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故都的秋】
我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骄阳似火的夏天、银装素裹的冬天,可我更喜欢的还是五彩斑斓、硕果累累的秋天,特别是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秋天是是低调又文静的。不比夏天,动辄就雷雨暴风的热烈,北京的秋天,每次都来的那么清,那么净,那么无声无息。可能是某个清晨,你透过窗户的一望,外面那悠远湛蓝的天空,也可能是你上班路上,偶尔飘落的几片落叶,抑或是间歇鸣叫的几声蝉鸣,都会倏然意识到,北京的秋天已经在你的不经意间到来了。你看那天多高、多蓝;那云多轻、多淡;还有那风多轻、多柔啊……。
北京的秋是多彩又热烈的。同南方温婉湿润的气候不同,北方的气候是干爽清透的,所以就有了北京秋天色彩斑斓的颜色。有金灿灿的银杏黄、有四季如春的冬青绿、有水天一色的碧空蓝,还有如火如歌的枫叶红,每到这时,最想做的就是去香山赏红叶了。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了,那一片片红叶像一张张小孩红通通的手掌,又像一个个小五角星,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每次站在香炉峰顶,俯瞰红叶似火的西山时,都不由得想起毛主席《沁园春。长沙》中那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也会想起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的,秋色、红叶总给人以无穷遐思。
北京的秋是顽强又有生命力的。你看,田野里、山坡上,小草仍然绿绿的,似乎并没有屈服于秋霜的威逼。草尖上只有一点儿黄色,就像一顶小帽儿,在秋风中不停地摇摆着,似乎在向人们报告:冬天还没到呢。再看看秋天那菊园里的菊花,争芳斗艳,傲霜绽放,瞧,有的像白玉,有的像水晶,有的金灿灿,有的红艳艳,一朵朵、一簇簇、含苞的、初开的、怒放的,都像一只只色彩斑斓的宝石,使人不禁伸手去摘一朵。花下蝴蝶飞舞,给秋天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北京的秋是丰收与喜悦的。不远处的西山,就是一个农产品收获的天堂。你看那柿子树、核桃树、梨树,一株一株,遍布在每个山脚,春天送来一树树花开,每到秋来,结出累累硕果。你看那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真像一个个大红灯笼,又喜气又漂亮,每年秋天,来采摘的大人、孩子的欢笑声,如银铃般在西山里回响,像一首幸福的歌。还有,最不能忘的是,祖国的生日也是在这丰收喜悦的秋天。70年前,1949年的秋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收获了自由、平等,至今一路走上了富国强民的道路……
我爱北京,我爱北京的秋天。
【篇二:故都的秋】
午后,我漫步在颐和园里。
已经是九月了,夏天如一位暮年的老者,生命力在逐渐衰退,而秋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潜入了这座热闹的城市,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停地玩弄着树叶和知了,让他们一点点的褪色、息声,又用自己的雨水冲散炎热,当人们察觉时,天已经凉了不少,不会有人去责备她,而会兴高采烈地迎接,像我,并没有因为她给我披上了外套而生气,满心欢喜的看着她用一股风把天空推高,又用一阵雨过滤了灼热的阳光。
秋天的暖阳里,我流连在昆明湖边,天上挂着几丝白云,若隐若现的,像海面上偶尔泛起的浪花,慵懒的随风游荡。轻微泛黄的柳叶轻抚着铜牛,像是抚慰她孤独的心灵。远处平静的湖面映出了十七孔桥的曼妙身影,我到了十七孔桥近旁,惊喜地发现了北京的名片——红叶。原来不止在香山,颐和园也有红叶,片片红叶像张张洋溢的笑脸,欢喜的迎接秋天的来临,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忽的一阵风吹来,红叶飘飘洒洒的落下来。走近,蹲下看一看,每一片红叶都有优美的形状,颜色鲜红鲜红的就像刚上了漆。红叶与古色古香的桥和路边的亭子相映,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是一道只属于颐和园的风景。走上十七孔桥,用手扶着桥上的狮子,看着清澈的天和天上的一丝丝云,感觉自己也融入到这温暖的秋里面了。
回望不远处的铜牛,它静静地卧在那里,忽然觉得铜牛并不孤独,她已经与十七孔桥一起看过无数个这样的秋天了,正是铜牛与十七孔桥的百年相守,给这份秋景又增添了一些色彩。
老舍对济南的秋天珍爱无比,而我最喜爱的则是我所亲身经历过的,这故都北京的秋。
【篇三:悲秋还是颂秋?】
纵观中国漫长的文学史,绝对不难发现“秋”似乎已成了中国文人共同的心结。“秋”极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当作“悲伤”的意象再用。若你非要说例外,那“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类的诗句却又只是沧海一粟。如今提及“秋”字,我们普遍很容易联想到一个字谜“离人心上秋”,谜底为“愁”。虽说只是谜语,却完全不难看出“秋”之一字,的的确确被贴上了“悲”与“秋”的标签。
郁达夫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文人,“悲秋”自然也是无可避免的。
