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期而遇】
常常,我们会不期然的遇到一个人,一株草,一片景,或是一朵花。在那相遇的瞬间,心中的那一根弦,“铮”的一声被弹响,哦,原来你在这里,贴心贴肺,仿佛前世约定……
不知它们打哪来,小区路边的那一株栀子花就硬生生的闯入我的视线,虽然只是花骨朵儿,那香气已经溢的满处都是,叶是香的,茎是香的,骨头也是香的——整个魂都是香的。
再是天与她相遇的瞬间,我顿时被他迷住了,这就是栀子花香不惊人死不休的,像一个浓妆艳抹的女子风情浸到了骨子里,却不惹人轻视,大俗即大雅,能把大俗变成大雅的,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花亦是如此。
抚上它凝脂一般的花苞,色白,醇厚,像掺杂着花香的奶油,有一种想让人一口咬上去的冲动,好一品它的香甜,口中便充满只属于栀子花的香甜,顿时整个人花香馥郁,像打翻的香料瓶子似的。
我痴痴地看着,忽然,从旁边走过一位老奶奶。惊呼一声:“是栀子花呀!”惊诧得像个小姑娘,她把它别在衣襟上,欢喜着,真爱着,人看到了莞尔,一颗不肯老去的爱美的心,到这时,终于有了依靠。且是不动声色的,此时我望着老奶奶,她对我微微一笑,转头又看向栀子花,眼里尽是重逢的喜悦渐渐的,我想做一株栀子花,静静的别在她的衣襟上,岁月静好,生活本味。
在我们的一生中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相遇,人生的每一次遇见,都是生命的欢喜。喏,就是这样,它就在这里,靠近,且温暖……
【篇二:我最爱吃的绿团子】
要问我最爱吃什么?嘿嘿,难为情的告诉你,我爱吃的东西,简直是数不胜数。什么蛋糕、冰淇淋、汉堡……我通通都照单收下。但是我最爱吃的,还是老家的“绿团子”——艾米果。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沥沥地下,那一簇簇的艾草就不请自来了。你看它绿莹莹的,这里一簇,那里一团,满处都是。
那时候,我们就会坐着车去外婆家。听说我们要来,外婆早早的就提着小篮子去掐艾草。小半天时间,准能掐回一大篮,这可是纯天然野生绿色食品哦!
回到家把艾草洗干净,放到锅里去煮,煮烂后,再拿刀去剁碎,放入盆中。与糯米粉揉成一团,揉均匀便可。
接下来,就把揉均匀后的面团先扯下一块揉成条,再把条捏成一个个小圆球,放入蒸笼既可。
可是我们一群“猴儿”坐在那儿,一会儿把面团滑到东,一会儿滑到西,一不注意,就会掉在地上,那就太可惜了。一家人坐在大盆前,围成一个圈,互相分工,舅舅捏条,妈妈捏圆,小孩就将揉好的圆放入蒸笼,姨妈,舅妈,外婆也是一样。包好的艾米果很有秩序地被放进了蒸笼里,嫩绿嫩绿的,可爱极了。
等到蒸“绿团子”的时候,我就在灶膛后面,帮外婆烧火。外婆说“要用硬材烧,‘绿团子’才能蒸得透。”熊熊的火燃起来,过了一会儿,锅里的水就“咕咚咕咚”响起来了。随后,腾腾的雾气就冒出来了,浓浓的清香味在小村的空中蔓延开来。
“‘绿团子’熟啦”!妈妈揭开锅盖,大喊一声。大馋猫,小馋猫都围过来了。这时候的团子呀,就像魔术师,变得墨绿墨绿的。妈妈说“艾米果等冷了再吃,不然会粘你一手。”我可等不及,一口等不得一口。几个艾米果吃完,我的手也变成了“绿爪子”,脸也变成了“包公脸”。
你看那满满几笼“绿团子”,就是吃十几天也吃不完。在外婆家,这些“绿团子”是要拿去送人的,剩下的才自己吃。吃着“绿团子”,哼着小曲,我觉得生活实在太美了!
【篇三:快乐的六一】
今天,是每个小朋友都喜欢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下午,同学们早早的来到学校。有的同学买了‘飞雪’心灵手巧的同学在家自己叠了千纸鹤、彩带来装扮教师。大家同心协力的把教师黑板装扮的漂漂亮亮的。有些调皮的男同学在走廊上尽情地喷‘飞雪’其中有位同学的头上、脸上、胳膊处满处都是‘飞雪’我站在教师门口不敢过去,怕他们反过来喷我就完了。终于,教师黑板装扮完毕了,看着上面花花绿绿地装饰品和四个醒目的打字‘六一快乐’。
一会儿,参加童话剧的同学来了,脸上还画着妆。这位同学画的妆并不是很浓。看着办公室里面的足球表演同学,个个都画的浓妆。有位男同学说这是群女鬼。腰鼓大多同学以素颜出镜。
随着一首轻快悦耳的歌曲,同学们依次整齐的进入场地观看表演,老师、家长们都前来观看。主持人念开场白,李校长致词。表演就正式开始。
一年级的小朋友可爱小巧玲珑,在舞台上优美的跳着舞蹈,三年级中的爵士舞很炫酷。之后是各年级带来的舞蹈节目﹕青花瓷、春晓、拉丁、武术、跆拳道等。还有五年级表演的腰鼓、足球操、童话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童话剧,主人公小洁因父母外出工作,没有时间陪她过六一。父母在电话中为她唱完生日歌后。老师、同学来为她庆祝生日。这是多么令人感人的故事啊!《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我相信现场很多同学已经就热泪夺眶了吧。
今年的六一很快乐,我们书法班的同学虽然没有上台表演,但是我们的作品展出在展板上,大家一定要来看看哟。在这里,祝各位老师、同学六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