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天的校园】
“人间最美四月天”,校园里已散发出春天的气息。这一天,李老师带领我们游览美丽的校园。
首先进入大门,我们看到了道路两旁的八棵梧桐树,所以这条道路名叫“梧桐大道”。李老师说,梧桐代表着吉祥和高贵。在《诗经》中,有两句诗是这么写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后面的两棵梧桐树上挂着许多书,称为“长满书的大树”,这是在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接着往里走,就会看到一个日晷。日晷的四面分别写着:“行勝於言(行胜于言)”;“FACTANONVEBR”;“CLASS1920”;“庚申级立”。这是清华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礼物,同时也告诫学弟学妹们要惜时如金。
然后往右拐,就来到了右侧的花园。在这里,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模样。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好像在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啦!大家醒醒吧!”于是白玉兰绽放了,朵朵花儿开得正艳,那洁白而优雅的身姿,使她们显得非常高贵。海棠似乎也被身旁的白玉兰叫醒,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点缀在绿叶中间,马上就要露出灿烂的笑脸了。接着再向左走,可以看到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细细看,可以看到许多新绿的、圆圆的小嫩芽。绕着松树走半圈,便会看到一座“天圆地方”的雕塑。我觉得它的寓意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天圆地方“的旁边,有一棵盛开的碧桃树,树上的花儿一朵挨着一朵,这儿一簇,那儿一簇,可真不少呢!
出了右侧的花园,梧桐大道的左边又是一个花园。进去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成志石”。上面的“成志”二字,是由窦桂梅校长亲笔写下的。沿着成志石侧面往花园里走,可以看到小小的丁香花、紫色的二月兰、粉色的红玉兰和抽出嫩叶的银杏树。
走出花园,可以看到宽阔的操场。许多同学在操场上玩耍、嬉戏……
春天的校园,一切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我爱春天!我爱春天里美丽的校园!
【篇二:打开书之窗】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以最明亮的方式与我的皮肤进行着火热的交流。而我正拿着一本书品得津津有味,书中描写的东西十分有趣。
但书中难免会有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句子,“对于我来说我就是自己的上帝”,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绞尽脑汁,总想不明白,明明题目是“日晷之影”,为什么点题却是这样让人难以捉摸的句子?后来根据题记“我看着日晷的影子在移动。我不明白是日光移动了影子,还是影子移动了日光”,我突然想到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不论事物因任何缘由而改变,对于我来说,我自己的想法与命运,不可能会被别人改写,也不会被任何人转动。
当我读到朱自清的《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立即读出了朱自清先生这是在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啊!那些捉不住的,那些不被珍惜的,它们一旦流逝了,便再也无法挽回。
打开书的窗户,我才能发现许多新的东西,获得许多新的知识。
打开书的窗户,我才能看到窗外的蓝天白云!
【篇三:让时间停下来】
鲜艳的色彩,精美的封面——红喷喷的火焰,可爱的小猫,会跳舞的文字。这是我寒假读的一本好看的书《会跳舞的花朵》。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一篇《让时间停下来》。这篇故事讲了虎大王一心想让自己长生不老,于是就想停止时间,他在幽暗的时光隧道里碰到了沙漏、日晷、钟表,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陷入了沉思:时间真的是回不来了吗?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它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记得一次,我在写作业时被一旁的玩具吸引了,一下子就忘了作业的事。也不知过了多久,妈妈看见了,走了过来:“孩子,何必这样浪费时间呢?玩具可以写完作业再去好好玩啊。你瞧瞧,你浪费了多少时间!”我抬头一看墙上的钟——不声不响,一个半小时就这样过去了。我不解地问道:“妈妈,时间真的是一去不返吗?”妈妈一脸严肃地说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要记住,过去的时间就永远回不来了。你刚刚才浪费的时间也回不来了,你8岁那年的夏天再也没有了。”我一听顿时恍然大悟,连忙惭愧地低下了头。
看来,珍惜时间,珍惜当下才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篇四:参观天文馆】
今天我们学校一起去天文馆参观宇宙。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天文馆。天文馆分两个馆,第一个是A馆,第二个是B馆。A馆是参观的,B馆是体验的,这就是两个馆。
我们到了天文馆以后就进去了。首先我们每个人都要拿到自己的票,然后跟着老师先进到A馆。我们要先检票,然后安检,再进到展览厅,然后分组。我们组的人有,吕世永哉、辛梓悦、邓家珍,还有我和王翊沣。带队的老师是兵兵老师,可实际上是我们全班一起参观天文博物馆。
我们开始参观了。我们先参观了一个,上面挂着线下面吊着一个很重的铁球,底下有个尖尖的指针,最下面有一圈像温度计上面一样有一样的数字。我们又上到二层,那里是天象厅,里面有好多星星和太空的图片。
我们又去了另外一个厅,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彗星。彗星长得就像火箭一样,有三个角像火,上面是从细到粗,我们也知道了24节气的来历。我们还看到了大星球,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后面我们去外面参观日晷。日晷中间有一个铁棒,旁边有好多字,通过观察铁棒的影子落在那个字上来确定时间。
然后我们就吃饭了。我们先吃完学校的饭,然后等大家都吃完,就坐一圈分零食,可是没想到我刚拿出来我的棒棒糖,同学们就一拥而上,都要走了我的棒棒糖,我自己就一个也没有了。
我们吃完饭就跟着老师去了B馆。我们先了解了一下望远镜又体验了一下。我觉得好神奇呀,望远镜的镜子是往下看,可却能看前面很远的东西。我们还知道了,大星球里木星最重。
参观完B馆,我们就上大巴车回学校了。我觉得这次旅游好奇妙呀!
