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丹相关作文

【篇一: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中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历史长空中,那些或感人肺腑,或惊人心魄的画面虽只有一瞬的明亮,却如高贵的明星,永远的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风萧萧兮,易水寒凉。在易水边,太子丹与刺客荆轲作最后的道别,两人席地而坐,品着汩汩茶香,嘴角却尽是苦涩。“你一生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太子丹轻言问道。荆轲望着滚滚逝去的江水,心中慷慨,道:“只为实现我满腔的抱负便足矣!”言罢,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秦殿之路,江水之上,回荡着他的声音,“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的背影,是一个满怀壮志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垓下之战,怎敌汉军。昔日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曾以区区几万人马,大败秦军三十万军,曾经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令所有人俯首称臣,现如今,面对刘邦的汉军,面对四面楚歌,项羽心中已知,此战已毫无胜算,宜作好退身的计策。望着乌江水,江那岸,还有父老们可以投靠,来日还可再壮三军。可是项羽犹豫了,他无颜见江东父老,可眼下汉军至此……“也罢,也罢,”他心中言语,“来世再干一番大业吧”于是拔剑,抹向脖颈,自刎于乌江边。

项羽倒下的身影,凝聚成一个悲凉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宋朝末年,战火纷飞。一代忠将,岳飞生于此时,“精忠报国”四字便足以看出他对国的忠心。但乱世之中,奸臣秦桧却陷害岳飞,并加快了宋朝的灭亡。岳飞,也无辜地死在了奸人之手。他不后悔死,但后悔未战死沙场。

精忠岳飞,留下千古的忠诚画面,定格在我心中。

历史长河中的画面太多太多,或感人肺腑或动人心脾,永远地定格在记忆中。

【篇二:在鲜花盛开的地方】

古诗在我的眼里就像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美得让人沉醉于其中!

在午后的阳光下,捧着一本《古诗集》,口中细品着淡淡的茶水,就这样陶醉在古诗里,遨游在这个开满鲜花的世界……

李白,你是一个看破人间黑暗的人。你不屑于高官厚禄,只忠于你的酒与诗。你不愧为“诗仙”哪!你有着豪情万丈,在看了雄伟的瀑布后,你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你有着深厚的友谊,在汪伦送你上船的那一刻,你感慨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重情重谊的诗句。你有着浓厚的思乡之情,在月圆之际,你想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你呤唱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令人潸然泪下的诗句。李白,你难道不是一朵鲜花久久地盛开在古诗世界里吗?

文天祥,你是一位爱国诗人。你看着你亲爱的祖国浮浮沉沉,你心痛如割啊!在多次的劝阻与开导都宣告无效后,你灰心了!你感叹了!你流泪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你的心情我们懂!著名作家王维洲在看了你的《过零丁洋》后,他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因为你,因为你的诗,因为你的赤子之心,因为你对祖国腐朽与黑暗的无奈与伤心,感动了他,也感动了许多许多的人!文天祥,你难道不是一朵鲜花久久地绽放在古诗里吗?

荆轲,你只是一代剑客。你本不会作诗,更谈不上什么诗人。可是,在那样的时间,在那种的场合,你吟唱出了千古绝句。在太子丹跪下的那一刻,在太子丹苦苦请求你的那一刻,你已经知道如果你答应了,必定魂留他乡!但是你面对着百姓,面对着太子丹,你答应了!你看着那滚滚而来的江水,吼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太子丹哭了,百姓哭了,我也哭了!我们都为你的勇敢而哭!荆轲,你难道不是一朵鲜花久久地伫立在古诗里吗?……

这千万年里,古诗多得数不胜数,诗人也多得难以数清。但是,古诗这世界会永远陶醉着国人乃至世界。

啊,古诗,你就是鲜花盛开的地方。而李白、文天祥、荆轲……这些诗人就像争奇斗艳,永不凋零的鲜花!

