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装在套子里的人读后感】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科夫的著名短篇小说,书中塑造了一个想把自己装进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是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的人。他每天,哪怕是艳阳天,也带着雨伞、鞋套,把一切能装在套子里的东西都套起来,甚至想把自己也套起来。别里科夫总是担惊受怕,对一切政府没有明文规定的事物都十分恐惧,例如:学生们做游戏,以及骑自行车。最后,他在惊恐中一命呜呼了。
读了这篇小说,我不禁感慨:这个人是多么愚蠢啊!的确,他“愚”在墨守成规、不顺应潮流、逃避现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也有许多这样作茧自缚的人吗?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写给这些人的。契科夫希望人们能够在现实中奋斗,敢于变革,顺应时代潮流,呼吁人们从自己的“套子”里走出来。
虽然生活并不能像庄子《逍遥游》里写的那样完全自由、无忧无虑,但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完全不可取的,这样“与世隔绝”的死板生活只会让人压抑,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生活中要敢于变通、打破旧格局,才能出现新的机遇,向实现自己的理想迈进。
【篇二:警钟长鸣,勿忘初心】
在现在这样一个全球联通的时代,我们所经历的生活与即将面对的困难都是前人无法想象的。若告诉前人,今后会有一个名为互联网的事物几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他一定会嘲笑你说这不可能。
互联网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改变?信息流通,物资流通,购买方式等等,我们所依靠的仅仅只需坐在家中轻点手指便能全部实现。这样一个全球化、整体化的时代无疑将我们的生活冲击成了碎片。
我们无需再像《木兰辞》中写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我们所需的仅仅是打开手机中的购物应用软件,在搜索栏中输入所需物件的关键词便能够轻松寻到。我们也无需到处寻找同样的商家来货比三家,仅需在排序中选择销量优先还是价格由低到高。身处“江浙沪包邮”的地段,我们不仅节省了买东西的时间,更能买到比市价更低的同款商品。
同样,相比于传信全靠走的时代,现在我们获取信息也仅需打开相关网页便能够查看,甚至因为有了脸书、微信、QQ,我们都能够得知外国某人的日常生活。
每一场变革都是双刃剑,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样一个信息流动太快的时代,当我在网上看到什么新闻的时候,我都不敢确信,这到底是真实发生的,还是只是个段子。不难想象,总有一些人希望博取眼球,得到关注,故意写出一些言辞夸张,甚至根本就是个胡编乱造的故事,让大家看到的时候产生好奇从而增加访问量。这也就是所谓的标题党。当然,还有刻意隐瞒部分真相,断章取义来造谣的事件。
曾经,“震惊!原来私底下的他竟然是这样的……”、“不转不是中国人”、“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大量的这样的标题文章席卷了朋友圈。这不禁令人反思,这场变革是否让百姓都变得认知浅显了、愚昧了。前几日,微博上突然多了一条视频消息顿时上了热搜,“上海陆家嘴惊现仙人渡劫”,然而真相却是游戏公司的宣传广告的部分。每每得知真相与谣言中间的差距,我都会非常痛心,这就是碎片化生活所带来的信息的不完整姓。
曾几何时,人们的生活中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报纸,报纸上的每条信息甚至每个字都经过再三斟酌。现今,如果让一个人阅读完一天所产生的所有信息可能需要至少十年。信息的溢出让我们只关注感兴趣的部分,而且随着你对信息的阅读,你所浏览的网站、应用软件还会迎合你的口味,专门给你推荐你感兴趣的事物。信息爆炸的时代,视野却比原先更加狭窄,碎片化生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远大于想象。
我们无法改变时代,只能顺应着潮流选择自己的生活。互联网将我们连接,本应促进人类发展,却同时也促进了负面消息、负能量的传播。平时的生活中,尚且有法律的约束,虚拟世界中,我们不该将罪恶的心理附加于别人身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样的话语应成为现在这个碎片化时代的警钟长鸣于我们内心。
