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重拾被忽略的汉字文化】
打开中华文化的历史画卷,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文化奇迹,从先秦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隋唐五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宋代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一直到近现代,中华文化延续不绝,广产精品。但是,近几年来,她去哪了?
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一系列外来文化的入侵,导致中华文化传承的中断,甚至于汉字书写意识越来越淡薄,英语的学习比汉语还重要,疑难字很多人都不认识……中华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远得我们都找不到她了。
但是,仍有些人在发展之路上不断重拾中华文化。2013年8月16日晚7时许,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退休语文老师夏老师在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发现电视屏幕上打出的句子有语病;为确认自己的判断,夏老师通过网络回看《新闻联播》,结果证实自己没有看错。随后,夏老师在自己的QQ空间发帖,对发现的《新闻联播》中的语病做了详尽的阐述,并对此做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中央电视台代表中国的形象,是不应该出错的。夏老师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深思,去学习。
还有,近年在央视电视台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危机,文化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因此,央视果断采取措施,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口号“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呼吁我们要正视中华文化传统正在断流的危机。不论是个人、团体,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当然更需要很多挽救中华文化的英雄。
一杯清茶,一盏青灯,数十本厚厚的史书,“最美浙江人”吴海京穷尽十年光阴为《资治通鉴》续记;西安“关中大书房”的老板,魏红建在时代洪流中执着坚守……他们都为之付出了行动,甚至倾尽自己的一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英雄”。
我坚信,在时代的发展中,国人一定会重拾山河,找回我们的“文化之母”。
【篇二:怀念过去】
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和爸爸妈妈吃过晚饭后,在客厅聊聊家常,十一点的时候大家都准备休息了,我回到自己的卧室,看着卧室里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变过,反正我还没有睡意,我干脆就坐在书桌面前,打开最上边的一个抽屉,里面放着读书时候的学习用品,有一本同学录,那都是毕业的时候大家留下的纪念,现在看着,真的挺怀念的,现在的同学们也不知道都在干嘛了?上面还贴着大头贴,那时候特别的流行,几个要好的同学每个人出两块钱合伙去拍大头贴,真酷啊!
接着打开第二个抽屉,看见了我的日记本,我差点都忘了还有这么一本花季时期写的日记啊,翻一翻,发现真是从小就根正苗红,写个入团申请书也能一本正经地记到日记里,要是那时候我知道后来自己当上党员了还不得乐死。而且我年纪小的时候真是爱炫,竟然还每天都写英文日记,现在看到满篇的语病和拼写错误,真是想咬舌自尽。咋就不能写些小秘密呢,写写暗恋的人也好啊。
还有唯一一本带锁的日记,我现在把密码给忘了,我懒得去破坏这本带锁的日记本,我也不去看里面写着什么内容了,哎,好怀念过去啊!
【篇三:要求高一点总是好的】
每当我捧着那一个个红通通的奖状,我总会想起那句话,那次批评,它让我至今难忘。
我的母语老师是卢老师,她很爱笑,讲起课来总是妙趣横生,我们都十分喜欢她。所有课程中,我最喜爱的课就是语文了!
