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的郊游】
星期天,天气晴朗,有徐徐微风,我和文哲相约到烈士公园去烧烤。
一路上,我看到马路上的车子来来往往,我听到树上的小鸟儿在歌唱,我还感觉到太阳照在我的身上很暖和,我的心情美丽极了。
到了烧烤的地方,我们把采购好的调料和食物都拿了出来。食物非常丰富,有牛排,有羊排,还有鸡腿……。开始烧烤了,我首先选择了我最喜欢的鸡腿,我把鸡腿叉到铁叉里,然后把铁叉放到火上。我一会儿给鸡腿加点油,一会儿又加点盐,一会儿给鸡腿翻个身,不一会儿,金黄黄的鸡腿就烤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哇!烫得我哇哇大叫。这时文哲赶紧拿了水给我,对我说:“别着急,慢慢吃。”我接过水,点了点头,然后轻轻地又咬了一口。鸡腿嫩嫩的,咸味适中,好吃极了!我太开心了,第一次就能烤出这么美味的食物。我要多烤几个,分享给大家!
这是一次快乐的郊游!
【篇二:如皋的美食——烧饼】
讲起美食,相信每个人脑海里会浮现各种各样自己爱吃的美食,然后就口水直流,尤其像我这种小胖级的“吃货”。如皋,是我的家乡,家乡的美食因为经常吃不到,让我想起来就垂涎欲滴。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早上路边摊的烧饼,你别看一个个小小的,直径只有15-20厘米的烧饼,要做的好吃可真是不容易。
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骑车自行车带我穿遍家乡的大街小巷,为了就是吃到她认为最好吃的烧饼。听妈妈说,烧饼好不好吃,馅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馅的工艺相差不大,无非就是葱和肉的比例不一样而已,最重要的是皮的厚薄以及因为皮的厚薄导致火候的不一样的掌握。
烧饼摊通常都是一个个小小的店面,门口的角落放着直径约1。5米,大概半人高的铁炉,铁炉的顶部被围得只剩下中间的面盆大的孔,用来伸手进去贴面饼,锅炉的底部烧的不是煤炭,听说只有木炭才能烘出原汁原味的香气。小店门口摆着一张张小方桌,你可以坐在那边等边看老板给你做烧饼。“好咧,一个烧饼”伴着话音刚落,老板就开始忙活起来,揪面团,包馅,擀成饼,刷猪油,撒芝麻,一系列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轻松熟练地完成了。一个个软软的面饼被师傅用手贴到铁炉壁上然后盖上盖子,烘大约2至3分钟,再拿长长的铁叉将它们铲下来。这2分钟的面饼加3分钟的烘烤,一个烧饼就完美的出炉了。可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足够的功底才能做到香飘四溢,外酥里嫩,吃起来直掉渣渣。
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带你去尝尝美味无比的家乡烧饼。
【篇三:】
星期一我们接到通知,通知上说,星期四去森林公园秋游,我们班同学个个兴奋地不得了。
苦苦熬了三天三夜,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早上8点我们就坐上了大巴车,在车上,导游就说:“我们来唱歌吧!”顿时,我们班同学谁也不敢举手,犹豫了一会儿,我们班陈仕璋同学壮着胆子,第一个唱起了奔跑这首歌,“速度其实美,看奇迹就在眼前……”。接着,张浩、翁文超、张陈宇坤,都唱了他们喜欢的歌曲。
伴着歌声,我们来到了森林公园,迈进大门的第一步,好比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翠绿、青绿、墨绿……”我们先进入由竹子组成的绿的世界,竹子分为好几种,有大肚竹、甲竹、黄金间碧竹、花孝顺竹,等等。走过了绿的世界,沿着水库边沿,我们来到千年古榕下休息,在这段时间中,有的同学在吃东西,补充自己的体力,有的同学在闭木养神,呼吸着大自然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环境。
