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亲情的力量】
曾翻过一本泛黄的相册,我拿起一张照片问母亲:“照片中那个人是谁?”母亲用她那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淡淡地说:“那是你的父亲,这是他年轻时的照片。”是的,照片中的父亲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一派青春的气息。可现在的父亲,当年荣华已褪去,是什么让你面容开始焦脆、未老先衰?
思绪让我一下回到了小时候。是的,在小时候,我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因为哮喘,在我两三岁时找上了门,那时的我,隔三差五就往医院跑,更甚是经常半夜三更,父亲背着我上医院。在医院,做哮喘雾化时,口鼻上要罩着罩子,很不舒服。不肯听话的我,一直大哭,惹得护士直皱眉,父亲一边忙着给护士解释,一边哄我。望着父亲疲惫的神情与额头上的汗水,我懵懂不知。
长大了,每次放学回家,远远的见父亲在楼下等我,看着父亲消瘦的面容和瘦弱的身躯,我不知该说什么。有一次,我问坐在身旁的父亲:“是什么力量让你显得这般的衰老?”父亲吹了吹热气腾腾的茶,抿了一口,缓缓地说道:“是时间的力量。”我若有所思。
现在的我,每天晚上在台灯下做作业,父亲都一直无怨无悔地陪着,不时哼着他喜爱的老歌《十送红军》。不经意间,我问父亲:“是什么力量让老百姓那样支持红军,对红军依依不舍?”父亲意味深长地说“是鱼水之情的亲情力量、是希望的力量。”那一刻,我似乎懂得了什么。
亲情,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我虽无法用华丽的辞藻来诉说,但我还是要说:“父亲,你辛苦了。”时间、爱、对儿女的希望印证了你们曾经的岁月,也会照耀我光辉的一生!
【篇二:美无处不在】
我喜欢看——刚出土的嫩芽,妈妈告诉我,那是植物生长的美;我喜欢看——水中游动的小鱼,爸爸告诉我,那是鱼水相融的美;我喜欢看——蓝天上飞翔的小鸟,老师告诉我,那是大自然和谐的美。我问妈妈,什么最美?妈妈说,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最美。我似懂非懂,妈妈又用最朴实的话告诉我:“当你顺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时,那是爱护环境的美;当同学有了困难,你给予他帮助时,那是团结友爱的美;当你把座位让给老人时,那是高尚品质的美。”哦!我懂了。
记得我刚入学的时候,一个冬天的早晨,天上飘着雪花,风——嗖嗖的。学生通道上,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奶奶,席地坐在潮湿的树荫下,骨瘦如柴,一手扶着拐杖,一手端着一只破边的碗,向过往的行人说:行行好,可怜可怜吧……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很不好受,下意识地把手伸进兜里,摸了摸唯一的一枚硬币:这是爸爸给我一天的零花钱,我又用手捏了捏。“行行好吧”当我再次听到这个乞讨声时,我毫不犹豫地掏出了这枚硬币,放在老奶奶的碗里,老奶奶双手合十,连连点头:“谢谢!谢谢!”到校后,我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谁知,有个同学竟起哄道:“你真傻,你真傻。”我听后,委屈极了,忍不住放声哭起来,王秋玲老师闻声赶过来,问清了事情的原委,慈爱地抚着我的肩膀说:“别哭孩子,你做得对,善良是永远的美德。”
2011年8月6日,江苏苏州,一位美丽的姑娘冲进暴风雨,用自己的雨伞为残疾乞丐遮挡风雨,姑娘自己却全身都湿透了。她成为“暴风雨中”最美丽的风景!
“老人跌倒了扶不扶”,曾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引发人们的思考。而在2011年9月,江苏省扬州市,13岁小姑娘管仲培,不顾路人的阻拦,搀扶起摔倒在地上的老人。她,被网友称为“最美中学生”。
同学们,让我们用眼睛去欣赏美,用耳朵去聆听美,用心灵去感悟美,用行动去创造美。美!无处不在!
【篇三:感恩母亲】
很小的时候,我第一次捧起秋叶,惊叹于生命的美丽,那仿佛一碰即碎的叶片,确确实实的拨动了那颗懵懂的心。
清晨轻踏早已枯黄却苍劲的草地,初次感到生命的无奈与坚强。
鱼水之间是割不断的亲情,水在鱼的心中,鱼在水的心中,鱼在水的怀抱中。
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它背后有位更伟大的母亲却显为人知。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狠的捶打自己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喊:“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他的手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就这几个简单的字,包含着母亲儿子多少深情,充满了对生命的敬仰,又升华了多少女性的坚强!她是母亲中的典范,她的根已植进鱼成长的足迹里。
我小时候,总想离开父母,去开辟另一片天空。我觉得不是我铁石心肠,而母亲的冷漠专横让人难以忍受。无论何时何地他都牢牢的拉着我,拽着我,生怕我离开他半步,真叫人烦透了!当发生争执的时候,她总是流着泪说:“爱你才会管束你,爱你才寸步不离地守护着你。”鬼才会相信这一套。
在万里无云的晴天,我总会情不自禁的回头往外看,实在是太美了。妈刚出去,好不容易抓住了这次机会,我飞奔了出去,先躲在石头后面,任凭母亲拼命的呼唤和焦急的寻找,我都没有理睬。
但不知为何?心里没有以往的快乐。我心里感到一丝丝灼热和隐痛。我欲哭无泪不由自主地走出来:“我在这……”
可能使用一种和平与温暖的方式提醒我永远不能失去感恩的心,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于爱,感谢他给了我们感受温暖的热源;感恩于机遇,感谢他给了我们升华自我的阶梯,感恩于苦难,给了我们继续拼搏的筹码;而最应感恩的就是母亲,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感恩可作一种慰籍,却不可以成为一种麻醉。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沉浮的尘埃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境界又高了一层。
【篇四:鱼水相悦】
鱼对水说,你离不开我,就像山离不开水,水对鱼说,你离不开我,就像鸟儿离不开翅膀。——题记
蚂蚁搬米,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粒米,一只蚂蚁可能搬不起,但如果两只,三只,那结局就会不一样。同是一粒米,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呢?
细细品味这个小故事,不难发现,人生也是如此。人生的路坎坷不平,荆棘遍地,不会是一帆风顺,而在这风风雨雨中,怎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呢?关键只有——团结互助。
想想我的中学经历,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女生,按常理来说,文科应比理科好,可我偏偏是个例外。我的语文成绩不是太好,每次考试总是因为语文而与前几名擦肩而过。不过,幸好我遇到了我的同桌,我是鱼,她是水,我们谁也离不开谁。她帮我辅导文科,我给她辅导理科。第二次摸底考试结束后,当我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鱼水相悦的结果。
在当今这个竞争力很强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很努力,保持着很强的实力,然而我们怎样才能立足社会,处于不败之地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何不把眼光放长远些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繁荣富强,要想跻身于世界前列,必须团结精诚合作。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也遵循了这个原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其实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互惠互利。就拿现在的举办的广州亚运会来说,如果没有运动员们的不懈努力,各国之间真诚合作,又怎能赢得有史以来最成功最有魅力亚运会的美誉呢?
这一切就足以证明,鱼水互利才能相悦。
追溯历史,如果没有先辈的共同努力,哪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如果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哪来屹立不倒的中国?作为一个中国人,土生土长的黄种人,我们难道不应继承和发扬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吗?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该何去何从?
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鱼水团结才能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