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相关作文

【篇一:致敬英雄作文】

陆游曾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见在中国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爱国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践行了爱国主义,铸成了英雄情怀。

英雄情怀之所以成为情怀,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认同它,追随它。英雄情怀本质是源于爱国主义,其体现的是中国人共同所秉承的一种“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的理想信念。回望历史长河,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缺少英雄的国家,古有岳飞杨家将精忠报国,近有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为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英雄就是中国人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对于英雄的'认可和追随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追随。

英雄情怀是个体奋斗的助推力和指明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对于青少年而言,英雄情怀、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已意识到了大国与小我的关系。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是“以天下为己任”,英雄情怀在其少年时代成为他前进的助推力与指明灯,从而成就了他具有英雄色彩的一生,更可见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扣好其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的重要性。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他们以他们独特的的方式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投身军旅,成为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在万里海疆书写无悔青春。其实不管是参军的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他们都是英雄。英雄来源于生活,不同时代有其不同英雄情怀。但其核心爱国主义却是不变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近年来,虚无的历史态度、诋毁英雄的谣言、矮化精神的观点,种种不良思想、奇谈怪论沉渣泛起,这应引起我们的警示,当代英雄情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培养情怀绝不是形式上走走样子口头上说说而已。诚如一位教师所言“孩子这个年纪,不只需要童话,还需要英雄。”在参加学生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时谈到其母亲小时候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从此精忠报国成为他一生的目标,足以见英雄情怀对人影响之大与深远。

于青少年自身而言,我们不仅要主动培养英雄情怀,更要心中有国家、脚下有远方,向英雄学习。时势造就英雄,但同处于时势之下,为何只有少数人成了英雄?与其说是时代选择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让时代认同了他们。倘若你胸无大志,时代怎能认出你?若你的意志不堪一击,时代又怎敢将命运交托给你?卡斯特罗为了心中的正义,敢于反对一切势力,包括他的父母。他有英雄的觉悟和自律,所以最终成为时代传奇。

让英雄情怀激荡精神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篇二:时势造英雄——读《水浒传》有感】

翻开一本书,欣赏页与页之间淡雅的清香。掀开一页纸,品味字里行间浓郁的书香。

——题记

《水浒传》这本书的书名毫不起眼,因此刚开始,我对它并不感兴趣。可当我听到别人说起书里的故事时,我却动摇了,确实,它那丰富有趣的内容,让我曾一度爱不释手。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他在书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个人物,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武松。

武松,是一个勇敢,善良,热心的人;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英雄。而渗透在武松性格中的,有关古代英雄的力、智、勇,充分寄托着作者正战胜邪,善战胜恶的理想。

而我最欣赏的,却是他那份正直。同时我也认为,现在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英雄。虽然,他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天真的我总希望在真实生活中存在着这种具备英雄气概的人。因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能够看到黑白两种势力的对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挺身而出,维护正义,走出对抗恶势力的第一步。我们常说建立和谐社会,可如果我们都不把它付诸以行动,去维护正义,帮助人民警察加强治安的话,谈何公平,哪来和谐呢?

《水浒传》表面上一本关于武打的长篇小说,但它却揭示了现在复杂的社会关系背后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我觉得书中的“及时雨”宋公明为人善良,虽然他手无寸铁,但却乐于助人。与武松相比,他看上去十分文弱,但很多英雄都被他感化。可最后还是因为丑陋的社会风气,而把他逼上了梁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时候,社会的正义需要的不是一个人的正直,而是许多人的正直,当这种正直大到可以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之时,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有希望。

其实,不管是武松的英勇善战,还是“及时雨”宋公明的与人为善,或是鲁智深的大智大勇,林冲的忍辱负重……这些英雄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如果那个社会可以给予他们更好机会,我相信他们都能有一番成就。

所以我想,时势造英雄的意思是,只有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造就更多的英雄志士,更多的伟大人物。