初心,是我们最真挚、最朴实的情感,请勿在新的时代中将它抛弃。不忘初心,才能够使我们在碎片化的时代浪潮中回归最本真的自己。
【篇三:祖国,我心中的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当王菲空灵的歌声响起时,我的心就为眼前鲜红的国旗而沉醉。这是千万中国观众心灵的共鸣--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用精良的制作,唯美又充满张力的分镜,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深入人心的主题--对祖国的热爱,博得广大中国同胞的赞赏。同时,这部电影的上映,也标志着新中国的历史再一次迎来了一个结束和一个新的开始。他告诉中国人民,那段历尽屈辱磨难的历史,那段在一片迷雾重重的未知道路上艰难摸索的征途已经结束。他告诉中国人民,未来新的辉煌篇章,新的挑战与成功,新的进步与富强已经开始。
1949年至2019年,这70年,这人类历史上短短的一瞬,见证了中国这伟大国度的成长。远远观望这70年,能看到中国经历的巨大变革:新中国成立,十年浩劫,改革开放,汶川的灾难,北京奥运会……看到在这一次次变革中,无数个动人的故事,无数个可爱的人:开国大典前夜的林治远;站在报纸飞舞,人群欢呼的街上的高远;身系披风、手抛天线的东东;在白昼的流星面前流泪的沃德尔……
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爱国之情都让我为之震撼:“相遇”最揪心,年轻的科学家牺牲爱情,隐姓埋名,为的不正是科技强国梦?“夺冠”最具生活气息,小男孩舍身忘我的精神,中国女排的胜利,重逢的喜悦交织,让许多人看到中国人的精神,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笑与泪;“回归”倒计时分秒不差,最激动人心;“北京,你好”心疼那个想送给儿子生日礼物父亲;“护航”最震撼,巾帼不让须眉,飒爽英姿,飞翔蓝天是中国军人对国家的使命。
走出电影院,电影的主题曲还在我的脑海里回响,在我心中荡漾。祖国,你永远是我心中的歌。
【篇四:正视不足,敢于变革】
改变过去意味着开创未来,正视不足意味着变革初心,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正视不足,敢于变革,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揽万丈霞光,尽收眼的豪情,品山川湖海,皆在我脚下的气魄,拥中国梦,开拓未来。
正视不足,敢于推翻真理,用发展的眼光引领世界。
曾经自动扶梯左行右立的制度深入人心,而今上海涌禁止在乘扶梯时行走和奔跑,取而代之正是直面不足的表现,发现不足很难,但敢于面对天下人的质疑却是难上加难。上海敢于推翻固有做法,追求大众化之外的真理,正是其用发展的眼光。敢于变革,引领世界的力量。由此观之,上海能引领中国的发展,也不难理解。
正是因为上海能正视不足,敢为人先,敢于变革,才能得那么多伟大的壮举由此诞生,其能正确抉择,坚守原则的品质,不正是新时代构建中国梦所需要的吗?
正视不足,敢于冲破柽梏,将砥砺前行的背景留给世界。
曾经大唐盛世的繁荣气象,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吾独爱之如一”豪情是中国留给世界的背影儿,多年闭关锁国的愚昧,科技落后的无奈,便是那层高耸威严的背景下,化作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今天的中国从未否认曾经的不足,今日之辉煌,是中国人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浪潮。高举五四爱国运动的大旗,知耻后勇的奋斗,是中国人从科技落后到嫦娥四号月背软着陆,中国5g引领全球的进取,是中国人于联合国安理会上争取自我权益,坚持中国市场的坚守。凡此种种,皆为中国只用于变革造就的硕果,也正是中国留给世界一往无前的坚定背影。
正是因为中国能正视不足,敢于突破,敢于变革,才使得那么多伟大奇迹出现在这片土地上,中国砥砺前行,敢于变革,不正是新时代未来所需要的吗?
开拓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改变,成就自我,为中国梦注入新鲜血液。中国梦园通世界,中国人人定胜天,引领世界,开拓未来。为盛世谱华章,为未来歌勇昌!
【篇五:小论“碎片化”】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也!”而现代社会使人愈发感觉到:不知道诗书礼易也可成文,没工夫之乎者也亦能言谈。究其原因,无非三字:碎片化。
何来碎片化?
