯的错误——粗心大意。这是较难纠正的。像每次考试都会有人涂卡错误,那时件多冤枉的事啊,还有类似于没有读题的,丢题的等都属于粗心大意。我竟然在这次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无意发现了一张白卷,原来我没有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于是开始慌张地补起来,要知道老师收的只有答题纸和答题卡啊。这是十分严重的错误。但似乎这么严重的错误不只我一个人犯过,曾经有个同学向我诉说她的经历,他竟然荒谬的没写背面的题,理由是没看到。我想大家也闹过类似的笑话吧。真的要引以为戒了!
最后我反省着,那些不会做的题难道就不是我的错了吗?当然这也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要归根到课上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问题的所在。
这么多难以改正的错误不禁让我生气,我像要跟他们说再见。于是总结我的考试经验:1。要全面的复习,查漏补缺最重要的是学后及时复习不要总是临时抱佛脚。2。考试时要反复读题,考完最少检查两遍,没时间了要挑些容易出错的题检查。提前准备好要交的,检查答题纸和答题卡。3。课上注意力要集中,跟着老师思路走,听懂最重要,课下在补笔记,不会的及时请教,切勿积少成多。
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这就是我这次考试最大的收获!
【篇五:小事中的感动】
坐在阴沉的教室里,放空着自己,脑海里浮现出即将毕业的初三时刻。紧绷的神经,紧张的气息都紧紧围绕在我们周围。然而在这时,有一股暖流萦绕在我的心扉。
微风习习,它好似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翻阅我脑海里的“感动”。作为初三毕业生的我们即将面临这人生的第一大考验——-中考。在考试前我们是要参观考场熟悉一下环境,从四面八方来的学生都聚集在学校门口,一丝空气都挤不进去。可是天公不作美,突然间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门口就更加拥挤。当校门打开时,所有同学都涌向教学楼,奔跑着,脚下踩出一片片水花。我也没有停留飞奔而去,到了教学楼迅速和伙伴参观之后,准备下楼,刹那间一个笨重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我借着室外微弱的光线才得以看清,那是一位父亲用自己年迈的身躯背着行动不便的儿子。这位父亲并没有健壮的身躯,厚实的肩膀,他只是它只是一个身材瘦小、体格不够健壮的这样一个人。发梢在雨水的浸湿下贴在他那干瘪的脸颊上。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父爱如山吗?他将自己微弱的力量转化成山峰般的雄伟浩大,背起自己的希望。
参加中考自然少不了老师的千叮咛万嘱咐,每个老师像录音机一样,开启了循环模式,可以说我们倒背如流了。但最铭记于心的警告也来源于此。
初中的数学老师是一位经验十足的老教师,他在我们的印象里都是严厉、冷酷、他平常几乎没有笑脸,他像往常一样平静的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开始对我们讲一些考试的注意事项,在讲完之后,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在某一年他担任高考监考老师,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他提醒考生要涂好卡。在铃声响过之后老师开始收卷,这时一个男生意识到自己没有涂卡跟老师通融一下。这时,我们的耳畔听到了老师哽咽的声音,老师说,那个男生向老师跪下一再祈求,同时还在不停地涂卡。我们所有人都看见老师流下眼泪的那一刻,我们也被老师感染热泪在眼眶中打转。老师对那位男生说:“同学,加快速度。”终于在最后紧要时刻这个男生越过了险恶的沟壑。刹那间我觉得所有的光芒都降落到他的身上。因为老师拯救的不仅仅是一个期望,甚至可能是一个鲜活生命,一个温馨家庭。
抬起头,整理自己的思绪看着整个教室,刹那间觉得有一股温暖的风温和的吹过我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