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眼里的李白】
李白,是一个风流天下的大诗人,李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李白在我眼里就像一个狂妄不拘的人,他整天胡思乱想,总想着三年不飞,一鸣惊人,他不去科举考试,就等着唐玄宗来重用他,好不容易搞到了翰林待诏的官职。但李白觉得这根本没有和政治挂上一点点的边儿,所以他就打算辞职,唐玄宗也看李白实在呆不下去了,就赐金放还。
李白还不放弃一次次的政治机遇,他的确有能力做这个丞相,但他怀才不遇。虽说有同行贺知章评价他“谪仙人”,杜甫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但是那么多人虽说这样评价李白,但是李白还是没有办法,只能在那里游历四方,慢慢的寻找政治机遇。
李白他嗜酒如命,就像在他的诗句中:“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这是什么概念啊!光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李白他嗜酒如命,而且在将进酒一文中写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连五花马、千金裘这么名贵的物品来换酒,可见李白嗜酒如命了。
【篇二:那一次,我真快乐】
暑假来临,我与同学约好一起去西安游玩,这是我们第一次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旅行,所以我们都无比的开心和激动。
说到西安就肯定少不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华清宫,这两个地方是必然要去的,我们提前订好了行程,到西安的第二天就早早地出发往这两个地方赶。我们坐上大巴,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街道上也没有什么人,连续多日的雨,让盛夏的西安略显凄冷,与我们内心的激动截然不同。
一个多小时后到达了华清宫,下车后,极目远眺,淡淡的水雾把山和树隔到更远的地方去了,整个华清宫显得更加朦胧而迷离。我戴上耳机,可以清晰地听到导游的讲解。跟随讲解员,进到华清宫里面,人比想象中的多,雨也下得更大了,我们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被挤来挤去,加上未带雨伞淋了一身的雨,之前在大巴车上的激动已荡然无存。
但很快,我被导游有趣的讲解吸引了,比如她模仿杨贵妃和李隆基的对话“三郎三郎,你爱不爱我?”“我爱你,太太。”美丽的导游姐姐用陕西话讲出来,实在是太好笑了,之前和天空一样阴霾的心情瞬间晴朗起来。我们跟着导游姐姐,一个汤池一个汤池地参观,一会儿她告诉我们“这个是唐玄宗洗澡的池子”,一会儿她又告诉我们“这个是大臣们洗澡的池子”,一会儿她又告诉我们“这个是杨贵妃洗澡的池子”。……看着一个个干枯的石坑,我真的很难想象当时所谓的穷奢极欲的生活,我们同行的一个小伙伴突然问了一句:“既然唐玄宗和杨贵妃是夫妻,为什么他们洗澡还要分开呢?”导游姐姐立即无语,我们也笑得前仰后合。
吃过午饭,我们向兵马俑进发。那里的人更多!什么“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我算是见识了。我们在导游姐姐的指令下,左冲右突,见缝插针,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到了一号坑面前得以一睹尊荣了!被人群挤得来紧靠栏杆的我来不及抱怨,就被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成百上千的兵马俑整齐地排列时,威武,雄壮,好一派大秦帝国“横扫六合”的气势!我赶快把相机拿出来,拉近焦距,终于可以看清楚那些土人的面部表情了!他们有的浓眉大眼,器宇轩昂;有的面色严肃,严阵以待;有的手持长矛,作欲攻击状;有的牵着战马,静待皇令……虽历经千年岁月,但是他们依旧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我隐隐约约有点明白,这个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了!
西安,这个比成都更具有历史底蕴的城市,让我的暑假丰盈而充实;华清宫和兵马俑一日游,使我在厚重的历史中不仅获得知识,更收获了快乐。
【篇三:莫唱当年长恨歌】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承诺以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天荒地老,这是一场凄美的爱情,但事实上真的值得我们替他们惋惜吗?
当他们“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的时候,有多少年轻男女只可以背井离乡?当我们看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一幕时,有多少老百姓在田间辛苦的劳作,在各处奔波,苦不堪言。在唐玄宗一心为美色而对朝政漠不关心时,他可曾想过多少百姓因为战乱从军打仗,家破人亡。又当唐玄宗面对“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无奈悲痛时,他可曾有一刻想到过多少人家因战乱不得不和心爱的人分开呢?他又能明白多少百姓的苦楚呢?
