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棚相关作文

【篇一:战火中的哭泣】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天空灰蒙蒙的,一栋栋建筑物化为乌有,废墟上满是残砖碎瓦,几架日本轰炸机不断仍下炸弹,一个刚满三岁的小孩坐在冰冷的铁轨旁嚎啕大哭,哭声在空旷的火车站里久久回荡……

一小时前,市民收到日军轰炸上海的消息,准备逃到安全的地方。候车厅早已人山人海,多多在人群里吃饭。警报声骤然响起,轰炸机呼啸而来,雨点般的炸弹从天而降。一转眼火车站变成了一片火海,到处是哭喊声、惨叫声、爆炸声,客气中弥漫着血腥味、火药味。

站台上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往站台上挤,有的人往车站外挤,多多妈妈抱着多多,多多爸爸提着行李在人潮中艰难地行走。这时,一枚炸弹击中了看台顶棚,顶棚轰然坍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爸爸和妈妈抱成一团,把多多护在身下,将生存的希望给了多多,自己却永远地倒在这片废墟里。

多多爬了出来,发现身旁到处是被炸得血肉横飞的尸体,令人惨不忍睹。多多孤独无助地坐在妈妈身旁,拉着妈妈的手嚎啕大哭:“哇——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抛弃我?我需要你们!”这时一名记者赶到现场,拍下了这一幕,并收养了他。

为了让所有的孩子能学习,不再有人失去亲人,不再有人无家可归,可怕的战争,快停止吧!我们再也不要悲剧,不要死亡……

【篇二:种子与葡萄】

看到“一树的花开源于一粒种子”我就想到了院子门口的葡萄藤。那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小区门口搭起了铁架的塑料顶棚,想必是为了遮风挡雨。可不知道是哪个贪吃的孩子吐了一地的葡萄籽,落在泥巴里的种子居然发了芽,成了藤,绕着铁杆长出新绿的叶子。于是物业决定拆了顶棚,任葡萄藤占领整片的阳光。从此,我每天经过它总会不自觉地关注一下,由俯视到平视,仰视到望天,葡萄藤长得那样的快,远远把我甩在下面。是第三年吧,或者是第四年,在一个暑假里葡萄藤第一次结出了果实。熟得早的葡萄落在地上,被车子碾过,染得地上一片片斑驳,散发出一股甜腻的香气,和阳光混在一起,就是贯穿我整个夏日的气息。

现在的葡萄藤已经很粗壮了,每年夏天结得葡萄有满满一大筐,就这么放在门口,想要的人随手拿。葡萄藤的叶子太茂盛,挡住了骄阳与细雨。可是我总会想起初始的那粒种子,当它在泥土里挣扎时,当它冲出黑暗后,当它抓住依托奋力向上时,当它日复一日仰望天穹,他是否觉得眩晕,迷茫,它是否曾洞悉自己未来的繁茂。

当然,葡萄藤不会有想法,有这种困惑的人是我,是如我的人,看清了一颗种子的力量。种子本身就是奇迹,它渺小着但终将伟大,平凡却孕育着满枝丫的芳香。它虽然渴望水分,养料与阳光,但靠得还是石子一样粗鄙的外表下跳动的,生命的火光。这火光燃烧在每一粒种子里,也燃烧在每一个人的灵魂中。所以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蕴藏了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它微小但却有巨大的能量,激活它,它就能发芽,生长。

据说,这个宇宙的初始就是一团火焰,它热烈的爆发,疯狂的扩张,然后历经漫长的演变,仍然旋转不息。这团火焰是种子,它光芒的尘埃凝结成我足下的星球,凝结成无数的种子,遍布于土地上,浮游在空气里。人就是这些种子里的一小撮,像葡萄籽一样安静的栖息,直到某一天被上苍点到名字,揉开睡眼,问候阳光。每次把种子捧在手心,我总幻想它们在我手掌的浅纹里砰砰跳动,一不小心就会在指缝间发芽。但这也不一定是幻想,因为如我一般初长成的生命确实发芽在长者宽厚的掌心里,受到呵护,承载希望。就像漫长的岁月让种子结出葡萄,而葡萄那香甜柔软的躯体里包裹的仍是新生的种子。这粒种子含着智慧,勤劳,勇气,或真挚等等促进生命从容舒展的力量。倘若每一粒种子都被播下,我仿佛能看到满世

