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和我的组国》观后感】
《我和我的组国》这部影片是由许多小故事在一起组合而成的,这些故事中有的搞笑,有的感人,但更多的是充满着对祖国的爱意,他一会儿让你捧胸腹大笑,一会儿让你翩然泪下,一会儿又在不经意问让你无比触动。
让我很感动的一个小故事便是开国大典。讲述是的是一位发明家林致远的故事,因为临近开国大典,所以政府对天安门实行全面封锁,这就导致自动升旗装置无法正常实验无法保证万无失。可开国大典是几十年来中国历史上于是最重要的大事容不得半点儿马虑,于是这项工程的负责人林致远将自动升旗装置严格按照3:1的比例制做出来用于实验。焊接的次数,所用的材料等都极其严格地根据实际情记模仿出。在这里就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位负责人的严瑾,一丝不苟,与对祖国深切的热爱。
经过实验终于找出了,自动升旗装置的漏洞——使自动升旗装置可以顺利停下来的阻停球硬度不够,急需加入合金提高硬度,林致远一行人便急忙在全城范围内收集合金材料。起初一个人也没有,林致远也不得不想到了放弃。
可当看到全城的灯光都聚集到他们的实验地点时,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大家抱着孩子提着灯,裹着衣服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有人拿出孩子的平安锁,有人拿出金条,还有人拿出宝贵的化学实验材料只为开国大典可以更加完美一些。 我真的没想到原本只是一件很小的事 ,却只因为关乎到祖国的,关乎到祖国的颜面,可以让那么多人去为之夜以继日的地工作,可以让一个人茶不思,饭不想,可以让一个人不惜牺牲自已性命 ,甚至可以让全城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此刻我只想说:祖国我们一直都是认真的。
【篇二:啃猪蹄】
今天中午回到家,刚准备吃午饭,妈妈笑嘻嘻地指着桌上的三个猪蹄对我说:“这个猪蹄可好吃了,是我昨晚从上海买回来的呢!你尝一个。”
我一看猪蹄红红的,闻一下香香的,心想:肯定很美味。我就用筷子钉了一个肥油油的大猪蹄递给了爷爷。爷爷接过猪蹄一口咬下了一大块皮。
我见爷爷咬得一点也不费劲,于是又钉了一个给奶奶,奶奶连忙说:“我不吃,我不吃!”我就像没听见似的,放到了奶奶的碗里。我知道奶奶不是不喜欢吃,而是想让给我们吃。我对奶奶说:“都已经夹到你碗里了,你只能吃掉它了。”奶奶听了一边笑一边啃了起来。她一口啃下去却怎么也啃不下来,一滑,里面的油反倒溅了我一脸。奶奶连忙站起来说:“我还是去边上吃吧!”
我见爷爷奶奶都啃得津津有味,便拿起最后一个猪蹄。我咬紧牙关用力地啃上一口,嗯,味道真的不错。然后我又啃了一口,可怜我的牙经不起这硬度,只能啃下来一点点。算了,我可不想因为啃个猪蹄而把牙给啃掉了,那也太不划算了,所以我请爷爷帮我把剩下的猪蹄解决掉。
啃猪蹄可是对牙齿的大考验,我的牙哪有爷爷奶奶的老牙厉害呀?
【篇三:兵马俑铜车马】
大家好,我是安导游,今天由我来带大家参观铜车马展厅。
1980年12月份,考古学家挖出了两架彩绘铜车马。当时,它们被埋在七米深的坑里,外面有一个木椁装着,因为年代久远,木椁早已腐朽,压碎了里面的铜车马。其中的一辆铜车马碎成3000多片,经过专家八年的修复,于1988年正式对外展出。另一辆铜车马则碎成1500多片,经过两年的时间,专家们使它换发出原有的光彩。
看,这就是一号铜车马。它在古代被称为高车,也就是立车。因为驾驭这辆车的驭手要保持站立的姿势。这辆铜马车的作用等同于现在的开道警车,驭手则是现代的高级警备员,保护后面的二号铜车马。
如果说一号铜车马是警车的话,那么二号铜车马就是一辆豪华舒适的国家元首轿车。二号铜车马又称为安车,因为驾驭这辆车的驭手要保持跪坐的姿势,可见车主人的身份之高贵。
我们都知道,青铜主要是铜和锡的合金。含锡量高,硬度就高,比如制作武器,需要硬度高的青铜。含铜量高,韧性就高,比如制作铜车马的缰绳,需要韧性强的青铜。2000多年前的秦代工匠应该还没有什么化学方程式之类的知识,他们是如何掌握这些成分比例的呢?这既是一个留给后世的未解之谜,也是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见证。
谢谢大家,我的讲解结束了,请大家自行游览。
【篇四:一次趣味家庭实验】
今天是星期六,按家里的规定是我掌管电视机遥控器的日子,以往,凡是我管电视机遥控器的时候,爸爸和妈妈总是要想尽办法,搞各种趣味比赛,让我尽可能少看电视,保护我的眼睛。今天真不知又会出什么情况,既盼望又害怕。
果然,吃完晚饭,爸爸就对我和妈妈说:“今天我们谁能把一张普通的纸,对折十次后,不散开,不断开,谁就能得五十元的奖励,反之,要马上洗澡睡觉。”“此话当真?""当真,绝对当真。”我迅速从家里找出了三种不同的纸。
这三种纸分别是半张小报纸、画画用素描纸和面巾纸,每一种纸都拿了两份。爸爸首先拿出报纸,对我和妈妈说:“我来分配一下,素描纸我来折,因为它又厚又硬,报纸给妈妈来折,稍微软一些,面巾纸最软,儿子你来折,行不行?”“行。”我大声回答。
实验开始了,爸爸从第一次到第五次,都没费多大的力气,但到了第六次,就感觉到他使劲了,等到第八次的时候,他就根本压不紧了,纸在他手里,成了一个纸坨,一旦松手,纸就自然松开了。爸爸只得放开手,摆摆头放弃了。妈妈拿起报纸,报纸比较软,看着她比爸爸折的要轻松些,可到了第九次,她也因纸要自然松开而失败。看着他们都失败了,我开始的自信心也一下降了下来,小心翼翼开始折纸。但不管如何小心,折到第八次时它居然断开了,实验也宣告失败。我折完后好奇的问爸爸:“为什么我们三个都不能成功呢?”爸爸神神秘秘对我说:“为什么?是因为每一张纸都有一定的厚度与硬度,对折后,纸的厚度与硬度不断增加,当硬度和厚度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就折不动了,要是强折的话,就像你刚才一样,把纸折断。”
“哦!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科学知识。虽然,我们之中谁都没能得到奖励,但是我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