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棉相关作文

【篇一:致奶奶的一封信】

亲爱的奶奶:

我又想您了。虽然从上次分别到现在只有一个多月,可我却觉得已经过了好长的时间。想念您的心情,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好怀念乡下老家的小院子。暑假的时候,我每天都可以到院子里摘黄瓜,摘豆角,还有香香甜甜的小果子吃。哈哈,说得我都快流口水了。

在老家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摘野花,采蘑菇,追蝴蝶,漫山遍野,无拘无束,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我总是喜欢钻进你的怀里撒娇,搂着你的脖子跟你说悄悄话,还喜欢踮着脚尖跟你比个儿,听你说“闺女又长高了,都快超过奶奶了。”

爸爸妈妈工作忙,从我出生起,您就一直陪在我的身边,照顾我。教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还教我识字,给我念儿歌,读唐诗。我现在扎实的语文功底,还有令同学们羡慕的诗词量,都跟您那时对我的启蒙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奶奶,您是我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导师!

奶奶,您的爱是深沉的,无私的,在我心中更是无可替代的。记得那次,我发高烧,浑身滚烫,吃了药也不退。爸爸妈妈又都不在家,您就给我物理降温。您不停地呼唤着我的小名,用酒精棉给我擦拭腋窝,肘窝,手心和脚心,抱着我一宿都没睡。直到天亮,我的烧退了,您却累得腰疼病犯了。

你知道吗,奶奶?就在昨天,我又梦见你了。我梦到你拉着我的手,一起到山上采蘑菇。

奶奶,等放假了,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看您。哈哈,到时记得给我做好吃的哟!

还有好多悄悄话,见面再跟你说。

想念您的潼潼

201X年9月于石家庄

【篇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我并不是个十全十美的人,我也有“嫦娥脸上长痣——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科学。正好,今天我很幸运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实验,名字就叫做:瓶子吞鸡蛋。

一上课,金成宇就把一个熟了的鸡蛋、一块酒精棉、一双筷子、一个打火机、一个瓶子“叫”了过来。你别看看他们一个个身体小,实验,可是一个都少不了嘞。

首先,王老师用一双筷子把酒精棉夹了起来。接着用打火机把酒精棉点燃了,然后迅速的把它放到玻璃瓶里面。过了一会儿,再把鸡蛋小的那头放到瓶口。在鸡蛋被瓶口吸住的时候。七嘴八舌的我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鸡蛋会不会掉下去呀?实验会不会成功呀……?”很多的问题都堵在我心口,让我只想快点找到答案。

只听见“咣当”的一声,我忽然发现鸡蛋已经完全掉了瓶中。“啊,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伴随着很多的惊讶声。这时王老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仔细的跟大家说了说这个实验的原理。原来空气中存在着大气压强,酒精棉燃烧后放在玻璃瓶内,玻璃瓶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把鸡蛋放在玻璃瓶的瓶口,过了一会儿,瓶内的空气收缩,压力变小。外面的空气就把鸡蛋推进了玻璃瓶内。我们听了老师说的原理后,恍然大悟,赶忙记了下来。

这堂课真有趣啊,既玩了,又学了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我心想:“瓶子吞鸡蛋”这个有趣的实验我已经基本学会了,今天回家一定要试着做一做!做一回小小科学家!

【篇三:拔牙】

从八岁到十岁,我不断的掉牙,也不断的长新牙,也不觉得什么是该掉的,什么是该长的。可是今天早上起床刷牙的时候,“哇!好痛、好痛!”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妈妈赶紧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啊?”“妈妈,我的牙齿好痛啊!”我哭着说。“张嘴,给我看看。”妈妈看着那颗牙,端详了半天才说:“这老牙没有掉,新牙怎么就长出来了?看来,我们要去医院……”我一听冷汗就冒出来了。

我们来到了牙科医院,给我看的是一个阿姨,“小朋友,几岁了?张嘴!”阿姨温柔的说:“你这是老兵没下岗,新兵就来报道啊!”说着指挥我躺倒电动椅上,看着她拿来了拔牙钳。我害怕的叫了一声妈妈,妈妈说:“没事的,不痛,一会儿就好了。”医生让我把嘴张开。晃了晃那颗牙,说:“要打麻药了,这样就不会痛了!”说着,就将准备好的麻药针向我的牙扎下。啊!好痛!当我正要说话时,嘴就麻了。一会儿,就看见那颗牙在托盘中。医生让我含着酒精棉,过二十分钟才拿走。

回到家中,我对着镜子照了照,好大的一个坑啊,好难看。我后悔以前没听妈妈的话——要好好刷牙。今后一定要好好刷牙,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同学们,你们也要保护好牙齿哦!记得早晚各一次,每天勤刷牙哦!

