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微笑着面对失败】
以前我总认为唯有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的王者,才是值得骄傲与庆祝的,却从未想过失败乃成功之母,有的失败者可能只是一时失误,可能是欠缺努力,但毕竟时间可以塑造一个胜利者,有更多的思考余地,让他们重拾信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一个个喜讯降临在同学们头上,等待我的是一次失败,第一名尘埃落定,前20名遍地开花,我的前后左右那些平时毫不起眼的人都在其中,一个个笑得眉飞色舞,花枝乱颠。可我呢,却连前30名都没进。我盯着语文试卷,头顶浙浙飘起了一朵朵乌云,打着闪电:哼,一定是老师不懂得欣赏,要么就是戴了有色的眼镜,竟把我这个天才挤了出来,真的不服气!下课后,昔日的“好友“齐聚在我身边,透过他们那不屑一顾的眼神,我看见了他们把我踩在底下的快感,我不禁眼泪汪汪。“哎哟喂,天下第一眼睛水汪汪,真好看!”不知道哪位仁兄说了一句。这帮人算什么朋友,全是伪君子!关键时候不帮忙反在伤口上撒盐。切,神气个什么劲嘛,不就是比我考得好,名次比我前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一次月考而已。不知是愤怒还是厌恶,不知道是不满还是羞愧,一股脑地涌上了心头。我头顶的乌云下起了倾盆大雨。放学的路上,我的步子格外的沉重,看看四周,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正巧路中央有一块石子,我看着不爽,一脚踢了出去,仿佛把我全身的不满,愤恨都发泄了出来。
正当我懊悔之时,迎面来了一辆残疾车,那是一位50岁左右的老人,他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没有被命运打败,成了一会计师,在会计一行里名声响当当的。看着这位老人,我悟出了人生的哲理,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写下《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此时,我顿悟:苦难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笔财富,更是一次挑战,它让我明白;人生需要奋斗!
我终于释怀了,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我乐观、豁达、坚强、勇敢回归。我必须从基础抓起,既然要学,就要学得透彻,努力做到学什么,会什么,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善于积累,扎扎实实学好每一项课程,向我的目标进发,去实现我的成功。
微笑着面对失败,让失败退居千里之外,让我们用健康的心灵迎接成功,成为站在世界顶峰的王者。
【篇二:共享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一天,你早晨起来,发现快迟到了,走路过去来不及,乘公交车么左等右等一直不来。这可怎么办?没问题,只要你去借共享单车骑着去就可以了。此处可见共享物品的好处,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它就是你的了,只要记住还回去就行了。这真是十分方便,不必去买了。我相信共享物品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有人说这共享物品其实是考验我们的人性,考验我们在使用完物品后是否会把它还回去,是否故意损坏。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到底是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这个社会太缺少信任,经受不住任何关于“信任”的考验。在我们这个社会,“信任”简直就是一种十分稀少的东西。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缺少信任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虽然听起来和遥远,但其实我们赚的工资就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如何使用取决于你个人。说白了,今天你发了工资,不管是买件衣服,买辆自行车都取决于你自己。但有些人对共享物品产生了不好的想法,他们认为只要把共享物品带回家就是自己的。殊不知,这个看似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举动,既让别人不方便,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共享物品是公共财产,恶意私自占有它,会被刑事拘留的。其实,共享物品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赚钱,它仅仅只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但有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在许多小区里,有许多共享单车,这并没有稀奇之处,但在共享单车上却上了锁,而且许多车成了“残疾车”,要么少了个轮胎,要么链条没了,要么车胎没气了。