当杨贵妃被杀死后唐玄宗为她做的一切,我们不得不感叹他的用情至深,但对于百姓们和千千万万在战场上的将士们,如果杀死一位贵妃能换来一位明君时,又有何不可呢?牺牲掉一位贵妃可以少死那么多的生命,少那么多的家破人亡,也少了那么多人不用牺牲自己的挚爱,那这贵妃死得其所了。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当唐玄宗在伤心欲绝时,百姓们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远离家乡的亲人流泪思念呢?不要说他对杨贵妃的情有多深,百姓们的心情他同样感受不到。日后还有人对他们“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感到惋惜时,请想想当时的百姓们,我只想说:“莫唱当年长恨歌”。
【篇四:赏长恨歌】
《长恨歌》,“长恨”,“恨”,试问是别后缠绵的相思之“恨”,还是讽刺重色误国的愤懑“恨”,又或是致使国家倾覆的深刻悔“恨”。它没有《诗经》里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有“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的萧索;它没有李商隐眼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只有“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的荒唐;它没有杜甫所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有“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的别离。这天人永隔的悠悠情思,绵绵长恨,笔端所及之处到底透露着什么?
在那个繁盛的唐朝,一位千般娇羞、百般妩媚的女子竟可以改变封建礼念,“不重生男重生女”,试想没有唐玄宗的“三千宠爱在一身”,她又怎会在凄楚缠绵中死于马蹄前,在感性多于理性的爱情里,假如玉环能够冷静下来,把目光放在国家大计之上,做一个贤能体贴的妻子,为着国家想想,为着百姓想想,倒也就不会有”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吧。与玉环相比,我想起了一个有灵性的、落拓不羁的女子——三毛,同样是在爱情面前,而三毛的传奇爱情更让人感动。这个带着匪性的女子身上,为着爱情无怨无悔,把骨子里的自由随性通过贤能体贴表现出来。
在我看来玉环的牺牲是无奈何的,唐玄宗再被六军所逼不得不赐死玉环,玉环的牺牲是有价值的,至少她把国家从动荡中救了出来,玉环应该庆幸,因为她爱的这个男人至少能辨是非,胸怀坦荡。“招魂之举”就足一说明他是真心所爱的,自知自己有愧于她。沙贾汗和泰姬,温莎公爵夫妇,隆基和玉环,似乎每个国家都有关于君王的爱情故事,我想,君王注定不能救其所爱,注定与普通民间百姓婚姻有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不喜欢说马嵬之变错在玉环的这一说法,君王爱色而玉环刚好有颜,这两个人的缠怨,又岂是我们能用舆论来否定的?作为一个君王,被后世铭记不是因为政绩,而是因为爱情,这本身就是一个荒诞的笑话,然而荒诞之中才最见深情。
或许每个人对这段历史都有自己的看法,总言之,爱也好,恨也罢,与当时社会有关,与玄宗玉环有关,而我们要看到的只能是这段悲剧中的正能量,在我们并不全面了解的时候尽量去少说,因为那样会伤害他们,毕竟我们终究不是他们,谁也不能拯救谁,这是他们的命运。
小资圣母萨岗说过那句很著名的话——爱情是奢侈品,有最好,没有也能活。我知道自己资质愚笨,难以领悟万分之一,但我想这句话对玄宗来说,实在说不通,余生之中,挚爱没有了,这样的日子多一天都是煎熬。
对于我,我想说在这段肃静的历史中我无力再说些什么,只是我依旧固执地相信,洪荒之中,真爱不朽。
【篇五:雨的诉说】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屋檐上的瓦片是伴奏,悦耳的小调就像雨的诉说,如思如慕。
拾笔而起,仿佛听见了杨贵妃的哀怨,唐玄宗的疼惜。“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是杨贵妃的遗愿还是唐玄宗的心愿,我们无从知晓。给得起谅解,放得下因她。那无穷无尽的悔恨与思念,一如那缠缠绵绵的雨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玄宗的诉说,何时才是个尽头啊!骤雨初歇,谁对谁错,谁与谁共,一切尽在那雨的诉说中演绎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错中复杂,似情非情,雨在诉说着贵妃与玄宗的无奈!
