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你真的很幸福】
在我的记忆海洋里,有着一位令我感动的人。
在我的身后有位默默的奉献者和鼓励者——我的母亲。她很平凡,却又很伟大。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有着一双慈祥的眼睛,也很爱笑,有着充满爱意的唠叨。
小时候,母亲总是牵着我,给我讲道理,在那蒙眬的岁月里,母亲总是用她那细白的手抚摸我的头,听着我讲一些幼稚的事,她总是笑着,在我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轻抚着,摇摇头。
长大后,母亲松开了我的手,只在视线能触及的地方站着,默默地看着我,许久也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记得一次散步的时候,我和母亲并肩走着,偶然低头发现我的鞋带掉了。于是我就蹲下系鞋带,系好后,一抬头却发现那略微弯曲的腰,和那总爱抚摸我的手映入了我的眼里。曾经瀑布般的秀发,不知不觉中,那细小如星的白发已悄悄躲在黑发中。在我以前的记忆里,母亲虽不胖但也不瘦,不知什么时候变的那么瘦弱了呢?看着那本该细腻的手现在已变得有些粗糙,我的心里一阵泛酸。母亲为了这个家,她幸苦的工作着,一星期很少放假,每天都早出晚归,回来后还要听我的抱怨,可是她却从来不说什么。
母亲似乎感觉到了身边没有人了,回过头看见我,笑了笑问道:“怎么了?”听着那略带沙哑的声音,我的眼睛瞬间模糊了,喉咙像卡了一根刺似的,说不出话来,我连忙低下头,装作正常的样子,用手揉揉眼睛,说:“妈,没事,鞋带松了,只是蹲下系鞋带。”随后就站了起来,母亲站在前面,一如既往的笑着,似乎什么事情也影响不了她的笑容。我强装着笑了笑,小跑过去,拉着母亲的手,说道:“妈,我们现在回家吧。”母亲笑着答道:“好好,我的儿子长大了,知道孝敬妈了。”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忽然间,我发现我比母亲高了不少,可是以前却没怎么在意过。母亲的脚步也明显比起以前慢了,我没有说什么,只是随着母亲的脚步一起回家。
母亲,小时候,您带着我,陪着我,随着我,牵着我,一点一点感受母爱的甜蜜和美好,虽然现在您不在我身边,但我依然爱你!
【篇二:做一个卓越的人】
当今时代,鼓励年轻人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呼声高涨不息。但同时,也有人表明只要年轻人健康快乐就好。这种反差之下,是现代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
本质上这两个观点并不完全矛盾。追求卓越不代表不追求健康快乐,而拒绝平庸也不意味着拒绝健康快乐。然而,一者的积极进取,一者的保守基础,反映出传统的“望子成龙”的社会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力争上游”的积极进取的观念主导了社会舆论,成为一切年轻人的终极目标。一方面,身为鼓励者们的家长深切意识到,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之根基仍深植于健康幸福之中。另一方面,身为被鼓励者们的年轻一代的价值追求更加多元,充分意识到了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典型模具,而是众多取向之中的一支而已。其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觉醒,从而推动了传统观念“一统天下”地位的动摇,两股内外合力,使青年人追求的目标有了巨大变化。
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卓越”本身的异化也为我们所见。人本身成为卓越的手段,而非卓越的目的。人为卓越而追求它,拒绝平庸,却忘却其根本目的仍落在使年轻一代能更好发展之上,“平庸”成为一种弃之若敝履的恶行。现代教育业的许多畸形现象,便来自于这种异化了的追求卓越的驱动。这种急切的推动不会使人更加卓越,反而会导致“垮掉的一代”。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从盲目的热情之中醒悟,由“追求的热情”转向“追求的理性”。
另一方面,个人才能的限制也决定许多人终将抱憾止步于“卓越”的门前,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给予承认。但健康快乐却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可以且极可能可以争取到的。“惟愿吾儿鲁且钝,无灾无难到公卿”,不论是如同追求卓越,拒绝平庸那样的自我实现,还是只求健康快乐,其归宿仍是相同的,即个人心中的满足感。区别只在于,对于每个人来说,达到这个终点的道路各不相同,另一条道路,也最终只能是弗洛斯特的那条“未选择的道路”了。