【篇四:杏树下的爱】

时光荏苒,岁悠悠,回首往昔曾走过的成长之路,时间总会六给人无法抹去的记忆,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份杏树下深深的爱。

在我家的东南墙角下,有一颗高大杏树,哥哥今年24岁,妈妈告诉我,杏树比哥哥的年龄还要大。

那是夏天的一个早晨,温暖的阳光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照到了地上,地上斑斑驳驳,走出屋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鸟儿在树上啼鸣,一阵微风拂面,一股尘土里掺杂着花香的清新气息扑鼻而来,站在杏树下望着那金黄黄的果实,尽情的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不知怎的,特别想吃杏,可是低树枝上的杏都被摘光了,我的个子又在矮任凭怎么蹦也够不到,于是我把正着急参加同学聚会的哥哥拉到树下,叫他给我摘杏吃,哥哥比我大8岁,从小就被妈妈灌输要处处让着我,顺着我的思想,因此,我有任何要求,他都会无条件满足,于是哥哥爬上了树给我摘杏,他怕我不够吃,就给我摘了许多,手里拿不住,就用妈妈前些天给他新买的短袖兜着,我在树下开心的不得了,可是当哥哥下树时,没有踩稳墙,就直接从树杈上掉了下来,杏掉得满地都是,有的都摔破了,而哥哥身上满是杏的汁水,膝盖被树枝刮得两边的肉都向外张,伤口里满是泥土,胳膊也都破了皮,由于年纪太小,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哭了,我原以为哥哥会责怪我,可是哥哥却不顾自己伤口的疼痛来安慰我,说他没事,叫我不要哭,这时爸爸赶来扶起哥哥去了医院,我也跟着去了,当大夫用酒精棉给哥哥清洗伤口,他明明很疼,但看着一旁抹眼泪的我,还硬挤出个笑脸给我看,就因为他怕我自责,怕我伤心。

回到家后,我又来到杏树下,把一个伤痕累累的杏捡起来洗干净之后咬了一口,此时,我眼眶里已蓄满的泪水,那一口的滋味是那么甜,那么的温暖,这就是爱的味道,杏,也因此成了我最钟爱的食物,至今仍未改变。

有人说,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每当你的天空阴霾连连,亲情便会悄然而至,让你在黑暗中寻找到光明,每当你受受挫跌倒时,身边的一切都可能会荡然无存,但唯有亲情会伴你左右,每当你伤心哭泣时,亲情便会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慰你受伤的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亲情,便不能体会到事物的美好,正因为有了亲情,才让我体会到杏树下那份浓浓的爱,任凭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久,那份爱将是我心中最值得珍藏的美玉。

【篇五:恐怖的输液经历】

季节交替之际,身体虚弱的我又不幸中招了。妈妈只好拖着疲惫的身体,带我到儿科门诊“报到”。经由医生阿姨诊断,我患上支气管肺炎了。哎,老毛病再次“光临”,我也不可奈何!输液吧,医生阿姨如是说!

办好手续,开好药后,妈妈拖着我来到儿科输液室。一进门,我惊呆了。那密不透风的狭小场所内的场面,那叫一个壮观——人上人海,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在门口还得先取个号,才能轮到给我输液。取好号后,一看号码条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您前面还有9人排队。”哎,输液也得“论资排辈”!等吧,我和妈妈无可奈何。终于轮到我了,护士阿姨在门口大喊着:“下一个。”仔细一看护士阿姨的脸,面无表情,睡眼惺忪。接着,护士阿姨给我分派了一张输液座位号——34。寻来寻去,终于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那个孤零零的小座位在一排座椅中间等着我。我拨开人群朝它走去,终于坐定了。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等了大概十几分钟后,护士阿姨才拨开人群,推着小车朝我走来。“34号——”“我在这里”我的声音显得那么微弱。而在等待期间,各种哭闹声不绝于耳,毕竟低幼宝宝多,他们大多数是会被扎针时的针头吓到的;各种喝斥声此起彼落,毕竟爸爸妈妈是想孩子乖乖听医生护士的话,快速扎好针的。

轮到护士阿姨给我扎针了,她先用一根黄色橡胶皮管勒住我的胳膊,顿时,那条手臂上的血管被清晰地勒出来;接着,她用力拍拍那几条暴露在手背上的血管,试图寻找最粗的一条;然后,她拿出几块黄色的酒精棉,在一条较粗的血管上擦拭好几遍;最后,拿出针头,“咕叽”一下精准的插进去。而我,居然没哭!且,从始至终,护士阿姨仍旧面无表情。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过程了,从输液管中滴下来的药液慢到我快吐,无以言表。我只好来回放任眼珠子到处“巡视”。一个小弟弟因为要扎针,哭到吐;一个老奶奶,陪着输液的孙子,睡眼惺忪;一位老爷爷,为了孙子不哭,拿着一块面包正在哄着……人间百态,感觉此时此刻好真实。

这一天是难忘的一天,让我见识到了生病多可怕!

