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吾为吾师画张像】
眼似秋波脸似银盘,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身虽不风吹即倒,又不膊粗如轮,但仍颇为健硕,眸中似有清波,亦有智慧在。此何许人也?乃吾班之主(任)焉。
吾性之躁,天下尽知。一日,吾失手攻人,师批之,曰:“性之文雅人皆爱之。”听之如醍醐灌顶,大悟。茅塞顿开,力而为之,使天下人之认可。
吾班一霸,杜者是也。一日吾欲扶人起,杜似醉,又如闲,轻者攻吾,吾轻者还之。杜忽大怒,逐力攻之,吾非懦弱之辈,同者次还,循此规,吾渐不支,退也。师知,批杜,更似严批吾。吾虽有冤不得诉,但亦必有错之。但此类事,杜对吾非一次。退一步,海阔天空,只得和之。似有语诉不出。
尊师诲吾,幸甚之至。错优皆表,为师有德。甘瓜苦蒂,物无全美。教诲之言,终身不忘。能得其教,三生有幸。望师继教,送至毕业。
此乃吾班之主,慕乎?
【篇二:我最喜爱的花】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梅花坚强,桃花美满,梨花孤高,莲花清淡,杏花小巧,牡丹大方,桂花轻柔,杨花飘忽,杜鹃哀愁,丁香结怨。而我最喜爱的是菊花,他带有隐逸之风,君子之志。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菊为“花之隐逸者也”,就指的是菊花的隐士之风。菊花无倾城之色,无浓浓香气,无甘甜滋味,也无柔媚之姿。他最是质朴,不以诱人为能,而人们为之吸引,对他的本色而喜爱。他的淡雅,亦如隐士,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就与菊花相伴。秋日的寒霜里,菊花带来淡淡清香,不浓郁,也无醉人之香。菊花不会带给让你为之沉沦的香味,不会让你被熏得不思进取,他会让你看到无色无香的本质,使人清醒。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菊花永远开放在万物枯败、肃杀萧条的秋日。他临秋而开,以脆弱的花枝面对残酷的大自然,他缓吐花蕾,生长在这凋零的大地之上。“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即使面对艰险的环境也永不退缩,以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以自己微小的身躯,展示出勃勃生机。“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雪不融。”
“菊花枯尽香犹在,又付东篱一醉眠。”菊花即使枯残,他也不会退缩,依旧飘逸着芬芳,带着一身傲骨,与岁暮之风霜争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是他的人生态度。不畏艰险,不会退缩。
人生当如菊花般绽放,带着清高、质朴、淡然,傲立寒风中,自信自强。孤标傲世偕君隐,片言只语诉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