快到吃饭的时候,我们来到烧烤区,同学们激动地不得了。我们的面前放着一张大桌子,没人一根铁叉和竹叉,一个一次性饭盒和手套。我们把烧烤的食物全部拿出来,哇!真多啊!有火腿肠、火锅料、羊肉、牛肉、鸡翅等等。把这些食品加工好以后,用刷子刷上蜜和番茄酱,插在铁叉上,放在炉子上烤,必须不停地翻滚,这样才不会烧焦。烤好后,在撒上胡椒粉,插在竹叉上,一个美食就做好了。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烤出来的食物分给同伴们吃,这些食物真是多种多样,有的像乌黑的“煤球”,有的是个中看的火腿。但是在难看也是自己烤出来的啊!烧烤进行了一半,木炭烧没了,快没火了,我们就用报纸和树枝引火仿佛过上了人的生活。这时我们主的椹雨宣拿出地瓜来烤,好几次地瓜掉进木炭里,好几次我们都把地瓜救了上来。她烤了许久,地瓜烤熟了,她把地瓜皮剥开,用刀切成一块一块分给大家吃。
烧烤进行了一小时多,大家吃饱了,喝足了,玩玩毽五粒子,就该起成回校了。
在回校的车上,我们有开起了演唱会,最精彩的是李绪嘉和童关怀演唱的两只老虎,他们可不是自己愿意上来唱的可是被我们逼的,他们唱的时候,脸是红彤彤的,就像两个大苹果。
伴着歌声、笑声,不知不觉我们就回到了校门口,大家觉的意犹未尽,汽车以经停下,大家只得收拾物品下车,但心里还回味着一天的秋游过程,回味着绿色世界,回味着烧烤的滋味,回味着欢乐的欢声、笑声!
【篇四:保护环境】
在很久以前,青蛙一族中有一只叫青青的青蛙,她在满一个月之前一直生活得非常美满,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也相处得很好。
但有一天,灾难降临了……
青青今天的任务一一捉十二只飞虫,完成了,便在小河里的荷叶上跳来蹦去地捉蜻蜓玩,一不留神就跑远了。她玩得筋疲力尽,连腿也抬不动了,就在一片碧绿的荷叶上睡着了,连妈妈喊她去吃饭都沒有听见,却不知道这让她逃过了一劫。
青青一觉睡到第三天凌晨,只见一股黑色的东西正向她缓缓地移了过来。这是什么?却见它所到之处无一不漂浮着鱼虾的尸体。
它一见到情况不妙,就连忙踩着荷叶赶到了家里。却见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的尸体浮在水面上,水面上的白肚皮和水底的黑色成相烈的对比。污水的魔爪已经伸向了青青的家人。不,不是的。这只是一场噩梦!一觉睡醒,这一切都都好了。实在无奈之下,它只能哭着背井离乡,到了水稻田里。
到了稻田里,它每天勤劳的补虫,生活过的倒也还滋润。不说悠哉悠哉,也是衣食无忧。
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有一个穿着靴子,背着一个大罐子的人过来了。罐子上印着一个由骷髅头和两块骨头组成的叉构成的图案,一看就让人毛骨悚然;左下方还连着一根管子,管子上有一个喷头。这是干什么用的?不会是喷污水用的吧?不不不,人,那可是要吃稻谷粒的,他们怎么可能会向水稻上喷污水呢?算了,总之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就对了。却见那些被喷到的虫子一下子就掉到了水面上。一开始它们透明的翅膀还会震动几下,但不过十秒后,他们就一动不动地停止了呼吸。那些东西怎么会那么可怕呀?虫子们一碰到就死了。万一碰到我,那我不是也会死掉啊?不行不行,我还是快点逃跑吧。思虑到这里,青青两条后腿一蹬,就急急忙忙的离开了这里。
青青到了一个崭新的地方,它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了。那里虫子很少,青青经常饿肚子。一次,它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很多的死虫子,它敢打赌,自从到了这里,它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么多虫子了。它口水都流到地面了。正在它要扑上去吃的时候,突然一把铁叉子向它扔来,他向后一扑,躲了过去。但那个扔铁叉子的人并不灰心,又把铁叉向他扔过来。几次之后,青青看清了那个人的样子,他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一个并不挺的鼻子,一张厚厚的嘴,看着挺和蔼的。但眼中闪现的贪婪光芒、嘴角扬起的狡诈弧度和手上的动作暴露了他的本性。后来,青青实在无路可逃了,就只能跳进了一口枯井之中。从此以后,青青就生活在井里,不出来了。
青青是怎么进入井中的呢?看起来是因为污水,农药和铁叉。但污水是人类排放出来的,农药是人类打的,铁叉是人类扔的。这些都是不环保的举动啊。
人类啊,请你们保护环境吧!