记得每学期开学的头一天,卢老师都要给我们布置一篇作文。三年级上学期刚开学那天,她给我布置的作文是“开学头一天里发生的事”,要求星期三晚交上来。我一听,快活极了,今天才星期一,还早着呢!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两天就过去了。星期三下午,卢老师要我们交作文,而我一个字还没写呢!我急了,连忙拿出作文本,龙飞凤舞地写起来。眼着着卢老师面前的作文本越堆越高,我又急又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会儿,卢老师清点了一下作文本,说:“还剩下8人,你们干什么去了?今天的作文等级就是你们的出门通行证。不然,你们就别回家了!”我听了,直拍脑袋,就这句,我这次作文“良”也得不到了!“还剩6人,这几人可缺点上进心呀!”卢老师拍着讲台,气愤极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争分夺秒地写着。此时我也不讲究什么作文质量了,只求像个“作文”就行。“呼——”终于写好了,我顾不上擦一擦手心里的汗,就匆匆地把作文交上去。卢老师接过作文,看着我龙飞凤舞的字,吃了一惊,可还是耐心地批改起来。我不敢看卢老师的眼睛,只偷偷地看着我那作文本上:几乎每一句话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或语病。卢老师终于替我改好了作文,但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分,而是对我说:“刚才才补的吧?作文等级我就不打了,你自己心里清楚。作业不能拖拉呀!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总是好的!”我听了,双眼流泪不止,默默地拿回作文本。
晚上,我又重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一早交给了卢老师。正因卢老师的这次批评,后来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拖拉,都对自己有“高要求”——因为卢老师这句“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总是好的”已深深札根在我的心里。
【篇四:友谊之路】
说到我的友谊之路,那叫一个坎坷。
上学期上网课,我和我们班的第二名聊得火热。他很有趣,很幽默。和我一样,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然后我就开始了怼人之路。运用我从小到大的语文知识,找措辞,找语病。钻着某个点不放。他往往是吵不过我的。或许我自己面对这样的话也会无言以对啊。
后来,我,璐璐和他建了一个三人小群,一开始,我们还是很融洽的,可是后来,我只有怼他的时候他会说话。璐璐也渐渐怂恿我怼他。再后来,我们陷入了怼人沉默的循环中。
我常常和他说想好好说话,可是他说的,总有某个点让我忍不住想怼他。他开始已读不回,我和璐璐开始大吵大闹。绝交,和好,沉默,演戏绝交……最终,我们冷战了。他只有遇到学习问题会主动找我,我很难过,我道歉,我努力地问他各种问题,想各种办法,只为了……让他多打几个字。可是我现在后悔了。是的,这没有任何效果,他还会嫌烦。我心灰意冷,可还是忍不住在和他的对话框上久久停留。他的信息,我一看到就会秒回。可是……他呢?他又是怎么想的,不喜欢我怼他为什么不说呢?我也是第一次以这种模式对一个人啊。
其实,我常常在想,我要是不吵不闹,不说那些会让人伤心的话就好了。人言真的是把刀,一旦你划开了口子,就会留下疤痕,再也回不到原先的好了。我卑微地求他陪我聊天,他只是以冷漠的标点默默地拒绝我。要开学了,要见到他了,可是只要一看到他的名字就会无法形容的伤心,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尴尬的事情。
大家切记要谨言慎行啊!
【篇五:给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程老师:
2013年九月份,我们初相识,那时的我,只是一名懵懂无知的小学生。而现在,我从小学毕业了,成为您口中传说一般的“那届毕业生”。
初见您的那年教师节,您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而拒绝接受巧克力,鲜花类的礼物。仅有一位学生送给了您一封信,一开始的时候送您信的那位同学感到些许不安,别的同学都送了那么好的礼物,这封信会不会老师不满意呢?
我还记得,那时候,您在讲台上讲到:“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讲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算是我的教学理念吧。其实你们有这份心,就足够了。这些礼物,你们自己都拿回去吧!”说着,便让同学们把自己的礼物拿回去。
当讲台上礼物所剩无几的时候,那“送信的小孩”才迈着迟缓的脚步走上讲台,当他从礼物堆中拿出一封已被压的破烂不堪的信时,您当时像捡到宝一样,眼神炙热地拿过那封信,然后故意干咳了俩声,示意同学们坐好,那位同学顿时充满了疑惑。课程要结束的时候您表扬了一番“送信的小孩”,并称这是自己最喜欢的礼物了。
以后每个教师节,您均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的话语推脱掉各种教师节礼物。
没错,我就是送老师一封信的那个小孩,以后的每个教师节,我都会给您一封信,而您都细心地指导我修改信中的各种语病,从而我成为班级中作为较好的学生之一。
现在,我毕业了,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您熟悉教导我的画面。
这些年,我看到老师您对我一丝不苟的认真教导,我听到了老师您对我苦口婆心的耐心指导,我感到了老师您对我无微不至的贴心关怀。
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您的学生:钱赢涛
2017.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