【篇五:游清华园】
七月,仲夏的风,干干的、热热的,吹过北京城上千年的天空,吹散了结着愁绪的云气。站在颐和园里的高亭上,回望北京偌大的城区,一片清朗。俯瞰这充满了历史气息的城市,心里满是一种随着历史沉淀下去的安宁,内心一片平静。
从颐和园出来,是下午四点左右吧,于是决定去清华大学看看。一路找不到车,一路步行着;一直找不到路,一直寻找着。呵!去大学的路还算有些坎坷。到了清华,已是六、七点的光景,对面街上华灯初上,有些明亮,有些虚恍。天边的落日的橙红的光斜映在清华草坪上的日晷上,那么平和,那么实在——实实在在地让我看见时光随着阳光,随着日晷指针的细影在流逝着。
踏着缓缓从我脚下抽走的余晖,我静静地漫步在清华里的小路上,没有目的地,没有终点站——这,不是旅行,不是参观——就只是静静地,走走。
看过庄严的教学楼,欧式风格的清华学堂,绿树环抱的图书馆,还有那块刻着清华校训的石头……慢慢地走到工字厅后的水木清华——那个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荷塘,是在的,荷,在仲夏固然是盛放的;塘,在校园里依然是平和的;月色,也是恰好,初现,在东边的天空上有一轮弯月,不是圆的,有缺憾,也完美。不大的园子里,似乎仍保留着朱先生那时的旧迹,只是,多了他自己的塑像、他所写的文章。
荷塘四周环着一圈窄窄的小径,路旁参差立着几株繁盛的杨柳,在暮风下摇曳着弱枝细叶,月光弯弯地从叶间的逢隙中渗下来,一滴滴染在路上,渲出一片黄亮。朗照的月光,被叶影削减了光茫,更加柔和,更加平静。踩着这样美的月色,望着身边的荷塘,心里已满是月香、荷色。
塘上充填着密密的荷叶,一层一层似厚重,似踏实地伏在水上。而几点荷花隐约在叶间——呵!不只是白色的,还有那红艳、粉嫩都在月光下,反射着微弱的光亮,进入我眼中,这荷花,似玉如珠,似仙如梦,真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样清纯、美好。
夏夜的风调皮地跳过,便在层层平静的荷叶上踩出点波澜,出起点涟漪。像是美人步下裙裾初动。风儿,一跳便过了;却留得这塘中莲叶摇摆不禁、叶间红花频频颔首;惹得这月光也摆动起来,荡漾着些光晕。恍惚间,我竟看到些闪着银辉的香气在叶尖,从蕊心发散出来,顺着月光漾出的涟漪向多逸来——嗯!顿觉干热的空气清凉了许多,这荷的气味、清华百年荷塘的气息、朱自清笔尖的墨香便都进入了我的鼻腔,芬芳着我的心肺。
虽早已读过朱自清先生对于这里的描写,但,至此,我才真正了解那一片荷叶、那一池月色的美。正如水木清华对联上所言:“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确是凡尘俗子所不可亲近的与了解的。
与朱先生不同,面对一池美景,我的心却是已不再平静。看着塘边不时走过的三三两两的学生,他们青春的朝气的脸上有梦想,有希望;他们清流澈的眼眸中有才华的微光;他们身上有些淡淡的荷香。他们确是配得上这一夜美景的——或者,他们自己就是这美景的一部分。而我,只是观景者,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也成为别人眼中月下美景的一部分吧!会有那么一天的!