碎片化,实则因当今信息时代不断发展致使爆炸的信息量将人们的生活也“炸”成了碎片,人手一台的机器不断发送、接收着;而过于细碎的时间也无法支持人们在屏幕上打出长篇大论,所以人们的话语越来越短,越来越短。从博客到微博有到微信,不断缩小的字数似乎映出了时代的潮流:表达碎片化、交流碎片化。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学习的碎片化。我们接收书中信息的过程常被打断,再没有大段的时间来阅读,只能从网上获取杂乱细碎的信息。
这是客观的一段论述,而世人多患之。网上千千万万的键盘侠以自作高明的口吻,以碎片化方式的细言碎语抨击着时代,呼吁着大家拿起书,放下手机。而看看地铁上仍是齐刷刷一排人低着头。作者曾在地铁上捧一本《大卫·科波菲尔》原版书,只见其他乘客皆目视我,甚至有人拍照发表,以明心志。其时窃窃私语之声不绝于耳。
有时我会想:信息时代的碎片化生活是全世界都必须经历的吗?它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吗?自我于欧美、东南亚多有游历之后,当我立在他们的火车、他们的地铁、他们的公交上时,我明白了:世界要进步,必须要经历变革,碎片化只是大变革的冰山一角。时代本无对错之分,发展亦没有正误之别。只要对提高人类生产力有帮助,就应欣然接受。而所谓“恶毒的苹果”、“魔鬼的手机”只不过是建立在人们对过去优质文化传统的留恋与崇尚而对新科技产生的抵触心理。
故在我看来,碎片化是不可避免的。任何要逆潮流与人类发展趋势而行的言论或行为都是不切实际的。人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好好利用碎片时间,如用一块“碎片”读一回《红楼梦》,用另一块写篇日记或弹首钢琴曲等,做一些对身心有益的事,而不是在网上或朋友圈里读一些八卦趣闻或果蔬搭配宜忌。若将我们的时间比做橱柜,碎片化只不过时将其分为几个箱屉罢了,我们可不能使“臭油怀酱悉贮乎其中”,而要学会合理利用。审时度势,因时制宜,相信碎片化再也不是什么可争吵的问题了。
【篇六:困难如山我如水,绕道而行成功来】
面对重压,小草选择弯曲、选择变通、选择示弱,它们生机盎然;面对高山,流水选择蜿蜒、选择绕道、选择低头,它们奔腾入海;面对困难,我们何不选择弯曲、选择变通、选择示弱,以此来走向成功呢?
选择弯曲、变通与示弱,不是真正的向困难低头,也不是委屈求全苟延残喘,而是灵活的选择另一种方式、另一条道路走向成功,这实则是一种人生大智。
选择了弯曲,就选择了思想界的高峰。弯曲,不过是以退为进,从而走向高峰。黑夜里,昏灯下,他伏案苦思,何以拯救国人?何以挽救民族危亡?是要继续学医治病吗?教室里,影片前,他幡然醒悟,身体上的健康远不如精神上的富足。于是,他毅然选择弯曲,弃医从文,继而在思想界学术史上震天动地,一声声呐喊唤醒国人一次次的彷徨,一次次笔锋直指国人一层层的愚昧,一层层文章剥开国人深埋的劣根。是弯曲,使鲁迅弃医从文,成就卓越。试想,若没有弯曲,他何以挽救民族?选择弯曲,走向成功。
选择变通,就选择了国家的复兴。穷则思变,变通才能使国家强盛,才能使国家复兴。当鸦片战争的炮火攻开大门,当中华大地哀鸿遍野,当顽固派冥顽不灵固守传统,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他看着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开始向西方学习;他看着萎靡不振的清朝统治,他放弃了固守传统,开始进行变通。他著书,他宣传,他提出变革军队,他指出变革器物。为中国近代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启发了国人的自己运动。可见,变通才是王道。若没有变通精神,林则徐能向西方学习,宣传新内容吗?选择变通,走向成功。
选择示弱,就选择了变革的成功。示弱,不是软弱妥协,一味退让,而是暂时低下头,等待成功的机会。相反,不懂示弱,则会遭遇阻隔。面对改革,苏轼一味固执己见,不肯示弱,触怒皇帝,结果被贬官远调。只得官场失意,郁郁寡欢。试想,若他能在冲突时,暂时沉默,暂时示弱,他会落得如此下场吗?选择示弱,走向成功。
困难当前,适当弯曲、示弱和变通,不是一味退缩,而是前进的更好办法,是通向成功的另一条辉煌之路。何不把腰弯下,选择别路,走向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