【篇五:野趣】
火辣辣的天气,再来一场火辣辣的烧烤,着实吊你的胃口吧?
清晨的太阳并不毒辣,倒有几分温和,我们一行人驱车直奔南门山森林公园。快了,快到了!突然,“南门山森林公园”几个鲜红的大字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一个硕大的广场,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红字,周围花团锦簇,好壮观。
沿着长满青青小草的湖边走,迎面飘来一阵凉爽的风,让人顿感心旷神怡。在微风的吹拂下,湖面泛着粼粼的波纹,好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我不禁吟咏起唐朝刘禹锡描写洞庭美景的名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只是眼前没有月亮,有的是明晃晃的太阳;此时微风习习,湖面也似一面镜子。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继续往前,看到一座倚湖而建的凉亭,下面的长凳上坐满了赏景的游人,还有站在湖边留下倩影的帅哥美女。依依的垂柳,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再加上湖中倒映的青山绿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真让人赏心悦目!
拐过几道弯,饱览了湖边胜景,也到了烧烤场地了。这是一个空旷的林子,旁边有一栋简陋的房屋,鸡鸭在林中自由自在地觅食,远处还拴着几只狗,看到我们来了,在欢快地摇着尾巴欢迎我们。
大人们摆炉、点火、布置烤场;小孩子们戴好手套,拿起铁叉,串好鸡翅、玉米、香肠等美食,放到铁丝网上,开始了烧烤。我丝毫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串好了两个鸡翅,再抹上一点蜂蜜,放到了烧烤炉上。一边烤,一边不停地翻转,不一会儿,一个金灿灿的鸡翅就烤好啦。咬一口,嗯,真不错!外酥里嫩,好吃。自己亲手做的美味,味道就是不一般哪!
小孩子们烤了吃,吃了再烤;大人们一边聊天说笑,一边大快朵颐。整个林间充满了欢声笑语,连鸟雀也叽叽喳喳地跑来助兴,这山野之趣真叫人回味无穷!
【篇六:井蛙成因】
可爱的小青蛙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环境幽美的池塘里,工业的发达导致一批批农房拆迁,搬离了这片净土。留下残破的土地被大量企业相中,纷纷前来建房造厂,小青蛙的家园被破坏了,池塘里排了大量的废水又脏又混,植物枯萎,恶臭难耐,一只无形的黑爪逼着小青蛙不得不离开原本属于它们的家园。
小青蛙到处流浪,一蹦一跳四处找家,途径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心想终于可以在这里安家了,可是好景不长,就在小禾苗一天天长高的时候,不断的有人时不时的来除草撒农药,喷撒农药虽然除去了害虫,但是也破坏了小青蛙的居住环境,要知道青蛙也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农药毁了它们的食物,甚至也毒害了它们的生命,小青蛙失望至极,万般无奈之下小青蛙只能再次流浪找家。
找呀找呀找……柳树成荫的岸边留住了小青蛙的视线,呀!这里的环境多好,空气新鲜,河水清澈,扑通一下小青蛙跳了进去,哪知“顽皮”的人类举起铁叉投向了它们,一个逃一个追,“青蛙可是我餐桌上美味的食物,一定要抓到你,嘿嘿……”胡乱撞墙的逃跑方式把它逼进了一口深井,纵身一跃。躲在井底没有恶臭,没有农药,没有追捕,抬头就是一片蓝天多好。
井蛙成因是环境造成的,环境的突变,人类的破坏,使得小青蛙失去了绿色的家园。地球需要绿色,小青蛙更需要自己的家,始作俑者必将自食其果,只有人人维护这个环境链,各个生物才能持之以恒,共享美丽的地球。
【篇七:偷看电视】
每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我也有,比如偷看电视。
那天我没事干,四处闲走。突然,我把目标转向电视,我犹豫了。电视已经被妈妈“封”了。我该不该看呢?于是,我的头上仿佛出现了地狱恶魔和善良天使,它们互不相让,恶魔说:“路平靖,快看吧,电视可好看了,看一会不会有事的。”天使说:“不要看啊,看了会被妈妈骂的。”恶魔说:“别听它的,看一会电视又不会被发现的。”就这样,我磨蹭了好长时间,最终听信了恶魔的花言巧语。恶魔得意地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拿起了铁叉向天使刺去。天使立刻消失了。我也随恶魔的召唤打开了电视。
看着看着,一声开门声响了,吓了我一大跳,不好,我心头一震,是妈妈回来了。她看见我悠然地看着电视,气恼得立刻关掉电视按钮,追加一顿臭骂。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好后悔,不该听恶魔的话,这下可好,听骂声了吧。哎!
