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邮票上的故事】
我的爸爸是个集邮爱好者,这个寒假他给我上了一节有意义的邮票课。
寒假里的一天,爸爸邀请我和他一起整理邮票,爸爸把装满集邮册的箱子提到桌子旁边,从中挑出几本邮册放在桌子上。我翻开其中一本集邮册,里面有大熊猫、十二生肖、菊花等各式各样图案的邮票,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边看边让爸爸给我讲邮票的故事以及来历。
爸爸告诉我,以前邮票只是贴在信封上,作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证明,并没有其他用途,但现在的很多人都将邮票拿来收藏。说着说着爸爸指着一套5张连印邮票说:“这几张邮票是一组,反映的是一个故事叫《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人和朋友坐船渡江,那个人的剑掉进了江里,他的朋友催他说:“你快去捞啊,不然一会儿就沉到江底去了。”那个人却说:“不急,不急。”说着从兜中掏出一把小刀,在船上刻下一个印记说:“看,等会儿上岸了,我就从这里把剑捞上来。”听完爸爸讲的这个故事,我忽然明白了,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学会灵活变通,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跟着变化。
爸爸的邮票每一张都有故事,这次帮爸爸整理邮票,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开了眼界,原来邮票收藏这么有意义啊,这个寒假充实而快乐。
【篇二:风筝与线】
是谁禁锢着谁,是谁挣脱着谁。凌烈的风包裹着那个摇摇欲坠的风筝,一根银线却死死地纠缠着。风筝被风绊了一个趔趄,线在半空打了几个转儿,晃了晃又被风筝拉直了。
总会听到少女们嘴里说的甜腻腻的句子“风筝没了线,就永远都飞不起来了”。然而,风筝却被永远囚禁在广阔的天空中。它永远被寄托着飞得更高,却没人愿意让它也仰望一次那无边的天空,而不是让它沉溺的蔚蓝。线曾经有过自己的梦想,变成一件温暖好看的大衣,用来穿昂贵的珠宝甚至仅仅是一根绳索。而现在,它只能一味地束缚着别人,在风中颤抖。
是谁成全了谁,是谁愧疚着谁。线断了,风筝就跑了;风筝跑了,线还在。风筝可以飞翔,可线永远被握在手里,紧拉着风筝。也许是孤独罢,也许是气愤罢,也许只是单纯地放不开罢。那种莫名的信赖,苦涩的依赖。它们仿佛应当自己去改变,却又好像本该这样。追逐高处是令人畏惧的,有人在后面轻扯你的衣角,安心,温暖,自然。而当你为梦想奋不顾身时,总有人牵扯着你的脚步,烦躁,无奈,迷茫。
是谁依赖着谁,是谁逃离着谁。风筝无数次的高飞,最终被扯下。在天空中颤颤巍巍地抖落下来,风光,骄傲,连同着那收紧的线越扯越紧,绷破了。连同抖动的尾翼飘走了。线送给了风筝一次美妙的旅程,然而让风筝开始享受微风与宁静时,线却打破它的幻想,拉着它划过天际,什么都没留下。
当风筝不再做着飞翔的梦,线变成了它从未想过的样子。风筝有一天也许会渴望地上的生活,它想顺着微风滑到麦田里,享受温暖的和风。它想顺着河流淌到石壁上,享受微凉的清泉。它想顺着笛声躲在小屋子上,享受安宁的午后。而线呢,也许是被丢在屋顶的阁楼上静静地等待风筝甚至一个新风筝的到来。也许会在废弃的垃圾堆感叹自己的命运也不说定。
当线放手了,随风筝飘扬,风筝仿佛失去了什么。线也许被改造商品,更或是被燃烧殆尽。风筝却怕了,自由让它无措,让它畏惧。失去了线的拉扯,它忘了归途,忘了过去。
有时我们疯狂地想要抛弃教条,可早已习惯于教条的我们一旦自由便失去了聚焦。那时的我们不是无法改变,而是因为习惯而不想改变。像风筝一样飘飘荡荡的人生,总有一天会被扯回平坦的土地。然而,一味的被绳索控制,也只会迷失自我,只知道顺从,而连最后的希望也枯涸了。
风筝和线,它们总是想摆脱着对方,却又无法分离。不知为何变得无理,变得扭曲,变得令人诧异。我们也是如此,追逐梦想还是放弃梦想,不过是习惯于顺从亦或者是反抗。一切失败与迷茫只是自己淡淡的惆怅和无奈。有时,不如尝试着背负;有时,不如尝试着抗争。没有谁的人生一定要活的比谁都精彩,也没有谁的人生一定要被他人掌握。一切,都不过是自己心中的那根线,究竟被放在什么位置罢了。
【篇三:勿因科技迷失自我】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人工智能操作下的计算机已可为人类完成诸多事情。但它成功的背后,无非是编码代号的不但运算和重复叠加。赋值,代入公式,得到结果,因而复始,它的思考显得如此死机教条、不懂变通。人工智能的“高智商”终究不能令它变成为真正的人—它没有七情六欲,它只懂执行命令。
可如今人类却因科技的发展变得呆板愚钝。“社会大同”的现象再次出现,只不过这次相同的,是每个人的思想情感。人们误将科技带来的便利当作可以置身事外的法宝—反正人工智能会思考,我还需想什么?我们懒于思考,并用科技作为抵挡风雨刀枪的挡箭牌,这样的后果便是思想麻木,丧失创新力,永远停留原地。细细想来,不惊浑身一颤。我们,还是“人”吗?