界的繁荣不息,像门口那株葡萄藤,结出更多的果实,孕育更多的种子。

【篇三:学校的长廊】

我们学校有两条长廊,其中一条便是赫赫有名的“紫藤长廊”。但它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欢乐的记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条小长廊。

远看,它有雪白的柱子和棕色的顶棚,两根柱子之前有长凳相连,顶棚上还有一些乱麻似的东西。走近一看,才知道那是一些藤曼,夏天时,就可以看见顶棚开满紫色的花儿,让你感到十分惬意。长廊的旁边就是一片绿化带,有绿得发亮的小草和高大的树木,衬着长廊使它格外的显眼。

一年级时,因为教室在一楼,老师有时会让我们到小长廊去排练戏剧。我们拿着剧本,一本正经地读着台词,时不常还因为剧中有趣的地方而发笑。那时,我甚至觉得长廊也在随着我们哈哈大笑!

很快,我们升入了三年级。校园里有几颗石榴树,学校便让我们五个班去采摘。我们站在长廊里,望着长在高处的石榴,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我们眼前一亮:可以顺着长廊的柱子往上爬,这样一伸手不就能够到了吗?于是,我们抱住柱子,像猴子一样灵巧地往上爬。最后果然摘到了大大的、火红的石榴。可以说,我们摘到石榴完全是长廊助了我们一臂之力呢!

这条小长廊给了我许多快乐的记忆,因此我才认为它比“紫藤长廊”更重要!

【篇四:假期之旅】

多彩缤纷的假期转眼就过去了,而我呢,还意犹未尽。

乌兰木伦河旁停泊的小艇,安静自由,行人漫步在栅栏旁。正是夕阳西下之时,没有了一整个下午的燥热,取而代之的是徐徐微风,抚慰着人们躁动的心。夕阳的光辉洒在平静的河面上,从远处望去,还在闪闪发光。一抹阳光落在了河对岸的大金像上,大肚子佛像乐呵呵的,越发金亮了。

我和老妈,和老姐坐在带着顶棚的四人脚蹬车上,乘着风自由的驶在宽阔大道上。起初,我还拍着胸脯说:“我一个人就搞定,你们不用动了。”结果,没蹬了几分钟,我额头上便渗出了一层密密的汗,还是选择了请求援助。三个人的力量就是大,我再次等起来时觉得轻松了许多。尽管如此,坐在主驾驶座上的我才是主力,还得把握方向,及时刹车。

没想到,骑这样一个车,还得要团结啊!

我想,这样也不乏为一个坐着锻炼身体外带欣赏风景的最佳运动项目吧!

听到“嗡嗡嗡”,你会想到什么?蜜蜂吗?不是,我是在说响沙湾嗡嗡的沙子,金黄柔软,真想躺在上面,不走了。

坐完脚蹬车骑骆驼。没坐之前,我有些担心会摔下来,而且看着骆驼的两只大眼睛的长长的睫毛和硕大的鼻孔,甚是恐怖。骑上了还感觉不错,跪着的骆驼突然站了起来,如此高大,视野也广了。

骆驼队伍出发了,它厚实的脚掌一步一个印儿,甚至到了一个斜坡的地方,它都能稳稳地走让人有种安全感。天气如此炎热,它们还能挺得住,对亏了自己的驼峰了。学习是不是也应该向它一步一个脚印,稳一点呢!