哦,在鲜花盛开的地方……

【篇三:荆轲】

提起荆轲,人们自然会想到那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荆轲因为刺秦王而使他家喻户晓,名垂青史。而易水送别那悲壮的场面成了千绝唱。

荆轲不仅武功高强,胆识过人,而且很爱读书,心系天下,是个侠士。正因为如此,他才担起了刺秦王的大任,燕太子丹为了让燕国再存活一些时间,选中了荆轲,并派他去秦国行刺秦王,为了使荆轲同意去刺秦王,太子丹竭尽全力满足荆轲的需要。荆轲很聪明,他知道秦王的性格,他需要的是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只有这两样东西,才能打动秦王,秦王才能召见他,他才有机会下手。

刺秦王的结果,当然人人皆知,荆轲以死来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即刺秦王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当然其一就是夏无且的掷箱,这为秦王拔出长剑赢得了宝贵的几秒种时间;其二是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潮流,阻碍历史潮流,必将会失败;其三是没等到荆轲的那位朋友,可以想象那位朋友一定也像荆轲一样勇猛过人,是个侠士。假如那人与荆轲、秦武阳一起去刺秦王,也许会得手;其四是秦武阳的胆怯,秦武阳的举动使秦王与群臣很惊讶,故没有让他上殿,使荆轲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助手。

荆轲的失败,使秦王活了下来,但秦王也被吓“目眩良久”。这是秦王政一生中的第一次被行刺,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再后还有高渐离用筑行刺秦王政。荆轲虽然失败了,但他的侠义精神却留了下来,自秦王政着手统一六国,到秦始皇死在赵地,六国的人相继来刺杀他,这均是荆轲开的先例。

荆轲不仅为了太子丹,而且也为了燕国的百姓免遭战火。所以在百姓的心目中,荆轲就是侠士,是个不折不扣的侠士。因此,在今天我们仍然在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我们提到易水寒,仍然有一种悲壮的感觉;我们提到荆轲,仍会敬重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篇四:勇敢】

“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不退缩”,对于“勇敢”最重要的定义是不惧危险,果断向前,敢作敢为,这是《新华词典》对勇敢的定义,那么怎样的人算是勇士,什么样的行为才算勇敢呢?

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有很多,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比如荆轲刺秦。荆轲字次非,战国时卫国朝歌人,著名的刺客,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舞阳是荆轲的助手,传说十二岁就曾杀人,胆子也不是一般的大。二人依计来到秦宫面见秦王,秦舞阳看到无数的卫士,宏大的排场,面露怯色,不停发抖,被秦王怀疑,不准上殿荆轲却泰然自若,后来的图穷匕见大家都知道了,荆轲寡不敌众,行刺失败,被卫士所杀。秦舞阳算是胆大包天了,但在秦王面前,被气势压制,荆轲为了报答太子丹,白虹贯日,求仁得仁了。荆轲是真正的勇士吗?

有时候无所畏惧,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勇敢,张牙舞爪,睚眦必报,因小事大打出手,只能算是鲁莽,不能算勇敢。勇者也许并不强大,也不一定天生神力,力敌万人,甚至可能是女人。刘胡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敌人问她你给八路做过什么工作,她说“我什么都做过”,为了让她屈服,当面用铡刀杀人,还威胁要杀死她,刘胡兰没有低头,大声疾呼: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从容就义,年仅十五岁,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谁能否认她是英雄?李大钊先生也是一位伟大的烈士,为了革命被捕,却始终没有背叛理想,临刑前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他不是攻城略地的将军,也不是身怀绝技的侠客,他只是一个书生,可他的豪气却惊天地泣鬼神,令人动容。

有人不惧死亡吗?应该没有,但是死亡并不是最让人恐惧的,从古到今无数志士,宁可奔向死亡也不背弃理想,为了崇高的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篇五:历史将记住荆轲】

