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草】
也许,大多数人认为草是无能的象征,认为它无法与暴风骤雨抗衡,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眼中的小草是那般顽强,那般坚韧不拔。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一到春天,小草便随处可见。我漫步在小巷中,注视着岩石下那一棵绿郁葱葱的小草。它虽不惹人注目,却能顽强地从坚硬的岩石下钻出来。可见它具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人们越是践踏,它越是坚强。
小草,柔柔弱弱。虽然平淡无常,但却无比重要。“红花需要绿叶扶。”花儿虽美,但没有小草的衬托,它还会鲜艳、迷人吗?看到这样的小草,使我不禁想起辛勤的园丁,没有他们辛勤的培育,哪里有鲜艳芬芳的花朵?
“草枯根不死,春到又敷荣。”暴雨里,高大挺拔的大树的树叶被吹得落英缤纷,五彩缤纷的花早已面目全非,而小草呢?却以一种比物质的力量更加有力的力量赢得胜利。等到暴雨过后,花和树都变了样,只有小草依然昂首挺胸地在那,享受雨后短暂的阳光……小草秋天虽然枯萎了,可一到春天就春意盎然,向人们展现勃勃生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草,虽然平凡、渺小,但却有坚韧不拔之志。我爱你,小草。
【篇二:在书中成长】
读书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安慰,灵魂得到升华。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我们在不断的吸收着养分,不断的成长。
抬起头看窗外一排排大雁往南飞去,便想到“雁落雁飞怀故土,客来客往仰先贤”,视野下移,看到如哨兵挺立的松柏,想到“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抬起书本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可曾想到书中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更多的是人生。读书如散步,走在曲径的小路上,延绵不断,虽然脚下的路是曲折的,但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是无虑的。看着两旁的花草虫鱼,烦恼都早已抛到脑后,明天的太阳又将照常升起。
读书如照镜子,我们在镜中看到自己衣裳不整,我们便让自己变得完美。读书就是这样,我们看到前人的经历,成功或失败,我们都会深思。成功,我们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失败,我们在前人的告诫下不断改变。就像孔子所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读书如一场紧张激动的接力赛,一棒又一棒的寄托着我们的期望。我们在读完一句的时候,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下一句,下一行,下一页。我看过作家林海音写的《窃读记》。作者对阅读是那么如饥似渴,她虽然每有阅读的条件,但她尽一切可能去创造条件。是啊!书就是这么神奇,像迷魂汤一样让读者魂牵梦绕。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朝着心中的阶梯走去,书也是我们的营养品,我们在书中不断的汲取,不断的消化,化成我们自己的营养。
我觉得读书是通往成功路上的方法,但我们也不能盲目的阅读。去浪费一些没必要浪费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人生短促,一晃而过,所以我们觉得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无限的知识。
读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另一个更广阔的天空也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动人!
不同的作家写同一个事,都会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和滋味。在文字无穷的魅力下,我们啃着一本又一本蕴含人生哲理的书,而书就像我们的再生父母一样。爸爸妈妈教会我们走路,说话,做事。书教会我们做人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样,也可以说书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篇三:枯根也美丽】
花、草、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是谁又曾在意那深埋土下的根呢!
花如此娇艳,草如此茂盛,树如此高大……为什么,因为有根。
信手摘一片树叶俯身嗅一嗅花香,这一切,谁又能联想到那深埋地下的根。
在我们身边,每每会听到人们赞美叶儿真绿,花儿真香,请容我说一句,有谁听到人们赞美根的话,又有谁听到人们提起根。
从古至今,诗人们赞美水的柔情,赞美草的坚强,赞美花的娇艳,为它们作诗,为它们写赋,可赞美根的诗词却不多见为什么,因为根深埋地下,默默无闻,总被人们忽略。
可在大自然中,根是不能被忽略的,没有了根,就没有了花的娇艳,就没有了草的坚强,就没有了树的高大……,一切的一切,都会随之消失。
根这样默默无闻,埋在地下,吸收养分供给地上的枝和叶,不图回报。有的人反对,落叶归根,根可以从落叶身上吸收养分,落叶也有情。可是,根在吸收了落叶的养分后,又给了谁呢,难道留给自己。不,根把所得的养分又给了落叶的下一代。叶落了,还会长出来,根没有抱怨,一代一代的供养着地面上的枝和叶。
真正读懂根的,也只有土壤吧!
根一生的伴侣,只有土壤和无边无际的黑暗。
根一生与黑暗相伴,不怨恨,不后悔,它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努力吸收养分,它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地表上的枝叶能长得更茂盛……
根一生休息过几次,它一生都不断重复着吸收养料,在送出养料的动作。根知道它不能休息,它有着自己的使命,那就是供养枝叶。
枝叶都在不断更替,而根却只能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挪动半步。
当你看到有的植物被连根拔起,不要走开,请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它的根埋在土中,这是根当时唯一的愿望,它不后悔,再让它返回黑暗,因为它心中还挂念着没了养分的枝叶……
我不知道怎样表达我的心情,只能对它(根)说一声:“你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