【篇六:拔牙记】

我的一颗牙齿松动了,妈妈说那颗松动的牙齿旁边已经长出了一颗小牙,这颗松动的牙齿必须要拔掉,不然会阻碍小牙齿长大。于是,妈妈吩咐爸爸带我到医院去拔牙。

可是爸爸嫌到医院太麻烦,就说:“爸爸小时候都是自己拔牙的,这颗牙齿已经松动了,不用去医院,俺来帮你拔吧。”我怀疑地看着爸爸,爸爸信心十足地说:“没事,别怕,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有老爸在呢!”看来爸爸是不打算带我去医院了,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老爸让他帮我拔牙,可是我的心里还是非常担心的。

只见爸爸找来一根细线,一头拴在我那松动的牙齿上,打上一个死结,另一头拉在他的手里,像拔萝卜一样。爸爸的嘴里喊着:“一……二……三!”他喊“三”的时候手里一用力,把线往外拉。可是我的牙齿没有被拔掉,倒是被爸爸的线拉得疼死了。爸爸抱歉地笑笑:“再来,再来,这次一定能成功了。”于是他又一次拿起细线,拴住牙齿,打结,拉……就这样,我的牙齿被爸爸拔了足足有六次才拔掉,疼得我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牙齿拔出来还出了好多血,爸爸还一脸镇定地说:“没事,没事,用酒精棉塞住就行了。”后来,我的嘴里被塞了酒精棉,不一会血被止住了。

拔牙真痛苦啊!

【篇七: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赵雅迪

我们学了“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我准备好了材料,在家里做实验。

我先去买碘酒,淀粉和米饭都是家里的。

我先把米饭放在一张桌子上,然后再滴上碘酒。后来,我看见了桌子上的米饭变成了蓝色。

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给我们讲过,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物质。

我又在桌子上撒了点淀粉,滴上了碘酒。果然,也变成蓝色的。原来米饭中真的有一种叫淀粉的物质啊!

老师还给我们讲过:米饭中的淀粉,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变成了有甜味的麦芽糖。

然后,我又有点想吃米饭了。到饭点了,我吃了一口米饭。哇!还真的有点甜味了呢!

我又做了一下这个实验,成功了!我知道了米饭中有一种新物质,我知道了这时一种化学变化。

因为,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做了这个试验后,我又明白了,原来,还可以这样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新物质,还可以这样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我还懂得了,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秦瑞

你一定想不到我的这一次科学尝试是什么!这件事情引起了我“好奇心”。没错,这件事一定会引起你的注意,就是上了一节科学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节关于“铁钉生锈”的课。

课下了,我知道了铁钉生锈是由空气和水影响而造成的。可是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当场做实验。我决定:把这个遗憾给补回来。

我准备了三根试管,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钉子3根,还要有油、水、干燥剂和干棉花。

我把第一个试管里装满买来的油,然后再把钉子放到里面。

我把第二个试管里装了一半的水,放进铁钉,使它有一部分是露在空气里的。

最后,我把第三个试管先放铁钉,再放干燥剂和干棉花,最后封口。

我现在再说一下我为什么这样做。第一根放油是让铁钉与水和空气隔离开来;第二根放水一半是让它与空气和水接触;第三根不放水里,虽然有空气,但是有干棉花会保护铁钉,干燥剂会让空气里没有水分。

过了几天,我让同学来参观我的这个实验结果。可是没有想到,他们把我的试管摔破了,油全部流了出来。他们什么也没给我说就走了。妈妈让我把碎片扫走,然后把地全拖了。

实验虽说成功了,但它使我受到了相应惩罚。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雷佳骏

二零一五年,阳春三月,阳光融融的一天。

那是一个周末的午后,一个“不明飞行物”随着“啪——”的一声,被我送上了云霄。

实验前,我先去楼下的超市买了一大瓶雪碧,又准备了三、四根小木棍。我把这些木棍儿削成十来厘米长短一致的、拇指般粗的圆柱体。我将瓶中的雪碧倒出,瓶口朝下。再把那木棍儿用白乳胶与透明胶固定好,使按瓶倒放时可以站起来(木棍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固定在瓶身即可)。