【篇三:生不必逢时】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而又有言曰“是金子总会发光”。我认为有志之士在何处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无能之辈纵然占居天时也一样一事无成。生不一定要逢时。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生于乱世,成就了万世的功名。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吴,北拒曹操,成就了非凡的功绩。有人说是乱世的天下使得他有用武之地,从而流芳百世。但是生在同时期的其他小兵、士卒,他们为何没有被后世记住名字?诸葛亮在群雄割据之时就已料得天下三分,提出隆中对策。他虽希望“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他有惊世骇俗之才,非常人可比。即使他不出山,他发明的孔明灯至今也备受赞扬。所以有才能的人即使没有“时势”,也依然会成功

同样的,当今社会有人可以抓住机遇,一举成名。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甘为人下之人。何哉?非那些穷人不愿成为富人,亦非他们没有机遇。只是他们没有上进的的心理,没有逢敌亮剑的勇气,没有默默承受孤独的毅力。他们只会在失败的时候哀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而真正的强者会在失败中站起,总结经验,再战今朝。纵然成功的路途充满了艰难险阻,他们会不想自己如何倒霉,只是顽强的与暴风雨抗争。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童年时家境贫寒,从小就替父母担起了全家的重任。但是他喜欢学习数学,一有空闲的时间,她就去借数学书看。他用五年的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部分的数学课程。最后成为了一代数学家。他没有去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惨,而是用自己的努力战胜了上天的挫折。相比之下,很多人有先天的优势,然而他们却成了纨绔子弟。所以一个人是否成功与他的先天条件无关,而是靠他自己,靠他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生不必逢时,有志者事竟成,心之所在,路之所在。我们从此不应该再怨天尤人,而是将自己的失败看成自己的努力不够。这样,我们也可以造时势。

【篇四:生命与灵魂】

麦粒,使公鸡生命的必需品,没了它就没有了活下去的可能。珍珠,是虚幻的装饰,没了它,也能活下去。

现实的麦粒就像是生命,而珍珠就像是精神上的追求。而关键在于到底是要生命还是要灵魂。泰戈尔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没有生命,何来这些追求呢?就好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的问题。

可我觉得“珍珠”重要。因为不会有人想成为植物人那样只存在生命现象的人。历史上也有无数为自由,信仰、爱情、真理抛弃生命的人,他们不想空虚地活着,要有意义,要有存在的价值,这才是我们的追求。正如瞎了的保尔。柯察金,他没有选择终日享乐,吃了睡睡了吃,而是坚持写作,以自己百分百的精力去充实自己的生活,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生命虽是精神世界的基础,可精神世界却是生命的体现。就好像你不会用没有了墨水的钢笔,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没有了生命的精神世界较为缤纷多彩,而没有了灵魂的生命却是那么的无趣乏味以致无人在意。废寝忘食不会是永久的,他迟早要吃饭,不会真读书读死了,要是真的话,那他就读书读得太死了。

人士要变通的,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戴着珍珠吃麦粒。在现在,我们不能只追求已项,举个例子就是玩电脑玩死人的那种。那些为灵魂上的正义而牺牲的人并非不重视生命,而是为了后人能享受到生命和灵魂兼得的待遇。他们是英雄,他们行为打个比方就是在饭桌旁放了本书,希望你能延续这种传统。至于那些因事业受挫,感情不顺而自杀的人,我只能表示惋惜,他们没有做到两者兼得,于是便抛弃了两者,其实是很愚蠢的。困难是打开更好的门的钥匙,也就是对生命和灵魂的升级,应该高兴,不要因为门丑陋就丢了钥匙。

对于这只鸡的行为,其实和为了生存而放弃追求的行为是一样的。本质上说,并非是好事,当它吃饱了或许会捡起来,因为它有能力追求两者了。虽说人是贪婪的,但这也是驱使我们奋力拼搏的动力,所以从现实角度来说,这只鸡是明智的。

【篇五:此生莫等】

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漫漫人生长程,我踽踽独行。每欲蛰伏,常以此自勉,只求此生莫等。