在卓越而非平庸,与健康快乐的两条道路之中进行选择,确实至关重要。但不能忘记一切的主体仍落于人;始终不能摒弃对人这一终极目的的关怀与实现,才能得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篇三: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最喜欢的项目研究又开始了,能学到不同的知识才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情呢!今天是周四,制作展板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总是齐心协力,我此刻也感受到组长大人的压力很大,她无论干什么都不笑,很严肃的表情,男生们也怕她三分,我们各自分工合作,抄资料,画图案,我心情也紧张,生怕做不好会影响大家,资料抄好了,组长检查了觉得很不错,就开始了最后一个环节了,制作展板,我们小组采用了一人一块展板的方法,各自设计展板,心情很兴奋啊!已经想象到明天的情景,忘记了所有的压力,忘情的、细心的投入制作展板的环节,很快每人都完全了自己的展板,心里放松了很多!接下来开始练习上台展示了,一遍遍的练习,从紧张局势到了放松状态,我们有充分准备迎接明天的展示方式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在展示这天和家长和来宾展示了两个月的项目研究成果,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家长与来宾向我们提出问题,互动场面十分热烈。我们很自信!
通过这次教学方案的活动,我们小组获得了最优秀小组,我们小组六人已经组合成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帮助者和总结者,我们在方案活动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经验,健康快乐每一天。
【篇四:家乡是我永远的港湾】
人们常说:“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孰不知在家的外圈还“包绕”着“家乡”,与家相比,家乡似乎显得有些神圣,但它却能同家一样,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给我们一个“避风港”,所以,人们温暖的港湾并不只有家。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它的四周都被树林包围,每到夏天,它会给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但每到秋天,它却会给人一种惋惜、凄凉的感觉。
在我家乡的中央有一大片的平地,在这片平地上生长着许多野花、野草,每到正午时分,就会从远方飞来许多蝴蝶绕着花朵跳舞、嬉戏;孩子们也会在这片平地上玩耍、打闹,而大人们则是坐在树下,一起谈论着村子里发生的事。
可一到秋天,树叶村落在村子里的各个角落,给这个原本就冷清的村子多添了几分萧条,看着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随着落叶的飘落而变得沉闷,于是,我决定到家乡的各处走走。
首先,我来到家乡的农田里,看到正在农田里工作的农民伯伯,他们忍着炎热,牺牲自己来造福人类,我不由得对农民伯伯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随后,我又来到一口井前,看着井中清澈的水,顿时感到很是伟大,因为就是这口井,孕育了我们家乡的几代人,也哺育了我们家乡的一切生物,可以这么说这口井是我们家乡的“母亲”。
最后,我来到村子周边的树林里,看着这些枝繁叶茂的大树,想起奶奶曾对我说过,这里的树木都是他们那代人种的,据说在村子旁边栽种树林,可以保佑子孙后代平安,所以在我们家乡旁边就出现了一片树林。
夜晚,我坐在院墙上,看着家乡的夜景,总给人一种安宁、幽静的感觉,皓月当空,家乡到处都被月光所洒满,放眼望去,仿佛人间仙境。有时在这片宁静中,还能隐隐约约地听到风声,猫咪的叫声和树叶被风吹得所发出的“沙沙”声。
抬头望回天,心里不由得多了份不舍,这样安静、祥和的生活能持续多久?
我想答案肯定是我们谁都无法猜想到的,因为答案是一个不唯一的值。
我爱这片土地,更爱这个地方,它是我失败时的“避风港”;它也是我成功时的“欢呼者”,它更是我失意时的“鼓励者”,我的成功、失败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愿意用我的一切去守护它,供奉它,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的家乡与我一直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