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背影】
题记:走廊中你的背影太好看,凝住眼睛才敢细看。
午间,拉开浅蓝色厚重的窗帘,柔和的阳光透过单层玻璃折射到室内,推开那单方形窗户,微凉的秋风划过脸颊,面朝暖阳,悲伤却止,心,无故痛。
午后,睁开睡意中朦朦胧胧的双眼,缓缓坐起,走过的冰凉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斜阳映射下的那面庞竟会如此苍白。
傍晚,揭开军绿色厚重的窗帘,推门而入,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场景,贯穿每一个瞬间,推门而出,刺骨的寒袭来,依旧是一杆,一阶,一影,心,无故落。
拉开奶白色铁制的室门,时间仍在滴答,滴答飞逝,一个孤独依墙的背影,一个廊中渐行渐远的背影,真真假假,假假(next88)真真,消失在回忆的尽头,那一刻,心,莫名痛。
影逝,门闭的瞬间,无数记忆的碎片重叠,空荡的室中,仅留下的是一面依门悲凉的身影……
跨入青蓝色石灰水泥台阶,秋至未至,落叶已然缤纷散落,犹如残蝶般的绝望地坠,仿佛画出了结局,黄晕灯光下那淡淡的剪影占据了记忆的全部。如梦似幻,遥不可及,心,依旧紧。
跨出起点的终点那条浅灰的虚线,车来车往,人声嘈杂,一面笔直的背影和车所投影的长度仿佛整个银河系,心,无故累。
拼尽全力走过黑白交杂的斑马线,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转瞬成空,许是时间限制了缘分,心,蓦然紧。
但,我想承认,他惊艳的只是流年。
【篇二:母爱无痕】
风,呼呼地刮着;雨,滴滴地下着;融化不了那一丝微不足道的温暖
——题记
夜幕给大地投放出一块巨大的阴影,路灯昏黄的颜色在夜幕下嵌入几块黄金。
白日里喧闹的城市已经沉睡了下去,发出几声呼吸,安静地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我一个人轻快地漫步在回家的小径上,小区里的高楼安详地耸立着。
我打开家门,把一周的难过吹净,静静地坐下。
我不顾长途跋涉的辛劳,准备开始学习。我刚刚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母亲便推开房门,递上一杯热气腾腾、伴着浓浓香味的牛奶。之后,她轻手轻脚地把房门关上,似一阵清风般无声。正是这个动作,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田。与此同时,另一个动作也引起我的注意。
我的记忆一下子飞回到小时候:同样的场景,所不同的是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孩子,而那时的妈妈也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我一个人在客厅看动画片,妈妈也正在专心致志地伏案备课。看了许久,我感觉口渴,一边大喊着口渴,一边把妈妈的室门猛然一推。“妈妈!我想喝水。”我拉着妈妈正在奋笔疾书的手。“哦,我马上就去倒。”妈妈一边答应着,一边把速度明显地提高了。“不行,我现在就要喝水!”我朝妈妈大叫着,妈妈只好放下手中的笔,转身去厨房。只见妈妈用两只碗在那儿倒来倒去,不一会我就很满足地喝着水,一蹦一跳的走开了。
殊不知,我竟打搅了她思索很久才确定的教学方案。
这一幕与眼前情境多么相近,殊不知,正是缘此。故事主角却早已调换位置。
妈妈轻手为我带上房门的动作是那样的微不足道,那样地不起眼。我只是一味地享受妈妈的爱,却不知妈妈的爱一丝一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爱的大网将我包围,让我幸福快乐地成长。
那关房门时的轻轻动作,送上牛奶时慈爱的眼神,倒是让我难以忘记了。
夜晚的月光轻轻荡漾着,像摇篮里的孩子……
【篇三:风起时,那青春的声音】
夏季,总是在举手投足间与湿润、洁净、清凉的风不期而遇,风中便会传出些奇特却又平淡的音律,每当那时,空气中悬浮的回忆便会沁入每一寸思绪,那是校园中的回忆,一些属于风的回忆……
燥热的午后,所有的同学都坐在座位上无精打采地翻着课本,或做着习题,忍受着这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刻。睡意的攻击使每个人都感觉身心疲惫,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的教室里,充斥着汗液的味道,这是青春的气息。
此时,常常会有一阵阵的风从窗外袭来,毫不客气地掠起课桌上散乱的纸片,也带走了每个人的睡意。陡然清醒过来的同学们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散落在地面上的片片卷纸。再看那一张张前一刻还昏昏欲睡的脸,在经过了这风的洗礼,重新焕发了神采。
青春,在这午后的风中,是纸片翻飞的声音,它伴随着烦乱与激情。
课前的喧嚷就好比是一个嘈杂的自由市场,总是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声音也达到了极限。这时,一阵风悄然飞过,只听见教室大门“砰”的一声被撞上,随即,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以为是老师进来了。而这样的肃静仅仅持续了几秒钟,随后,喧闹继续上演……
青春,在这课前的风中,是室门砰然闭合的声音,它伴随着惊喜与恶作剧。
当某年某日回到一扇砰然作响的门前,或撞见一张张翻飞的纸张,恍惚中回头,又仿佛站在了过去的门口。原来,时光飞逝,不变的,依旧是那风中的声音,那青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