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的端午节】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我的家人来到作文班,我一想起要去富兰城堡参加端午节活动就兴奋无比。
我们走着走着就到达了富兰城堡,大家一走近大厅,便闻到了艾叶的香气,连灯上都挂着粽子呢,浓浓的端午气息扑面而来。过了一会儿,家长要给孩子做香囊了,我的香囊是绿色的,香囊怎么做呢?首先把香料一片一片的装进香袋里,再拉一下两边的绳子,就大功告成了。接着,把香囊做完后,还要家长亲自给孩子们戴香囊,然后孩子们也要给家长系上蓝丝带,我不会系就随便系了一下,我给外婆一个大大的拥抱,外婆高兴极了。
最后,大家最喜欢的快乐寻宝时间到,我兴奋不已,真想马上去寻宝,但是老师让我们等一会儿,老师讲完活动要求以后说可以了,我第一个冲到前面,我找了沙发底下、椅子底下和桌子底下,过了很久很久,我一个也没有找到,我本来想放弃的,在这时,我突然眼前一亮,发现花盆里有一张,它好像对我说:“我在这,快来呀!”我赶紧拿着它去回答问题,老师给我一个问题,结果我竟然不知道答案,真希望谁能告诉我答案,最后还是老师把答案告诉了我,我就跟着读了一遍,老师说:“你真棒!”,然后把“宝物”给了我。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快乐,我知道了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饮雄黄酒、龙舟比赛,以及包粽子了……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篇二:外婆的手】
人人都有一双手,但每个人的手又迥然不同,我想说说我外婆那双不平凡的手。
外婆的手满是皱纹,露着青筋,皮肤裂开干得经常出血,但在我的印象里,外婆的手全是柔柔的,装满了意味深长的话。小时候,我羡慕别的小朋友,逢年过节都有父母陪着去玩,而我呢,只得呆在家里看电视,我常常嘟着小嘴,说出好多似懂非懂的怨言,此时外婆的手总会摸着我的头,慈祥地说:“晶晶,不是爸爸妈妈不想陪你,他们开中巴车是营运性的行业饭,越是逢年过节,越是生意好,越赚钱,他们赚来的钱,都给你买新衣服,玩具还有好吃的!”我望着外婆,不住地点点头,此时,外婆的手摸着我的小脸蛋,是多么的温柔,并不感觉一丁点的粗糙。
外婆的手很能干,她能织出各式各样的毛衣,还会在端行节做出精美细致的香袋,包出清香可口的肉粽,做出我平时最爱吃的糯米雪团,还有馋得流口水的桔子冰棍,农村里的人一提起她都会啧啧称赞。
平时我去上学时,都是外婆的手牵着过马路,那种大手牵小手的感谢觉我永世难忘,是外婆的手牵着我走向学校,更是外婆的手引领我感悟生活中的许多道理,我常常捏着外婆手上的硬茧,由于她农活干多了,手粗糙还可以帮我挠痒,那时我常常拿着外婆的手不放,好似一放开,就要感觉痒痒了,这时外婆总会抱起我“小晶晶,最乖了,外婆带你去外面玩。”总而言之,我和外婆是分不开的。
等我长大了,也想紧握外婆的手,等我参加了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发来就是给外婆买副羊皮手套,这样外婆的手会保护得更好。
【篇三:凝聚】
一年夏季,女孩偶然看见她的母亲外出,可能是出于好奇,于是上前跟随着母亲前往。
天很蓝,风儿轻轻吹过,母亲步行来到一片小山林,一切使山林显得那么寂静,唯有几只小猕猴在树木间来回穿梭。她只见母亲站在几棵小树前,而这几棵小树她知道,母亲告诉她是她出生后没多久种下的,还常领着她来玩。她的母亲用手开了开跨上的小布包,把手伸向小树上,摘下好几朵小花。这一刻,她的母亲头上的风铃被风吹得出来声音,加上她母亲手上花的芳香,正好应了此景。而这一幕也如一幅画般映入了女孩的眼帘。
终于有一天,女孩见到母亲又拿出了这些花。和往常不同的是,母亲没有拿去做香袋,况且这些花的特殊香味来做香袋也有些可惜。
她母亲打开了自己平日了从未让女孩碰的密封罐。罐开了,一片冰凉立刻涌起,只见冷气在密封罐上停留不去。
女孩母亲最终还是发现了女孩的身影,告诉女孩,这个密封罐是用祖传的冷冻手法,将花蜜放于低温状态,长大后也是可以食用的。而这花蜜正是她母亲用亲手采摘的花酿成的,是从女孩出生的那一年开始酿的,已经累积了很多年了。母亲对着女孩,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我愿你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而这花蜜在我们这里寓意着幸福快乐,而这些都我是我对你的爱一点一点凝聚起来的。”
【篇四:我的中医文化缘】
我是闻着中药味香长大的,和中医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因为我的妈妈是一名中医博士。
因为我是过敏体质,一岁起就患上了哮喘,每次患病都是吃妈妈开的中药。起初我觉得中药味又苦又难喝,不过慢慢地,我不咳不喘不难受,不用一次次上医院挂盐水,我开始一点一点喜欢上了中药味。
等我稍大一点,妈妈在每年夏天总会把生姜汁和各种药粉和在一起,做成圆圆的小药饼,敷在我的脊柱上,那凉凉的、辣辣的感觉挺舒服的!更加神奇的是连续敷了两个夏天后,我明显感到,冬天哮喘犯病的次数减少了。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叫作“冬病夏治”,效果特别好!