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遇到的全是坏掉的共享单车会怎么样。我想如果有人这么思考的话,他就会好好对待共享单车。其实,社会缺少信任并不是很特别的事,但这是一件值得让人思考的事。社会缺少信任,让我们一直处于一个不确定因素中。早上,起床吃饭,如此一件平常的事,但你会想:我早饭吃得安不安全?一天下来,更是如此,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共享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同时人们才关注“信任”这个话题。其实信任很简单,我们只要每天诚实待人,坦诚相对,即使是一个再怎么自私的人都会有所改变!不要等到我们的子孙在讨论“信任”时,才想到自己为何没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自己为何不坦诚待人。
【篇三:共享无素质而不立】
21世纪于过去而言,是一个更开放、更迅速、更便捷的时代。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人们对科技与创新的探索也不断深入,建立在网络非同一般的影响中,本着使大家的生活更方便、更环保、更和谐,一种让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标签出现了——
共享。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诸如此类的共享品层出不穷,人们也学会了如何合理使用它们,让这些共享品成为城市一道道新的靓丽风景线。
共享单车让最后一公里的归途不再腿软疲惫;共享雨伞让突如其来的暴雨没了嘲笑落汤鸡们的机会;共享品让生活变得更环保美好、灿灿生辉。
可就是有人,要把共享品变成“独享品”。
小黄车、小红车etc。都受到过非人的对待:拆零件、撕标签、涂漆、180°弯折……瞬间高大上的单车们都变成了缺胳膊少腿的残疾车,或有损市容的不良单车,
更有甚者,在北京某河汛期后,居然捞出不少共享单车的“尸体”:
长藻的、残破的、缺二维码的……
网友们炸了,共享单车不是你个人的私有物,干嘛这么对待它?给人家公司造成多大的损害啊?素质是有多低啊?
素质是有多低啊?
某网友写了一篇真人真事:一老奶奶硬要把一小黄车塞楼道里,喊小孙女帮忙。
小孙女义正言辞,坚定认为这是不对的。
赢来了观众的掌声却只赢得老奶奶的一记爆栗子:
“呆!搬到楼道里别人就拿不走了呀!”
小孙女的爱护公物,只换来了一个“呆”,于是乎网友们又炸了:共享单车是公共财产,不是你个人的私有物凭什么这么对待它?素质低还有理了?
当时网络上应运而生一句经典: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一面照妖镜。
照出了自私,照出了无信。
共享品是一个不断攀伸的高度,如果这种低素质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它带来的利益也毋庸置疑会降低,甚至走向灭亡;反之,如果每个人都好好爱它护它,它也会让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
【篇四:充满共享的时代】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生活被“共享”覆盖了。满大街的共享单车,自带wifi的共享睡眠舱……无时不刻地在影响着我们。
首先,不能否认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当你受困于最后一公里需要一辆自行车时,满街的“摩拜”、“ofo”等任你挑选;当你需要独自清静的时候,共享睡眠舱给你提供了一小方天地;当你怀念书香味儿的时候,共享书店任你遨游;当你出门突遇大雨的时候,一把共享雨伞成了及时雨……生活在这样一个共享的时代,我们的幸福指数一路攀高。
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拥有两面性,在我们享受这共享时代的便利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几天前还壮观整齐的共享单车,几天后就成了废墟:人行道上、马路上,杂乱无章、层层叠叠地堆着各种“残疾车”,有没轮胎的,有没座位的,有贴满小广告的……想从中穿越过去都难。更有甚者,共享单车被扔到了河里,挂到了树上,换了油漆,套上了私家锁链……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共享雨伞上,大部分共享雨伞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共享”已然成为了“私享”。至于共享睡眠舱、共享篮球,那也不知下场如何,或许也是如此吧!
这些问题说明了人在有些情况下还是自私利己的,所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任重而道远,它是民众自新后的一个极高的境界,多么让人期盼!
不过,这些共享设施的发明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是想利人利己,为更多的人提供便利,也为自己带来快乐。这些共享服务都是他们几经构想,付出了心血与努力,却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多问题,令人感慨不已。
不管怎样,新事物都要经受考验才能变得更好,共享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我们必须学会分享,如果一个人过于自私,那么身边就会没有朋友;分享,才能使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要明明德,要亲民,要止于至善。古人尚且知道要做到最好,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文明地使用这些共享设施,学会分享,做最好的自己,那么共享才能继续与我们一起前行!