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相关作文

【篇一:游学记】

在这次激动人心而又让人恋恋不舍的游学中,扬州一大名园--个园让我记忆深刻。

个园是变化多姿的。刚进去的时候,这个大豪宅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幽静,要不是人太多,太喧哗,否则还真有一种“仿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而进入中心的时候,我内心的感觉是大气!竹子,假山,小湖,房屋,应有尽有。当过了一会儿之后,它给我的感觉就是细致,原来它的主人把它分成了四大块,分别是春夏秋冬,紧接着就是意犹未尽。

这四大分块,春夏秋冬,每一块都做工精细。如果你此刻站在夏山,就仿佛真的处在炎热的夏天一样,周围的石头和潭水会给你一种闷热而又炙热的感觉。可要真谈到潭水,你还会想跳下去游个泳,这完全就是夏天的习惯。而春山,就如同在春意盎然的春天,周围的竹子会带给你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甚至你都可以感受到他们。

秋山,可以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已经沧桑,衰老,黄石的泛黄会给人一种已经老去的感觉,可是它依然的坚硬,会让人们相信它终究会浴火重生的感觉。

冬山,是最有趣的一个。进到这里之后,你会感受到四面八方飘来的寒气,仿佛天空都会飘下雪花一样。再望向前面的石头,上面盖着厚厚的一层白。一开始我以为这是霜冻,这其实是石头上的一些结晶,如同雪花一样。摸在这宣石上,会随之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从你的手指尖传到你的神经中枢,全身精神抖擞,好像整个园林都是为冬山准备的一样。宣石旁的雪松与春山中的竹已经集合了岁寒三友中的二友。

看完整个园林之后,我们在一处小亭子里休息,等着离开这里。可我还意犹未尽,于是我跟着几个二四的同学一起在这个园林中继续探索。

我发现,不只这个园林变化多千,连里面的竹子也形态各异。有龟甲竹,如同一个个龟甲组成的一样;小琴丝竹,非常纤细,如同琴丝一般;黄竹,从老到死,一直是黄色的;斑竹……。竹子的丰富多彩,让我流连忘返。

个园,各圆,思方行圆,在旅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你会看到感受到更丰富的世界。

【篇二:走过花海】

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不管世界沧桑又如何;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暗香飘动。

“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是王维笔下的一首诗。描写的是二月春桂,在二月开的春桂比秋桂的香味还淡,香是那种山野寂静的芬芳,有一种禅意的清净之美。是褪去繁芜,在寂静里落得一个繁盛,而秋天的桂花是一种沉醉,当一树桂花香满飘过时,萦绕心间的一种浓烈的思念。

傍晚时分,走在小路上,突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清香淡雅的香味,我情不自禁地随香味一路走去,香气越来越浓,越来越烈。我也不由自主地加快步伐。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一个岔口,两旁排列着大大小小的桂树,我激动又痴迷地望着金黄色的桂花,那圆圆的树冠把桂花衬托得淋漓尽致,分叉开来的树枝,显得生机勃勃,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桂花,陶醉其中。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像下了一场美丽动人的桂花雨,如同一只只金黄色的小蝴蝶在空中优美地旋转和翩翩起舞,如一朵朵蒲公英飘落。风停了,地面顿时铺上了一层淡淡的鹅黄色,好似成了一个金色的沙滩。

远处的霞光,很耀眼。照耀着我的眼睛,举砂一望,原来天边多了一抹彩云。那黄澄澄的晚霞如一簇簇桂花,它好像是天使,对于这个世界有重大意义,再看看那亭亭玉立的桂花,在徐徐风中,摇曳。

【篇三:桂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写的这首诗描写了山,以桂花的落衬托了春山的静。在我心里,桂花却不是陪衬,它虽然不及其它的花美,但拥有自身的幽静和默默无闻。

桂花的幽静体现在它的形态和颜色。当花瓣合拢时,它默默收起自己,铸成一道厚实的花瓣墙,守护着里面的花蕊。当花瓣张开时,它似哭泣的孩子缓缓绽开笑脸。它的纹路清晰可见,从花萼开始,悄无声息地延伸,一直到花瓣的顶端。白色的花朵看起来不起眼,却在枝头静静地散发自己的幽香,宛如一位神圣高雅而又朴素的教父。

桂花在百花丛中不起眼,却能做成食物,也是一种药材,默默为大自然贡献着自己的芬芳。说起默默无闻,我想到我爸爸的同学——王叔。他是某公司员工,有一次他和几位同事一起做一个项目,几位同事总偷懒,他付出最多,最后却拿到最少的提成。爸爸为他打抱不平,王叔笑笑说:“没关系,这个项目成功了,就是我最开心的事。”之后王叔仍然默默努力,在他的岗位继续发光发热,这不正是桂花的品质吗?