瑟瑟的寒风在抚摸着壮士的脸庞;冰冷的易水在诉说着千年的冷凄;森森的树林也摇摆着干枯的手臂。一瞬回到千年之前,与那个他对视。看见了他心中的悲伤与眼中的无奈。

易水送别,北风寒,冷彻心骨;萧萧声呼,悲于天,撼人肺腑。但淡淡的哀风随着高渐离的击筑声,我和而歌的声音,渐渐消逝。留下的仅有对秦国的愤恨,与之后的激昂。

雪白的一片,对映着沧蓝的一片易水,冰天冷月,残阳似血,马嘶声咽,北雁鸣空绝。英雄也落泪。眼前的景象也慢慢模糊,泪水浸湿了他的眼睛。太子丹及宾客的身影也逐渐变成了一个个白点。樊将军的首级还装在那个匣子里发出淡淡的寒意。我再看了眼那个玉匣,在心中默默到:“樊将军,我马上会下去陪你了,同那暴君一起。”我越发感觉自己不能失败,眼神慢慢地变得坚定起来,继续走向那秦王的宫殿。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蒙嘉,他向秦王请示,秦王答应我在几天之后接见我于咸阳宫。趁着这几天的闲暇,我我走进了秦王的书房。看着那竹简上一个个狂放的字眼。我竟一霎那的痴了!满篇的雄心壮志无不透露出秦王的野心。一道道政治上的策划,一篇篇战胜六国之后的安排,秦国现在如此的强大,吞并六国乃天意也。我若刺杀了他,让天下百姓仍处于战乱之中,究竟是对还是错呢?我心底一声又一声的疑问;太子丹离别之前的一个又一个的问候,更让我拿不定主意。我沉默着,沉默着……又暗自思索了一会儿。眼神再一次变得无比坚锐,转身便回到了我的住处。

几天后,秦王果然召见我进入了咸阳宫。我手捧着玉匣子,身后,秦武阳捧着地图跟着,他看着秦王,却又些发抖,他感到害怕,人类面对死亡时不可抑制的恐惧。两旁的大臣,一个个站在大殿两侧,而站在大殿上的那道身影无不透出一股尊贵的气势。“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他一定是当代秦王吧!我献上盛有樊将军首级的玉匣,又将地图放在了桌上。再看看殿前那道身影,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犹豫。

图穷匕现,我一把握住匕首,心也不由得紧张起来。我追逐着秦王,看着他脸上威严的神态已不复存在。两旁的大臣身躯也不再挺直,就在这一瞬间,他们变得惊慌失措。我恍然间也下定了决心。“咚”的一声响,匕首刺入了坚硬的柱子上,秦王也在那一霎那间恢复了常态。他拔出剑在我的身上刺出一道又一道的剑痕,鲜血汩汩地流了出来,我仍是装出一脸不屑的神情望着秦王,因为我是太子丹派出来的刺客,我代表的不仅是我,还是整个燕国。我痛骂道:“要不是想生擒于你,何至于此!吾死不足惜,只是未能报答太子啊。”至此,我放声大笑,笑声好似在大殿上久久不绝。

我紧紧的闭上了双眼,又想到了那一天在书房里看到的一切。我笑了,虽然我未完成太子丹的任务,可是我却让天下苍生免于战火。

后世的人们都知道了我的铁血忠心。但他们都没有看见我死后的那滴英雄泪――道出了我的不屈和自傲!

【篇六:《荆轲刺秦王》读后感】

在寒假的第一周,我从《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中读到了一篇令我受益匪浅的故事,叫做《荆轲刺秦王》。

那时正是战国时期的后期,秦王刚把赵国奸灭,而抢夺的魔手渐渐地向燕国伸去。而燕国的太子丹很着急,招集了文官大臣们,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谋——让荆轲把秦王痛恨的燕国大将樊宇的首级献给秦王,以取得秦王的信任,然后就借此机会将秦王刺杀掉。荆轲二话不说就开始实施计谋了。事情原本进行得很是顺利,可是荆轲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露出了马脚——在刺杀的时候因为太紧张,连刀都拨不出来。后来,被发现后不幸被秦王的侍卫当众斩下了首级。

唉!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啊!

想想我自己,有时不就是第二个荆轲吗?每次都上了战场才临阵磨枪。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五年级来了一次惊天动地的监控考试。同学们都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复习。而我自是,认为满分简直就是手到擒来,得来毫不费功夫,每天都扬扬自得。可是考试的时候,我却慌了神。这个不知道填什么,那个不知道写什么,真是叫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啊!试卷成绩一下来,我只考了八十几分。此时,伤心,难过,后悔,涌于心头,但也无法……

这篇故事让我明白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道理。而我,也一定会把这个缺点改掉,不再做第二个荆轲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