坐了许久,终于要离开了。离前再一次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塑像静静地立在路口。当时,他写文记这满塘月色;而今,这荷香月色倒天天伴他朝夕了。万物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啊!
离开水木清华,走出清华园,一切又在月色中澄静下来。
【篇六:走进气象局】
每天我们总会看看天气预报,了解温度天气情况,来判断今天应该适合穿多少衣服,是否适合出行等,这些信息都来源于气象局,但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的呢?今天我带着疑问来到萧山气象局一探究竟。
气象局很大,有展示厅,有演播大厅,有会议大厅……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气象检测站。它建在气象局大楼的后山上,我们在带队老师带领下沿着三楼"天梯"爬到检测站的顶上,上面有各式各样的仪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晷,据老师介绍,日晷是古人通过影子来测时间的仪器。太阳在一天里位置是会不断变化的,光的照射角度也会不断变化的影子当然也会变。古人利用了这一点,把每个小时日照的位置记录下来,就成了日晷。我一边听着介绍,一边在脑海中构思这小实验,打算回家也试试看。
时间在愉快的游戏中过去了,今天我不仅学到了云的知识,而且认识了许多测量天气的工具。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篇七:游炎帝广场】
那天上午风和日丽,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我们一家人向西穿过中心广场,远远地就看到了神龙塔挺拔高耸的半截身姿直刺蓝天。当汽车驶上气势如虹的株洲大桥,看着桥下湘江河水波澜不惊,泛着点点金色的光芒,我的心情不禁变得激动、期盼起来!随着车流缓缓走到彩虹的顶端,远处的神龙也逐渐全部从地下钻了出来。道路的尽头,神龙护佑下的炎帝雕像头顶着一个圆圈,好像神话剧里带有光环的佛祖,隐隐呈现在眼前——那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炎帝广场。
沿着笔直宽阔的道路继续前进,凝视炎帝雕像的目光也由平视变成了仰望。浅褐色的身影在墨绿色道旁树映衬下格外显眼,像极了爷爷种菜的泥土的颜色。
下车来到炎帝广场正前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日晷雕塑,圆形的刻度盘也是倾向东方,中心有一根杆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杆子投射的影子就可以指示时间了!我被古人的聪明才智折服了!
日晷的后面就是炎帝,当真正站在旁边,其实可以看到他身上还有一道道历经风霜雨雪的深褐色的痕迹。很奇怪站在稳固厚重的基石上的炎帝,头上居然长了两只角!他的双眉紧锁,眼睛深邃,虽充满忧虑,却又坚定地眺望着远方,他在寻找什么?胡须浓密凌乱,感觉很久没有梳理过一样。肩上两端的衣物微微上翘,使我想起了在毛主席故居看到的蓑衣。左手扶着背在左肩上的筐子,手里还拿着一把稻子,右手下垂拿着长叉。腰上系着不知是稻草还是树皮编的绳子,挂着一个圆环和一只牛角——是用来喝水还是当号角的呢?看不到双脚,难道他正艰难地趟过很深的泥巴或是河水?他的衣服朝后面摆起来了,所以我认为当时要不刮着大风,要不他在急着赶路。
绕到炎帝雕像的后面,看到别在腰上的鱼篓,才猛然想到他拿着的叉子不但可以用来开荒种地或当武器,还可以用来扑鱼,真是一举多得!背上的筐子里放有灵芝,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炎帝还能利用这个来帮人们治病!
离开炎帝雕像继续向西,攀上几十级台阶,就来到形成了炎帝头上“光环”的大型建筑物。登上楼顶,背后就是昼夜不停地向世界发送出有关株洲信息的神龙塔以及秀美的神龙湖,如果在周末晚上,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水幕电影、变幻莫测的喷泉与焰火表演。而俯看前方,两侧的喷泉广场、圆弧形喷水池、绿化走廊等整个半圆形的炎帝广场尽收眼底。置身其中,现代科技与远古文明交相辉映,让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返回时又到了桥上,我偶尔一回头,看到了河边停放的火车头和远处已经模糊的神农炎帝雕像,自问是什么把人们从野蛮荒芜的远古带入了文明发达的现在?看着这千百年来奔流不息却终要汇入长江大海的湘江水,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