桂花没有牡丹那样高贵华丽,没有百合那样芬芳四溢,也没有玫瑰那样浪漫多情,但它不矜不伐,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像一股清气,留满乾坤。

【篇四:桂花使我陶醉】

有人陶醉在精彩的球赛里;有人陶醉在搞笑的动画片里;有人陶醉在动人的音乐里。而我常常陶醉在那醉人的桂花香里。

“叮铃铃,叮铃铃……”闹钟铃声响了,清早起床后,洗漱完毕后,吃完早餐我来到学校。我放下书包,拿起扫把,冲向了公共区,等到到达公共区,早有几个人开始扫了,树底下零零碎碎飘满了昨夜被风吹下来的落叶,我选了那块种了几棵桂花树的区域开始扫落叶。

快扫完时,我的视线已转入到桂花树上的桂花了。你看,茂盛的桂花树上缀满了星星点点般的桂花。桂花十分小,花瓣呈淡黄色的,形状是椭圆形的,从内向外凸起来,中间有几根黄色的花蜜。当你摘下一朵盛开的桂花,把它倒起来,看起来像一朵淡黄色的蓬蓬裙,极是好看。一阵微风吹来,桂花纷纷落下,像下起了一场桂花雨,那一朵朵桂花如同一只只金黄色的小蝴蝶在空中旋转落下,蹲下身来,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那淡淡的桂花香扑面而来,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真令人陶醉呀!“王珏,快一搞卫生啊!”这时我耳边传来李昊伦叫我的声音,我才从花香中回过神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是王维笔下的桂花,每当那一树桂花盛开了,芳香四溢时,我常常陶醉在花香里。

【篇五:小区的四季】

我们的小区美丽舒适,四季景色迷人。

春天,它是五颜六色的。小草伸出了嫩绿的小手,树木泛起了新绿,迎春花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桃花在枝头静静地张望着……整个小区热闹极了:蜂飞蝶舞,小鸟啁啾,小朋友们在花团锦簇里追逐打闹,大人们则是围着花园里的树荫舒展筋骨,散步聊天。

夏天,它是翠绿阴凉的。小草挤满了草坪,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草丛中偷偷探出头来,远远望去,就像灵巧的姑娘编织的花地毯一样,精致而又美丽。烈日下,知了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太热了!太热了!”大树浓绿茂密的枝叶就像一把撑开的伞,三三两两的人们就聚在树下乘凉,拉家常。

秋天,它是金黄幽香的。树叶褪去了绿意,渐渐泛出了金黄色。满园的桂花开了,一进小区,一阵幽香扑鼻而来,将人紧紧地包裹在里面。我最喜欢在这个时候和妈妈一起散步了。一路香气相随,秋风吹过,细细的桂花飘落一地,仿佛满地黄金。这景象,不禁让我想起两句古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冬天,它是银白亮丽的。一切都仿佛都被北风女王施了魔法,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我最盼望下雪了,因为我和小伙伴们可以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欢快的笑声在清冷的寒意里格外响亮。大地一片白茫茫,好像披上了一件银白色的外套,几株红梅迎着寒风傲然开放,给这银白的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啊!我爱小区四季迷人的景色!

【篇六:听,它来了】

听,它来了。悄悄地,悄悄地。你穿着薄纱曼帘,再莞尔一笑,轻轻一挥袖口,便让那大地为你深深沉迷,纷纷跪倒在你的飘逸裙裾之下。

你让樱花染红了粉嫩的唇角;你给玉兰浸上了一层的雪白;你把牡丹藏在了鲜艳的色彩里。原是残花败柳,因为你的来临,逐渐变得活泼起来,送给它们悲凉之后的生机。听,你来了。

最近的一条小溪开始流淌着“叮,咚,叮咚”伴着迎面而来轻柔的微风,谱写一段富有灵魂的乐章,每一个都是跳动的音符。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美得胜过价值连城的宝物。听,你来了。

你的味道是如此的浓厚。在飘来的阵阵泥土味儿还混含一股淡淡的芳草香;在情窦初开少女般的薰衣草中闻出浅浅的清香;在含苞待放的玫瑰里感觉出那种傲娇的气味。

你曾掠过千山万水,你赠给它们山清水秀,奔腾着生生不息。你永远是那么恬静,不失优雅。如果不是你,就不会使那些文人骚客诗兴大发,从而咏颂出千古传世之作。听,你来了。

你把温暖送给那些还在巍峨山崖中挺起腰板努力生长的小草,在身边轻声叮咛它们,无需畏惧前方挑战,应去勇于面对,去战胜,去搏击,要经得住考验,终有一天等待它们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你象征着无尽的希望,你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你更是象征着蓬勃的生命!你愿意把一切的一切都奉献于我们,奉献给万物。当你看到我们终于收有成功时,才肯心酸一笑。你是这样伟大,这样的无私!

你是这般的寂静无声,否则王维就不会说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你是这般的充满朝气,否则孟浩然就不会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你是这般的深得人心,否则杜甫就不会谈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夏的燥热,秋的凉爽,冬的严酷,回头看来,原来最爱还是你。

听,它来了。听,你来了!

【篇七:月下忆桂花】

月光像一缕银色的飘带从天而降,牵引着我的思绪,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回忆中,飘到了我最美的时光里。

六岁那年,我们那个小县城流行起了做桂花酥。桂花开时,县城里便会清香四溢,那是甜甜的,暖暖的,直入人心的香气,那甜美的香气会钻进你的心里,激起一圈甜蜜的波澜。每当这时,我都如自由的燕子一般在大街小巷飞来飞去,走一走,窜窜门,尝尝每家的桂花酥,快活且自由。

最幸福的事就是摘桂花了,那灰褐色的树根连接着条纹清晰的树杆,顶着一树的桂花,淡黄色的桂花如一位童真快活的公主,撑着自己的裙子在天地间旋转。风来了,将香气扩散,也将花瓣吹落。花瓣那样美,那样富有灵气。我总是喜欢站在树下,任花瓣在我身边旋转,有时还可以摆摆诗人架子,在桂花树下念两句诗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那是极美的享受,那也是极美的日子。

很多年以后,我仍会想到童年的桂花树,想到快活采花、念诗的我们。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