以后,我在妈妈不允许的情况下再也不看电视了。
【篇八: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物质文化遗产一向是人们的宠儿。它们可摸,可触,精美的做工,别致的外形,给人触觉上极大的满足。相比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欢迎程度就少得可怜,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它独特的韵味。
今天,我跟随妈妈来到上虞图书馆,还了书,也借好了书。下楼时,我一眼瞥见电梯旁边有一座仿古建筑,我抬头看牌子,上面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大大的问号占据了我的头脑,于是我在征得妈妈同意后,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建筑的大门。进去之后,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座泥塑:一位老人与一位妇女正在补一张破掉的渔网,旁边有几只小鸡在啄食米粒,还有一只强壮的母鸡,墙上挂着铁叉和各种渔业工具,这泥塑雕得活灵活现,尤其是那几只鸡,更是栩栩如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了,这里把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浓缩成六幅图,分别是“英台思读”、“三载同窗”、“私定终生”、“楼台相会”“哭祭山伯”、“化蝶双飞”。
每幅图都是黑底白线,与名字丝丝入扣。旁边同样有一座泥塑,讲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的故事。祝英台男装正与梁山伯在桌前诵读,两人的神情都很严肃,我不禁为他俩的故事轻轻叹息。我又看了古代戏剧道具,舜虞传说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都是很精彩。出来后,我仍然回味无穷。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直接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它给予人的,是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篇九:井蛙成因】
小青蛙翠翠一直生活在池塘里,那里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一见到底,它每天起来都会跳到池塘边上看着水里的倒影,精心地打扮自己,这里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知有多么快活,多么惬意。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池塘边上建起了许多工厂,那里的空气、水质在慢慢地发生变化。有一天,小青蛙正在池塘边玩耍,这时工厂的排水管忽然排出又脏又臭的污水,那污水一下子冲向小青蛙,好像要把它淹埋一样,小青蛙使劲一跳,跳到池塘边上,这心惊地说:"幸好我跳得快,才能躲过这一劫,不然就没命了。
于是小青蛙准备从新找一个新家,它走啊走,找啊找,忽然看到前面有一片农田,绿油油的禾苗整整齐齐地站在田里,小青蛙开心地想:"这片农田真好啊!以后这里就是我的新家了。〃小青蛙高兴地哼起了美妙的歌谣,可没过多久,农民伯伯背着一大桶农药杀虫剂过来了,对着田里的禾苗说:"我得给你们喷一下农药,不然你们全长虫子啦!〃话音刚落,就朝禾苗喷撒过去,刺鼻的农药味差点让小青蛙晕死过去,它捂着鼻子连滚带爬地逃出了农田。
小青蛙找呀找,来到一个湖泊边,这里景色迷人,湖边还有一口井,既没有工厂污染,又没有农药毒害,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了,心想:"我就在这里安全落户吧!〃小青蛙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十分满意的家园,可是没过几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就在它放松警惕的时候,魔爪又伸向了它,一个手拿铁叉的男孩,正在慢慢向它逼近,只听"嗖"的一声,铁叉向它刺来,幸亏小青蛙机灵,纵身一跃,跳进了井里,躲在井里的小青蛙无奈地大喊:"我想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怎么就这么难呢?为了生命安全,我只能生活在井底,做一只井底之蛙了!〃
井蛙成因的故事告诉我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