最后,用卡纸做出一个圆锥体,固定在瓶底,并用纸裹在外围,用彩带做装饰,又用广告颜料进一步完善,使那瓶子看上去与真的火箭没两样。

我亲自在火箭上题上令自己满意的名字“凌天一号”。

准备工作做罢,我将“领头一号”带到了小区的一片空地。当然,我可不打算将它扔上天。因此,我还带了两物:小苏打和白醋。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我将小苏打、白醋分别加入瓶中,忙扣上瓶盖,倒放瓶身,是瓶口朝下,然后跑到十米开外。

大约过了五、六秒,那“凌天一号”毫无动静。正当我怀疑是不是将小苏打拿成了面粉时,忽然“啪——”的一声,“凌空一号”靠小苏打、白醋产生的二氧化碳冲到了天空……二零一五年,至今已经有四年左右时间,那个科学实验在我脑海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科学在我心中就此萌芽。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陈静雯

最近,我们科学课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一课。

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给我们做实验,同学们个个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回到家,我决定也做个实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正好家里有小苏打和白醋。

首先,我把小苏打和白醋小心翼翼地偷了出来,然后,准备了一个一次性杯子和一根蜡烛。

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吧!

我到了一点小苏打到杯子里,然后又倒了一点白醋进去。

哇!和老师做的一样,产生了大量的气体。我用手去摸杯底,真的是冰冰凉凉的感觉呢!

老师告诉我们这种气体叫二氧化碳,具有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特点。我迫不及待地想试试呢!

我把蜡烛点燃放在桌子上,把杯子里的气体往火焰上面倒,火竟然灭了,难道灭火器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吗?

我真的成功了!没想到做个实验这么简单呀!

以后科学课上,老师做实验时我们一定要好好看,然后自己再去做!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徐志阳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这是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所言。科学它开启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充满好奇和兴奋,让我们看到这么多奇妙的事物。它好比一个无边的黑洞,让我们看不到头。

那个星期天,我无意看到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它就像一团小火星引燃我的好奇心,我怎么能放过呢?按照说明,我首先把鸡蛋,白醋,杯子等材料准备好,先把鸡蛋放进去,然后倒入白醋,浸泡两天,刚开始白醋倒入时鸡蛋表面突然出现很多小气泡,看到这一幕,我不禁触目兴叹,我一直盯气泡,感觉十分好玩,过了一会儿,鸡蛋也没有反应,我便觉得不耐烦了,便自顾自玩去了。

第一天过去了。

第二天过去了。

清晨,我望着这两天以来毫无动静的鸡蛋,心中有些气馁。不过我再定睛一看,鸡蛋居然脱壳了,“噢耶!”我恨不得把消息传到全世界。

我随后又找来尘封已久的那本科学书,按照方法,轻手轻脚的打鸡蛋壳弹掉。看着眼前光滑的鸡蛋,心里的喜悦就像要溢出来似的。轻轻弹了一下,真的弹起来,而且用手电筒照射它,还能发光,变成“灯泡”。最后我翻箱倒柜找到一个礼盒,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去,对大家宣布:“以后它就是我的第一个收藏品,嗯,以后就叫它水晶蛋。”逗得大家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其实科学就在你我身边,只要你用心生活,就能发现许多奥秘,让你尝到科学的甜味。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

张扬

从布帛到竹简,从丝织到华衣,由简到繁,由粗劣到细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直推动着我们的社会趋于富强。而每一项伟大的科学成就,都是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实验反复对比得出的。这些都是无法言喻的财富。

尽管没有科学家们那么严谨不苟,但我也曾进行过一次科学尝试,并颇有收获。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一见到爷爷,我十分震惊,因为他的胳膊上、背上有很多大的红圈圈。经过询问,爷爷 告诉我他去拔火罐了,这段时间腰酸背痛的毛病又犯了,拔火罐很有效。

在肌肤上形成那么大的伤痕不疼吗?为什么拔火罐可以治疗疾病呢?又为什么回形成红色圆圈呢?我满怀疑问。正逢放假,时间充裕,我决定进行一次科学尝试来解答我的疑问。

既然要拔火罐,就一定是需要瓶子的。我找来一个空玻璃瓶,一块酒精棉来作火源。按照原理来看罐子里是具有巨大吸力的,那么吸力真的很强吗?实验能够证明。

将空玻璃瓶清洁之后,放入点燃的酒精棉,把一个煮熟的鸡蛋剥皮后放在瓶口。由于鸡蛋比瓶口略大,所以一开始鸡蛋是卡在瓶口的。我仔细地观察着玻璃瓶内的情况。随着酒精棉的燃烧,瓶口处的鸡蛋居然开始一点点下降,犹如一个体形臃肿的妇人逐渐变成身材窈窕的少女,一分钟后,鸡蛋轻松地进入玻璃瓶里,并且没有丝毫破损。