春雨总是这样随意,想来便来,没有一丝顾忌。于是,那如泣如诉的乐章响起来了,带来的是无止境的埋怨与自怜!一船一琵琶,一弹一聆听,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天涯歌女,却落得个孤独终身的宿命,让她如何不泪垂呢?弹的是琵琶,听的却是“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难道天下女子都这般信服容颜吗?人老珠黄,便只能叹息吗?雨丝丝缕缕,便是女子的不服!
风雨同行,可谓伊人。闭上双眼,仿佛听到无数的诉说,亦悲,亦喜,亦乐,亦伤。摔倒老人扶不扶的争论,磨灭了我们的理智,吞噬了我的的良心,多少的怨言,多少的流言,来之不尽,去之不绝。昆明火车站的亡魂,便是我们深刻的沉思,到底是怎样的怨言才能让他们毫无人性地夺去数人的生命?梦鸽的溺爱造成未成年李天一的大错,是孩子的贪玩还是父母爱的错呢?当一切的爱成了溺爱,那便是一种伤害。
雨一直下,诉说着生活的点滴,奏成了一曲唯美的交响乐——现实。
【篇六:倾听历史的声音】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本以为寸阴若岁,其实,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天意弄人。四个字,道尽了人世间的辛酸苦涩。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翻开沉重的史书,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叹息。
那是悲凉与苦涩。
本“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李清照,在遇见她命中人后,在两人从此阴阳相隔后,竟落得“人比黄花瘦”。时隔经年,寒暑老却的不只是年华。不再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刹那芳华;不再有“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的恣意闲适。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当她站在被苍凉追逐的尽头回望,叹着自己染上孤寂与无尽相思的人生,想着“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的物是人非,是否会欲语泪先流?
那是绝望与无奈。
通音律,擅歌舞,精琵琶的杨玉环,在经历一个男人,出家为女道士后,一朝被选在君王侧畔。“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她因一曲《霓裳羽衣》宠冠后宫,虽因妒而触怒玄宗两次,可最后终是被玄宗重新宠爱。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但,自古帝王多无情。在马嵬坡兵变时,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却逼着这个曾经的枕边人上吊自尽。当面对皇帝冰冷与惊悸的神情,终逃不过一死杨玉环是会含泪成全还是拼死反抗?
那是悲愤与解脱。
马嘶龙吼,硝烟烽火,残阳如血,月影长河。那脸戴狰狞面具,身披厚重保甲的将军,就是北齐的战神——兰陵王高长恭。他为国家为人民戎马一生,却因声望太高,功高盖主而遭皇帝嫉妒,最后竟死在了一心想保护的兄弟手里。不知走到人生最后一刻时,他是否因此而悲愤?是否会为了从此而不用再杀人,不用再面临那横尸遍野而感到解脱?
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的豪叹;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怅叹;仓央嘉措“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的凄叹;李白“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的殇叹; 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婉叹;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慨息;纳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苦叹;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思叹;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叹;苏轼“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哀叹……
谁也逃不过岁月的轮回流转。看枯藤长出枝桠,才恍然,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混混沌沌,转眼即会终了。于是所有的荡气回肠,爱恨情愁,金戈铁马都一并掩在了厚重的史书里。
望向苍穹,只见天边满月,洒照寰宇,千里同辉。我轻轻合上了眼,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历史的声音。
声声慢,声声叹!
【篇七:历史老师了不起】
历史课正讲到了唐玄宗的统治后期,变得昏庸无能。上课时,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
老师说《长恨歌》就是写这个时期的唐玄宗。老师说她利用周末把《长恨歌》背了下来,我们下巴都快惊掉了。
老师背点古诗虽说小菜一碟,但毕竟老师已经奔六了,看历史课本都要双手伸很远,头向后倒,才能看清。虽说精神旺盛,但真的太了不起了。“我是周六上午花了三小时背了下来,下午再熟悉两遍,睡觉前再嘟囔几遍,周日看了两三遍,今天早晨开车时还嘟囔着背了一两遍。”老师自豪地说。
一些爱起哄的同学鼓起了掌,老师笑眯眯地说:“我没必要自夸,就是告诉你们这个背书也好,学习也好的方法,值得借鉴。”老师背了两句,引起我们有些背过《长恨歌》的同学也背了两句。整节课同学们都全神贯注。
不得不赞叹,历史老师真是了不起!