这个假期,除了游玩,还得回归学习。我也像骆驼一样很稳的,既不是提前赶完,也不是开学前几天才挑灯夜战、每天都根据实际有计划的完成,过得还挺充实。

不过,既然开学了,我得收回我的意犹未尽了,结束这一个多月的假期之旅,开始学习之旅的长途跋涉,看看会有什么收获。

【篇五:你和童真】

2017.6.1 晴 周四

一眨眼,又到六一。

这个一大早醒来就被各种求红包讨要礼物的动态刷屏的节日,似乎早已离自己很是遥远,忍不住还是会跟小伙伴调侃,说自己还是小朋友,却也知道,那些纯真的美好早已成为过往,回不去,也不必念念不忘。

人生本来就是在一段段旅程中充实自己,与自己说和的过程,在这期间,可能你会遇到许多温和善良的人们,他们会告诉你前方的路是否好走,也会好心为你指引,告诉你哪里的荆棘可以避开,哪条路更近一些。你也许心存感激,也许表以不屑,年少轻狂总是容易迷失了自我,分不清谁是真的在为你好,可是叛逆的内心总是告诉自己别停留,跟着自己的心声走,你只有亲自试过了这或荆棘或平坦的道路才会真的成为自己的经历。

前些天,端午的时候去了小伙伴的学校,在这之前,其实经常是尽量避免去到那些比自己优秀的学校。因为高考失利,我来到了这个离自己梦想天壤之别的学校,在一切熟悉起来之前,我倒也潜意识里乐观的对即将发生的一切有所期待。可是终究是不一样的,别人的学校,除了学历,更厚重的是文化底蕴和师资力量。但是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匆忙赶路的学子,倒是在等待的片刻偶然碰见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他坐在车里,敞着顶棚,刚刚好可以护住,于是他探出上半身,赏着沿路风景,也在跟一路上注视着他的行人热情招呼,至今耳边还清脆响着他的那声“嗨~”,真是可爱极了,我不禁嗤笑,多希望他能一直灿烂如现在的样子,也希望我们也能在泥泞的生活中保有一份纯真。

【篇六:思想的小屋】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潮水可以拍碎岸边的巨石,却无法带走向前游动的小鱼;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有些人被裹挟着随波逐流,而有些人却坚守在自己思想的小屋。

是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座思想的小屋,来安放我们的灵魂。

在一些人的小屋里,住着所有他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他们自己。他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四面八方海量信息的集装箱,却不给自我留一个安静的小小储藏盒。他们让自己的思维模式,紧紧跟着他人的步伐亦步亦趋,却不给自己一个绽放个性的舞台。他们唱出的歌,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人的喉咙嘟囔过的;他们说出的话,无论观点多么精妙,都是别的手指圈划过的。他们把别人的世界保管的很好,却偏偏弄丢了自己。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从自己的全世界路过了。

如果真是那样,他们的小屋不必等到地震和潮汐,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让它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衰朽树干支撑的横梁会断裂,白雪覆盖的顶棚会变作泥泞,纸糊的墙壁会化为灰烬,露出惨淡而苍白的真实世界。没有自我思想的灵魂,只会在风中凌乱,飘荡,流离失所。

然而另一些人的小屋却光明温暖,它建在一条蜿蜒徐行的溪流旁边,四周草木葳蕤,常有游鱼畅快游弋。人静居其间,闲暇时最喜欢跟着这溪流穿花绕树,跳涧越石。溪流多幸福啊!内心清澈成一片镜子,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它从一切中走过,一切都从它获得记忆。他不仅看到它的清亮,更看到它清亮里的无限丰富……于是他用绝伦的才华建造铜墙铁壁,用无涯的胸襟气度撑起栋梁,用独特的个性打造顶棚,最后用自己的思想打一束追光,从天窗撒入,如阳光匝地,风烟俱静。

如果是这样,纵使遭遇狂风暴雨,雷霆万钧,这思想的小屋也会岿然不动,一片和谐宁静。只要主人愿意,永远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像山林无论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有清越的鸟声一样。这样的人应该心灵和外貌都干干净净的,坚定又温柔地在世间行走,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座思想的小屋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栖息,每天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