作为高新科技的领军人物,库克的担忧不无道理。个人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在于它使每个人变得与众不同。若是没有牛顿伽利略的独立思考,我们如何通过物理认知这奇妙的世界?若是没有乔布斯库克等人的个人思想,又何来人工智能的飞速进步?说来讽刺,以人工智能为首的高科技正是人类创新思考孕育而生的产物。而它的产生却阻碍了人类独立思想,令人类迷失自我。
人之所以为人,而非世间它物,正是由于人类会主观思考,并拥有最为珍贵的感情。“谪仙人”的苏轼曾“欲乘风归去”,但“又恐琼楼玉宇”,因为“高处不胜寒”。不堪忍受远斋是非的寂寞,因为人间有温暖。人情冷暖使得社会千姿百态,是非纷扰使得内心波澜起伏。这是了所特有的感受。人工智能也许会在你廖倒失意之时给你讲个笑话,却终究无法伸出双手拥抱你,说:“没事,我都懂”。人工智能那所谓的情感是肤浅的,而人,却是无比复杂的。这便令人工智能失去了成为人最关键的资格。它无法独立拥有思想感情,而是依靠人类给予的情欲体悟人生百态,这终不足够。
我们人类与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能独立思考,不会同计算机般不计后果,死板教条。一旦失去这些作为“人”的内涵、条件,我们便不再为“人”。勿因科技迷失自我,我们应该可以想象人类若是通过复制、粘贴就可产生,会有多么可怕。千篇一律的头脑绝不是我们想得到的,因此请善用科技,找回属于自己个人的自我吧。
【篇四:爸爸的微笑】
我的爸爸特别苍老,满脸皱纹。他工作特别忙,以至于都没有时间整理他稀疏的胡茬和几根晃眼的白发。
我从小就特别讨厌爸爸。他是一个严厉得像一位警官的人,他的脾气也特别暴躁,我的童年少不了几次撕心裂肺的挨打。
那是我第一次开始尝试理解他的冷漠与尊严。
那天我因为忘了带钥匙而到爸爸的工作单位等待他下班。在经历了电话中爸爸的大声责骂后,我仿佛有了勇气去面对正在工作的他,反正到时候怎么骂我都行,我已经习惯了他的严厉和暴躁。
我轻轻推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只有爸爸一人还在灯光下整理文件,周围静悄悄的。他没有发现我,因为他的桌椅背对着门,我只能看见他瘦小的背影。
突然,我的目光被他桌子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住了,那分明是我呀!小时候我拒绝和冷酷的爸爸合照,总哭着跑开他。想到这,我竟有了一点点的愧疚。
就在这时,爸爸停下了手中的笔,望向了我的照片。从微微灯光下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的脸上从未有过的表情,那分明有着和蔼与温柔,那是微笑。我愣住了,久久站在门口看爸爸从未有过的微笑,我的心里像被融化了一般,竟有了些许的甜蜜和温暖。
“爸爸!”
我朝他泣不成声地喊着,他似乎有些措手不及地转过身,我跑过去扑进他的怀里,他也有一丝惊讶,随即用他粗糙的大手抹去我的眼泪。他向我微笑了,我高兴地看着他嘴角一丝弯曲的弧线,他笑得有些生疏,那在他脸上从未有过的温柔,在我心里逐渐酿起了一个蜜饯。
从前的爸爸,对我只有无趣的教条和耳提面命的教导。可因为他那一笑,笑得温柔又和蔼,一直驻在我的心里。从那一刻起,我原谅了他的种种不好。
这微笑温暖着我,酿成我心中的一个蜜饯,以至现在回想起来,那幸福也只是有增无减!
【篇五:请不要做无知的人】
看过这样一幅漫画,天上下着大雨,一个人打着雨伞,还在浇花。可能很多人都会被这种情景逗笑,甚至都会嘲笑他无知,下着大雨为什么还用浇花呢?
浇花是对花的一种关怀和热爱,但是下雨天去浇花,就只能体现这个人的无知和思维僵硬。我们在生活中的思维不能被条条框框所束缚而变得死板僵硬,这样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意义,相反会让自己在生活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环卫车的洒水工作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夜中进行的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低温的天气下,尤其是北方,很有可能会使道路结冰,尽管白天会融化,但是在清晨路面上依旧会湿滑,因此可能对上班族制造了困难。但是在一些环保部门看来,只要完成了这项工作就可以,这便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僵化。管理者只顾一味的完成任务而忽视了人的体验。
这种类似的情况在我们个人之中也很常见,所以我们要打破这种思维的僵化,不要被死板的教条所束缚。做事之前要尽可能的考虑全面,不要在下雨天浇花,不要做无知的人,让花接受雨水的浇灌,才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