然而,或许读《故都的秋》的人起初多少都有些疑惑,这样一篇文辞清丽的文章,“悲”是从何谈起的?不错,故都的一场秋,在郁达夫的笔下确实已融化为了诸如“庭院秋光”“树低听残蝉”“雨后闲人话凉”等清平,淡雅的画面。然而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已点明了“悲凉”二字。可知文章定于“悲”字脱不了干系。之所以不明悲从何而来,只是因为郁达夫实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在看秋的悲凉。
中国的传统文学中,不论是范希文的“角声满天秋色里”,还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时的一句“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可看出“悲秋”说到底终究是在写自己人生之悲苦。“秋”于此只是一味煽情剂,借“秋之悲”而更添“人生之悲”。
然而,很显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是几乎找寻不见这样的句子的。相反则是大段大段的闲云野鹤一般的描写。他笔下所写的秋,破屋并非是偏逢连夜雨,而是用来边煮茶边观赏碧蓝的天色。“落红”并不是用来感叹“人比黄花瘦”的,而是踩上去有温软的感觉。这样的“秋”是否读来竟有一丝享受之感?作者作为赶回北国看秋的匆匆过客固然孤独,但他并没有明言其中的“悲凉”。相反的,他只是不停地写秋景,写有声有色的秋景,将悲凉的秋化成各种美好的事物。
他写垂死的秋蝉,写柔软的落花,甚至花笔墨去写那种柔软的脚下触感,表面上是贴近生活,实则作者的落脚点是落在自己身上的。落在自己的人生上的。他其实是在写悲凉苦痛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享受并欣赏这些经历。好比于一个人在哭,他却又在笑着。无疑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碰撞出了作者之于人生悲凉的感悟。秋之衰亡在他看来是美的,是值得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的。
郁达夫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般,以丑为美,以悲为美。
权且把人生之悲当做人生经历一并享受着。
兴许也是因为郁达夫精通日语,从而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然正如川端康成曾说那时的日本文化是以物哀为美。即悲与美是相通的。而郁达夫本就是当时以“忧郁”著称的文人。
兴许秋的悲凉撞见郁达夫的忧伤,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让他忍不住笑饮一盏悲秋酒。心理学中说“人所喜欢的事物,往往是因其有同于自己的方面”作者在悲秋之时,又为秋拥有同自己“悲伤”的气质而不免喜爱欣赏秋,以审美眼光看待秋之悲凉。
正是因作者这样雅的境界,故都的秋才少了几分悲凉,甚至于多了几分唯美。
其实,我挺喜欢郁达夫所写的秋。他写的秋悲凉,但却悲的独特。是一种类似于“痛并快乐着”的独特美感。作者对秋,并非哀之,伤之。那秋甚至于被悲出了矛盾的欣赏。清净的秋色,和漂泊行者似的作者其实更像心意相通的老友,悲伤于彼此的悲伤。悲伤的作者享受悲凉的秋,悲凉的秋收留悲伤的作者。作者享受着痛苦,欣赏着痛苦,与痛苦惺惺相惜。
但我们若作为旁观者,跳开些去看,不免又心中陡生一丝凄凉。像又哭又笑者,总有一种滑稽的悲凉
总之,郁达夫的悲秋,实则是与自己忧伤的内心以及人生之痛的一次美丽会晤。
【篇四:故都的秋】
手执画笔,架好画架,准备好我常用的几种颜料。很久没有画画了,今日闲来无事,便心血来潮重拾几年前放弃了的艺术。
在椅上坐了一会儿,又在椅旁站了一会儿,望着空空的画纸,闭上眼,尝试感受这将印在纸上的一切。最先听到的就是鸟鸣,叽叽喳喳一阵又一阵,清脆而欢乐,唱着圆舞曲,迫着我调好彩虹的颜色;然后就是人的喧杂,好似一抹浮云飘的到处都是;再接着,是汽车嗖嗖的声音,呜的掀起一阵风,好像摇晃下来两三片叶子……三个声部合出了仿佛维也纳童乐团的合唱,那是一种柔柔的、蒙蒙的声音,美妙而和谐。
秋风从指间轻轻划过,凉飕飕的。我向它挥挥手,却什么也没有了,干干的,调色盘中是该加些水了。往前走两步就闻到草的香气,好像一瞬间治好了那折磨人的鼻炎。使劲吸那草香,打个喷嚏,一股清爽涌入体内。
睁开眼,画面生动了许多。
用大笔扫上又灰又沙的土地,没洗笔就接着点上蓝色、浸上水铺在又亮又淡的天空上。风突然把画纸卷起来,架子震了两下,阳光又紧接着射入眼中,逼人的眼。在转头捂眼的刹那,看到树叶的颜色随着光线的强烈变淡了,阳光洒一天金金黄黄,树叶上的绿色也透着些许黄色……多么希望这是我拿画笔点出来的啊!
仔细看,树的颜色是不一样的,高大粗壮的是墨绿色的,挺拔在马路两旁;矮一点的是青绿色的,显然绿意已经不浓了;剩下的那些一簇一簇的、小小无名的花草小树已染上了秋意,黄色、棕色、白色、绿色……混出了杂色,要是再点上高光,那就真是太妙了!
我连忙上楼拿下胶带,稳定住画架,将蜷缩在一旁的纸展开、粘好,抄起画笔又在那里一点一点的画。阳光洒在纸上,加的水一下就干了,剩下的颜料凝成一个颜料块。我先上的色勾了些不清楚的边儿,那是因为轮廓限制不住秋意的蔓延。
颜料盒标签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再也没有对齐,我画完了。画完了画,画完了故都的秋的一切。
最后我在右下角胡乱的签上小名,描上:故都的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