没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拉扯,也没有人在外面挤压,是什么力量可以让体型庞大的鸡蛋毫发不伤地进入瓶中呢?是真空负压产生的吸力。鸡蛋堵在瓶口后,瓶内形成一种真空环境,酒精棉的燃烧使得真空内的压力迅速降低成负,形成一种内吸气压,鸡蛋就被“扯”进瓶里了。

在中医学上,拔罐也是应用这一原理,利用巨大的吸拔之力将人体内湿气吸出体外,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由此可见,科学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科学的创新灵感要依靠生活中的一些普通现象产生,生活的不断进步要依靠科学力量的推动和革新,我们总是在不断尝试中发展和生活的。一个小细节就能创造大世界。

【篇八:打针】

【篇一:打针】

庄佳容

记得我五岁的时,妈妈带我去医院打预防针。到了那,我们走进打预防针的小屋子里,妈妈去排队叫号,而我紧跟着妈妈后面。

“112号!”我的号到了,妈妈把我带到了小屋去。只见医生拿出针管,打开冰箱,取出疫苗,揭开疫苗的盖子,把疫苗里的药水全吸到针管里。最后,医生让我掀开袖子,在我的胳膊上用酒精棉抹了抹。那时候,我局促不安,心里想:这针好尖又好长,打下去一定很痛吧!妈妈见了连忙握住了我的手,让我放松,但是妈妈的话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我越来越紧张,手瑟瑟发抖,医生姐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我的胳膊扎了一针,这下可把我痛得哇哇大哭,泪如雨下。

打完针,我的眼泪还是“嗒吧嗒吧”地流个没完。啊,打针真可怕!

【篇二:打针的痛苦】

柯智垣

那一天,一直身体强壮的我居然生病了,妈妈就带我来到医院打针。

医生是一位年轻的大哥哥,我伸出手,心里局促不安起来,只见大哥哥用棉签蘸了一下酒精,接着用棉签涂了涂我的手臂,再拿起一根像手臂一样大的针管,把一种黄色的药水吸了起来,然后再用一根又粗又长的橡皮绳子绑在我的手腕上,我想挣脱开绳子也不可以。

大哥哥拿起大针管轻轻地扎进我的手背,他用力按了一下推杆,药水都下去了。针打完了,可是,医生又说没打进去,我彻底崩溃了。

我又打了一次针,又没打进去,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打针,一次又一次的打不进去,我气急败坏对妈妈说:“为什么打不进去?”妈妈回答:“因为没有打进血管,才打不进去。”我无话可说了,只好接受现实。医生不断地打着针都进不去,在第五次的时候终于扎进去了。

这就是打针的痛苦,只要打不进血管,你就得不停地被打针。

【篇三:打针】

林雨棠

昨天,我生病了,妈妈带我去医院打针。

当医生从冰箱里拿出一瓶药和一个针管时,我局促不安,心里想:这针这么细一定很痛吧!正想着,我又转念一想:我闭上眼睛不就看不见,也不痛了吗?于是,我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我感觉医生把针扎在了我的胳膊上,我睁开眼睛对妈妈说:“妈妈,我感觉打针一点都不疼,就像蚊子叮一样。”妈妈夸奖我是个勇敢的好孩子。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一直忘不掉这个难忘的打针场景。

【篇四:打针】

陈乐萱

在我五岁那年,有一次我发烧、咳嗽、流鼻涕,妈妈大步流星地带着我向医院赶去。

在医院里,医生姐姐帮我检查完说:“踢被子,着凉了,打一针马上见效。”说完,她从冰箱里拿出了一瓶药,又拿起了针管在那里摆弄着。

我感觉我的屁股已经开始疼,特别特别地疼。妈妈说:“谁让你踢被子,等一会打针,你闭上眼睛,就好了。”就在这时,医生的药弄好了,看到医生手中的那针管又长又尖,我开始瑟瑟发抖。

医生姐姐拿着酒精棉蘸了蘸药,抹在了我的屁股上,又拿起针管,扎在了我的屁股上。

顿时,泪水充满眼眶,但我没哭出声音。打完了针,医生姐姐还奖励给我一张贴纸,说我很勇敢,我高兴得笑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