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它像一双手,生活如同一张纸。虽说它给朴素的白纸涂上了五颜六色的图案,却也同时将这纸撕得粉碎。
它的名字叫现代社会。有些人会误将碎片化的生活归责于互联网,但事实上互联网只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附属品罢了。碎片化生活的起源要追溯可以从工业革命的开始算起,那时还没有“互联网”。
“碎片化“即指一种杂乱且繁多的状态,生活的碎片化体现在现代人所接触和关心的事物的碎片化,而直接导致的是心灵的碎片化。曾经的老百姓本身是以一个整体存在的,他们的生活不外乎早起耕种晚归歇息,需要考虑的不过家庭与庄稼二样而已。而归因于科技的进步,现代人——尤其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时而烦恼公交晚点上班迟到、时而操心买房贷款利率是多少、时而忧虑老同学个个发展得都比自己好。由于科技社会的发展,小群体被全球化联结为了一个大群体,却因联系途径的丰富化使得每个人所关心事物变得冗杂起来。而正因为这些碎片的不同性,一个大群体被打成了粉末状。
这直接影响到的是人心的碎片化,或者说是异化。卡夫卡就曾经塑造过一个大众化的形象,那样一个老光棍,永远去不掉内心的噪音。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烦恼成倍的增加,黑蚀人们的心。从没有一个时代自杀率有我们这么高。这几乎都是异化的心灵所导致的结果。
当然以上所说尽是碎片化的生活的负面影响,却不是说它一无是处。他丰富了人的生活没错,只不过在我看来它造成的负面影响重于其他优势。
其实现代人自身早已在很多不自觉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排解这忧虑。喝一杯咖啡坐在街头,晒着太阳享受一个宁静的午后;逆城市化的推进,更多人愿意远离城市中心。诸如此类对富有情调的“独处“时间的追逐正是一种拼接碎片的最好方式。哈佛大学的校长很久以前就提出过,我们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在群居生活中学会独处。
独处与独自生活不同,它更偏指一种完整,就像胶水,黏起了生活,也黏起了心。
【篇二:修炼成功】
宿命论者将成功归因于天赋和命运,得过且过,游戏人生之人将成功变为幸运,他们并未看到的是,看似得来全不费工夫,实际背后是踏破铁鞋的辛苦跋涉,成功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成功要靠自己去修炼。
艰难苦难,笑对青云之志,不坠修炼心态,快乐和热爱,是让人艰辛奋斗路上亦甘之如饴的灵丹妙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是真正热爱,便走上了成功的快车道,这个道理,孔子栋2000年后的我们也懂,可实际生活中却有那么多变数,满腔热血的开始,灰头土脸的结束,最后给自己扣上一个不适合事情的帽子。事实果真如此,那可不尽然,更多时候我们是并未全心投入其中,并未真正享受过程。
达芬奇小时候鸡蛋都画不圆,牛顿手工课上板凳都做不好,可他们日后可是一个成功的伟大的画家。一个成为了物理巨匠,我们总认为兴趣天生忽略其的可培养性,主修工学维特根斯坦不也在阅读书籍中发现了自己的哲学兴趣吗?热爱与快乐可以修炼,在于我们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未发现而新奇位置时而雀跃,“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此热爱成功和愁。
守得十年苦,配得一时荣,修炼品格,坚持与努力,是攀登高峰的登山镐。
世人皆羡慕于绚烂绽放的成功之花,却总是忘记她所渗透的努力的汗水。浅尝辄止,三分钟热爱是永远做不成事情的,唯有坚守才能换来结果。青蒿素的提取背后是屠呦呦团队几百次萃取尝试和子那跳动的电火花是对他执着追求电磁真理的夹角。当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绝不是一夕之功,是几代中国人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切莫被成功学鸡汤洗了脑,轻信捷径,漠视付出,要成功,必定要脚踏实地修炼成功,修炼坚持与奋斗的品质,成功说不定就伴随明日朝阳而来。
没有谁的成功,随随便便,没有谁的成功,不是苦尽甘来。成功不是幸运,成功需要修炼。修炼一颗热爱的心,修炼永不言弃的意志。也许你曾有“过尽千帆皆不是”无奈与沮丧,但请你相信,只要功夫深,必有正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