有一节历史课是下午第一节课,同学们有些犯困,个个迷迷瞪瞪,老师见状停下讲课,使劲咳嗽了几声。同学们都坐好,以为又要挨批了,但是老师却转了个身,在黑板上写到“遭遇人渣怎么办?”同学们都有点吃惊?这都哪跟哪啊。接着老师绘声绘色讲起刘禹锡这个人物。随着老师的讲述,同学们仿佛被神奇的力量吸引住了,津津有味地听着。刘禹锡让自己名垂千古,让“人渣”遗臭千年。他被贬官了二十三年,当一个小县官故意刁难他,把他安排到一个陋室里居住时,他把一首诗刻在石头上,这就是名垂千古的《陋室铭》,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力地反击了那位小县官,从此名垂千古,大家听得入神。眼神里饱含对知识的渴望。
下课铃从来没这么让人不喜欢,我们意犹未尽。老师最后说:“所以遇到讨厌的人,只要用宽阔的胸襟包容他们便是了,不要斤斤计较。”
老师的故事成功吸引了我们全班同学的注意力,自那节课后的历史课,同学们都格外认真听讲,真佩服历史老师的教学方法,真是了不起。
历史老师当了一辈子历史老师了,教我们这些小孩子真是手到擒来。可她仍然不断地学习,尽职尽责。
我的历史老师,了不起!
【篇八:让追求的心不老】
白云朵朵,道出了世间的宁静致远;夕阳西下,道出了生命的短暂光阴;女娲补天,道出了心中的坚定不移;夸父逐日,道出了一颗永不坠落的心,一颗追求而不老的心。
看茫茫前路,是一片光明;看人迹往来,是一片繁盛;看粮仓堆积,是一片发达。这是开元盛世,唐朝的巅峰!
这是一个剑与酒的国度,一个盛与陨的王朝,也是一个战绩彪炳的朝代!政治上,他励精图治;农业上,他鼓励生产;手工业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李白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宏大的规模;商业上,他创造了盛况空前的对外关系,并且白居易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道出了当时坊与市的密集。正是他的追求精神,他的励精图治,使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顶峰!当时的诗赋考试,挖掘出了多少远近闻名的诗人,流芳千古的诗句。就如李白、杜甫在这段时间写了多少著名的诗篇,而他们的著作,与当时丰富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关系。还有大科学家僧一行,赢得“吴带当风”荣誉的大画家“画圣”吴道子,这些,足以见唐朝文凭的辉煌。
诗文骈散,留下了千古名句,淡淡酒香,象征着它的繁荣,是啊,一个名留千古的唐朝,一个繁荣昌盛的唐朝,怎能在“安史之乱”后从此陨落?
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天宝年间,隐伏着危机,这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爆发,虽然最后是镇压了下去,可是,这场突然的骤变,却是一场让盛世一去不复返的战争。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就是这个“惊破”,惊破了一个盛世,惊破了一个昌盛!
于巅峰之上,蓦然回首,当初唐玄宗是如何抱着一颗追求的心,登上皇帝之位,又是怎样创造了唐朝的鼎盛时期。可是现在,为何又坠入谷底,一蹶不起?为何又骄奢淫逸,不理朝政?他只不过是,只不过是让一颗圣洁的心,染上了骄傲的灰尘!
看无尽苍穹,从前的一颗谦逊而追求的心,不老的心,到现在的一颗骄傲与纵横的心!这样的开元盛世,竞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叛乱后,从此衰落!仅仅一颗心啊!
唐玄宗,他败送了一个王朝,也败送了他自己。
夕阳斜照,白云朵朵,将这座曾经繁盛的王朝倒映在湖水之上,那里,曾有一段不朽的传奇,有一颗不老的追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