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间有味是清欢】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的这句词虽短,却形象地写出了清欢,林清玄认为此处的“清欢”可翻译成“清淡的欢愉”,宁静淡泊又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所带来的发自内心的欢愉,正是其意义所在。剥落世俗外表,清欢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清欢之美在于亲近自然。
只有亲近自然时才会发现:随手采撷的山肴野蔌胜过值万钱的玉盘珍馐;临溪而渔酿泉为酒要比订一份外卖食物更有滋味;凌绝顶时一览众山小的体验,要比盯着步数排行榜狂奔更有成就感YouTube千万博主李子柒记录下田园生活,让大家实现了“云清欢”,这其实体现出一些现代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变得更加强烈,说明清欢与自然密不可分。
清欢之美在于淡泊名利。
我们应当清楚,淡泊名利丝毫不会影响一个人的伟大,俯仰古今中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有了悠然见南山的清欢;居里夫人有着“把奖章扔给女儿玩”的淡泊才有一心钻研科学的清欢;钱钟书先生拒绝接受一切采访才能有不顾舆论投身文学的清欢。坐拥功名利禄看似美哉,实际上人生的却更加迷茫。菲茨杰拉德笔下美国的“爵士时代”繁华又纸醉金迷,“美国梦”的破灭又令多少年轻人迷失。如果我们都淡泊名利追寻清欢,世界将充满更多真实的触手可及的美好。
清欢之美在于精神世界的富饶。
于敏曾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写到:“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物的义务,每个人都有如此的权利。”当我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抛开一切身外之物时,我们所能专注的,就只有我们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我国脱贫更有“扶贫先扶智”的策略,可见精神的匮乏有时比物质匮乏更令人贫穷。
苏东坡的一生多次左迁,甚至算得上颠沛流离,可他的生活态度仍令人神往:饮酒品茶,烹饪美食,结交好友——他竹杖芒鞋,用一篇篇诗词文章告诉世人:“人间有味是清欢。”
追寻清欢其实与现代人主张“贫穷的生活”的本质是一样的,以物质贫穷换来精神富裕,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篇二:平淡的日子也精彩】
小楼独坐,煮一壶茶,捧一卷书,沐一缕风。赏一钱春景,蕴一席哲思。如是,过着平淡的日子,亦在平淡中酿造着生命的精彩。
他,不满官场黑暗,不愿沾染污泥,不为五斗米折腰,把酒东篱,种豆南山。他,带云而眠,和月而归,在稀疏的豆苗中耕种着自己的纯净如莲。他庭前种树,菊中饮酒,在简陋的屋舍中演奏着自己的高洁傲岸。他以南山的秀美为基础,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演绎着生动灵性的诗篇,荡漾着生活的无限精彩,彰显着濯清涟而不妖般的莲花一样的高洁。
他因罪贬谪流放,谪居滁州小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未似白乐天般湿青衫。他,游琅琊山,访滁州景,觅山水乐,寻林中趣。他,命名醉翁亭,在此望琅琊之蔚然深秀,听禽鸟之鸣声上下。他大摆宴席,木桌子上盛放着以泉水酿成的美酒,陶盘子上摆放着数条溪中肥美的鱼。菜蔬鲜嫩香气四溢,在透过林子映射下来的日光下闪闪发光,诱人垂涎。这是因为它们均采于山间,聚天地之灵,蓄万物之息。受潺潺清水洗涤,方能迸发山肴野蔌最纯真的味道。宴席上没有烤的金黄酥脆的鸡鸭,没有洋溢油水的羊脊骨,没有玉盘珍馐,大坛清酒,却让太熟与中兵大醉而归,满足离去。他不仅没有抱怨自己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反而寄情山水,随遇而安,大抒豪情,将滁州治理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从一个偏僻落后的村庄蜕变成了富饶美丽的地方。他,以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和清廉为官赢得了人民的敬重,青史留名,他将平淡无味的日子变成了自己创造辉煌的基石。
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偏远地区,无缘再与天子相见。筑室于东坡,躬耕于田亩。这里,没有鲜美的河豚,没有万金的广厦,没有滋补的高汤,甚至沦落到食不果腹五米以初一的地步,他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乐观旷达,坚守自我。以竹杖芒鞋,以庭中明月向世人宣告:“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以平淡的生活为笔,挥毫书写心中的豪情。
生命若减到了极简,一棵树就是繁茂的丛林,一朵花就是美丽的花园,一朵云就是无限的天空。平淡的生活中亦能酿造生命的精彩,万古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