此生莫等,莫等“老大徒伤悲”;此生莫等,莫等“镜里朱颜改”;此生莫等,莫等“无花空折枝。”此生莫等,因为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张国荣曾对梅艳芳说过:“等你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嫁人,我们结婚吧。”后来,梅艳芳于2003年因病去世,张国荣于同年4月1日跳楼自杀。那年,她正好四十岁。那时,我终于懂了毕淑敏作品里的一句话: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初才子纳兰性德所写。为悼亡妻。词风哀婉,令人不忍卒读。但透纸而出的,是执着了几百年的遗憾。他爱妻子卢氏,却从来不曾说出口,他以为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延续这份情缘,可是婚后三年,卢氏难产而逝。那些美满与幸福,“当时只道是寻常”。此生莫等,我们无法预料相聚的时间有多长,稍不珍惜,可能就会留下一世的哀伤与遗憾。

此生莫等,因为机会有着不再重来的决绝。

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后人因他“不肯过江东”可惜,他本可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杜牧有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项羽最终却没有东渡而去。因为他明白,英雄虽可以造时势,但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如今已不再是秦王暴政,刘汉天下大定,他逐鹿中原的时代已经过去,况且“百战疲劳壮士哀。”江东子弟虽在,又有多少人愿意再起征伐、随他共谋天下?

此生莫等。岂不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此生莫等。因为岁月有着日复一日永不回头的执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白驹过隙,年华荏苒。仿佛昨日,我们还是无知孩童,转眼今朝,却要拼杀考场。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的结局处写到:“庭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凉?树犹在,却不见了旧年人。岁月改人容颜,也改人结局。

此生莫等。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似一叶浮萍般微渺。唯一可做的,便是珍惜。

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等,不如进。

从满头青丝到苍苍白发,多少人的一生消磨在等待里。

此生莫等。莫让自己终其一生,只为等待命运的一次格外眷顾。

【篇六:先行者】

“云里烟村雨里滩”,宁静悠远;“牡丹”妩媚妖艳,时人赏之爱之,而“烟村”与“滩”却“作之难”。是时人的审美有了定式,更是时人的感受变得麻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当你从世人中跳脱出来,以更先进的思想更纯真的理念看待这一切,反而成了大用之人。

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独自漫步的身影显得奇怪,孤寂。因为他违背了规律。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目标,背时势而驰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在南宋这样一个文官得势,武官没落的时代,面对外敌的侵略,岳飞的精忠报国不过是“空悲切”,在世人皆倒向求和时,即使满腹家国之情、雄才大略、布阵之策都不比一纸盟约来得可靠,到头来不是血洒疆场,而是身死故乡。想追求一份救亡图存着实不易。

隐居山林,不问世事,难道就成了上策吗?显然不是。弃家国于不顾者怎可谓之人?“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正因为这份情感和思想让我们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若失去这份优势,休说家国,就是人这一种群也未必能安然。辛弃疾虽壮志难酬,但却从未放下过燃起的爱国火把,”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这份壮阔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悲凉,”可怜白发生“的无可奈何。创新,于政治上行不通;退隐,于心过不去。这或许就是先行者的悲哀……

跟随时势,与世人一起堕落以保全自身?家国不存,何谈太仓稊米的我们。鲁迅弃医从文,就是为了叫醒沉睡中的中国人;梁启超一生流落过海外,遭受过抨击,却不曾放弃,为得是撑起一个本该强大的祖国。他们不甘、不忍、不舍,所以才使世人”皆爱牡丹“的麻木社会有了些许动摇,才有了中国重新站起来的星星之火。“多少恨,昨夜梦魂中”,他们的才华本该被欣赏,但却成了茫茫世界中的孤立物。在世人看来,他们的理想突兀,多余;但时间已证明了他们的伟大。

在南宋这样一个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李唐叹”云里烟村雨里滩“之难求,甚至以”早知不如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来自嘲,实则是对世人的批判和讽刺。

有识之士反被打压,正确之论反被封杀,在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麻木不仁的社会中,先行者反成了无用之人。而我们站在历史的一端反观这个朝代,叹息岳飞、”苏辛“等人的生不逢时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们的赞叹与敬佩!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