每年端午节,妈妈还会把自制的药粉放在一个个小酒盅里,摆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妈妈告诉我,春天来了,各种虫子都要出来“捣乱”了,这些药粉可以防虫、驱虫。不仅如此,妈妈还会把一个制作精美的小香袋挂在我的书包上。妈妈说:“佩上这个‘锦囊’后,虫子闻到里面散发出来的味道就会躲得远远的。”
就这样,我从小体验着中医文化,还知道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我们伟大祖先炎帝“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可见中医历史是多么悠久!而且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对中医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要像妈妈那样把中医文化的瑰宝发扬并传承下去。
【篇五:端午节节日作文】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那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在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也是为了不让蛇来咬,就有这个习俗了。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欢粽子呀!
【篇六:我爱桂花】
有人喜爱不怕严寒的腊梅,有人喜欢清新可爱的桃花,有人喜爱美丽的樱花,而我却喜欢可爱清新的桂花了。
每到秋天,我们家楼下,十里之外都能闻到花香。没错,那就是桂花。桂花不像玫瑰那样争奇斗艳,但它的花香却是无花能比的。你离桂花十里,一阵清风吹来,都能闻到那扑鼻的香气。桂花的香气百闻不厌,一朵小小的桂花放在衣袋里,衣服都能香气浓郁。摘一小袋放进笔袋,可以摆脱那难闻的笔墨味,让桂花香弥漫整个笔袋,写作业时,能忘记烦恼,沉浸在桂花中。
桂花树远远望去,仿佛一个小姑娘穿着绿色的裙子,上面还点缀着一朵朵的小黄花,清风一吹,裙子轻轻摆动,可爱极了。走进看,一朵花有四个花瓣,幸运的话,也可以看到五个的,一瓣只有米粒大小,它们一簇簇的长在枝头上,可爱极了。
桂花的用处也有许多,摘下来,晒干,放在枕头里,又香又软,还有名目的作用。还可以做香袋,做桂花糕,香甜可口,甜而不腻,是许多人喜欢的美味。
这就是桂花,我最爱桂花。
【篇七:爱在北京】
北京,一个面积并不大的都市,一个生我养我的城市。行走京城,我打心底里对这个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充满着热爱。北京寄托了我太多的情感。我爱这里的一切!
我爱北京的人,因为在这里,人们彼此以诚相待。儿时,我算是住在黄城根底下的小北京,每天早上听老人们哼唱着京剧,提着笼子遛鸟的街坊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犹记得对门高大爷经常拿着扫帚在胡同里穿梭为大家清洁环境;隔壁李阿姨也不时做一些小点心出来供街坊四邻品尝;而我的奶奶也会缝些小香袋送给大家……我爱北京的人,因为他们真诚相待,相处融洽。面对着一群葆有本真,坦诚的人,你又怎能不爱他们?
我爱北京的文化,因为这里有太多文化的积淀,史海淘沙,自元朝定元大都以来,北京建都已有数百年之久,在这几百年间,北京留下了太多历史与文化。故宫,建都以来历届皇帝的所属区域,几十位皇帝在这里也都或多或少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长城,若不是因北京的地理位置,易遭受北方鞑靼的侵袭,又怎会有戚继光多次翻修明长城和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颐和园,慈禧太后的御花园,有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及拱桥,每逢春日,美景数不胜数;圆明园,没有它,又怎能牢记历史,不忘耻辱,警钟长鸣!我爱北京的文化,因为历史在这座城市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这座古老而传统的城池会有更多值得后人铭记的文化积淀。
我爱北京的一切,因为当我离开这里之后,在内心深处,我听到了一个声音,那就是“回去”!我如同一个被宠坏的孩子,离开北京之后,对外界的一切都那么不适,相反,回到北京后,我会更加热爱北京这片热土。我爱北京的一切,因为我的心,早已扎根于此。
爱在北京,我的“家”。因为这里的人真诚,这是北京人的品性,这里的文化十分深厚,并且会随时间推移,历久弥新,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动人。
我爱北京,我生于此。
【篇八:探访胡庆余堂】
暑假的骄阳太热情过火,每天持续40度高温,不过也阻挡不了我们梦想天使小队的活动热情。我们队员齐刷刷按约定时间,都准时出现在了位于河坊街的胡庆余堂。这次我们小队活动的目的是探访胡庆余堂,搜索我们城区的历史文化。
一进胡庆余堂的大厅,我们就被眼前的大柱子所吸引,一根根又圆又大的红柱子,高大地支撑着房顶,在通道的正前方,墙上挂满了胡庆余堂的历史简介、还有许多的文化介绍。正当我们看得兴致时,一股中药的特殊香味便时不时地飘入我们的鼻子,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探个究竟。于是,我们一起跑进内堂,哇!原来里面非常地宽敞,一排排中药柜整齐地摆放在四周,医生阿姨们有的在分药,有的在包药,有的在天平秤上仔细地秤药材。我们一个个弯下腰,透过玻璃小窗,看着这些长得完全不一样的中药,有的脸上也有疑问了。这么多,怎么认得过来呀?“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咦!那不是灵芝吗?原来大的灵芝真有伞一样大。”……大家又兴奋又激动,胡庆余堂真不愧是“江南药王”。
我们参观完了内堂,直接往里走然后出门便是一条长廊。这里即幽静,又凉爽,好多游客便在这儿歇歇脚。我们小队的成员也在这里聚集起来,进行我们的下一环节——包香袋。没一会儿功夫,一批五颜六色的香袋,便做好了。我感觉我的身上都有中药香味了,哈哈!我们中药是可以辟邪、驱蚊的。于是大家拿着香袋,各自去送给来这里的游客,我还把香袋送给了外国游客,大家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脸!……
这次活动,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胡庆余堂独特的传统文化,还让我们观赏到了胡庆余堂古建筑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